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武俊
《檢察風云》,一紙風行。二十多年前,我就與《檢察風云》結下不解之緣,成為《檢察風云》的忠實讀者和熱心作者。在我眼中,創(chuàng)刊30年來,《檢察風云》猶如一塊紙質版的立體顯示屏,生動彰顯著風起云涌的中國法治進程。
同為辦刊同道人,我一直對《檢察風云》青睞有加,感覺在林林總總的法律新聞類刊物中,《檢察風云》雜志可謂獨樹一幟,風生水起,特色鮮明,賞心悅目,文風活躍,案例鮮活,可讀性強,總是能夠給我不少辦刊方面的啟示,無愧于法治新聞類刊物中的佼佼者。
在我眼里,《檢察風云》是一本有高度、有廣度、有熱度、有深度、有溫度的出色法治新聞類品牌期刊。
有高度的《檢察風云》,定位立意高遠,一直站在全面依法治國、促進國家法治建設的高度,緊扣國家法治工作特別是檢察工作和反腐大局,謀篇布局,策劃選題。正可謂站得高看得遠,一刊縱覽法治風云、檢察風云。
有廣度的《檢察風云》。盡管刊物冠名為“檢察”,但選題的視野頗為廣泛,涵蓋立法、執(zhí)法、普法等法治全領域,善于把專業(yè)性較強的檢察工作放在法治建設的大背景下,堪稱法治領域的“廣角鏡”。
有熱度的《檢察風云》。關注熱度是新聞類刊物必須放在重要位置的工作?!稒z察風云》善于充分用好檢察系統(tǒng)大量的反腐倡廉資源,報道了一大批重特大案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產生了很好的警示教育意義??镆恢标P注社會的熱點,特別是法治領域的熱點事件,同時結合檢察工作緊密追蹤報道社會關注的反腐大要案。諸如,刊物曾經刊發(fā)過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成克杰腐敗案、江西省副省長胡長清腐敗案、公安部副部長李紀周腐敗案等等。不少經典反腐案例是《檢察風云》率先披露的獨家力作。在追蹤報道重大事件方面,《檢察風云》不乏堪稱經典的成功范例。諸如,2005年是中華民族抗戰(zhàn)勝利60周年,《檢察風云》刊發(fā)一系列紀念抗戰(zhàn)勝利的文章,對進一步喚起民眾愛國熱情、勵志圖強發(fā)揮了積極的宣傳作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牽動世人之心,《檢察風云》多版面、多層次、多視角、多類型地報道各類相關信息,陸續(xù)刊發(fā)文章30余篇:反映地震救援情況,專門請社科類專家、學者就有關問題發(fā)表看法。2010年世博會在上海成功舉辦,極大地提升了國家的形象?!稒z察風云》陸續(xù)刊發(fā)相關文章50余篇,《世博360゜》新欄目全面報道世博會和上海檢察機關及其他司法機關服務保障世博的有關情況。聚焦重大事件的熱度,永遠是新聞類刊物的活力所在。
有深度的《檢察風云》。盡管刊物定位是法治新聞類刊物,偏重新聞案例和新聞評論類,但并不是淺嘗輒止、泛泛而談,不少案例和評論都具有一定的思考深度,讀后令人振聾發(fā)聵,引人深思?!稒z察風云》的撰稿人和采訪對象中有一批法律界的知名專家學者,專家的高見為刊物挖掘理論和思想的深度增光添彩。我一直認為,法治新聞類刊物不宜僅僅滿足于純客觀平鋪直敘的報道,而要善于和敢于就案例和事件發(fā)表理性的評論,剖析深層次的原因,提出可行性的建議。有一定專業(yè)深度和思想深度的刊物,往往更具有持久的影響力和生命力。
有溫度的《檢察風云》。這是一本有人文關懷的刊物,既有對貪官污吏的揭露和鞭撻,也有對社會弱勢群體的深切關懷。為人民群眾發(fā)聲、為弱勢群體發(fā)聲,讓《檢察風云》具有人文關懷的溫度,讀后有一種溫暖的感覺。
我衷心希望風華正茂的《檢察風云》繼續(xù)砥礪前行,為中國法治進程譜寫更精彩的華章。祝福三十而立的《檢察風云》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高度更高、廣度更廣、深度更深、熱度更熱、溫度更溫,擁有更強大的品牌影響力。
《檢察風云》,下一個三十年更精彩!
(作者系司法部中國司法雜志社總編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