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彩霞 吳步梅 張文利 史永梅 張婷婷 王國宇
(蘭州市農(nóng)業(yè)科技研究推廣中心,蘭州 730010)
在設施栽培條件下,由于桃樹生長在相對密閉的小環(huán)境內,棚內空氣流動小,光照相對較弱,CO2供給不足,光合速率下降,光合產(chǎn)物積累不夠,導致生產(chǎn)中普遍存在坐果率低,為了提高設施桃樹促成栽培的經(jīng)濟效益,現(xiàn)將設施桃樹提高坐果率方法介紹如下:
桃樹催芽期應緩慢升溫,防止氣溫上升過快,出現(xiàn)先葉后花現(xiàn)象。若葉芽先生長,爭奪樹體貯藏養(yǎng)分,造成花營養(yǎng)不良,嚴重影響座果率。蘭州地區(qū)一般于11月下旬開始逐漸升溫。第一周白天每3個草簾拉起1個,溫室內白天溫度保持10~13℃,夜間4℃;第2周白天,每2個草簾拉起1個,溫室內白天溫度保持17~20℃,夜間6℃;第三周白天每3個草簾拉起2個,溫室內白天溫度保持20~23℃,夜間6℃;第四周白天草簾全部拉起,進入正常溫度管理,溫室內白天溫度保持23~25℃,夜間13~15℃,嚴禁超過28℃的高溫。
花期白天適宜溫度為18~22℃,夜間8~12℃,空氣相對濕度45%左右,土壤相對濕度60%~70%。此期要防止夜間凍害和晝夜溫差過大。
根據(jù)主栽品種的自花結實能力,配置足量的授粉樹,授粉品種和主栽品種的花期必須一致。同時,花期要進行人工輔助授粉和蜜蜂或壁蜂授粉,以壁蜂授粉成本最低。人工授粉時間為每天上午10~12時進行,授粉工具用雞毛撣子,在每個花上均勻輕撣,授粉時間為盛花期一周。蜜蜂授粉每畝放蜂2箱,比人工授粉更均勻,效果更好,降低了勞動強度,可在桃開花前3~5 d,將蜂箱放進棚內接受溫度鍛煉,當溫度升到15℃;絕大部分蜜蜂開始上花傳粉,15~18℃蜜蜂活動能力最強,溫度低時,蜜蜂不出箱。壁蜂授粉在桃初花期,剪開蜂繭放出壁蜂,果園行間每30 m設置一巢箱(距離地面33 cm左右),每畝投放蜂繭500頭。放蜂時在巢箱前1 m左右處挖一個40 cm×40 cm×40 cm的坑,坑底鋪一層地膜,加入土和水拌成泥漿,保持土壤濕潤,供蜂銜泥筑巢。生產(chǎn)上用的壁蜂是從日本引進的角額壁蜂,一年中有320 d左右在管巢中生活,在管巢外生活40 d左右。以繭內成蟲在管巢內越冬,氣溫上升至12℃時,成蜂在繭內開始活動,并咬破繭殼出蜂。為使出蜂與果樹花期保持一致,需在1~5℃條件下貯藏種繭。壁蜂一般從釋放開始,經(jīng)過授粉、繁蜂、回收需40 d左右。此蜂繁殖力強、1年1代、性溫和,可存活1個月,每畝成本僅50元,基本可以替代人工授粉,但溫室內回收蜂繭困難。
主要噴施硼酸、PBO等促進座果的調節(jié)劑。硼酸在桃盛花期噴,使用濃度為0.2%~0.3%。PBO在桃花蕾露紅期開始噴,使用濃度100倍液,一般連噴2~3次,間隔期25~30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