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璽,朱欣婷,任 杰,曹志偉
在磁浮交通系統(tǒng)中,電波傳播環(huán)境的優(yōu)劣將直接影響整個磁浮列車無線通信系統(tǒng)的性能[1]。面對高速運行的磁浮列車和其所處的復雜多變電波傳播環(huán)境[2],高效、低成本地獲取相應信道的電波傳播特性變得越來越重要。目前,雖然已有部分商用測量儀器能夠在實驗室環(huán)境下完成對真實環(huán)境的實際測量,但是這些儀器往往體型大且價格昂貴,不利于在特定工作場景環(huán)境下進行現(xiàn)場測量。為此,本文在重點研究電波傳播特性測量方案和軟件無線電技術的基礎上[3],選擇了適合應用于GNU Radio軟件無線電平臺的測量方案,設計了測量系統(tǒng)的軟件部分,并選擇價格相對低廉、采樣率和射頻頻率范圍符合開發(fā)需要的HackRF One開發(fā)板,搭建了低成本、測試精度符合要求,且使用條件不受場景限制的電波傳播測量系統(tǒng)。通過仿真試驗與實際測量,驗證了該測量方案的可行性,且該測量系統(tǒng)的性能可以滿足測試需求。
從接收信號強度變化的區(qū)間范圍,可以將電波傳播特性分為大尺度衰落和小尺度衰落[4]。其中,大尺度衰落是由路徑損耗和陰影衰落組成,小尺度衰落主要是由多徑信號中存在的多徑分量造成[5]。電波傳播接收端收到的信號一般由多條路徑疊加傳入,電波傳播示意見圖1。
圖 1 電波傳播示意
對于單條直射路徑,可近似為無限大真空且不受任何其他物體的影響[6]。結合陰影衰落和路徑損耗,可以得到視距傳播損耗(line of sight,LOS)模型為
式中:PL為傳播距離為d時的路徑損耗;n為路徑損耗指數(shù),取決于周圍環(huán)境和建筑物類型,代表路徑損耗隨距離的增大率;d0為參考距離(m)[6-7];Xσ為高斯隨機變量(均值為0、標準差為σ),即陰影衰落[8-9]。
由于從發(fā)送端發(fā)送的單條路徑載波信號經反射、繞射和散射而造成多徑衰落,而接收端接收到的信號是由N條路徑組合而成,則接收天線處接收到的信號S(t)為
式中:Si(t)為接收端接收到的第i個載波信號,其幅度為ai,相位變化為φi;Di(θ,φ)為接收第i個載波信號對應的天線方向性系數(shù)。
電波傳播特性測量的基本思路是將設計好的探測信號通過發(fā)送設備發(fā)送到無線信道中,經過無線信道傳輸由接收設備接收,通過對接收信號的分析就可以提取該環(huán)境下的電波傳播特性[10],其本質是測量相關衰落特性。本文研究所需測量的特性分別為多徑數(shù)量、強度、時延和天線方向性系數(shù)。
常見的測量方法按特性可分為大尺度測量和小尺度測量。大尺度測量有連續(xù)波和寬帶信號測量法;小尺度測量有直接脈沖、滑動相關和掃頻測量法。通過研究評判,本文采用連續(xù)波測量法和滑動相關測量法。連續(xù)波測量法是指在發(fā)送端發(fā)送頻譜滿足待測頻段的連續(xù)信號,接收端直接獲取接收信號的場強大小,從而得到該環(huán)境下的大尺度衰落特性。該方法雖然簡單但十分有效,可以直接得到大尺度衰落特性?;瑒酉嚓P測量法是指在發(fā)送端發(fā)送具有良好自相關特性的偽隨機(Pseudo-Noise,PN)序列,經濾波后,在接收端使用與探測信號相同的序列進行滑動相關運算,設置閾值分辨多徑分量,從而得到該環(huán)境下的小尺度衰落特性。由于PN序列自身的特性,該方法可以避免直接脈沖法抗干擾能力差的問題,同時在遠距離測量場景中,該方法也優(yōu)于掃頻測量法。
在多徑分量的數(shù)量、強度和時延測量中,選擇m序列(最長線性反饋移位寄存器序列)[11]作為該測量方案的PN序列,在發(fā)送端根據(jù)不同的測試環(huán)境生成對應的探測序列,先將探測信號送入GNU Radio中進行BPSK調制,隨后將調制后的序列送入HackRF One開發(fā)板模擬信道,則輸出信號攜帶了相應的衰落特性;再通過科斯塔斯環(huán)對衰落信號進行解調,并將解調后的信號數(shù)據(jù)送入MATLAB進行滑動相關運算,即可得出相應的衰落特性。
