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祺圣
雪山隱現(xiàn)
看到那座雪山時,
他沒有意識到自己抵達了
詞語的盡頭。雪峰山,
長久以來,作為一個名詞,
在生活的角落不斷出現(xiàn)。
即便如此,詞,依舊是詞。
直到那個早晨,
他們沿著渡槽行走,
當(dāng)作久違的散步。冬陽微暖,
風(fēng)不時吹過,萬物晃動,
草木枯榮。遠處的房子
有紅色的屋頂,小牛在田埂。
目光再遠一點,觸及群山,
觸及百萬年前的海拔,瞬間,
雪,落滿了眼睛。
這一刻,詞語回到了
古老的秘境,天初地始,
萬物尚未被命名。他站在原地,
遙望群山的雪頂,某個遙遠的人類
是否同樣佇立?冬陽依舊明亮,風(fēng)吹
草葉輕響。等他和姐姐們
拍完了照片,他們將原路返回,
繼續(xù)慶祝又一個農(nóng)歷新年,
在這片群山圍繞的土地。
時令河
在遙遠的內(nèi)陸腹地
有一條時令河,它總是
出現(xiàn)在我的日常之中,
當(dāng)我快要遺忘它的時候。
外面正在下雨,急促的雨,
夏季的雨,我又聽到了
這條內(nèi)陸河在流淌:
水量充沛、水草豐茂,
仿佛一條南方的江。
這么多年,我的身邊
總有一條南方江水,
以前是平溪江,后來是
湘江、邕江,而如今
西枝江從我的工廠路過,
再流最后幾公里,
它將平靜地匯入東江,
匯入另外一種生活。
在工廠的高處,
我能看到西枝江
流動的樣子,像另一條河。
這條河在山谷,在戈壁,
在人海茫茫,在內(nèi)心深處。
河道曲曲折折,
時而豐盈,時而干涸。
我能看到它的樣子,
貧窮或者富足。我能聽到
它的聲音,哭泣,還有歡呼。
我知道,這條河
無時無刻不在我身邊
不知疲倦地奔涌。即便是
河水枯竭、河床裸露,
即便是河水翻騰、
浪潮拍岸。我始終相信
這條河將在土地上不斷往復(fù),
并將永恒地流淌。
餐桌麻雀
離開車間,放工的人們
如魚群,涌向食堂,涌向生活。
麻雀們離開樹枝,離開灌木,
離開遙遠的山和丘陵。
人們排起長長的隊伍,
第一只麻雀落于餐桌之上。
有人談起昨晚看過的喜劇電影,
用方言。生活的細節(jié)
在餐盤里緩緩展開,鋁制的
金屬質(zhì)地的。
又一只麻雀飛來。
人們用聲音構(gòu)建沉默,喧囂
如期而至。一同到來的
還有更多麻雀,在食堂上空
盤旋,如魚群。它們終將
找到一張餐桌,自我的
共用的。陽光灑下來,
照見它們嘰嘰喳喳的叫聲,
照見晶瑩的米粒。
渡槽往事
從方言到紙面,渡槽
依舊高懸于出鄉(xiāng)必經(jīng)的
三岔路口,如一扇
往昔之門。槽的兩端
連接著渠道,遠方的水
從一端而來,又從另一端
流向遠方。槽下
行人走過。出鄉(xiāng)人、
歸鄉(xiāng)人,懷鄉(xiāng)人、怨鄉(xiāng)人。
渡槽像一面鏡子,
照著一半的我,也照著
一半的你。鏡中的人兒:
多少男孩變成父親,
多少女孩成為新娘。
渡槽,依舊蹲在那里,
蹲在歸鄉(xiāng)必經(jīng)的
三岔路口。
雨地圖
雨停了
黃昏的球場上
出現(xiàn)了許多個小水洼
斜一點看
夕陽倒映在水洼里
遠處的高樓和吊塔也在
水洼旁經(jīng)過的人
倒影走了進去
又走了出來
我走到球場中央
看周圍大大小小的水洼
像一張張大大小小的地圖
縣地圖、鎮(zhèn)地圖……
這個工廠有那么多人
每一張地圖
應(yīng)該都有一個主人
如煙
立春這天
我們早早起床
去大姑姑家拜年
太陽,比我們更早
懸在對面的山上
不高不低
我抄近路
走在田埂上。這條小路
很久沒人走了
以前,我的姑姑們
從小路走來
(身影慢慢變大)
走到院子里
陪她的母親坐上一會兒
又從小路消失
這天,立春
青草漫過我的腳踝
泥巴透明
日光照著田里的積水
升起薄薄的霧氣
如煙,如一團回憶
淡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