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地妖嬈
材質(zhì)分層、色彩有別的貝殼,以一種“柔軟”的姿態(tài)任人擺弄,最終令隨處可撿的“廉價物”彰顯了“海洋之心”的金貴。
1840年12月2日,35歲的拿破侖親自從教皇手中拿過皇冠,戴在了自己頭上,隨后亦為愛妻約瑟芬·博阿爾內(nèi)嬌美艷麗的頭顱專配了一件稀世珍寶——由7顆貝雕組構(gòu)成的頭冠。每一顆貝雕篆刻的希臘典故,都是這位不可一世的君主寫給她的終極情書:愛與癡迷。此后從瑞典公主英格麗,到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國王的妻子西爾維亞,這頂皇冠在瑞典皇室的女眷中代代相傳。由此可見,文藝復興賦予了珠寶“閃閃發(fā)光”以外的美學特質(zhì),那便是“故事性”。將希臘神話、羅馬傳說,乃至貴族親友的頭像刻上石頭、戴在身上,令記憶乃至文化如影隨行,大抵便是我這樣的外行對西洋貝類淺層浮雕最粗淺的理解。相較于鉆石之類硬寶石有限的創(chuàng)作空間,被喚作“有機寶石”的海洋物種顯然更能展示“工匠精神”,材質(zhì)分層、色彩有別的貝殼,便是以一種“柔軟”的姿態(tài)任人擺弄,最終令隨處可撿的“廉價物”彰顯了“海洋之心”的金貴。
常年聽古玩界達人強調(diào)“鑒寶不要聽故事”,大抵西洋貝雕卻得反著來,因它恰恰是要更為明確地傳達信息,而且意愿強烈如“幽靈”,附著在女性的帽子邊、遮裹喉部的立領處、手包的搭扣上,抑或別于胸口。如此這般,你便能讀懂貝雕主人的身家與品位。尤其貝雕舊物,時間作為隱秘的“工匠”又為其多打磨了一層,淺刻于是有了更為深刻的“包漿”?,F(xiàn)代女性佩戴它,會不自覺得生出些奢侈氣息。
大約十多年前,我花了500多元人民幣網(wǎng)購過一枚很小的貝雕戒指,普通的紅底白頭像,雕工粗糙,戒環(huán)大抵也不是純銀,戴在指上不到兩小時便皮膚過敏了。曾聽說國內(nèi)文玩界有3個術語,分別是——“掌眼”“吃藥”和“開門”。可想而知,當時的我是既不“掌眼”(眼力),容易“吃藥”(買到假貨),收來的東西當然也不可能“開門”(收到一眼真)。那么跨出國門去歐洲買貝雕,還需要牢記這三樣么?答案是——必須。到歐洲旅行,與其說是為了開眼界,勿如講想滿足物欲更誠實。
圣彼得廣場是由藝術大師貝尼尼親自監(jiān)督建設的。
威尼斯的珠寶店。
跟多數(shù)初到羅馬的觀光客一樣,我在頭一天便跟驢友們打車直奔圣彼得廣場,車子進入老城區(qū)的當口,我便被路過的滿地精美雕塑驚得講不出話,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大師貝尼尼確是足夠親民,能讓每位路人都享受這些“神作”。即便是在廣場外排隊,只要抬一抬頭,便可見頂層的天使石雕正微微頷首,俯視蕓蕓眾生。這是個能用手中的幾把刻刀打造出一整座天堂的奇妙世界,意大利作為貝雕發(fā)源地,需考驗工匠精雕細琢功力的貝雕作品必然也是巧奪天工。因此,當時我滿腦子不是膜拜米開朗基羅,卻是環(huán)顧四周有無中古飾品店可供“剁手”。
巧的是,廣場左側(cè)有個兼銷售門票的紀念品商店,我們需要拿著付費憑證到店內(nèi)兌換羅馬城各景點的通票,這樣便可省去不少排隊購票的時間。恰好一位驢友忘帶憑證,便打車回旅館去拿,就這樣給了我等候和“吃藥”的時間。
這家小小的店鋪內(nèi),只有一個貝雕柜臺,卻已足夠把我這種初來乍到的人唬住了。我迫不及待地指著里頭一枚紅底白雕的貴族少女頭像胸針,跟店員說:“買了?!备跺X的時候我才發(fā)現(xiàn)這枚胸針售價700歐元,盡管是在歐元匯率低谷期,可仍然是燒掉了我近4000元人民幣,嚇得我付錢時手都哆嗦了。不停捫心自問:歐洲的正宗貝雕要這么貴嗎?為啥我在國內(nèi)網(wǎng)購只要幾百塊就能買到戒指?我是不是買虧了?可這是正經(jīng)商鋪總不會坑人吧?
