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若可,丁曉靜*(1.首都醫(yī)科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北京 100069;2.北京市疾病預(yù)防控制中心,北京市預(yù)防醫(yī)學研究中心,北京 100013)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利用消毒劑和抗/抑菌劑預(yù)防傳染病的意識越來越強,該類產(chǎn)品的產(chǎn)量及種類迅速增多,消毒和抗/抑菌效果主要通過添加抗/抑菌類消毒有效成分實現(xiàn)[1]。我國消毒劑原料有效成分清單[2]列舉的85種成分中,對氯間二甲苯酚(p-chloro-m-xylenol,PCMX)、三氯生(triclosan,TCS)和三氯卡班(triclocarban,TCC)這3種成分(結(jié)構(gòu)式見圖1)作為高效、廣譜的消毒有效成分被允許應(yīng)用于消毒產(chǎn)品中,同時也允許用于個人護理用品如化妝品[3]中,TCS還可用于藥膏[4]中。清單[2]中還推薦了每種有效成分的使用范圍。化妝品中TCS和TCC的最大允許使用量分別為0.3%和0.2%[3]。國標[5]還規(guī)定消毒產(chǎn)品標簽中有效成分應(yīng)標注其含量范圍,并分別制定了這3種有效成分測定的國家標準方法[6,7],以方便監(jiān)督抽檢和消毒效果評價。
圖1 三氯生、對氯間二甲苯酚、三氯卡班的結(jié)構(gòu)式Fig.1 Structural formulas of triclosan (TCS),p-chloro-m-xylenol (PCMX) and triclocarban (TCC)
近年來,我國已經(jīng)把消毒產(chǎn)品評審注冊改革為安全評價備案,產(chǎn)品質(zhì)量的保證主要依靠市場監(jiān)管[8],而有效成分的含量檢測是常用的監(jiān)督手段之一。但部分消毒產(chǎn)品的標識含量及檢測含量均超過規(guī)定技術(shù)標準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9]。按目前國標方法對上述3種消毒有效成分進行檢測時,經(jīng)常出現(xiàn)測定結(jié)果與標識含量不符的現(xiàn)象,故迫切需要應(yīng)用毛細管電泳建立與國標方法原理完全不同的新方法,從而確證國標方法的結(jié)果。此外,國標方法需使用3種色譜條件且消耗大量對操作者和環(huán)境不友好的有機試劑,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種色譜條件下能同時分析這3種消毒有效成分,且有機試劑消耗更少的分析方法。
本實驗室曾以膠束電動毛細管色譜(MEKC)模式實現(xiàn)了PCMX和TCS的同時分析[10]。有研究表明:對于溶解性不好的目標物,與其使用大量的表面活性劑,不如使用非水毛細管電泳法(nonaqueous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NACE),可能會獲得類似甚至更好的分離效果[11]。鑒于TCC不溶于水,若實現(xiàn)上述3種消毒有效成分的同時分析,只能考慮使用非水毛細管電泳模式[12]。NACE分析抗抑郁藥物[13]和手性藥物[14]已有報道。Buglione等[15]研究了電解質(zhì)及有機溶劑對NACE-非接觸式電導檢測消毒有效成分季銨鹽的影響,但未用于實際樣品的測定。Ma等[16]建立了NACE分析個人護理品中TCS的方法,但未見個人護理品及消毒產(chǎn)品中TCS、TCC、PCMX同時測定的國內(nèi)外文獻報道。盡管還未見將以上3種消毒有效成分復配在一起的個人護理品、消毒產(chǎn)品及藥膏,但已有產(chǎn)品標識其同時含TCS和PCMX,故本文建立了同時分析以上3種消毒有效成分的NACE新方法,并將該研究所建新方法與國家標準方法中的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以及本實驗室以前建立的MEKC法相比較。NACE法極大地減少了有機溶劑的使用,能夠準確測定31件樣品中上述3種消毒有效成分,且樣品前處理簡單,非常適合常規(guī)實驗室分析。
