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農(nóng)村的孩子,從小就會被家長教導,要把家里家外收拾整齊,房前屋后要打掃干凈。
小時候我們家搞衛(wèi)生,母親清掃屋里面,父親用大掃帚打掃院里院外、家前屋后的雜草樹葉。我很小就幫著掃地。
我讀一年級時,班主任孫老師對我們特別好。我很喜歡孫老師。剛入學不久,孫老師讓我做小組長,負責收發(fā)作業(yè),輪到值日,要帶領組員勞動,主要是掃地。
那時候的教室是草房子,屋里是泥地,高洼不平,掃地前要先灑點水,否則教室里會灰塵四起。輪到值日,學生從自家?guī)頀甙?,清掃教室里的紙屑、雜物。一般都指定誰負責掃地,誰負責倒垃圾,誰負責灑水,搬凳子、排桌子,基本是分工協(xié)作。
第一次輪到我們組值日時,我安排三個同學從家里帶掃帚,結果只有我一個“光桿司令”帶了一把掃帚,安排別人掃地,他們都說沒有掃帚,溜出去玩了。我們組有幾個留級生,自己不掃,還不讓別人掃。我是新生,又是組長,抓不到別人,只能一個人在教室里掃地。
我一個人搬凳子,灑水掃地,累得滿頭大汗。一個剛處的朋友小紅,是別組的組員,看我一個人掃地,主動幫我,被一個叫紅兵的留級生看見,把掃帚從小紅手里奪下,扔在一邊,威脅她說:“不許你幫她掃地!再掃你倒霉?!比缓筠D向我說:“哼,小組長,放屁不肯響。沒有人幫你掃地,哈哈哈哈!”說完得意地從教室走了。我是女生,看他那樣,也不敢作聲,默默地一個人繼續(xù)掃地,倒垃圾,排桌子。
第二天上課前,我向孫老師報告:“紅兵自己不掃地,不倒垃圾,還不給別人掃地,整個教室只有我一個人掃地,還罵我小組長放屁不肯響?!蔽也恢滥膩淼挠職?,也許在我幼小的心里,認為正一定能壓倒邪。
孫老師聽完我報告,沒有批評紅兵,而是對他說:“紅兵你過來,你放屁肯定響,來,過來放幾個,響的話你以后就不用掃地,不用值日了,否則你要聽組長的話,要掃地倒垃圾!”話語不多,但透著嚴厲。紅兵的臉憋得通紅,全班同學都望著他。我得意地向他壞笑。同學們知道他說的放屁并不是真的放屁,而是說話不算數(shù)的意思。紅兵是我們村的,他只是頑皮,從那以后,每次輪到值日,紅兵都主動帶掃把,還督查其他組員掃地。
工作后,每逢學校衛(wèi)生檢查,班主任都要親自上陣指揮,如果帶低年級,還要教學生掃地,自己也要幫著學生掃地擦玻璃。
有一次年級主任轉到我們班,一眼沒看到我,問學生:“劉老師呢?”學生指指門后,年級主任問:“劉老師你在做什么呀?”“我在指導學生掃地呀,洗臉洗耳根,掃地掃墻邊呀?!蹦昙壷魅温犃宋业脑?,笑瞇瞇地說:“劉老師指導有方,怪不得你們班衛(wèi)生好,今天我也學會一招。”那次的衛(wèi)生大掃除,我們班表現(xiàn)最優(yōu)秀。
閨女工作后,我給她買了一臺掃地機器人,希望閨女下班后能輕松一點。今年暑假到她家一看,機器人的“肚子”里滿是頭發(fā),墻角、廚房、床底依然有沒清除干凈的垃圾,我拿起掃帚,把她家的邊邊角角仔細地打掃了一遍。
科技的普及讓家務變得輕松,孩子們的家務勞動也做得越來越少,但是掃地的技能還是得要有。正如勞動教育納入新課程的目的之一,不是簡單地要讓孩子們學會洗衣、做飯、打掃衛(wèi)生,而是讓孩子從勞動中感受到自己有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能力。
劉水芹:耕耘在黑土地的園丁,愛與兒童在一起。喜歡讀書,文章散見各類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