在這枚貝雕拿到手的瞬間,其實我已經(jīng)后悔了,盡管它直徑超過5公分,在貝雕類飾品里不算小,可金屬圍邊之類卻是輕薄的合金,也沒有傳說中的“工匠簽名”在上頭。最讓我“肉疼”的是,這胸針戴不到3天,扣環(huán)便壞了,只能自己配個鏈子當掛墜。
由于在歐洲購物第一擊遭到“重創(chuàng)”,搞得我后來逛哪兒都不想再消費,看見商店的貝雕柜臺更是快速穿行,怕越看越傷心。然而,在“吃藥”中成長的“中古魂”卻不曾離我遠去。羅馬城閑逛數(shù)日,在威尼斯廣場的空靈之美與納沃納廣場的渾雄氣勢得以振作后,我再度鼓起勇氣,走進了臺伯河畔的一家古董店。
金發(fā)飄垂的女店主目光如炬,一眼看到我胸口勉強掛住的“吃藥”貝雕,于是拿出她自家的珍藏,那是一枚銀底黃面、刻著古羅馬皇帝側(cè)面頭像的貝雕吊墜,特別之處在于,掛件后部做成了密封的透明水晶盒,盒中裝著一些古怪的黑色粉末。女店主介紹說,這是古羅馬時代貴族為了緬懷死去的親人,將親人頭發(fā)燒成的灰燼,藏在吊墜里佩戴,可見這枚飾物的經(jīng)歷相當豐富,飾邊的材料也是14K金,最后女店主給我“致命一擊”的是報價——這枚故事性十足的老件只賣400歐??粗窦?nèi)的灰燼,我內(nèi)心的沮喪感亦如黑灰沉積。倒是女店主體貼,主動看過我之前買的那枚,說它雖然不是14K或18K金的框架,但做工極度精細,且是出自職業(yè)工匠之手,既非機雕,更不是樹脂成品,所以總體說除了價格偏貴,“吃藥”是絕對談不上了。這是我在歐洲上的第一堂“貝雕課”,受益匪淺。
原以為貝雕的心結(jié)就此化開,然而更大的沖擊還在后面,因為我的意大利行程里有個必經(jīng)之地——南部第一大城市那不勒斯,說出來連自己都覺得慚愧,到達那里之前,我壓根不知道那不勒斯是貝雕的“窩子”。
去龐貝古城,就必須先到那不勒斯,跟著名小說《那不勒斯四部曲》里寫的一樣,那是個黑社會掌控中的城市,出租車司機分兩種——“宰人”和“不宰人”;酒店的登記管理混亂不堪,最大的欣慰是美食與海景。在坐上小面包車奔赴龐貝古城的路上,我還傻呼呼地以為就此可放下貝雕心結(jié),專注于賞景。
孰料下車的瞬間便讓我傻了眼——龐貝古城的入口前,大概擺了百八十個攤子,每個攤子都在販賣貝雕。沒錯,這幾乎就是一個專為游客服務的貝雕批發(fā)市場,無數(shù)游客都被困在“貝雕陷阱”里,價格便宜得讓你崩潰,種類與圖案亦多到眼花,大概付幾十歐元就能拿走一件跟我那700歐元差不多品相的雕件。這時候我便想起羅馬古董店女店主的交待——“有些是樹脂的喲”。怪不得,有老道的游客手里拿著放大鏡,正挨個兒鑒定。我也是后來聽行家講:“越是拿個放大鏡檢查的,越是容易上當?!?/p>
由于價格低到即便被騙也不會太心疼的程度,外加驢友在旁慫恿:“過了這村就沒這店了?!笔堑?,“走過路過看上必買”是旅行愛好者的終極原則,所以我只能下手了。就這樣,這次我花了不到100歐元入手了一對耳環(huán)、兩枚戒指,金屬配架都是925銀。
走在龐貝古城的殘垣斷壁中,我對自己說——那不勒斯的坑都踩過了,此行的“貝雕熱”就到此為止吧?!安恍摇钡氖?,作為打算一次在意大利游歷5個城市的背包客,我還是過于天真了。
佛羅倫薩,一座適合文藝青年閑居的小城,但是千萬不要被阿諾河邊甜蜜情侶們的直白質(zhì)樸蠱惑,要知道那里還有華麗到睜不開眼的舊王宮,專屬于美第奇家族的昔日奢靡正向所有人敞開懷抱,旨在破壞掉你的清心寡欲。宮內(nèi)金藍相交的壁紙與富麗堂皇的穹頂畫,充滿了心理暗示,暗示你要盡量體驗金玉滿堂的人生,暗示你傾盡所有也要及時行樂,暗示那些畫中女性身上的珍珠翡翠你同樣值得擁有。因此,在阿諾河靠近但丁故居的那一頭,有半條街的首飾店正等著被洗禮過的游客前來“剁手”。
