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 力 金 偉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除酒精和其他明確的肝損傷因素所致,以肝細胞彌漫性氣泡樣脂肪變、三酰甘油積蓄為主要病變特征的臨床病理綜合征[1]。隨著人們勞動方式及飲食結構的改變,NAFLD發(fā)生率呈上升趨勢,已成為中國第一大慢性肝臟疾病,其不僅增加肝臟終末期疾病風險,還與心血管疾病、慢性腎病及其他代謝性疾病增加有關[2,3]。調查研究顯示,在全世界平均患病率為25.24%,其中中東(31.79%)及南美地區(qū)(30.45%)患病率最高,非洲最低(13.48%),亞洲地區(qū)患病率(27.37%)高于北美地區(qū)(24.13%),中國大陸患病率為29.81%[4,5]。運動療法防治NAFLD,現(xiàn)已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八段錦作為中國傳統(tǒng)運動功法,在中醫(yī)養(yǎng)生領域、現(xiàn)代醫(yī)學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能調整人體陰陽,疏通經絡,和暢氣血。為明確八段錦對NAFLD的臨床療效,本課題運用傳統(tǒng)功法八段錦干預NAFLD,觀察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病例選取2019年1月—2020年9月成都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就診患者中NAFLD患者60例,根據(jù)SAS統(tǒng)計軟件編制病例隨機分配表隨機分為藥物治療組、藥物治療合運動組各30例。2組患者在男女比例、年齡、體質量、脂肪肝程度、肝功能、血脂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2組患者基線比較 (例,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符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診療指南》[3]NAFLD診斷標準;②年齡35~75歲;③治療前均經B超或CT檢查證實有肝臟脂肪性變的影像學改變;④肝功能異常:血清丙氨酸轉氨酶(ALT)、γ一谷氨酰基轉移酶(GGT)增高;⑤血脂異常:血清三酰甘油(TG)≥1.71 mmol/L;⑥能夠理解試驗的目的,自愿參加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愿意進行隨訪的受試者;⑦非截肢或下肢癱瘓且能自行完成體力活動評估者。排除標準:①慢性心衰、營養(yǎng)不良及妊娠所致的脂肪肝、綜合征脂肪肝、目脂蛋白缺乏癥,局限性脂肪肝患者;②由糖尿病、長期使用激素、小腸旁路手術、肝細胞中毒性損傷、慢性發(fā)熱性疾病,如結核病、潰瘍性結腸炎、胃腸道術后慢性感染等引起的脂肪肝患者;③由重癥脂肪肝伴有腹水、水腫、低鈉,低鉀血癥等疑似肝硬化表現(xiàn)者由病毒、藥物中毒、免疫性疾病等因素所致的肝炎或肝硬化者;④合并有癌癥、心、腦、肝和造血系統(tǒng)等嚴重原發(fā)性疾病者;⑤有運動測試禁忌證(根據(jù)ASCM 8/9版制定)[6],不能耐受體力運動者;⑥符合血脂高危人群且預期評估屬中高危者。
1.3 方法對所有受試對象先予以基礎治療,使血壓、血糖等指標穩(wěn)定在符合納入標準的要求,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波動情況。藥物治療組:僅采取基礎藥物治療,不采用其他運動處方治療(日常活動除外)。藥物治療合運動組:在基礎藥物治療基礎上,嚴格按照運動處方計劃執(zhí)行。運動處方的制定:根據(jù)FITT原則制定[7]。處方名:八段錦。①運動頻率:八段錦有氧運動大于5 d/周;②運動強度:小到中等強度30%~50%VO2max或HRR;(VO2max最大耗氧量;HRR儲備心率);③運動時間:30~60 min/d,為了促進減重或維持體質量,根據(jù)情況可適當延長時間,但不超過60%VO2max或HRR。每次運動至少持續(xù)10 min的間歇運動,累計達到推薦時間也是可行的;④運動方式:八段錦,說明:運動前需要至少5~10 min的小輕度準備運動;運動后需要至少5 min的小強度放松運動,全部計入運動處方規(guī)定時間。連續(xù)按照運動處方實施3個月。計劃實施后4個月、6個月、8個月后隨訪。
1.4 觀察指標課題進行過程中觀察并記錄患者癥狀及體征變化,療程結束后通過腹部超聲了解患者脂肪肝程度變化、復查患者血脂及肝功能了解、ALT、GGT、TG變化。
1.5 療效判定標準參照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8]并結合本次臨床療效觀察,制定標準。臨床痊愈:原有的癥狀、體征基本消失,B超肝臟回聲及大小均正常,ALT、γ-GT等檢查正常;顯效:癥狀消失,ALT、γ-GT下降>40%,TG下降20%~40%,B超示重度脂肪肝轉為輕度,或中、輕度脂肪肝轉為正常;有效:癥狀減輕,ALT、γ-GT下降20%~40%,TG下降10%~20%,B超示重度脂肪肝轉為中度,或中度脂肪肝轉為輕度;無效:臨床癥狀改善不明顯,ALT、γ-GT下降<20%,TG下降10%,B超示治療前后無變化。
