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振霄,朱 凱,戴志遠*
(1 浙江工商大學 海洋食品研究院 杭州 310012 2 浙江工商大學 浙江省水產(chǎn)品加工技術(shù)研究聯(lián)合重點實驗室 杭州310012)3 浙江工商大學 海洋食品精深加工關(guān)鍵技術(shù)省部共建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 杭州 310012)
南極磷蝦(Euphausia superba)是生活在南極海域的一種甲殼類浮游生物。據(jù)統(tǒng)計,南極磷蝦的資源儲存量約為3.80 億t,并且每年的繁殖量也非常巨大,在3.42~5.36 億t 之間。 目前,南極磷蝦的捕撈量約為20 萬t/年,僅為其限制性捕撈量的1/3,這表明全球南極磷蝦資源開發(fā)潛力巨大[1-2]。南極磷蝦主要被加工成餌料,用于水產(chǎn)養(yǎng)殖等行業(yè),然而,因養(yǎng)殖量有限且養(yǎng)殖餌料資源豐富,故南極磷蝦資源的利用率并不高[3]。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南極磷蝦營養(yǎng)價值的認可,南極磷蝦功能食品成為開發(fā)利用其資源的重要途徑。 南極磷蝦中富含磷脂結(jié)合型n-3PUFA,與魚油中的甘油酯型的n-3PUFA 相比,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因此南極磷蝦油成為南極磷蝦資源高效利用的一種潛力產(chǎn)品[4]。
炎癥,即平時所說的“發(fā)炎”,是生物組織受到某種刺激,如外傷、感染等損傷因子的刺激,所發(fā)生的一種以防御反應為主的基本病理過程。 研究表明,海洋脂質(zhì)對炎癥具有抑制作用[5]。付元慶[6]以脂多糖(LPS)誘導的RAW264.7 細胞為炎癥的體外模型,研究了厚殼貽貝脂質(zhì)提取物對炎癥的抑制作用,結(jié)果表明:厚殼貽貝脂質(zhì)提取物可以顯著抑制一氧化氮(NO)的釋放,調(diào)節(jié)促炎/抗炎因子平衡,并最終通過抑制核轉(zhuǎn)錄因子NF-κB 的活化,抑制炎癥級聯(lián)反應。孫翰[7]采用硫酸葡聚糖鈉誘導的C57BL/6 小鼠為炎癥模型,研究魚油對潰瘍性結(jié)腸炎小鼠體內(nèi)炎癥反應的抑制作用,結(jié)果表明:魚油可以通過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謝通路,抑制促炎因子IL-1β 的表達,進而抑制炎癥反應。 目前,對于南極磷蝦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制備工藝及抗氧化,關(guān)于南極磷蝦油抗炎的研究較為少見。本文以LPS 誘導的RAW264.7 細胞為炎癥模型,研究南極磷蝦油的抗炎功效,并從基因水平分析南極磷蝦油對炎癥因子及關(guān)鍵酶的調(diào)控作用,初步探索南極磷蝦油抗炎的作用機理,旨在為南極磷蝦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提供參考。
巨噬細胞RAW264.7,中國科學院上海細胞庫;南極磷蝦油,實驗室自制,制備方法參考俞喜娜等[8]的方法;胎牛血清,浙江天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DMEM 高糖培養(yǎng)基,海克隆生物化學制品(北京)有限公司;青霉素-鏈霉素溶液、胰酶、LPS,北京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95%乙醇 (分析純),杭州雙林化工試劑廠;異丙醇(分析純)、氯仿(分析純),國藥集團(上海)有限公司。
恒溫CO2細胞培養(yǎng)箱(E163302)、臺式低溫高速離心機(Micro17R),美國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公司;恒溫水浴鍋(DKS-12),上海森信實驗儀器有限公司;凈化生物超凈工作臺(YJ-840),蘇州凈化設備有限公司;倒置顯微鏡(AE2000),麥克奧迪實業(yè)集團中國有限公司;PCR 儀(T100)、熒光定量PCR 儀(CFX96),美國Bio-Rad 公司。