PA 800 plus型毛細管電泳儀(配有二極管陣列檢測器,美國Beckman Coulter公司);Waters 2695-2996型液相色譜儀(配有二極管陣列檢測器,美國Waters公司);內(nèi)徑50 μm未涂層熔融石英毛細管(河北永年瑞灃色譜器件有限公司);Milli-Elix/RiOs型超純水器(美國Millipore公司);Vortex-Genie 2渦旋混合器(美國Scientific Industries公司);SB25-12DTD超聲波清洗機(寧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Mettler Toledo XPE 105電子天平(分度值:1 mg,瑞士梅特勒-托利多公司)。Kromasil 100-5-C18色譜柱(250 mm×4.6 mm,5 μm,瑞典AkzoNobel公司)。
氫氧化鈉(優(yōu)級純)購自北京化工廠;十水合四硼酸鈉(分析純)購自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聚乙二醇8000(PEG 8000)和聚乙二醇10000(PEG 10000)均購自上?;瘜W試劑總廠;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銨(DTAB,純度>99.0%)、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銨(TTAC,純度>99.0%)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CTAB,純度>99.0%)均購自北京百靈威科技有限公司。三氯卡班(純度>98.0%)購自上海阿拉丁公司;甲醇(色譜純)、乙腈(色譜純)、聚乙二醇20000(PEG 20000)、三氯生(純度>97.0%)和對氯間二甲苯酚(純度>99.0%)均購自美國Sigma-Aldrich公司。
樣品:共31件,其中1~10號標示含TCS(7種消毒洗手液、1種消毒凝膠、1種抑菌乳膏和1種藥膏);11~18號標示含TCC(1種消毒洗手液、1種嬰兒皂、2種嬰兒爽身粉和4種乳霜);19~31號標示含PCMX(5種消毒洗手液、8種消毒液);20號樣品同時含PCMX和TCS兩種成分。消毒劑空白樣品由生產(chǎn)廠家提供,其余樣品均購于淘寶和京東電商平臺。
1.2.1溶液配制
TCS、TCC和PCMX標準儲備液的配制:分別準確稱取TCS 100.0 mg、TCC 40.0 mg、PCMX 100.0 mg,分別置于10 mL容量瓶中,加入甲醇溶解、稀釋、定容,渦旋混勻,制得質(zhì)量濃度分別為10 g/L TCS、4 g/L TCC和10 g/L PCMX的標準儲備液。
TCS、TCC、PCMX混合標準溶液的配制:分別準確吸取3種標準儲備液,用樣品介質(zhì)(含5 g/L聚乙二醇20000的甲醇-乙腈(50∶50,v/v))稀釋得到質(zhì)量濃度均為1 g/L的3種混合標準溶液。
TCS、TCC、PCMX混合標準系列工作液的配制:分別準確吸取適量3種標準儲備液,用樣品介質(zhì)稀釋得到標準工作液,質(zhì)量濃度分別為:1、10、20、40、60、80和100 mg/L。
1.2.2樣品前處理
非固體樣品:一般吸取不少于0.2 mL液體樣品或稱量不少于0.2 g凝膠樣品,置于10 mL塑料離心管中,用樣品介質(zhì)稀釋5或10倍,渦旋混勻,超聲20 min,冷卻后,根據(jù)實際樣品中目標物的標示含量,稀釋至約20 mg/L,進樣。
固體樣品:嬰兒皂樣品棄去表層(0.2 cm厚),由潔凈手術(shù)刀片刮成碎屑進行稱量;痱子粉、爽身粉和其他膏狀樣品:直接稱取不少于0.2 g樣品,置于10 mL塑料離心管中,用樣品介質(zhì)稀釋5或10倍,渦旋混勻(對于難溶膏體可在離心管中加入2顆直徑約5 mm干凈玻璃珠輔助混勻溶解),超聲20 min,冷卻后,根據(jù)實際樣品中目標物的標示含量,稀釋至約20 mg/L,進樣。
1.2.3非水毛細管電泳條件
未涂層熔融石英毛細管(50.0 μm×20 cm,總長度30.2 cm);分離電壓:-12 kV;檢測波長:214 nm;進樣時間:4 s;進樣壓力:3.448 kPa;分離溫度:25 ℃;分離緩沖溶液:含14 mmol/L硼砂、2 g/L PEG 20000和0.5 mmol/L DTAB的甲醇溶液。
新裝毛細管分別用1 mol/L NaOH沖洗60 min,超純水沖洗2 min,分離緩沖溶液沖洗5 min,兩次運行之間每次進樣前僅用分離緩沖溶液沖洗5 min,保證校正峰面積和遷移時間的重復性。
