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
1
20世紀80年代,梁實秋的學(xué)生胡百華和梁實秋的長女梁文茜一同去拜訪冰心。當(dāng)他們把梁實秋與第二任妻子韓菁清的合照送到冰心手上時,冰心激動地指著漂亮的韓菁清說:“他這一輩子就是過不了這一關(guān)!”當(dāng)胡百華把冰心的原話轉(zhuǎn)告給梁實秋時,梁先生一笑:“我呀,她那一關(guān)我倒是穩(wěn)當(dāng)當(dāng)?shù)剡^去了?!?/p>
相識之初,冰心和梁實秋之間是有芥蒂的。1923年8月,包括冰心、吳文藻、梁實秋和許地山等在內(nèi)的100多名留學(xué)生,從上海乘郵船赴美。許地山介紹冰心和梁實秋認識時,梁實秋覺得她冷冷的,不容易親近。他問冰心:“您到美國修習(xí)什么?”冰心答:“文學(xué)。您修習(xí)什么?”梁實秋答:“文學(xué)批評?!绷簩嵡镆彩钦{(diào)皮促狹得很。原來,就在那年的7月,梁實秋在《創(chuàng)造周報》上對冰心的詩歌進行了批評。冰心的詩歌細膩柔婉中帶有深刻的哲理,而梁實秋主張詩歌必須是情感充沛的,因此,在文學(xué)理念上,兩人是有分歧的。
可是,隨著在郵輪上的進一步相處,梁實秋發(fā)現(xiàn)冰心表面上固然有幾分矜持,實則為人善良,而梁實秋幽默風(fēng)趣,與之相處如沐春風(fēng)。再加上冰心和吳文藻很談得來,而吳文藻又是梁實秋的好友,因此,兩人冰釋前嫌,相談甚歡。為了打發(fā)漫漫旅途中的無聊時光,梁實秋等人辦了一個名為《海嘯》的壁報,他向冰心約稿,冰心爽快答應(yīng),隔天就送來了自己的幾首小詩。一次編輯會后,梁實秋告訴冰心,自己留學(xué)之前與女朋友話別時,大哭了一場。這件事畢竟屬于個人隱私,梁實秋肯坦率地講給冰心,可見,他是把她當(dāng)成了朋友的。
到美國之后,梁實秋等人成立了中華戲劇改進社,聞一多、林徽因、冰心等人都參加了社團。在排戲過程中,有人打趣梁實秋和另一名女生,后來那名女生訂婚了,冰心就調(diào)侃梁實秋:“朱門一入深似海,從此秋郎是路人。”梁實秋很喜歡“秋郎”一詞,回國后以此為筆名寫了不少文章。彼時彼地,梁實秋早已改變了對冰心的看法:“逐漸覺得她不是恃才傲物的人,不過對人有幾分矜持,至于她的胸襟之高超,感覺之敏銳,性情之細膩,均非一般人所可企及?!?/p>
2
1927年,梁實秋與程季淑結(jié)婚;1929年,冰心與吳文藻結(jié)婚。冰心和吳文藻結(jié)婚不久,梁實秋和聞一多同去其新居拜訪,兩人在屋內(nèi)踱了一圈后,又同時出門了。冰心和吳文藻正困惑之時,只見兩位先生手里拿著煙又回來了?!澳銈兾葑觾?nèi)外一切布置都不錯,就是缺少待客的煙和茶?!绷簩嵡镎f。冰心恍然,內(nèi)心感激。
1930年,梁實秋應(yīng)聘到青島大學(xué)。梁實秋知道冰心一直對青島很向往,便三番五次寫信給冰心夫婦,說在海邊捉螃蟹、掘沙土是如何有趣,并邀請他們來青島,但冰心的身體一直抱恙,去青島小住的夙愿終究未能實現(xiàn)。
1937年,北平淪陷,梁實秋輾轉(zhuǎn)到了重慶。1940年,冰心和吳文藻也來到重慶。冰心夫婦住在歌樂山上,屋子四四方方的,冰心給房子取名“潛廬”。有一次,梁實秋途經(jīng)歌樂山去城里辦事,沒來得及下車造訪潛廬。冰心知道此事后寫了一封信給梁實秋,嗔怪道:“你近來如何?聽說曾進城一次,到歌樂山竟不曾停車,似乎有點兒對不起朋友!”
梁實秋在重慶的居所名曰“雅舍”,因他天性開朗風(fēng)趣,常是高朋滿座。1941年的一天,一幫朋友給梁實秋過生日,梁實秋讓冰心題字。冰心略一思索,一揮而就:“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個好朋友。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實秋最像一朵花。雖然是一朵雞冠花,培育尚未成功,實秋仍須努力?!北娙藫嵴拼笮?。在風(fēng)趣的梁實秋面前,溫婉的冰心骨子里那點兒俏皮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梁實秋也很珍惜冰心的這幅題字,一直帶在身邊。
3
抗日戰(zhàn)爭結(jié)束后,梁實秋與冰心夫婦告別,到了不同的地方生活。誰知這一別,竟是永生不復(fù)得見。1969年,梁實秋得到假消息,稱冰心已經(jīng)亡故。他悲慟不已,寫下悼文《哀冰心》。后來收到友人來信,方知是誤傳。梁實秋“驚喜之余,深悔孟浪”。后來他得知,冰心也讀到了那篇悼文,不由得感慨道:“現(xiàn)在我知道冰心未死,我很高興,冰心既然看到了我寫的哀悼她的文章,她當(dāng)然知道我也未死?,F(xiàn)在彼此知道都還活著,實在不易?!?/p>
1982年,梁實秋寫下《無關(guān)門》:“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fēng)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托女兒贈予冰心夫婦。梁文茜說:“爸爸讓我?guī)Ь湓?,‘他沒變’?!北男χ貞?yīng):“我也沒變?!?/p>
1985年,梁實秋的散文集《雅舍懷舊——憶故知》出版了,冰心欣然作序。歲月如同白駒過隙,轉(zhuǎn)眼間,大家都成了耄耋老人。冰心在序文里深情地寫道:“大家都是80歲以上的人了,回來暢談暢游一下,如何……我和文藻和你的兒女們都在等你!”
孰料,冰心不曾等來風(fēng)雨故人,等來的卻是老友去世的噩耗。1987年,梁實秋因心梗病逝,心中帶著晚年無法落葉歸根的遺憾。短短一個月,87歲的冰心寫下兩篇悼文,《悼念梁實秋先生》和《憶實秋》,字字含淚,句句啼血。“實秋身體一直很好,不像我那么多病。想不到今天竟由沒有死去的冰心,來寫憶梁實秋先生的文字。我怎能不難過呢?我們之間的友誼,不比尋常?。 北挠终f,“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莫過于有幾個頭腦和心地都很正直的嚴正的朋友?!?/p>
1999年2月28日,冰心在北京去世。
冰心和梁實秋,從一篇文學(xué)批評開始,恰同學(xué)少年,至后來一同赴美留學(xué),揮斥方遒。及至后來,天各一方,卻始終沒有斷絕彼此間的聯(lián)系。他們不僅是心靈上的知己,更是人生中的支柱,互相攙扶著走過各自不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