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
粗看來,文章能夠圍繞“本手”“妙手”“俗手”展開,算是符合題意;論證分三層展開,結構算得清晰;列舉古今中外事例,材料也算充分。但為什么此文會淪為中檔?
一是邏輯問題。從整體看,邏輯有顛倒之嫌。有了扎實的“本手”,才可以免出“俗手”,之后才談得上創(chuàng)造“妙手”。但文章卻前后顛倒了。從局部看,觀點與論證內容有時不相契合。如談武大靖多年苦練基本功一舉奪魁和羽生結弦多年勤懇創(chuàng)造奇跡,無法體現(xiàn)“重扎基礎是免于俗手的必要”這一觀點。
二是語言問題?!拔娘L端正”“文氣順暢”是高考評價作文的重要標準。但本文裝腔作勢、拿腔捏調的地方多了些,甚至自造詞語,以致表達生硬、病句迭出。如題目“立本以通精,固本以免俗”就有為求整齊對仗而生造詞語之嫌;再如“穩(wěn)重基礎”“理會……內涵”等,皆為病句。寫作不能以詞害意,明白曉暢的表達更受青睞!
(文:肖陟 李凌起)
(本文責編:白志剛)
升格示例:
若無本手錘煉,何來妙手成春
方寸棋盤,抬腕落子,初學者理應從合乎棋理的本手開始,不斷積累,夯實基礎,方可臻于妙境;如果一味追求妙手,基本功不扎實,棋力非但不能提高,反而會跌入自身受損的俗手。人生如棋局,有人踏踏實實,步步為營,讓生命綻放光華;也有人急功近利,劍走偏鋒,終落得滿盤皆輸。因此,我有一言贈諸君:“若無本手錘煉,何來妙手成春?”
信手拈來的從容都是厚積薄發(fā)的沉淀。真正的棋壇高手,從不刻意追求所謂一招制敵的“妙手”,而是按照規(guī)律,自然而然,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推進,最終水到渠成,嬴得勝利。如果非要說“妙”,他們是“于無妙處生妙”,是將一個個扎實的“本手”變成了成功的“妙手”。下棋如此,為人也是如此。在人生棋局中,循序漸進,沉淀自我,走好每一步,打磨好每一個細節(jié),最終自能驚艷四座。奧運冠軍全紅嬋,不分晝夜地勤學苦練,積累技能,成就了其賽場上的驚世一躍。生物學家顏寧,以勤勉澆灌科研夢想,于日復一日的試驗研究中積累經驗,在細胞凋亡研究領域攀上高峰。沉潛實現(xiàn)騰飛,蓄勢孕育絢爛,那些生命姿態(tài)的從容,無不是不斷沉潛、不斷醞釀之后的碩果。
急功近利地追求“妙手”終將墮入“俗手”之深淵??鬃诱f得好,“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確是如此。有些初學者認為本手毫無挑戰(zhàn),一味劍走偏鋒,追求妙手,最終下出的卻盡是俗手。正如萬丈高樓平地起,如果忽視成就高樓的一塊塊磚瓦,而一味追求那高樓上的無限風景,最終只能造成“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的悲劇。有多少人想以最短的時間培育出最眩目的花朵,卻不去想花苞未成,何來盛開。他們還真相信“七天書法速成”“數(shù)學解法秒會”“英語口語急訓”之類的東西,不去在“本手”上下功夫,而陶醉于追逐所謂“妙手”,放大了浮躁,沖淡了耐心,讓自己的人生路走得越來越被動,越來越艱難??障氩荒苓h馳,焦躁容易踏空,世間多少成敗異變的悲劇,都是緣于急功近利,根基不穩(wěn)。
云路鵬程九萬里,雪窗螢火二十年。時代之潮浩浩湯湯,我輩青年更應秉持踏石有印、抓鐵有痕的深耕精神,用克制欲望之后的冷靜下好“本手”,以深厚的知識儲備為基礎化出“妙手”,從而避免急功近利的“俗手”,唯有如此,才能成為棋盤上的勝者,人生中的強者。
(文:肖陟 李凌起)
升格心得:
第一,對題目做了改動,使其不僅能點明文章主旨,還要表達準確、精彩。
第二,調整了文章的邏輯,再根據(jù)調整后的邏輯,對文章的論證和語言進行了全面的修改。
文章從弈棋入手,要言不煩,闡明了“本手”“妙手”“俗手”三者之間的關系,并點明中心論點。接下來從“信手拈來的從容都是厚積薄發(fā)的沉淀”“急功近利地追求妙手終將墮入俗手之深淵”兩個角度展開,以正反對比的邏輯結構進行論述。在論述過程中,每一個論證段都在觀點句的引領下,引用名言或者俗語,從棋局談到人生。事實論據(jù)也改變了原文中那些過于常見的人物事例,取而代之以全紅嬋、顏寧等當下的社會焦點人物,以及各種速成培訓班等社會亂象,使文章正反對比,有理有據(jù),說理充分。最后歸結于我輩青年自身,使文章更貼合現(xiàn)實針對性。
在語言方面更是進行了重構,解決了原文存在的自造詞語、表達生硬等問題,并運用多種手段增加文章的文采。
(文:肖陟 李凌起)
(本文責編:白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