文/劉宇婷(長沙市長沙縣天華中學2006 班)
我們班的一個男生給我起了難聽的外號,每次他叫我的外號時,我感覺身邊的同學都在笑話我。如果可以的話,我也不想長得那么黑;如果可以的話,我也想變得更瘦一點;如果可以的話,我也想做一個完美的人,再也沒有討厭的外號……
對于起外號這事兒,相信每個人都深有體會。外號,哪個人不熟悉呢?在我們班上,差不多每個人都有一個公認的外號,就連老師也無法幸免。
首先來說說我們的班長大人——“六邊形戰(zhàn)士”。
她是一個性格活潑,成績優(yōu)異,運動能力強,為人友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五好學生”,堪稱好學生的典范。她有著出色的交際與管理能力,將班級事務(wù)管理得井然有序。她待人親切,性格活潑,這讓喜歡開玩笑的同學“有機可乘”。她的同桌——“活寶”,是一個在開學第一天,就給所有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人。那次課間,老師發(fā)下來了前一天的檢測卷,他瞟了一眼班長試卷上鮮艷的一百分,突然大聲地喊了一句:“班長老大,你怕是一個‘六邊形戰(zhàn)士’(注:該詞源于媒體發(fā)布的“二次元”六維雷達圖,從力量、速度、技巧等六個方面繪制乒乓球運動員的個人能力。因馬龍的邊框是全滿,他也被稱為“六邊形戰(zhàn)士”。現(xiàn)比喻能力全面且出眾的人。)”不出意料,他被班長狠狠地教育了一番,但是這個外號仍然傳開了。
下一個“受害者”是我們可愛的語文課代表兼文藝委員。她是一個斯斯文文的女生,如果不是一身初中校服,很難想到她已經(jīng)上初二了。她的個子矮,完全不像上初二的樣子。“羅伯特”這個外號就屬于她。其實這個外號最開始叫做“蘿卜頭”,但是“蘿卜頭”聽起來太不符合文藝委員的氣質(zhì)了,我們叫著叫著就變成了“羅伯特”。
接下來出場的選手,雖然總是板著臉,看起來很嚴肅,但也沒能逃過外號的“摧殘”。他就是我們的班主任。大多數(shù)科任老師都叫他“老孫”。老孫不茍言笑,他的臉寬而方正,偏偏又顴骨突出,眉眼細長,使得整個人看起來非常嚴厲,如同秦始皇陵中的兵馬俑,令人望而生畏,故而也得了一個外號:“兵馬俑”。但這個外號我們只敢私下稱呼,可不敢當面叫。
不是所有的外號都會使人開懷大笑。有一個男生被人取了外號,當其他同學以此為樂時,他大哭了起來。這外號可能觸及了他的傷心處。給他取外號的那個人,后來被班長嚴厲批評了。
樹洞來的回信
清晰與人交往的邊界
文/劉靜(瀏陽市藝術(shù)學校心理教師)
親愛的宇婷:
你好!
被人盯著自己都不滿意卻難以改變的地方,真是讓人委屈又無奈。看完你的來信,我感受更深刻的,是你有清晰的邊界意識。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理邊界,它是你自己制定的規(guī)則,意味著在這個范圍內(nèi),什么是合理、安全、可以接受的。一個有清晰邊界的人,懂得尊重自己的感受。取外號是一個普遍現(xiàn)象,可能大家出于不同的動機去做這個事,但無論取外號的人主觀上有沒有惡意,如果你感到被冒犯,就要指出來,說清楚自己的感受。
在很多人看來,同學之間取個外號不過是開個玩笑,無傷大雅。但是,相當比例的外號并不是親切的昵稱,而是根據(jù)對方的短處或缺陷起的難聽綽號。外號不僅傷害人的心靈,嚴重的甚至是語言欺凌。我們到學校上學,不僅學習書本知識,也要在集體生活中學習如何與人交往,相互尊重應(yīng)該是人際交往的重要基礎(chǔ)。尊重同學請從不隨便給人起外號做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