用毛細管電泳儀配備的二極管陣列檢測器對TCS、TCC和PCMX 3種消毒有效成分進行掃描,TCS在198 nm和280 nm處獲得最大吸收峰;TCC在200 nm和264 nm處獲得最大吸收峰;PCMX在220 nm和280 nm處獲得最大吸收峰。3種消毒有效成分在214 nm均可獲得較高靈敏度(見圖2),為實現(xiàn)3者的同時測定,盡可能獲得高靈敏度同時避免基質(zhì)干擾,因此選擇214 nm為最佳檢測波長。
圖2 檢測波長對3種消毒有效成分檢測靈敏度的影響Fig.2 Effects of detection wavelengths on the detection sensitivity of the three disinfection components
2.2.1分離緩沖溶液中有機溶劑及鹽種類的選擇
NACE最常用的有機溶劑為甲醇、乙腈或兩者的混合溶液[17]。甲醇因與弱酸鹽如乙酸鹽和硼酸鹽兼容性好,而成為本研究的首選。硼酸在水溶液中的pKa為9.24[18],在甲醇中一般會增加2~3個pKa單位,使TCS和PCMX中的羥基解離而帶負電,故本研究選用硼砂,并對其濃度進行優(yōu)化。
NACE可增加分離的選擇性[19],所選用純甲醇的電導率僅為1.3 μS/cm[20],需加入無機鹽增加其導電性。保持分離緩沖溶液中2 g/L PEG 20000和0.5 mmol/L DTAB的含量不變,研究了6、8、10、12、14及16 mmol/L硼砂對混合標準溶液中3種消毒有效成分分離的影響(如圖3所示)。隨著硼砂濃度的增加,TCS與TCC的分離度逐漸減小,TCC與PCMX的分離度逐漸增加,PCMX與其后系統(tǒng)峰的分離度逐漸增加,遷移時間逐漸縮短,當硼砂濃度大于14 mmol/L時,工作電流增加,焦耳熱也相應(yīng)增加,毛細管內(nèi)的甲醇溶液沸點低(65 ℃)而易沸騰,導致工作電流中斷,無法運行分離程序。此外,各峰分離度基本不再增加。為保證分離度且分離時間盡量短,靈敏度較高且較穩(wěn)定,優(yōu)化得到最佳硼砂濃度為14 mmol/L。
圖3 硼砂濃度對3種消毒有效成分分離的影響Fig.3 Effects of Na2B4O7 concentrations on the separation of the three disinfection components Running buffer:2 g/L PEG 20000 and 0.5 mmol/L DTAB in methanol;sample solution:5 g/L PEG 20000 in methanol-acetonitrile (50∶50,v/v).
2.2.2分離緩沖溶液中電滲流反轉(zhuǎn)劑及濃度的選擇
實驗初期,參考文獻[16]的分離條件,以含14 mmol/L硼砂的甲醇為分離緩沖溶液,甲醇的解離常數(shù)pKauto為16.91[21],甲醇與硼砂的聯(lián)合作用,使得毛細管內(nèi)壁帶負電,導致TCS和PCMX的酚羥基解離也帶負電。對未涂層石英毛細管,當分離緩沖溶液pH>6時,電滲流(electro-osmotic flow,EOF)大于目標物的淌度,故無論待分析物是否帶電,均能遷移到檢測窗口而被檢測[22]。然而帶負電的TCS和PCMX與EOF的運動方向相反,無法在合理的30 min內(nèi)遷移到檢測窗口。當施加正向電壓進樣分離時,未觀察到任何峰,將電極反向進行加壓分離,則出現(xiàn)3個峰,出峰順序為TCS、TCC、PCMX。然而該條件出峰的重復性并不理想。
圖4 電滲流反轉(zhuǎn)劑對3種消毒有效成分的影響Fig.4 Effects of electro-osmotic flow (EOF) modifier on the separation of the three disinfection components CTAB:hexadecyl 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TTAC:tetradecyl 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DTAB:dodecyl 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 Running buffer:0.5 mmol/L EOF modifier,14 mmol/L sodium tetraborate and 2 g/L PEG 20000 in methanol.
