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大學茶學院副教授熊彪博士
“茶在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人們采用泡、煮等方式,在家庭、工作場所、茶館、餐廳和寺院等場所飲茶。茶是社交領域以及婚禮、拜師、祭祀等儀式的重要組成部分?!痹谙蚵摵蠂炭莆慕M織提交的申遺文件中,我們如此定義茶和中國人的聯系。
傳統制茶技藝與地理位置、自然環(huán)境密切相關,此次申遺成功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的44個子項主要集中于中國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的江南、江北、西南和華南四大茶區(qū)。
貴州大學茶學院副教授熊彪博士告訴筆者,我國的四大茶區(qū)是茶業(yè)界基于各地生態(tài)條件、生產歷史、茶樹類型、品種分布與茶葉生產要求等概念,綜合地劃分了若干自然、經濟、社會條件大致相同的茶樹栽培區(qū)域單位,而非具有明確地理分界線的區(qū)劃。
茶樹(Camellia sinensis L.),是山茶科山茶屬的一種多年生常綠木本植物,在亞熱帶、邊緣熱帶和季風溫暖帶均有分布。茶樹喜濕、喜光、怕曬、耐陰,適宜酸性土壤中生長。從目前已知的野生大茶樹分布情況來看,中國西南地區(qū)是野生大茶樹種類最多、數量最大、分布最集中的區(qū)域。貴州位于中國西南,這里發(fā)現了世界上唯一的茶籽化石,距今約有100萬年以上?;诂F有的科學研究報道,基本認為中國是世界茶樹的發(fā)源地,而中國茶樹的發(fā)源地在西南地區(qū)。
茶界有一句諺語,“高山云霧出好茶”,簡單理解就是適合的氣候條件加上優(yōu)越的地理環(huán)境,滿足了茶樹生長的需求,在溫度、濕度、光照、土壤等方面都占據優(yōu)勢,造就了好茶的基礎。晝夜溫差大和平均溫度回升慢是高山常見的特征。在溫度的變化中,茶葉中的各類物質生產也受到了較多影響,而更長的生長周期使得茶樹葉片中的次生代謝物有了更豐富的積累。另一方面,高山地區(qū)因為日照時間較短,且有云霧彌漫,因而日光中散射的藍紫光比重更大,能促進氨基酸等物質合成,讓茶更加鮮醇、芳香。
中國四大茶區(qū)均有“高山云霧”之地,且生物多樣性豐富,茶樹品種資源自然也是多姿多彩。既有灌木型的茶樹,也有喬木型的茶樹,尤其一些古茶樹,樹形會長得很高大,而它們大多是茶樹的變種或栽培種。這些變種主要又可分為大葉茶樹和小葉茶樹兩個大類,前者的味道較為濃烈,滋味收斂性較強,葉片中次生代謝物更豐富;后者口味較為鮮醇甘甜,多出高香茶葉。在我國地理遼闊、南北氣候差異大的條件下,四大茶區(qū)中同一茶類由于制法上的差異有些也細分了產區(qū),且都有各自的代表性“名茶”,如烏龍茶產區(qū)分為閩北產區(qū)(大紅袍為代表)、閩南產區(qū)(安溪鐵觀音為代表)、廣東產區(qū)(以鳳凰單樅為代表)和臺灣產區(qū)(以文山包種等為代表),黑茶也細分為云南黑茶、湖南黑茶、四川黑茶、湖北黑茶、廣西黑茶等等。
江南茶區(qū)為中國茶葉主要產區(qū),年產量大約占全國總產量的2/3,生產的主要茶類有綠茶、紅茶、黑茶、花茶以及品質各異的特種名茶。如杭州西湖產區(qū)有西湖龍井,湖州市安吉縣有安吉白茶,洞庭山產區(qū)有碧螺春等。
西南茶區(qū)是中國最古老的茶區(qū),茶樹品種資源豐富,生產紅茶、綠茶、沱茶、緊壓茶和普洱茶等,是中國發(fā)展大葉種紅碎茶的主要基地之一。其中滇紅主要來自臨滄、保山、鳳慶、西雙版納、德宏等地的產區(qū);普洱茶則主要來自西雙版納、普洱市(原思茅市)、臨滄市三大主產區(qū)(90%~95%以上的普洱茶原料都來自這三大產區(qū))。
江北茶區(qū)是最北部的茶區(qū),主要以生產綠茶為主,地方名茶有信陽毛尖、六安瓜片等;前者主要產區(qū)在信陽市浉河區(qū)(原信陽市)、平橋區(qū)(原信陽縣)和羅山縣,后者主要產自六安市大別山一帶。
華南茶區(qū)是中國最適宜茶樹生長的地區(qū),有喬木、小喬木、灌木等各種類型的茶樹品種,茶資源極為豐富,生產紅茶、烏龍茶、花茶、白茶和六堡茶等。名茶種類也十分豐富,比如福建的閩北產區(qū)有大紅袍,閩南產區(qū)有安溪鐵觀音,還有以文山包種為代表的臺灣產烏龍茶也是深受大家喜愛的。
廣東省英德市九龍鎮(zhèn)茶園 圖/視覺中國
正因為中國名茶薈萃,歷史上,有關“中國十大名茶”有過多種不同的說法——
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將碧螺春、信陽毛尖、西湖龍井、君山銀針、黃山毛峰、武夷巖茶、祁門紅茶、都勻毛尖、六安瓜片、安溪鐵觀音列為中國十大名茶。
1959年中國“十大名茶”評比會將洞庭碧螺春、南京雨花茶、黃山毛峰、廬山云霧茶、六安瓜片、君山銀針、信陽毛尖、武夷巖茶、安溪鐵觀音、祁門紅茶列為中國十大名茶。
2001年美聯社和《紐約日報》將黃山毛峰、洞庭碧螺春、蒙頂甘露、信陽毛尖、西湖龍井、都勻毛尖、廬山云霧、安徽瓜片、安溪鐵觀音、蘇州茉莉花茶列為中國十大名茶。
2002年《香港文匯報》將西湖龍井、江蘇碧螺春、黃山毛峰、湖南君山銀針、信陽毛尖、祁門紅茶、安徽瓜片、都勻毛尖、武夷巖茶、福建鐵觀音列為中國十大名茶。
雖然對“中國十大名茶”并無定論,但也由此可見中國制茶技藝及相關習俗的多樣與精妙,這就難怪此次“中國茶”申遺需要以44個子項“打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