比起那不勒斯的“批發(fā)價”,佛羅倫薩店鋪內(nèi)的貝雕自然要更貴一些,卻不知為何,貴得令人放心。尤其珊瑚制品格外可愛,于是我頭腦一熱,騙自己說“雖然都是有機寶石,但珊瑚和貝殼雕件還是有很大區(qū)別的”,就這樣再度入手了一枚血珊瑚掛墜和一對孩兒面耳環(huán),金屬配件都是18K金,價格都在2000元人民幣以內(nèi)。
佛羅倫薩華麗到睜不開眼的舊王宮,專屬于美第奇家族的昔日奢靡正向所有人敞開懷抱。
n87U6EDneiaZ+8d9BfX8CQ==佛羅倫薩阿諾河上的維琪奧橋是意大利著名的旅游景點,不僅僅是一座橋,它是一條街、一個集市。
威尼斯天生具備一種穿越時空的幻視感,到了夜間似中世紀依托燭光照明的階段,一切看起來都如此古典。在這樣的氛圍里,你無法不被裝飾以華麗面具的中古店吸引。
龐貝古城位于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附近,被評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之一。
至此,我再度警醒自己——不能再買了,這些身外物對你沒用。彼時,我還沒去行程的倒數(shù)第二站威尼斯,誠實地說,在去威尼斯之前,通過明信片和紀錄片得來的認知,讓我徹底小看了這座水城。威尼斯的“恐怖”之處在于,它天生具備一種穿越時空的幻視感。與陸地相隔的群島,清晨被海霧包圍,晌午受漲潮浸漫,到了夜間則受燈火薰黃,似中世紀依托燭光照明的階段,一切看起來都如此古典。指南針在島上并不管用,所以每到夜里,我們都會迷路,盡管住的酒店就在圣馬可廣場旁邊,卻都得隨時問路才能找到。怎么講呢?威尼斯似乎是用某種神秘的執(zhí)念捍衛(wèi)自己的文明,與外面的先進劃清界限,又接納前來朝圣的藝術愛好者。在這樣的氛圍里,古董店與之契合得渾然天成,你無法不被裝飾以華麗面具的中古店吸引,整座水城的氣息宛若迷藥,把你迷倒在兩百年前的綺麗結(jié)界中。
被這種“古色古香”包圍,不收點紀念物回去仿佛“天理難容”,于是我的腳又不爭氣地踏進了那些古董店。太貴的自然不敢買,可不知為什么,始終牢牢吸引住我的還是貝雕。尤其是諸多小店鋪內(nèi),價位竟與龐貝城門前攤子上的持同等水平,也就意味著,你得“掌眼”才不會“吃藥”。也罷,本著“一塊錢你買不了吃虧,一塊錢你買不了上當”的心態(tài),還是以極低廉的價格淘了一只雕有“美惠三女神”圖案的戒指、一對爆款維納斯圖案的耳環(huán),就當是向威尼斯純粹的古典主義致敬。
諷刺的是,若干年后,當年在意國淘來的貝雕飾品都送得差不多了,那不勒斯與威尼斯購入的都是回國第一時間就送給摯友當禮物,佛羅倫薩淘來的孩兒面耳環(huán)倒是戴了很久,直到某天其中一枚的珊瑚面脫落后失蹤。始終堅定不移留在自己手上、且利用率最高的,反而是最初在圣彼得廣場邊高價買來的第一件貝雕,我還特意為其配了純銀鏈子,參加各種重要場合時便戴出來炫耀一番。
大約9年前,我曾于上海田子坊一家中古物店里與一枚骨瓷胸針結(jié)緣,胸針上描繪的貴婦,發(fā)帽豐羽高聳,金黃色緊身衣勒出渾圓的胸部。如果說貝雕是一種用來“講故事”的寶石,那么骨瓷飾品在我看來則是女性對珠光寶氣以外的某種美好執(zhí)念,以這樣的裝點也證明自己是個“有料的人”。
因此,在我2016年準備赴巴黎度假做攻略時,“物欲之神”不斷在我耳邊吹風:“骨瓷胸針、骨瓷胸針、骨瓷胸針……”
難以遏止的欲望,讓我在出國前便急吼吼于國內(nèi)的幾家中古店入手了一堆舊寶貝,其中包括:意大利制的貝雕鑲珍珠18K金耳環(huán)、美國產(chǎn)綠松石蝴蝶形胸針、外加幾個日本洋風手包。既非生活必需品,也沒有所謂的“高級晚宴”要赴,更不是打算自己開店做二手生意,只單純是被復古潮吞沒而已。這期間,唯獨骨瓷胸針是強忍著不買,反正要去“批發(fā)地”,何必花冤枉錢。