0.5 mmol/L CTAB足以使EOF反轉(zhuǎn)且得到穩(wěn)定EOF[23],故往僅含14 mmol/L硼砂和2 g/L PEG 20000的甲醇分離緩沖溶液中加入0.5 mmol/L CTAB,出峰的重復性得到極大改善,NACE中CTAB的銨陽離子依然優(yōu)先吸附到管壁上,導致EOF發(fā)生反轉(zhuǎn)并得到穩(wěn)定EOF,與文獻[24]報道相一致。從CTAB的實驗效果得到啟發(fā),保持14 mmol/L硼砂和2 g/L PEG 20000不變,嘗試并考察了使用其他兩種表面活性劑TTAC和DTAB并與CTAB實驗效果進行比較,分別研究了濃度均為0.5 mmol/L的CTAB、TTAC和DTAB對混合標準溶液中3種消毒劑有效成分分離的影響(如圖4所示),3種表面活性劑烷基鏈長為CTAB>TTAC>DTAB,隨烷基鏈長的減小,3種消毒劑有效成分的靈敏度、分離度和遷移時間皆有所變化,使用DTAB作為EOF反轉(zhuǎn)劑時雖然靈敏度略低,但分離度尚可,遷移時間最短,足以滿足定量要求,本研究最終選擇DTAB作為最佳EOF反轉(zhuǎn)劑。
保持14 mmol/L硼砂和2 g/L PEG 20000不變,分別研究了0.3、0.5和0.7 mmol/L DTAB對混合標準溶液中3種消毒有效成分分離的影響(見圖5):當DTAB濃度為0.5 mmol/L時靈敏度最高,分離度最大,遷移時間最短。綜合考慮,DTAB最佳濃度為0.5 mmol/L。
圖5 DTAB濃度對3種消毒有效成分分離的影響Fig.5 Effects of the concentrations of DTAB on the separation of three disinfection components Running buffer:14 mmol/L sodium tetraborate and 2 g/L PEG 20000 in methanol.
2.2.3分離緩沖溶液中PEG相對分子質(zhì)量及濃度的選擇
TCS和PCMX為酚類物質(zhì),極易吸附在毛細管內(nèi)壁,PEG類高分子聚合物已被證明具有良好的親水性和抑制吸附的能力[25]。當分離緩沖溶液中僅含14 mmol/L硼砂和0.5 mmol/L DTAB的甲醇溶液時,各峰遷移時間的重復性不好。有文獻報道PEG 20000涂層的毛細管可提高NACE中遷移時間的重復性[26]。本研究將PEG 20000作為動態(tài)涂層,以期獲得與涂層管一樣的抑制吸附的效果。保持14 mmol/L硼砂和0.5 mmol/L DTAB不變,分別研究了2 g/L相對分子質(zhì)量分別為8 000、10 000和20 000的PEG對混合標準溶液中3種消毒有效成分分離的影響(如圖6所示):隨著PEG相對分子質(zhì)量的增加,靈敏度和分離度先逐漸減少,然后又逐漸增加,遷移時間逐漸減少。綜合考慮,最終選擇PEG 20000作為吸附抑制劑。
圖6 PEG相對分子質(zhì)量對3種消毒有效成分混合標準溶液分離的影響Fig.6 Effects of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relative molecular mass on the separation of the three disinfection components Running buffer:14 mmol/L sodium tetraborate and 0.5 mmol/L DTAB in methanol.