結合天線方向性圖,通過對多徑分量波達方向進行測量獲得天線方向性系數(shù),在發(fā)送端控制GNU Radio生成連續(xù)正弦探測信號,經過HackRF One開發(fā)板的模擬環(huán)境后,可以直接獲取接收信號的強度,并可將其用于接收信號波達方向的測量中。在接收端連接2根天線,以接收點為圓心按一定半徑旋轉,對其接收的有用信號進行功率測量并接頻譜分析儀顯示。當信號功率為最大值時,2根接收天線的中垂線方向就是該條路徑的傳入方向。
根據(jù)測試需求,將一般數(shù)據(jù)幀結構簡化,使之僅包含幀頭、數(shù)據(jù)信息和幀尾3個部分,見圖2。
圖 2 探測序列數(shù)據(jù)幀結構
其中,采用幅值一定的序列作為數(shù)據(jù)幀的幀頭和幀尾,可以有效防止數(shù)據(jù)信息之間的相互干擾;選用m序列作為數(shù)據(jù)信息,m序列是總長度為N=2n-1(n為線性移位寄存器個數(shù))的PN序列,具有良好的自相關特性和偽噪聲特性。
對于數(shù)字信號,需要對數(shù)據(jù)幀結構進行內插,即給序列配置相應的寬度才能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等操作。對內插后的m序列進行自相關運算,結果見圖3。由圖3可知,內插后的m序列仍然具有良好的自相關特性,但是在內插樣點范圍內的自相關結果會呈線性減小的趨勢。因此,需要合理選擇內插個數(shù),從而提高滑動相關運算結果的精度。
圖 3 內插后的m序列自相關特性
內插后的數(shù)據(jù)幀在頻域上有較寬的頻譜,為避免接收時經過濾波器產生失真,需采用BPSK調制方式,將數(shù)字探測序列的每一碼字擴展成相應長度。BPSK信號可以表示為矩形脈沖序列與載波信號相乘,即
調制信號為
式中,g(t)為矩形脈沖信號,其脈沖寬度為Ts;an為脈沖幅度值,恒為1或者-1。
探測序列經BPSK調制并正交化發(fā)送后,在接收端選用正交環(huán)即科斯塔斯環(huán)(Costas loop)進行解調,解調輸出信號的實部為基帶BPSK信號,虛部為誤差信號。將復數(shù)信號的模值作為解調后攜帶相應電波傳播信息的探測序列,對其進行滑動相關運算,就可以提取出相應的電波傳播多徑衰落特性?;瑒酉嚓P法的原理見圖4。
圖 4 滑動相關法原理
由于發(fā)送端是不斷重復地發(fā)送探測序列,因此接收端接收信號滑動相關的相關峰呈周期性變化;又由于信道衰落具有隨機性和時變性,因此滑動相關法的測量結果表示為多個幅度、時間不同的相關峰疊加。相關峰的數(shù)量、幅度和時間分別為多徑分量的數(shù)量、強度、時延信息。對相關峰進行周期疊加取平均運算,可以得到一個綜合性的多徑分量測量結果。
在分辨出多徑分量的數(shù)量、強度、時延信息后,利用多天線技術良好的方向性特點,通過比對不同角度和滑動相關后幅值之間的關系,可以實現(xiàn)多徑分量的來波方向測量。本文將測量電波傳播大尺度衰落特性的連續(xù)波測量法,改進為電波傳播多徑分量來波方向測量方案。
假設收發(fā)天線高度遠大于電波傳播的波長,此時電波是以空間波的形式進行傳播的,可以忽略地表面波的影響[6]。在成功識別每條路徑時延和強度的基礎上,可以將模型進行簡化,不再分析電波傳播中的多徑分量,只分析接收天線相對位置和接收信號總場強度之間的關系。多徑分量波達方向測量方案見圖5。
圖 5 多徑分量波達方向測量方案
在接收端,當傳播距離d>d0時,接收天線1和接收天線2在自由空間中傳播的場強均為
式中,d0為參考距離(m)[5],E0為假設距離發(fā)送端d0處的電波場強(V/m),wc為鐳射功率(rad/s),t為傳播時間。設電波分別經過距離d1和距離d2到達接收天線1和天線2,θ為接收天線1相對于發(fā)射機水平方向夾角,總電場E為E1和E2的矢量和,即
2個天線接收到信號的路程差Δ為:Δ=d2-d1,因此可以得到2條路徑的相位差θΔ和時延τd為
和
式中:λ為波長;c為光速。
由于天線旋轉角θ的對稱性,僅對θ=0°~90°進行討論。若傳播距離d2>d1,接收天線2相對于接收天線1,晚接收到電波,且傳播時間t=d2c,則式(6)可以表示為矢量和的形式:
當接收機相距發(fā)射機距離d變大時,d2和d1之差變小,E1和E2振幅基本相同,即|E0d0d1|≈|E0d0d2|≈|E0d0d|,僅是在接收端的相位不同,因此可將式(9)改寫為
那么,距發(fā)射機d處的接收機接收天線1和天線2的合成場強大小為
使用半角公式,式(11)可以化簡為
由式(10)可知,當收發(fā)設備距離一定時,合成場強的大小僅與相位差θΔ有關,且當θΔ=0即θ=90°時,接收信號合成場強最大。因此,只有當2個接收天線相對收發(fā)設備連線對稱放置時,接收信號場強才達到最大值。接收信號平均功率計算公式為
式中:VRMS為電壓的均方根值(V);N為數(shù)字信號采樣點的總個數(shù)(個);vi為采樣點的電壓包絡(V);R為參考阻抗(?)。通過公式推導表明,使用該方案進行來波方向測量是符合基本理論的。
采用MATLAB和GNU Radio,對方案整體思路進行仿真驗證。
1)分別在未添加與添加了噪聲和多徑衰落的情況下,進行擴頻滑動仿真驗證。仿真參數(shù)設置為第2條路徑比第1條路徑延遲80個數(shù)據(jù)點,且第2條路徑強度是第1條路徑強度的0.7倍。滑動相關仿真結果見圖6。
圖6對比可知,添加干擾后2條路徑相差13.33 μs,即相差13.33 μs×6 MHz=80個數(shù)據(jù)樣點,且第2條路徑的強度約為主徑強度的0.7倍,與仿真的設置相同。為進一步排除仿真的偶然性和多徑衰落的隨機性,通過改變多徑衰落的延遲大小和多徑分量數(shù)量進行了多次仿真驗證,仿真結果見圖7。
圖6 滑動相關仿真結果
由圖7(a)和圖7(b)可知,2條路徑分別相差了14.17 μs和15.83 μs,即分別相差85和95個數(shù)據(jù)樣點,其中相差15.83 μs時,副徑明顯被噪聲淹沒。通過稍微增強強度后再重新延遲測試,第2條路徑可以很好地被識別出來。通過分析可知,該現(xiàn)象是由于不同路徑的相干相消造成,可以通過改變采樣率來解決,這說明該測量方法對不同的傳播時延和強度測量的效果有一定區(qū)別,但是并不影響方案的測量精度。由圖7(c)可知,本次仿真添加了3條路徑,第2、3條路徑時間延遲分別為13.33 μs和21.67 μs,即相差80和130個數(shù)據(jù)樣點,與仿真設置參數(shù)相同。
綜上所述,采用該測量方案不僅可以模擬生成精度適合的多徑衰落信號,即模擬電波傳播過程,并能從接收信號中提取多徑分量的數(shù)量、強度、時延信息。
2)使用MATLAB仿真模擬電波傳播過程,并分析收發(fā)設備距離和接收天線1、2間距對測量方案的影響。根據(jù)測試要求設置仿真參數(shù):電波傳播中心頻率為2.4 GHz、傳播速度假設為光速,接收天線1、2之間間距分別為0.062 5 m、0.02 m、0.1 m和0.5 m,收發(fā)設備間距7 m。為了滿足接收天線1、2接收到的信號幅度近似相同僅是相位不同的要求,收發(fā)設備距離必須滿足遠場條件。根據(jù)式(5)和參數(shù)設置,先分別求出接收天線1、2接收到的場強,并將其合并;再根據(jù)式(13)和式(14)計算接收天線1、2合成場強的平均功率,并進行存儲;最后繪制場強大小隨角度的變化趨勢,見圖8。
圖 7 修改路徑及多徑參數(shù)后滑動相關仿真結果
由圖8可知,無論接收天線1、2之間距離為何值,合成場強的平均功率都是在θ=90°達到最大,并且具有良好的對稱性,與理論推導的結論相同。由此發(fā)現(xiàn),隨著接收天線1、2間距的增加,合成場強的功率在90°方向的寬度會越來越窄,但也會在除了90°之外的其他角度出現(xiàn)很多的旁瓣,且隨著角度的增加而增加。當距離為半個波長時,旁瓣消失,但主瓣寬度較寬,因此可以折中選擇。
圖 8 合成場強隨旋轉角度變化趨勢
綜上所述,接收天線1、2之間距離和發(fā)送電波頻率之間的關系會影響場強的變化,因此在相應測量頻點下,合理選擇接收天線的距離,對接收信號多徑分量波達方向的測量精度起著決定性作用。