1.3.1 南極磷蝦油相關(guān)指標測定 采用1260Infinity 蒸發(fā)光高效液相色譜儀測定南極磷蝦油中磷脂的含量[9],采用LC-20AT 紫外高效液相色譜儀[10]對磷蝦油中的蝦青素進行測定,磷蝦油中維生素A 和生育酚含量的測定參考Plozza 等[11]的方法,膽固醇的含量參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膽固醇的測定方法(GB 5009.128-2016)[12]測得,采用氣相色譜法[13]測定南極磷蝦油中的脂肪酸組成。
1.3.2 細胞的培養(yǎng)及分組 取適量胎牛血清與DMEM 高糖培養(yǎng)基混勻,而后加入適量青鏈霉素混合液,配制成細胞培養(yǎng)液(含10%胎牛血清,100 U/mL的青霉素和100 μg/mL 的鏈霉素)。RAW264.7 細胞培養(yǎng)在含10 mL 細胞培養(yǎng)液的細胞培養(yǎng)皿(直徑為5 cm)中,并置于細胞培養(yǎng)箱中(37 ℃,5%CO2),每2 d 傳代1 次。 取適量南極磷蝦油溶解在二甲基亞砜(DMSO)中,配制成1 mg/mL 的母液,之后取適量母液,加到細胞培養(yǎng)液中制得含80(KO1),120(KO2),160(KO3)μg/mL 南極磷蝦油的細胞培養(yǎng)液。
試驗分組:LPS 刺激組,細胞培養(yǎng)在含有0.8 μg/mL LPS 的細胞培養(yǎng)液中24 h;空白對照組,細胞培養(yǎng)在細胞培養(yǎng)液中24 h;KO1 組,細胞培養(yǎng)在含有0.8 μg/mL LPS 和80 μg/mL 南極磷蝦油的細胞培養(yǎng)液中24 h;KO2 組,細胞培養(yǎng)在含有0.8 μg/mL LPS 和120 μg/mL 南極磷蝦油的細胞培養(yǎng)液中24 h;KO3 組,細胞培養(yǎng)在含有0.8 μg/mL LPS 和160 μg/mL 南極磷蝦油的細胞培養(yǎng)液中24 h;LPS 和南極磷蝦油的濃度由前期細胞活力試驗確定。
1.3.3 炎癥相關(guān)因子的測定 采用倒置顯微鏡(MoticAE2000)對細胞進行形態(tài)學觀察(20×);細胞吞噬能力的測定: 采用中性紅法檢測細胞吞噬能力[14];髓過氧化物酶(MPO)活力的測定:按照MPO 試劑盒 (南京建成,A044) 的說明書進行操作;NO 的測定:按照一氧化氮(NO)測定試劑盒(南京建成,A12-1-2)的說明書進行操作;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分泌量的測定:按照試劑盒(碧云天,PT512)的說明書進行操作;白細胞介素-1β(IL-1β) 分泌量的測定: 按照試劑盒 (碧云天,PI301)的說明書進行操作;白細胞介素-6(IL-6)分泌量的測定:按照試劑盒(碧云天,PI326)的說明書進行操作;誘導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環(huán)氧合酶-2(COX-2)、TNF-α、IL-1β、IL-6 基因的相對表達量采用實時熒光定量PCR(qRT-PCR)的方法進行測定,序列由上海生物生工股份有限公司負責合成,序列信息如表1 所示,具體反應條件參考Zheng 等[15]的方法。
表1 引物序列詳細信息Table 1 Primer sequence details
數(shù)據(jù)結(jié)果采用“平均值±標準偏差”的形式,顯著性分析采用SPSS21.0 分析,圖片采用origin9.0和Photoshop CC2015.5 進行繪制。
南極磷蝦油中的脂肪酸組成(>1%)及微量物質(zhì)的含量分析如表1 所示。總體上看,南極磷蝦油中的EPA(C20:5)占比最高為22.78%,棕櫚酸(C16:0)的占比次之為21.01%,DHA(C22:6)的占比排在第3 位,為13.71%。 從分類上來看,南極磷蝦油中的多不飽和脂肪酸(PUFA)的占比最高,為36.49%,飽和脂肪酸(SFA)的占比次之,為28.66%,單不飽和脂肪酸(MUFA)的占比最低,為19.15%。 對于PUFA 占比,起到較大貢獻的是EPA 和DHA 這兩種n-3PUFA,其它脂肪酸的貢獻相對較少;對于SFA 占比,起到較大貢獻的是棕櫚酸(C16:0),其次是C14:0,其它脂肪酸貢獻相對較少;對于MUFA 而言,起到最大貢獻的是油酸(C18:1),其次為棕櫚油酸(C16:1)。