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范
進了九月,一片葉子就開始靠近我,帶著我漫步于小城此時的繁與華之中,讓我賞讀秋的飽滿、容減和退場,從中領(lǐng)悟季節(jié)交替的規(guī)律。
我住在秋韻漫溢的小城。它的東邊流淌著一條江,名叫嫩江。一江之隔,怎能擋住興安嶺吹來的愜意秋風?溫暖的秋陽喚醒了一首老歌,把歪扭著的一棵樹曬紅。為了生存奔波的人們的心房也被它照亮。
經(jīng)常由大人帶著的那個可愛的胖娃娃,四五歲的樣子。從初秋以來,每每在社區(qū)廣場看見我時,她就仰起小臉兒,目光任意鎖住幾只飛來飛去的燕子,抬起胖乎乎的小手,指著天空告訴我:“燕兒,燕兒!”說完,她高興地跑著,跳著,去追逐飛舞的蝴蝶。
我問一朵花兒,為什么開得這樣漂亮?它回望身后的園圃,笑而不語。我問一棵樹,為何如此醉人?它點點頭說,它叫“九月黃”。充滿韻味的九月,含著秋的深、秋的濃、秋的美。九月走著走著,有時便沖動起來,一天之間就讓我瞠目。前幾天還是零星的黃,今天早晨就是一簇黃,一樹黃,一片黃,甚至滿眼黃;昨天還是隱隱的紅,今天就是一團火。尼爾基一中培英樓南窗前的那片紅葉樹就像紅墻似的,尤其在秋分之時,仿佛淌火一般,如霞光里耀眼的紅,旭日里燦爛的紅,五星紅旗里流淌著的中國紅。
九月,從五色到七彩的碰撞,從視聽到嗅感的沖擊,皆雅致且豐饒,沒有“土豪”的痕跡。大樹下蹲著的小花兒,湛藍色的,綢緞似的花瓣,喜笑顏開,不卑不亢。盡管這樣的小花兒不大被蜂蝶關(guān)注,但它依然繁盛著屬于自己的秋天。它住在自己的心里,不是為了你我而來,而是適應(yīng)天地和節(jié)氣而來。就像我故鄉(xiāng)的小溪,把九月的光暖暖地、輕輕地揉進自己細致的波紋里,閃爍著銀白的光,亮晶晶的。溪水偶爾喚來一片落葉,一同歡快地輕唱著。再看那輪月,有時晚霞還在天邊徜徉,山頂已探出它的肩膀頭……若把這時的小花兒、小溪、月光都咬在嘴里,寫在筆下,就是九月惹眼的詩行。
人們怎樣命名九月的呢?五行里,秋對應(yīng)“金”,除此之外,玉米、稻田、大豆、向日葵、菊花、樹葉,哪個不是金色?人們熟知的“金秋”也是這個緣故吧。
在這風帶著斑斕、雨伴著花香的九月里,云朵有時好像棉絮,這一堆兒,那一塊兒,覆蓋不均勻的地方露出瓦亮的天。山里山外、故鄉(xiāng)、校園,以及小城的九月無不遵循著宇宙間的大“道”。
我在索日都勒路走著,看著;在戍邊路踱著,賞著;在濱江路望著,品著;在北緯48度28分的小城里走過去,看過來;也在我意念的故鄉(xiāng)里思著,瞧著……由于對九月里所遇見的一切物象我都深感敬畏,因此它們都成了我行程中的“摯友”。
一天,我在花叢中看到一只似蜂非蜂、似蝶非蝶的家伙,它正在肆無忌憚地吸著花蜜。自然界里每一種動植物都有其存在的道理,又何況在這大氣兼容的九月!