然而這股子對骨瓷胸針的熱情,很快便在盧浮宮被“洗腦”個干干凈凈,可能是收集癖嚴重發(fā)作的緣故,欣賞名畫之外,更多的是看皇家珠寶的展示廳。然而不管法國嬪妃的裝備多么流光溢彩,我卻始終不自覺地堅定注視著那些Cameo(淺層浮雕)作品。信仰、情欲、戰(zhàn)爭、權謀、人間悲喜劇,神與人之妙微交集,就這樣被以堅硬的方式記錄下來。
于是乎,我在巴黎圣旺市集“淘寶”時,咬牙綁手淘得一枚骨瓷胸針,剛打算及時抽身,卻不爭氣地被一個小攤位吸引?;野最^發(fā)的紳士攤主和羅馬古董店的女店主一樣會看人,他拿起一只泛著彩虹光澤的、類似零錢包的東西放進我手中,打開來看,里頭竟還分隔為兩層,一層是嵌在紅絲絨里的小鏡子,另一層放著全套修甲工具。顯然那是區(qū)別于首飾的貝雕制品,兩片白蝶貝組構(gòu)成的盒子,面上刻著打漁少女的側(cè)面,正赤足踏浪,海風愉快地掀動她的裙擺,背面印著一行字。店主告訴我,那行字的意思是——那不勒斯。
天??!意大利貝雕竟然陰魂不散,一路“追殺”我到法國,既然如此,花100歐元買下它也不是什么壞事。
與往常一樣,在法國之旅宣告結(jié)束的當口,我還是會跟自己講:“貝雕的事到此為止,今后永遠都不要再買了,你不是古董商人,更不是收藏家。”
然而,之前我籌備周游中歐列國時,曾看到鈴木京香主演的《夢露死亡之日》,她扮演的寡婦在里頭素眉淡妝,著裝僅限于“黑白兩相宜”的程度,然而佩戴于胸前的那枚紅底貴婦頭像貝雕,與我在羅馬花“巨資”淘來的那枚如此之像,在劇中,它正以優(yōu)雅的姿態(tài)泄露女主人對愛情的隱秘渴望,后來果然成就了她與老帥哥草刈正雄扮演的男主角一段養(yǎng)眼黃昏戀。我的“貝雕熱”就這樣被遠在東瀛的女演員再度喚醒。
此后踏足中歐大地,我走遍德國、奧地利、捷克和匈牙利4個國家,貝雕那紅白相間的懾魂之光始終如影隨行。為了消解對它的執(zhí)念,我甚至試過在慕尼黑市政中心的小店鋪里買那種28歐元一個的樹脂仿貝雕飾品。但同時也明白當初為什么堅持要把德國的第一站放在慕尼黑,腦回路是這樣的:慕尼黑有個赫赫有名的舊畫館,其“鎮(zhèn)館之寶”系拉斐爾的圣母像和弗朗索瓦·布歇的《蓬巴杜夫人》,想來蓬巴杜夫人“洛可可美學代言人”的身份,必定也是喜歡貝雕的吧!那張名畫上的蓬巴杜夫人全身上下沒有一件貝雕,然而我卻堅信她肯定是貝雕工匠手里的素材,出現(xiàn)在很多的貝雕飾品上頭。
慕尼黑王宮的貝殼庭院。
巴黎盧浮宮皇家珠寶展示廳。
圣旺市集的一家中古店。巴黎圣旺市集是法國最大的舊貨市場,也是目前世界上古董、舊貨商最為集中的地方。
向蓬巴杜夫人致敬以后,我又在慕尼黑王宮的入口處看到了“海洋之心”的曠世奇作——貝殼庭院。成千上萬的貝殼拼貼出的神壇與神像、水池與廊亭,像是專為送給我這種“貝雕迷”的餐后甜點,告訴你關乎貝殼與藝術間的關系還存在很多花樣。我這才想起數(shù)年前在日本鐮倉的江之島收的一枚貝殼拼鑲胸針,亦是常見的貴婦側(cè)面肖像,相比雕件來講做工要簡單許多,卻同樣拉近了天然寶石與人類乃至人性間的距離。
隨著歐洲旅行的告一段落,我的貝雕魂也暫時“安息”。當年結(jié)緣的寶物們盡管佩戴的機會不多,卻每年都定期用嬰兒油擦拭保養(yǎng),隱約覺得它們不能在我這個主人這里斷代,作為中古物件,還需要傳承下去才有意義,只不過因主人的變更,附著在它們身上的故事會隨時增加,比如里頭已經(jīng)融入了專屬于自己的旅行回憶,成為我窺探世界的一個小小窗口。
(責編:常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