值得一提的是,南極磷蝦油中的EPA 和DHA 的占比之和高達36.49%,這樣的占比處在很高的水平,高于鳀魚油 (15.88%)、 金槍魚油(16.78%)和沙丁魚油(25.58%)[16]等常見魚油制品原料中的占比。EPA 和DHA 是兩種具有多種生物活性的n-3PUFA,研究表明DHA 和EPA 在促進大腦發(fā)育,降血脂,抗炎等方面都發(fā)揮了較好的作用,且美國FDA 于2019年批準了以n-3PUFA 為主要成分的處方藥,說明EPA 和DHA 在藥品領(lǐng)域也有巨大的應用潛力[17]。 人體不能夠合成EHA和DHA,人體所需的DHA 和EPA 通常是靠攝入海洋魚類而獲得,海洋魚類中的EPA 和DHA 的源頭在于海洋浮游生物,南極磷蝦是以海洋浮游生物為食,相較于魚類,南極磷蝦在EPA 和DHA的傳遞鏈上更靠近源頭,因此EPA 和DHA 在南極磷蝦中的累積量更高[18]。
磷脂,也稱磷脂類、磷脂質(zhì),是指含有磷酸的脂類,屬于復合脂,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南極磷蝦油中磷脂含量為52.97 g/100 g,遠高于金槍魚油(0.94 g/100 g)、金槍魚魚腦(10.00 g/100 g)、大黃魚卵(12.02 g/100 g)中的磷脂含量[19-21]。蝦青素是一種常見于海洋水產(chǎn)生物中的類胡蘿卜素,由于最先是從蝦中提取得到,故命名為蝦青素。蝦青素具有強大的抗氧化能力,可以通過清除自由基,防止脂質(zhì)過氧化反應和低密度脂蛋白氧化。 南極磷蝦油中蝦青素的含量為8.21 mg/kg,與虹鱒中的含量(8.31 mg/kg)相似,高于大西洋鮭(7.12 mg/kg)[22]。此外,南極磷蝦油中還含有一定量的生育酚、維生素A 和膽固醇,這些物質(zhì)的存在也會對其功能產(chǎn)生一定影響。
表2 南極磷蝦油組分分析Table 2 Composition analysis of Antarctic krill oil
干預結(jié)束后,將細胞從培養(yǎng)箱中取出,放置在倒置顯微鏡下,仔細觀察細胞的形態(tài)變化(圖1)。正常的RAW264.7 呈圓形或橢圓形,細胞之間緊密接觸成簇貼壁生長,LPS 刺激后,RAW264.7 細胞出現(xiàn)分化,出現(xiàn)大面積分支,細胞的形態(tài)演變?yōu)樗鬆?,細胞膨大且出現(xiàn)觸角,細胞間的距離變大。南極磷蝦油干預組中,細胞的分支程度明顯減弱,細胞的梭變程度也明顯好轉(zhuǎn),這說明南極磷蝦油可以有效緩解LPS 導致細胞的炎癥分化,具有抗炎作用,并且KO1 組的效果不如KO2 組和KO3組,KO2 組和KO3 組的效果相似。
圖1 細胞形態(tài)變化Fig.1 The morphologic changes of cells
細胞吞噬作用是指生物體內(nèi)的某些特定細胞識別異物并將其吞入和消滅的功能,是生物的基本防衛(wèi)機制。細胞的吞噬過程可分成3 個步驟,首先吞噬細胞聚集在入侵異物周圍,然后,吞噬細胞對異物的識別,最后,吞噬細胞將異物包圍吞入細胞內(nèi),通過溶酶體等物質(zhì)將異物消滅[23]。 因此,吞噬能力是衡量巨噬細胞內(nèi)炎癥反應程度的重要指標。 不同處理組細胞吞噬能力的變化如圖2a 所示,空白對照組細胞的吞噬能力為0.12,LPS 刺激后,細胞的吞噬能力顯著升高,達到0.49,說明LPS 刺激后細胞內(nèi)發(fā)生了嚴重的炎癥反應,迫使細胞啟動吞噬作用以清除異物,南極磷蝦油處理組的細胞吞噬能力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KO1 組細胞吞噬能力為0.43,KO2 和KO3 組的細胞吞噬能力無顯著差別,分別為0.25 和0.23。
MPO 是中性粒細胞中含量較高的一種酶,凡是存在中性粒細胞浸潤的組織,都會伴隨MPO 活性的升高,因此MPO 被用來間接反映中性粒細胞浸潤,也被廣泛用于衡量炎癥反應的程度[24]。 不同處理組細胞中MPO 的活力如圖2b 所示,空白對照組細胞中MPO 的活力最低為1.78 U/L,LPS 刺激組細胞中的MPO 活力最高為6.95 U/L,南極磷蝦干預可以顯著降低細胞MPO 的活力,KO1 組、KO2 組和KO3 組MPO 活力分別為5.45,2.36,2.12 U/L,可以看出南極磷蝦油對細胞內(nèi)MPO 活力的抑制作用隨濃度升高而增強,并且當濃度超過KO2 后,抑制作用并沒有出現(xiàn)顯著增加。
