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士海
手機App須法律監(jiān)管
一些專門從事賭博、色情等違法活動的App無法進入蘋果手機的應用商城。利用蘋果公司的“開發(fā)者”軟件存在的漏洞,幫助蘋果手機用戶下載非法App的犯罪團伙應運而生。
當前,蘋果手機受到很多年輕人的追捧,手機的所有軟件都必須從蘋果的應用商城下載安裝。如果某個軟件沒有被蘋果公司納入其官方應用商城,客戶就無法在手機上安裝、使用。
但此事也有例外。蘋果公司為鼓勵軟件開發(fā)者進行新的App研發(fā),特意開發(fā)了一款名為“開發(fā)者”的軟件,軟件開發(fā)者在繳納688元年費后,可以用個人身份信息和蘋果ID在蘋果手機上注冊個人開發(fā)者賬號,經過蘋果公司官方認證后,該開發(fā)者賬號就可以生成App下載鏈接,可在蘋果手機上下載該App。
一些專門從事賭博、色情等違法活動的App毫無疑問,無法進入蘋果手機的應用商城。如何將這些App下載到蘋果手機里?一些研發(fā)非法App的不法分子開始探索,如何將自己的App最大范圍地推送給蘋果手機用戶。
很快,利用蘋果公司的“開發(fā)者”軟件存在的漏洞,幫助蘋果手機用戶下載非法App的犯罪團伙應運而生。他們通過層層分工的方式,在非法App和部分蘋果手機用戶之間架起了“橋梁”。架設這個“橋梁”必不可少的“材料”就是海量的公民個人身份信息。
2020年3月9日下午,江蘇淮安的徐女士上網閑逛時,無意間進入了一個銷售虛擬商品的網站,隨手點開一個名為“虎躍開發(fā)者”的商戶,發(fā)現(xiàn)這個商家推出的商品分類叫“開發(fā)者中國區(qū)料(2號渠道專供)”,單價是150元,但看不出銷售的是什么產品。見商品名稱比較神秘,徐女士懷著好奇心決定購買一份,看看賣的到底是什么東西。隨后,她根據頁面上預留的二維碼進行支付掃碼,頁面隨即跳出一個百度網盤的下載鏈接,點開鏈接輸入提取碼后,順利下載了一個壓縮包。徐女士打開壓縮包一看,頓時嚇了一跳。只見這個壓縮包里,竟然是50套陌生人的身份證信息,每套有三張照片,分別是身份證的正面照、反面照和身份證主人手持身份的自拍照,每張照片都非常清晰,沒有做過任何打碼處理。徐女士知道身份信息是公民的隱私,于是立即去公安機關報案。
公安機關于次日以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立案偵查,并很快發(fā)現(xiàn)湖南籍男子黃某、河南籍男子張某等多人有重大作案嫌疑,且他們的作案地點分布在廣東、福建、上海、浙江等地。2020年4月17日至5月28日,淮安警方先后奔赴上述地點,共抓獲犯罪嫌疑人13人。至此,一個專門為蘋果手機用戶提供賭博等非法App的犯罪團伙被警方破獲。
20多歲的黃某,2019年初來到長沙的一家科技公司從事游戲試玩工作。同年10月的一天,有位微信好友找到黃某,讓他用試玩的蘋果手機注冊“開發(fā)者”賬號,注冊所需要的身份信息由他來提供,并承諾黃某每注冊成功一個“開發(fā)者”賬號,會支付40元勞務費。
黃某爽快答應。對方隨即發(fā)來一個壓縮文件,黃某打開一看,是幾十套居民身份證照片,黃某隨即開始工作。他用一臺試玩的蘋果手機下載了“開發(fā)者”軟件,登錄后在驗證模塊中輸入了剛收到的一個身份號碼和對應的姓名,系統(tǒng)提示進行人臉識別,黃某將手機攝像頭對準身份證上的照片,很順利地通過了驗證。隨后,黃某給這個賬戶充值了蘋果官方規(guī)定的688元年費,輕松得到了一個開發(fā)者賬號。
因為技術熟練,黃某一會兒就注冊好了10個賬戶,微信好友當即發(fā)給黃某7280元,除去墊付的年費外,凈賺了400元勞務費。見錢如此好掙,黃某主動提出可以繼續(xù)做。對方讓黃某多找些蘋果手機來注冊,黃某當天就到一個手機商城租了五十多部蘋果手機,但發(fā)現(xiàn)這些手機中不少已經被人做過“開發(fā)者”賬號了,無法重復注冊,只好暫時停了下來。
