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書華 韓月倉 吳慧敏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明確指出,體育與健康課程應融合多門課程、充分發(fā)揮育人功能,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因此,在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中結合本課程的目標體系,設置有助于實現(xiàn)體育與德育、智育、美育、勞動教育和國防教育相結合的多學科交叉融合的教學內容,在全面育人方面可以起到“1+1>2”的效果。
體育與健康課程的跨學科主題學習要明確本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然后再結合體育學科的特點探尋與德育、智育、美育、勞動教育、國防教育等多學科融合的“點”,這樣才能夠真正做到“學科融合有主題,學練賽有目標”。首先要清楚所要學練的運動項目的特點,再從德、智、美、勞、國防教育等方面選擇一個“突破點”確定相應的主題,有了主題就可以沿著這個方向構建整個跨學科學習的內容。
例如,在水平一中的基本運動技能組合“移動性技能+操控性技能”教學中,可以與學生日常生活相結合設計10米往返跑+穿運動服或者疊衣服比賽(勞動)、15米加速跑+撿拾垃圾比賽(環(huán)保)、移動中快速結組游戲可以與加減法運算(數(shù)學)相結合”等內容。
再例如,在水平二和水平三所學的專項運動技能球類項目中,小籃球項目跨學科主題設計就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而定。如水平二小籃球跨學科設計的主題——“趣味籃球知識多”,可以將數(shù)學中的知識點“長度測量”與認識“籃球場地”相結合;將語文中的“說和寫”與學習籃球技術要領解說和重難點的總結相結合。水平三小籃球跨學科設計的主題是“小籃球運動+拓展知識”。在小籃球技術技能的教學中將認識制作籃球的材質(科學)、圓形公式運用(計算)、器材歸納整理(勞動)、集體主義精神(德育)等融入其中。
跨學科學習的“主題”就如同大樹的主干,沿著這個主干線可以將不同學科采用學生喜歡的方式融合在一起。
跨學科學習的“主題”確定后,則需要思考如何將體育運動項目與其他學科恰當?shù)亟M合在一起。在保持體育與健康課程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的同時,將其他學科融入其中,達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例如田徑運動中的“中長跑”項目,學練起來比較單調和枯燥,如果將其他學科融入其中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教育教學效果(圖1)。
圖1 田徑運動中長跑跨學科主題“愛家鄉(xiāng)、愛祖國”
以上整體設計中借鑒了“定向越野”的因素,將比較單調的跑步與地理、歷史、語文、美術、音樂等學科融合,在運動中學知識、練技能、增強體能,同時又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自己的家鄉(xiāng)與祖國,增強民族自豪感和建設祖國、保衛(wèi)祖國的責任意識。
跨學科學習中“學、練、賽”的情境設計是關鍵,尤其是將不同學科融合在一起更是需要“合情合理”的情境。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根據(jù)學生年齡特征、所學動作項目特點、所跨學科的切入點等情況而定。如同樣是一個田徑運動中的投擲項目和勞動學科結合,水平一、水平二、水平三的情境設計則各有不同。
水平一:投擲運動在水平一是以操控性技能為主,主要采用各種投擲、傳接等形式進行練習。因此在情境設計中除了保持投擲項目的特性,還要與勞動學科的特點相符合。所以可以選取水平一勞動學科中的“清潔與衛(wèi)生”這個知識點設計“各種姿勢持輕物投準(或遠)+撿拾垃圾”的情境——撿拾投擲器材(如沙包、小球等),還可以設計“投擲不同形狀或重量的輕物+生活歸納小能手”情境——將所有投擲器材按照大小、材質、用途分類整理。
水平二:投擲運動在水平二是專項運動技能,包括原地投擲沙包(或小壘球)、上步投擲沙包(或小壘球)、投擲實心球等。結合學生年齡的特點可以設計“投擲比遠或比準+勤勞的果農(nóng)游戲”,將投擲的器材“變”為蘋果、西瓜等,幫助學生認識我們常見的果實是如何種植、澆灌以及收獲的。
水平三:在水平二的基礎上對投擲動作和能力需要有進一步的提高,如掌握助跑投擲,利用實心球發(fā)展投擲能力等。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勞動能力和勞動意識的培養(yǎng)也要不斷加強。所以跨學科學習設計可以采用“投擲+春播秋收”的情境,利用投擲器材作為“種子”。認識在不同季節(jié)應該種植什么農(nóng)作物,不同農(nóng)作物應該采用什么樣的收獲方式等。
以上情境設計是改變了器材的用途,變形器材來創(chuàng)設情境。此外,還可以直接挖掘器材本身的因素進行跨學科設計,如投擲器材的重量和體積的測量、投擲距離遠近的丈量、出手角度的大小等均可以與數(shù)學知識相結合。這樣,學生每一次的練習不是在執(zhí)行單調、乏味、機械的任務,而是沉浸在一種特定的環(huán)境中,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跨學科主題學習內容搭配的細節(jié)設計也非常重要,尤其是整體設計的思路或者是情境銜接從整體效果來看要做到渾然一體。
例如,利用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中比較典型的天氣、農(nóng)作物、動物等情境設計的跨學科內容(圖2)。
圖2 “四季之美”跨學科內容設計
從適合“春、夏、秋、冬”四季的體育運動項目出發(fā)設計跨學科內容,如以“在美麗大自然中感受運動的魅力”為主題設計框架(圖3)。
圖3 “在美麗大自然中感受運動的魅力”設計框架
此外,跨學科學習的內容選擇可以有側重,即以運動項目為主+其他學科的知識或技能,如足球技能(為主)+語文(探尋足球軌跡)、勞動(制作足球)、數(shù)學(丈量足球場)等??鐚W科學習的內容還可以是多元的,即運動項目+其他學科知識或技能所占比例一樣,如技巧“肩肘倒立”+數(shù)學知識(認識三角形的性質、等腰三角形穩(wěn)定性等),將所學的運動的技能與認識其形成的原理相結合。
跨學科主題學習在實際教學中要巧妙設計、靈活運用,可以結合地方特色、學校特點、學生需求等情況選擇或者拓展跨學科主題學習內容,真正做到引導學生運用多學科的知識和方法解決體育與健康實踐中出現(xiàn)的問題,達到全面育人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