1.6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統(tǒng)計軟件SPSS 13.0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2組計量資料比較,先進行正態(tài)性檢驗,2組均符合正態(tài)分布用成組t檢驗,若一組或2組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采用兩個獨立樣本的非參數(shù)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卡方檢驗。所有結果均以P<0.05為標準,認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療效比較3個月療程結束2組患者療效比較,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2組患者療效比較 (例,%)
2.2 2組患者體質量及血脂比較治療后,2組患者體質量、TG及TC均較治療前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藥物治療合運動組較藥物治療組降低更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2組患者體質量及血脂比較 (例,
2.3 2組患者體肝功能比較治療后,2組患者肝功能較治療前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藥物治療合運動組較藥物治療組降低更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3。
表4 2組患者肝功能比較
隨生產生活方式、飲食結構的變化及健康意識的提高,NAFLD的發(fā)病率及臨床檢出率明顯增加。NAFLD包括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9]。目前NAFLD的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目前“二次打擊”假說被大多數(shù)學者接受,認為胰島素抵抗(IR)、氧化應激反應、脂質過氧化可能是此病發(fā)病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10]。有資料顯示,其患病率變化與肥胖癥、2型糖尿病和代謝綜合征流行趨勢相平行,且和高熱量的膳食結構及少動均是其重要的危險因素[3]。目前針對NAFLD的防治,在處于單純性脂肪肝階段,以改變膳食結構及生活方式,對合并代謝綜合征現(xiàn)多應用胰島素增敏劑、調脂劑、抗氧化劑、保肝劑等單一或聯(lián)合用藥手段進行治療,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有待進一步明確[11]。
大量研究表明,運動療法能有效控制NAFLD的發(fā)展,且相對于藥物治療更安全、更經濟,且易于患者接受。長期的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是針對NAFLD患者運動處方的主導[12,13]。其中八段錦作為中國傳統(tǒng)保健功法,根據(jù)能量代謝分析,八段錦屬于低強度有氧運動,有利于增加能量消耗,促進脂肪代謝[14]。
目前認為胰島素抵抗是NAFLD的起始與中心環(huán)節(jié),肥胖、脂質代謝異常與2型糖尿病作為NAFLD發(fā)生的重要危險因素[15]。根據(jù)研究顯示長期規(guī)律的八段錦運動可以促進代謝,提高肌肉對葡萄糖的使用率,增加靶細胞敏感性,改善機體糖耐量,顯著降低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降低血糖[16];提高機體迷走神經的興奮性,改善血脂代謝,降低膽固醇及三酰甘油,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HDL-C),調節(jié)血脂分布狀態(tài)[17,18]。
NAFLD歸屬于中醫(yī)學“肝癖”“脅痛”“積聚”“肥氣”“痰證”等范疇。多因飲食不節(jié)、勞逸失度、情志失調、臟腑虧虛、疾病遷延導致肝脾失和,氣機阻滯,脾失健運,濕濁內蘊,痰瘀互結,以本虛標實為主。中醫(yī)學多以調理肝脾為主,從濕、痰、瘀論治[19-22]。傳統(tǒng)功法八段錦,亦屬中醫(yī)傳統(tǒng)保健運動,以人自身形體活動、呼吸吐納、心理調節(jié)相結合為要素,根據(jù)經絡循行起終交結規(guī)律進行訓練,以柔和緩慢、圓活連貫、松緊結合、動靜相兼、神與形合、氣寓其中為特點,長期練習能讓人神清氣爽、體態(tài)安詳,從而達到疏通經絡、暢通氣血、強身健體之效。
八段錦作為中國的傳統(tǒng)運動功法,在減輕體質量以及改善血糖、血脂方面都起到了積極的治療作用,可以有效應對NAFLD發(fā)病過程中展現(xiàn)出來的胰島素抵抗、糖脂代謝紊亂等病理狀態(tài)。推廣八段錦治療NAFLD,不僅為NAFLD的治療防控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還促進了中國傳統(tǒng)功法的推廣,對推動中醫(yī)藥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有著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