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紅,李 瑩,那世敬,李 博
(哈爾濱市第一醫(yī)院心內科四病房,黑龍江 哈爾濱 150010)
冠心病的誘發(fā)因素較多,最常見的因素為勞累、心情激動,主要發(fā)病原因為血脂代謝異常,心臟冠狀動脈發(fā)生粥樣硬化,導致血管堵塞或狹窄,引起心肌功能減退,臨床表現(xiàn)為胸悶、胸痛等。臨床治療冠心病藥物較多,治療均以改善患者癥狀為主,阿托伐他汀對羥甲基戊二酸單酰輔酶A還原酶的結合力較強,因此產生競爭性抑制,從而降低膽固醇的合成,發(fā)揮降低血脂的作用,但其對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有限,且對機體心肌的保護作用甚微,遠期效果不佳[1-2]。鹽酸曲美他嗪可作用于機體內游離的脂肪酸,對機體心肌細胞起到保護作用,同時促進線粒體的代謝,減輕心肌細胞損傷,維持細胞內部環(huán)境的穩(wěn)定,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治療效果更佳[3-4]。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冠心病患者在采用阿托伐他汀鈣治療的基礎上加用曲美他嗪,對患者心功能[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LVESD)、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哈爾濱市第一醫(yī)院2020年5月至10月期間收治的67例冠心病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33例)中男、女患者分別為18、15例;年齡57~75歲,平均(63.42±5.17)歲;美國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NYHA)分級[5]:Ⅱ、Ⅲ、Ⅳ級分別為7、9、17例。試驗組(34例)中男、女患者均為17例;年齡55~78歲,平均(63.45±5.15)歲;NYHA分級:Ⅱ、Ⅲ、Ⅳ級分別為9、10、15例。兩組患者基線資料(年齡、NYHA分級)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可實施比較。納入標準:符合《冠心病防治》[6]中的診斷標準者;入院經心功能檢查確診者;NYHA分級為Ⅱ~Ⅳ級者;近期未進行手術治療者;近1個月內出現(xiàn)心絞痛發(fā)作者等。排除標準: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者;合并有肝腎功能不全者;屬于急性心肌梗死需及時進行手術者等。此次研究方案院內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已批準,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給予兩組患者單硝酸異山梨酯片(山東方明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7336,規(guī)格:20 mg/片)20 mg/次,口服治療,2次/d;阿司匹林腸溶片(大同市利群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14022744,規(guī)格:50 mg/片)100 mg/次,口服治療, 1次/d。對照組患者在口服單硝酸異山梨酯片、阿司匹林腸溶片的同時,口服阿托伐他汀鈣膠囊(天方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70054,規(guī)格:20 mg/粒)20 mg/次,口服治療,1次/d。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lián)合鹽酸曲美他嗪片(江蘇吳中醫(yī)藥集團有限公司蘇州制藥廠,國藥準字H20073709,規(guī)格:20 mg/片)20 mg/次,口服治療,3次/d。所有冠心病患者按照以上治療方法進行3個月的治療。
1.3 觀察指標①治療后依據(jù)《冠心病康復與二級預防中國專家共識》[7]將療效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其中顯效:治療后患者心電圖恢復正常,心絞痛月發(fā)作次數(shù)≤ 2次;有效:治療后患者心電圖ST段抬高,但仍未恢復到正常,心絞痛月發(fā)作次數(shù)3~10次;無效:治療后患者心電圖與治療前比無明顯變化,心絞痛發(fā)作次數(shù)未減少。臨床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治療前后兩組患者LVEF、LVEDD、LVESD水平使用超聲診斷系統(tǒng)(Philips Ultrasound,型號:M2424 A)檢測。③治療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2 mL),以3 000 r/min的轉速離心10 min,取血清,以快速免疫熒光定量法檢測氨基末端腦鈉肽前體(NT-proBNP)水平,以免疫層析法檢測心肌肌鈣蛋白I(cTnI)水平,以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日本株式會社日立高新技術,規(guī)格:LABOSPECT 008 AS)檢測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④采血、血清制備方法同③,以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血清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LDL-C 水平。
1.4 統(tǒng)計學方法應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臨床總有效率),以[ 例(%)]表示,采用χ2檢驗;使用S-W法檢驗計量資料(心功能,血清cTnI、 CK-MB、NT-proBNP ,血脂水平),對于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試驗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與對照組比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兩組患者心功能指標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LVESD、LVEDD水平與治療前比均降低,且試驗組較對照組降低;而LVEF水平與治療前比均升高,試驗組較對照組升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心功能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心功能指標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0.05。LVESD: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LVEDD: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EF: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