NO 是一種重要的氣態(tài)細胞信號分子和細胞毒性因子,NO 由NO 合酶(NOS)催化L-精氨酸而產(chǎn)生,其中誘導型NO 合酶(iNOS)分布在與炎癥相關(guān)的巨噬細胞內(nèi)。 正常情況下,細胞內(nèi)NO 的產(chǎn)量很少,當發(fā)生炎癥反應時,iNOS 被激活,細胞內(nèi)合成大量NO,過量的NO 會導致DNA 損傷,線粒體呼吸抑制,此外NO 還有可能與超氧陰離子結(jié)合生成氧化性很強的過氧亞硝基陰離子,引發(fā)細胞內(nèi)炎癥級聯(lián)瀑布反應,推動炎癥發(fā)展[25]。 不同處理組細胞上清液中NO 的產(chǎn)量如圖2c 所示,空白對照組中NO 的產(chǎn)量最少,僅為4 μmol/L,LPS 刺激后,細胞中NO 的產(chǎn)量出現(xiàn)了顯著增加,達到23 μmol/L,南極磷蝦油干預可以顯著抑制細胞內(nèi)NO的產(chǎn)生,其中KO1 組的干預效果顯著差于KO2 組和KO3 組,而KO2 組和KO3 組之間的差異不顯著。
圖2 細胞吞噬能力、MPO 活力和NO 產(chǎn)量的變化Fig.5 The changes of cell phagocytosis ability,MPO activity and NO production
當炎癥爆發(fā)時,大量的血液和白細胞聚集在炎癥發(fā)生部位,細胞中的炎癥信號通路如NF-κB、Jak/Stat 被激活并釋放多種促炎細胞因子,其中TNF-α、IL-1β 和IL-6 是促炎細胞因子中的重要代表,它們的分泌水平可以反映炎癥反應的程度,為進一步評價南極磷蝦油的抗炎效果,進一步考察了南極磷蝦油對炎癥因子分泌量的影響,結(jié)果如圖3a~3c 所示。 空白對照組中炎癥因子的分泌量均最低,TNF-α、IL-1β 和IL-6 的分泌量分別為53,18,31 ng/L,LPS 刺激組中炎癥因子的分布量最高,分別為468,165,212 ng/L。 南極磷蝦油處理組中炎癥因子的分泌量均有所下降,其中KO2 組和KO3 組對炎癥因子分泌量的抑制作用更為顯著,對于炎癥因子來講,南極磷蝦油對TNF-α 的抑制作用顯著強于IL-1β 和IL-6。TNF-α 是炎癥反應過程中出現(xiàn)最早、最重要的炎性介質(zhì),能激活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使血管內(nèi)皮細胞通透性增加,調(diào)節(jié)其它組織代謝活性,并促使其它細胞因子的合成和釋放,TNF-α 水平升高與自身免疫性疾病關(guān)系密切[26]。 不同處理組細胞中炎癥因子的表達量如圖3d~3f 所示,可以看出南極磷蝦油抑制了LPS 引發(fā)炎癥因子基因的表達量的升高,其中南極磷蝦油對TNF-α 的抑制作用更為顯著,這與炎癥因子分泌量的結(jié)構(gòu)相一致。
圖3 炎癥因子分泌量及基因表達量的變化Fig.3 The secretion and gene expression changes of inflammatory factor
在諸多與炎癥相關(guān)的疾病中,iNOS 被認為是一種關(guān)鍵的限速酶,在類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的病變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iNOS 的主要功能是誘導產(chǎn)生過量的NO,NO 可以直接參與與炎癥相關(guān)的生理活動,促進炎癥的發(fā)展。 COX-2 與iNOS 一樣,在正常的組織中幾乎不表達,一旦細胞受到炎癥刺激時,便會大量表達,由于COX-2 可以快速應答一系列促炎介質(zhì)和細胞因子,被認為是表征炎癥反應的重要指標[27]。 不同處理組細胞中iNOS 和COX-2 基因的表達量如圖4 所示。 LPS 刺激組細胞中iNOS 和COX-2 的表達量均為最高,空白組細胞中的表達量處于較低水平,不同濃度南極磷蝦油處理后細胞中iNOS和COX-2 的表達量均顯著低于LPS 組,且表達量隨著南極磷蝦油濃度的增加而減少,這說明,南極磷蝦油可以顯著抑制細胞中iNOS 和COX-2 的表達,且這種作用隨著濃度的增加而增強。