保持14 mmol/L硼砂和0.5 mmol/L DTAB不變,分別研究了PEG 20000不同質(zhì)量濃度(2、5和8 g/L)對混合標準溶液中3種消毒有效成分分離的影響(見圖7):隨著PEG 20000質(zhì)量濃度的增加,靈敏度下降,分離度逐漸減少,遷移時間逐漸增加。綜合考慮,2 g/L PEG 20000為最佳選擇。
本實驗所用分離緩沖液中硼砂最佳濃度為14 mmol/L,限制了過高電壓的使用。保持石英毛細管長和內(nèi)徑不變,比較了-8、-10、-12、-14和-16 kV分離電壓對混合標準溶液中3種消毒有效成分分離的影響:隨著分離電壓的增加,遷移時間縮短、峰高增加,但過高的電壓使工作電流增加,產(chǎn)生過多的焦耳熱,易造成工作電流中斷。當電壓為-12 kV時,電流僅為12 μA,且較為穩(wěn)定,結(jié)合靈敏度、分離度、重復性考慮,-12 kV為最佳選擇。
樣品介質(zhì)在準確定量中發(fā)揮極為重要的作用:合適的樣品介質(zhì)既可增加分離及定量的重復性,還可增加樣品的溶解度和檢測靈敏度。鑒于TCC不溶于水,欲實現(xiàn)上述3種消毒有效成分的同時分離,必須解決TCC的溶解性問題。
2.4.1樣品介質(zhì)中有機溶劑的選擇
TCS與TCC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數(shù)(logKow)分別為4.8和4.9,屬于親脂性較強的化合物[27]。TCC不溶于水,但溶于烷醇酰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等非離子表面活性劑[16]。但這些溶劑均為不常用有機溶劑,故實驗初期首選常用的甲醇、乙醇和乙腈溶解這3種消毒有效成分。PCMX和TCS均易溶解在這3種常用有機溶劑中,可配制成10 g/L儲備液,室溫放置無析出。TCC在甲醇中的溶解性最好,可配制成4 g/L儲備液,室溫放置無析出,將4 g/L TCC通過稀釋制備成100 mg/L或10 mg/L標準工作液時,只要樣品介質(zhì)中含有水,則導致TCC析出,欲實現(xiàn)3種消毒有效成分的同時分離,標準工作液必須用純有機溶劑稀釋。
有機溶劑組成是影響遷移時間、靈敏度和峰形的關(guān)鍵因素之一,當使用分離緩沖液作為樣品介質(zhì)時,樣品介質(zhì)與分離緩沖液之間無電導差異,導致峰展寬[16],不利于準確定量。往樣品介質(zhì)中添加一定比例的乙腈,測試了4個不同體積比的甲醇和乙腈(80∶20、60∶40、50∶50和40∶60)對3種消毒有效成分分離的影響:當100%甲醇時,3種消毒有效成分峰形和靈敏度均不佳,使用100%乙腈時,峰形雖有所改善,但靈敏度較低;80∶20的比例易導致造成電流異常或中斷;60∶40的比例則導致各峰靈敏度降低;40∶60比例使3種消毒有效成分無法完全分離,僅得到TCS和TCC這兩種有效成分的峰;50∶50比例時,則3種消毒有效成分峰形和靈敏度好,遷移時間短。故甲醇與乙腈的最佳體積比為50∶50。
圖8 樣品介質(zhì)中PEG 20000質(zhì)量濃度對3種消毒有效成分分離的影響Fig.8 Effects of the mass concentration of PEG 20000 in the sample medium on the separation of the three disinfection components Running buffer:14 mmol/L sodium tetraborate,2 g/L PEG 20000 and 0.5 mmol/L DTAB in methanol.
2.4.2樣品介質(zhì)中PEG 20000含量的優(yōu)化
受分離緩沖液中添加PEG 20000以抑制3種消毒有效成分在管壁吸附的啟發(fā),在樣品介質(zhì)中添加PEG 20000也將使3種消毒有效成分在管內(nèi)壁的吸附降低,各峰靈敏度增加,實驗條件更加穩(wěn)定,定量重復性更好。研究了0、2、5及10 g/L PEG 20000對混合標準溶液中3種消毒有效成分分離的影響(如圖8所示):當PEG 20000質(zhì)量濃度為5 g/L時,靈敏度最高,分離度尚可,遷移時間較短,綜合考慮,5 g/L PEG 20000為最佳選擇。
綜上,經(jīng)過對各關(guān)鍵因素的優(yōu)化,得到最佳電泳條件,在此最佳條件下對混合標準溶液中3種消毒有效成分進行分離(見圖9):按《美國藥典》方法計算各峰的理論塔板數(shù)(單次計算)分別為55 431、42 145、34 516;分離度(單次計算)分別為10.323、7.342,遠高于基線分離時的1.5的分離度,故該法可以對實際樣品進行分析。
圖9 最佳電泳條件下3種消毒有效成分混合標準溶液的電泳圖Fig.9 Electrophoregram of the three disinfection components in the mixed standard solution under the optimized electrophoretic conditions