組別 例數(shù) LVESD(mm) LVEDD(mm) LVEF(%)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3 48.76±6.67 39.33±4.58* 60.86±5.27 48.62±4.25* 35.42±4.15 46.73±4.34*試驗組 34 48.65±6.47 33.96±4.35* 60.95±5.24 42.15±4.32* 35.70±4.28 51.72±4.31*t值 0.069 4.922 0.070 6.178 0.272 4.722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兩組患者血清cTnI、CK-MB、NT-proBNP水平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血清cTnI、CK-MB、NT-proBNP水平與治療前比均降低,試驗組較對照組降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血清cTnI、CK-MB、NT-proBNP水平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血清cTnI、CK-MB、NT-proBNP水平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0.05。cTnI:心肌肌鈣蛋白I;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NT-proBNP:氨基末端腦鈉肽前體。
組別 例數(shù) cTnI(ng/L) CK-MB(U/L) NT-proBNP(n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3 0.68±0.17 0.37±0.12* 48.71±8.67 21.86±3.77* 941.76±45.67 775.96±23.57*試驗組 34 0.69±0.14 0.23±0.09* 47.24±8.85 10.82±1.51* 943.83±44.54 668.65±18.44*t值 0.263 5.413 0.687 15.821 0.188 20.791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 兩組患者血脂水平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血清TC、TG、 LDL-C水平與治療前比均降低,且試驗組較對照組降低;而HDL-C水平與治療前比升高,試驗組較對照組升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血脂水平比較(mmol/L,±s)
表4 兩組患者血脂水平比較(mmol/L,±s)
注:與治療前比,*P<0.05。TC:總膽固醇;TG:三酰甘油;H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組別 例數(shù) TC TG HDL-C LDL-C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3 4.63±1.34 3.47±0.73* 2.37±0.26 1.85±0.43* 1.27±0.15 1.46±0.16* 2.82±0.45 1.96±0.28*試驗組 34 4.65±1.37 2.15±0.92* 2.34±0.22 1.28±0.25* 1.25±0.18 1.64±0.20* 2.79±0.48 1.32±0.32*t值 0.060 6.493 0.510 6.657 0.493 4.060 0.264 8.702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冠心病一般發(fā)生于冠狀動脈,冠狀動脈微血管阻力增加,導致冠狀動脈血流減少,繼發(fā)血小板聚集或血栓形成,若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引起猝死。阿托伐他汀可通過降脂來抑制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但單一使用阿托伐他汀鈣治療效果不明顯,為提高臨床療效,可聯(lián)合其他藥物治療[8-9]。
鹽酸曲美他嗪可作用于機體內游離的脂肪酸,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調節(jié)心肌代謝,改善冠狀動脈功能;其還可作用于機體內葡萄糖,加速其氧化,改善心肌缺血、缺氧,促進心肌供氧,減輕心肌損傷,改善患者臨床癥狀[10-11]。冠心病患者心肌處于缺血狀態(tài),心臟負荷增加,導致機體的心功能異常,而cTnI、CK-MB、NT-proBNP水平與心肌受損程度呈正相關,若血清cTnI、CK-MB、NT-proBNP水平出現(xiàn)異常,則表明患者的心肌損傷程度加重,發(fā)生心肌梗死的風險增加[12-13]。本研究中,治療后試驗組患者LVEF水平與臨床總有效率較對照組升高,而LVESD、LVEDD及血清cTnI、CK-MB、NT-proBNP水平較對照組降低,提示在阿托伐他汀的基礎上,增加鹽酸曲美他嗪治療冠心病,可以提高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促進心肌代謝,改善血管內皮功能,提升治療效果,與楊軍等[14]研究結果基本相符。
冠心病發(fā)病后,機體血脂出現(xiàn)異常,導致大量的脂類沉積于人體的皮下組織與重要器官內,致使脂肪因子大量分泌,與其他生物活性物質進入血液,促使機體內動脈粥樣硬化形成,不利于冠心病患者病情恢復[15-16]。鹽酸曲美他嗪片可有效抑制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的分泌,調節(jié)心肌細胞的代謝,刺激丙酮酸脫氫酶的分泌,抑制脂肪酸的氧化,降低心肌細胞的損傷[17-18]。另外,阿托伐他汀作為羥甲基戊二肽輔酶A還原酶抑制劑,可有效地清除血液中的LDL,抑制TG的合成,改善血脂水平,此外,其還可對機體內氧自由基發(fā)揮保護作用,加速心室的重構,改善心功能,二藥聯(lián)用可更大程度地調節(jié)血脂,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促進患者的康復[19-20]。本研究中,與對照組比,試驗組經過鹽酸曲美他嗪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治療后,血清TC、TG、LDL-C水平降低,HDL-C水平升高,提示冠心病采用鹽酸曲美他嗪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治療可調節(jié)血脂,促進患者康復。
綜上,鹽酸曲美他嗪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治療冠心病可改善患者心功能,促進心肌細胞代謝,改善血管內皮功能,同時調節(jié)血脂水平,提升臨床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