圖4 iNOS 和COX-2 基因表達的變化Fig.4 The gene expression changes of iNOS and COX-2
炎癥反應作為一種基礎(chǔ)性生理過程,是自身抵御異物入侵的保護屏障,然而當炎癥反應過度時,長時間的炎癥反應會損傷組織,誘發(fā)炎癥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肥胖、炎癥性腸炎等。 長期以來,膳食補充魚油制品已經(jīng)被用于諸多炎癥疾病的管控,原因是魚油中富含具有抗炎作用的n-3PUFA。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南極磷蝦資源認識的不斷深入,南極磷蝦油在抗炎方面也展現(xiàn)了巨大的潛力,首先,由于南極磷蝦更接近n-3PUFA 傳遞食物鏈的初始端,南極磷蝦油中n-3PUFA 的含量高于普通魚油,其次,南極磷蝦油中富含磷脂,磷脂型n-3PUFA 與細胞膜的融合性優(yōu)于魚油中的甘三酯型的n-3PUFA,再次,南極磷蝦油中還含有蝦青素、生育酚等生物活性物質(zhì),可以調(diào)節(jié)氧化應激反應。
巨噬細胞在炎癥反應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當細胞受到炎癥刺激時,巨噬細胞會通過細胞內(nèi)信號分子傳導,使自身形態(tài)發(fā)生改變,包圍在刺激物周圍,并通過吞噬作用將其清除,炎癥反應越強烈,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就越強,因此檢測細胞的吞噬能力能反映炎癥反應的強弱。 在本研究中LPS 刺激可以顯著提高細胞的吞噬能力,南極磷蝦油干預后細胞的吞噬能力均有所下降,而低濃度南極磷蝦油干預的效果不顯著,中、高濃度南極磷蝦油展現(xiàn)了較好的干預效果。 中性粒細胞浸潤是炎癥反應中的另一個重要特征,表現(xiàn)為炎癥細胞聚集在炎癥灶周圍,MPO 是中性粒細胞功能被激活的標志,其水平及活性變化代表嗜中性多形核白細胞功能和狀態(tài)的改變,在本試驗中,南極磷蝦油顯著抑制了LPS 導致的細胞內(nèi)MPO 活性的升高,這表示南極磷蝦油可以抑制中性粒細胞的炎癥性浸潤。
炎癥因子是細胞在受到炎癥刺激后產(chǎn)生的一系列小分子生物活性物質(zhì),常見的炎癥因子主要有TNF-α、IL-1、IL-6、轉(zhuǎn)化生長因子-β(TGF-β)等,這些炎癥因子可以通過促進細胞的分化,誘導靶細胞程序性死亡等途徑參與炎癥反應[28]。 本研究的結(jié)果表明,南極磷蝦油可以抑制炎癥因子基因表達,減少促炎因子的分泌,抑制炎癥反應的發(fā)展,并且南極磷蝦油對TNF-α 的抑制作用更為顯著。 iNOS 和COX-2 是炎癥反應過程中的關(guān)鍵誘導酶,它們在炎癥反應中的主要作用是合成炎癥介質(zhì)NO、前列腺素和白細胞三烯,這些物質(zhì)都是很強的促炎介質(zhì),即使在低濃度下也會引發(fā)炎癥級聯(lián)反應,在本研究中,南極磷蝦油對iNOS 和COX-2 的表達均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高濃度南極磷蝦油的抑制作用更為顯著。
本文以LPS 誘導的RAW264.7 細胞為炎癥模型,采用不同濃度的南極磷蝦油對其進行干預,通過細胞的形態(tài)、 細胞吞噬能力、 髓過氧化物酶活力、促炎細胞因子(TNF-α、IL-1β 和IL-6)等指標分析了南極磷蝦油的抗炎能力,并通過炎癥因子及炎癥關(guān)鍵酶(iNOS 和COX-2)基因的表達初步研究了其抗炎的機理,研究表明,南極磷蝦油可以通過抑制炎癥關(guān)鍵酶和炎癥因子基因的表達,降低促炎細胞因子的分泌,發(fā)揮抗炎作用,并且當南極磷蝦油的濃度高于KO2 組時,便展現(xiàn)了較好的抗炎效果,本研究進一步拓展了南極磷蝦油的生物學效應,并為南極磷蝦的資源開發(fā)提供了參考,今后的研究將會從南極磷蝦油組分與其抗炎作用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展開,進一步明確南極磷蝦油的抗炎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