山林里的鳥兒時常在九月里開碰頭會,各色的野果也經(jīng)常亮相,莊稼時時俯首感恩大地。隨便一眼望去,就讓我駐足凝眸。九月,好似不顧一切地成熟著,豐盈著。呵呵,我和九月一起走進了仲秋。
隨著九月的鼎盛,繁華的跡象逐漸消退。當我看見最后一只蛐蛐兒拖拽著身子橫過馬路,把秋背進了自己的小土窩;當我聽見鳥的鳴叫再沒有春天那么清脆,然而輕柔里藏著光陰;當我看到后棟樓前的那片花兒漸漸收斂了銳氣,蜂蝶不再那般歡鬧;當我聽到夾帶著涼意的秋雨時常輕叩著窗欞,我知道秋韻在逐一遞減。那一天,雨后的晚霞好像我小時候看到的一場自然山火,燈籠火把似的感覺,紅彤彤地在跳動。二十分鐘后,只剩下道道紅暈掛在天際。大約又過了一個小時,僅有兩條粉紅的細線了,這多像秋色在減少。
寒露之后的第三天,我目之所及的天空,再看不見一只燕子了。為了避寒和填飽肚子,它們走了,悄悄地飛往南方。我的心不禁一沉。若這時的小胖娃娃碰見我,再仰面搜尋天上的燕子,是不是會皺起小眉頭?連連指著頭頂問我:“燕兒?”再轉(zhuǎn)頭瞅著我問,“燕兒?”我只能告訴她,燕兒去好遠好遠的地方了,明年春暖花開的時候,它們就回來了。她是否聽得懂,是否滿意?
這時的我把自己調(diào)成了靜音,虔誠地聽著樹葉的飄落聲,葉子摩挲地面的沙沙聲。就在昨天,我在路旁漫步時,一些樹前些天還滿懷緊抱著的“金串子”(樹葉),已全都被放下和散盡了,看得出那些樹卸下“擔子”后的釋懷、暢然和清凈。繁華落盡,走進淡然,生命的脈絡(luò)清晰可見,懂得終點就是起點,明白“知止”的蘊意。不知有些樹,是不是還執(zhí)著地貪戀著滿身的浮華和虛榮,不情愿舍下華麗的外殼,甚至有些矯情?那些脫去了外裝的白樺和灌木,盡管站在滿身搖金的樹中間,卻依然真切而美麗。
前幾日,巴特罕公園大門外兩旁,那些高大楊樹的葉子還比較稠密擁擠,現(xiàn)在“衣帶”已明顯寬松了許多。通往溪水潭的石板路已被厚厚的積葉掩蓋著,溪潭源頭的注水管已不再歌唱,池塘也隨之干涸,斑斑駁駁的樹葉散落在它裸露的胸膛。路上好多葉子旋來轉(zhuǎn)去,最終靜靜地安頓在自己的根旁。也有一些不甘寂寞的,還在大街小巷隨風飄蕩……該走的,該撤的,一切都蘊含著深秋的唯美。
無意間,我向腳前看一眼,不知從什么方向來的兩只螞蟻,在此一相遇,就開始撕咬起來。我用一片樹葉去拉架,絲毫不奏效。兩個小冤家,哪輩子結(jié)的冤和仇?竟然還放不下!這讓我想起剛才來的路上,兩只山雀兒,在枝杈的黃葉間上下挪動跳躍,一呼一喚。即便前方是初冬,也并不能左右它們歡快的日子,這就是心態(tài)吧。
吸納了天地精華的九月,每一片葉子的紋路里都好似藏著難以破解的密碼。我心藏著九月的豐盛和淳厚,心藏著九月的靜美和從容,心藏著九月里那片飄落卻充滿著感恩的葉子,就如同私藏了很多典籍,隨時通過我的大腦左右半球來檢索出這些鮮活的印記,或記錄在我的小文里,以豐富和滋養(yǎng)心靈。
我想不管怎么忙,也要勻出一點兒時間和情意給九月,不光因九月的美,其間還有很多哲理。哪怕看到一顆干癟的紅果被舉在樹梢,也別有一番情味。
不管小城、大城,其中的好多人越發(fā)不知季節(jié)了,以至于對節(jié)氣的到來或迷惑,或迷失。如果我們對大自然的感應(yīng)還不如一棵樹或一片葉子那樣適時明了,確實有些遺憾和感傷??繎{空想象自然是不真實的,也是無趣的,更沒有意境和靈動之美。
“明察秋毫,不見輿薪”值得深思。不妨,你也邁開腳步,到真正的九月里一賞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