但是,面對金錢的誘惑,黃某沒有就此罷休,經四處打聽,黃某得知在深圳有個電子設備集散地,很容易租到大量蘋果手機。2019年10月中旬,黃某來到深圳找到了那個集散地,租了一些手機回去測試,但是手機來源還是不穩(wěn)定。在干了一個多月后,黃某回了湖南老家過年。
在老家期間,黃某將做“開發(fā)者”賬號的事告訴了表哥謝某。聽說能賺大錢,謝某當即答應和黃某一起干。2020年2月底,黃某、謝某兩人來到深圳,租了一套公寓。隨后,兩人進行了分工:黃某負責找身份證資料、注冊“開發(fā)者”賬號,謝某負責到電子市場租賃蘋果手機。
黃某以每套1元的價格購買了大量的居民身份信息。謝某找到了可以供應大量蘋果手機的穩(wěn)定渠道。同時,黃某也找到了大量收購“開發(fā)者”賬號的下游買家。很快,黃某覺得,緊靠二人操作賺錢有限,必須擴大規(guī)模。黃某在多個QQ、微信群里發(fā)布“兼職”信息,并以1.8萬元至2.8萬元不等的“加盟費”招攬“合伙人”。很快,有四個人主動與黃某合作,在掌握相關技術和渠道后,又分別招人成立了自己的團隊開始工作。
除了大量購買身份信息外,黃某還在某銷售虛擬商品的網站上搭建了“虎躍工作室”商戶,與銷售身份信息的賣家談好協(xié)議后,在自己的商戶里掛上對方銷售身份照片的商品鏈接,以賺取差價。向警方報案的徐女士,正是偶然間誤入了黃某的商戶,才最終導致該案案發(fā)。
案發(fā)后黃某交代,他們注冊的“開發(fā)者”賬戶,都賣給了男子張某。2020年5月8日,張某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張某交代,他在2018年底注冊了一家信息科技公司,并租用服務器搭建了一個網站。
張某從一位朋友處了解到蘋果手機“開發(fā)者”賬號的這個“業(yè)務”。這位朋友告訴張某,如果在他的網站上搭建一款名為“超級簽”的系統(tǒng),然后在該系統(tǒng)輸入“開發(fā)者”賬號,就會生成一個證書,然后用該證書對任何一款App進行簽名,該App就會生成一個網址鏈接,蘋果用戶就可以從該鏈接上下載這款App,并在手機上安裝使用。這就是市場前途廣闊的蘋果手機“超級簽”業(yè)務。
聽了介紹,張某非常心動,立即聘請了一位電腦編程高手作為公司技術員,很快在自己的網站上搭建了一個“超級簽”系統(tǒng),并通過網絡尋找上下游的合作者。
很快,張某通過網絡與黃某取得了聯(lián)系,解決了“開發(fā)者”賬號的來源問題。張某又通過網友楊某找到需要“超級簽”服務的客戶。解決了上下游客戶來源后,張某召集公司員工全力開展“超級簽”業(yè)務。
經統(tǒng)計,2019年10月至2020年4月,黃某、謝某二人共購買居民身份信息8000余條,對外銷售蘋果“開發(fā)者”賬號15617個,銷售金額約110.7萬元;自2019年9月至2020年5月,張某公司為數(shù)百個違法App提供簽名服務30余萬次,違法所得190余萬元,而楊某通過居間介紹非法獲利約111萬元。
2022年10月19日,淮安區(qū)法院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黃某有期徒刑1年6個月,緩刑2年6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5.3萬元,判處謝某有期徒刑1年3個月,緩刑2年,并處罰金人民幣3萬元;以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判處張某有期徒刑1年9個月,緩刑3年,并處罰金人民幣150萬元。其他涉案人員也分別受到刑期不等的處罰。所有涉案人員未上訴,判決已生效。
(本文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