表1 3種消毒有效成分的回歸方程、線性范圍、相關(guān)系數(shù)、檢出限及定量限Table 1 Regression equations,linear ranges,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r),limits of detection (LODs) and limits of quantification (LOQs) of the three disinfection components
2.5.1標準曲線及檢出限
在上述最佳電泳條件下,將TCS、TCC和PCMX的混合標準儲備液用樣品介質(zhì)逐級稀釋,配制成混合標準溶液,質(zhì)量濃度分別為1、10、20、40、60、80和100 mg/L,依次進樣分析,外標法定量,校正峰面積(Y,峰面積除以遷移時間)與質(zhì)量濃度(X,mg/L)具有良好線性關(guān)系。線性回歸方程、線性范圍、相關(guān)系數(shù)(r)、檢出限(LOD,信噪比為3)及定量限(LOQ,信噪比為10)見表1。
2.5.2儀器精密度
分別在4.00、40.0和80.0 mg/L 3個水平下進行儀器精密度試驗,將配制好的低、中、高3個水平的標準溶液在最佳NACE條件下分別連續(xù)進樣7次進行測定,計算遷移時間和校正峰面積的相對標準偏差(RSD),遷移時間重復性小于1.5%,校正峰面積重復性小于5%。
2.5.3方法精密度
取20 mL僅含有PCMX的實際樣品中分別加入60 mg TCS和100 mg TCC,制成均含3種消毒有效成分的樣品,進行方法精密度實驗,考察方法的適用性。平行制備7份樣品,根據(jù)1.2.2節(jié)進行樣品前處理。在最佳NACE條件下進樣測定,計算測定3種消毒有效成分含量的RSD,考察方法的日內(nèi)精密度;按照上述方法對此自制樣品連續(xù)測定7天,每日平行測定3次,計算測定3種消毒有效成分含量的RSD,考察方法的日間精密度,TCS、TCC、PCMX含量的日內(nèi)精密度分別為1.7%、1.3%和2.3%,日間精密度分別為3.3%、4.0%和2.2%。
2.5.4加標回收率
對空白消毒劑樣品進行加標回收試驗,加標水平為4.00、40.0和80.0 mg/L,每個加標水平平行處理7份,3種消毒有效成分的加標回收率見表2。
表2 3種消毒有效成分在低、中、高3個水平下的加標回收率(n=7)Table 2 Recoveries of the three disinfection components spiked at three levels (n=7)
按1.2.2節(jié)所述樣品前處理方法,對1~31號消毒樣品進行NACE測定,每件樣品平行處理3份。用本實驗室之前建立的MEKC法[10]對含TCS、PCMX的23件樣品進行測定,并分別參照國標方法GB/T 27947-2020和GB/T 34856-2017對1~31號樣品中的PCMX和TCS[6]、TCC[7]進行測定,并進行了部分條件優(yōu)化。3種消毒有效成分的分離測定均使用同一根色譜柱。流動相均為甲醇-水,比例分別為70∶30、80∶20和75∶25(v/v)。流速均為1.0 mL/min;進樣量均為10 μL;柱溫均為30 ℃。PCMX及TCS的檢測波長均為280 nm;TCC檢測波長為264 nm。3種方法的測定結(jié)果見表3,應(yīng)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5對TCS和PCMX的3種方法、TCC兩種方法的結(jié)果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P分別為0.817和0.974,3種或2種方法的測定結(jié)果無統(tǒng)計學顯著性差異,證明了所建NACE方法的準確性。其中1號樣品因存在較明顯的基質(zhì)干擾,無法用MEKC進行準確定量,而NACE對31件樣品分析中均未見干擾,證明NACE的選擇性高于HPLC和MEKC,利于得到準確的定量結(jié)果。
表3 實際樣品中3種消毒有效成分的測定結(jié)果Table 3 Determined results of three disinfection components in real samples
本研究建立了消毒劑、個人護理品及藥膏中TCS、TCC和PCMX同時分析的NACE新方法,對分離緩沖溶液及樣品介質(zhì)進行了充分優(yōu)化。該法選擇性好,樣品前處理簡單,僅需稀釋即可直接進樣,得到的電泳圖無干擾。與國標方法相比,極大地減少了有機溶劑的消耗和檢測成本,是國標方法的有益補充,希望將來能納入國標方法,發(fā)揮更大作用。此外,檢測結(jié)果與標識含量不符的情況依然存在,給消毒安全帶來隱患,需加強消毒產(chǎn)品的監(jiān)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