因實際環(huán)境較為復雜,本文采用半實物仿真方法驗證系統(tǒng)的性能。為保證測量環(huán)境下電波傳播過程中僅有1條路徑,收發(fā)天線必須相距足夠近,且接收端接收到的多徑信號都是通過發(fā)送端用GNU Radio相應模塊模擬產生的。
本次實際測量采用的探測序列是長度為61 320的經過內插和BPSK調制后由m序列組成的探測序列,其持續(xù)時間為T=511×40×3/6=10.22 ms,即探測序列最大可測時延為10.22 ms。其中,GNU Radio的采樣速率為6 MHz,決定了可以分辨的多徑分量最小時延為167 ns。為了驗證科斯塔斯環(huán)的解調性能,首先對未添加多徑衰落的情況進行實際測量,結果見圖9。
由圖9可知,此次測試在接收端僅獲得1條路徑,即直射路徑,與測量環(huán)境和發(fā)射端多徑分量設置參數(shù)相同,驗證了多徑分量測量方案對噪聲具有良好的抗干擾能力,且可以有效地解決收發(fā)設備之間的本振差異,初步驗證了該測量系統(tǒng)的性能。
為了驗證多徑衰落測量的實際效果,還需通過改變delay模塊和Multiply Const模塊中的參數(shù),來添加不同強度和時延的多徑分量。多徑分量實際測量結果見圖10。
由圖10(a)可知,接收端接收到了2條時延相差13.33 μs的具有不同強度的多徑信號;圖10(b)為接收端接收到了2條時延相差14.17μs的多徑信號;圖10(c)顯示接收端接收到了2條時延相差15.83 μs的多徑信號,但是第2條路徑強度過小已經被噪聲所淹沒;圖10(d)顯示接收端收到了3條路徑的多徑信號,并且第2、3條路徑相對于主徑的延遲分別為13.33 μs和21.67 μs。
將上述結果與仿真結果進行對比,并對多徑相關峰值做歸一化處理,見表1。由表1可見,仿真結果與實測結果基本相同,只有很小可忽略的誤差,并且實際測試的5次結果都與發(fā)送端設定相同,且精度符合測試要求,因此電波傳播特性測量系統(tǒng)可以準確地進行電波傳播多徑分量的測量。
表1 歸一化多徑滑動相關峰值對比
為了進一步對多徑分量波達方向測量進行驗證,在實驗室選用現(xiàn)有的RIGOL DSA815-TG頻譜分析儀在暗室中進行信號的接收。收發(fā)天線距離地面0.8 m,且地面和四周鋪滿了吸波材料;發(fā)送端采用HackRF One開發(fā)板,發(fā)送中心頻率為1.112 Hz的正弦波;接收端在頻譜分析儀的射頻輸入端用功分器連接2根天線。
本次測量的探測信號采用中心頻率為1.112 GHz的正弦波,通過2根相同的拉桿天線,將接收到的探測信號傳入頻譜分析儀中,直接讀取接收信號的強度;旋轉頻譜分析儀,使2根接收天線相對位置發(fā)生改變,并且將對應角度的場強值輸入MATLAB進行繪圖,最終測量結果見圖11。
由圖11可見,接收信號強度在θ=90°時達到最大值,且曲線相對平滑。與圖8仿真圖像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測量結果趨勢和吻合度較高,因此該測量方案具有良好的測量精度。
圖 9 僅有直射路徑時滑動相關測量結果
圖 10 多徑分量實際測量結果
圖 11 多徑分量波達方向實際測量結果
以無線通信系統(tǒng)架構為基礎,分析了電波在特定環(huán)境下傳播時產生衰落的原因,并從大、小尺度衰落層面上,介紹了主要的測量方法。基于對小尺度衰落特性的理解,選用基于偽隨機序列自相關性的滑動相關法,測量多徑信號的數(shù)量、時延和強度,模擬直射、2徑和3徑情況;基于對多天線技術和多徑波達方向的理解,在接收信號多徑數(shù)量、時延和強度已知的情況下,選用多天線技術與連續(xù)波測量法結合的方式,進行來波方向測量,通過合理地選擇2個天線之間的距離,得到高精度的多徑分量波達方向測量數(shù)據(jù)。選擇GNU Radio作為軟件部分,用于處理探測數(shù)字信號和控制軟件無線電硬件部分,選擇HackRF One開發(fā)板作為硬件部分,搭建了便捷、低成本的電波傳播特性測量系統(tǒng),且通過實際測量,評估了該測量方案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