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殷彩霞 李凌起)(本文責編:白志剛)
點評
本文粗讀之下,立意似乎也不錯——“妙手”誠可貴,“本手”價更高。但若細讀,就會發(fā)現(xiàn)問題。論點本身的邏輯應是“本手是基礎,妙手是創(chuàng)新;練好本手,方得妙手”,但本文從論點的提出到論證的展開,再到最后的收束,始終關(guān)照的是“本手”,只強調(diào)了基礎的重要性,對于“妙手”,也就是創(chuàng)新的部分幾乎并未涉及。于是,整篇文章就沒有關(guān)照到“本手”與“妙手”間的內(nèi)在邏輯關(guān)系,將兩個概念完全割裂開來。另外,在論證的主體部分,燭之武事例、對當下疫情的分析均未能扣住相應觀點,導致前后脫節(jié)、邏輯不暢,從本質(zhì)上說,這也是思維能力不足的表現(xiàn)。當下,對高階思維的考查已然成為高考的方向,加強思維訓練應成為寫作的重中之重。
(文:殷彩霞 李凌起)(本文責編:白志剛)
升格示例:
“妙手”誠可貴 “本手”價更高
人生如棋,有人遵循棋理,路走尋常,本分過完一生;也有人能夠在關(guān)鍵時刻天開異想,下出絕妙一手;也有人,急躁冒進,行棋至終留下滿盤遺憾。如棋人生,本手、妙手、俗手,如何理解?如何選擇?我以為,本手是基礎,妙手是創(chuàng)造,“妙手”誠可貴,“本手”價更高!
本手為基礎。這基礎是前進途中滴灑的汗水,是落地有聲的鏗鏘腳步。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在青春的舞臺,多少光環(huán)籠罩的主角都深耕于基礎的土壤,方開出絢爛之花。君只見全紅嬋14 歲參加奧運會奪得金牌,卻不曾注意她因長時間泡在水中變黃的頭發(fā);君只見蘇炳添沖破亞洲記錄,卻不知曉他因刻苦的訓練而落下滿身傷痛。我國航天事業(yè)的成功亦是如此,從嫦娥奔月、羲和逐日、祝融探火到神舟飛天、北斗引航,莫不是無數(shù)航天設計師堅實下好“本手”的成果。“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源?!闭\如魏玄成之言,要想下出妙手,必須夯實本手之基,否則,下出的只會是俗手,終難成妙局!
妙手為創(chuàng)新。妙手絕非劍走偏鋒的投機,亦非偷奸僥幸的取巧。真正的妙手是在厚積基礎上的升華,是在沉潛之后的突破。以占全世界9%的土地養(yǎng)活全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是他專注田疇幾十載,推出“四維改良法”,實現(xiàn)了土壤改良和農(nóng)業(yè)智慧化;是他辛勤耕耘幾十年,培育出雜交水稻并不斷刷新畝產(chǎn)記錄,讓中國人端牢了飯碗。正是有了他——“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本手”上的堅持,才有了三系法雜交水稻、海水稻等這一個個“妙手“的出現(xiàn);正是有了他的“妙手”,才有了我們14 億中國人面對飯碗問題的底氣??梢?,下好本手,創(chuàng)新妙手,我們的事業(yè)才能峰回路轉(zhuǎn)、柳暗花明。
“妙手”誠可貴,“本手”價更高。事業(yè)若想尋得突破,國家若想求得快速發(fā)展,的確需要妙手,但若無堅實的本手加持,只能讓一個個俗手毀掉前程?;厥字袊伯a(chǎn)黨的百年奮斗歷程,正是因為共產(chǎn)黨人帶領中國人民不懈努力奮斗,下好了本手,我們才摸索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下出了妙手,創(chuàng)造了中國奇跡。
揆諸當下,在新時代的棋局上,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征途中,我輩青年使命在肩。那么,就讓我們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在打好基礎、練好本手的基礎上,努力下出屬于我們妙手吧!
(文:殷彩霞 李凌起)
升格心得:
本文的升格修改,著重解決了原文在思維、材料和語言等方面的問題。
原文在論述時將“本手”與“妙手”割裂開來,不能圍繞二者關(guān)系展開論述,升格修改時重點從這方面進行了加工。先從“本手”角度談“本手是基礎,是前進途中滴灑的汗水,是落地有聲的鏗鏘腳步”,再從“妙手”角度談“妙手是在厚積基礎上的升華,是在沉潛之后的突破”,對兩者的關(guān)系進行了全面透徹的分析。
原文因為思維上的問題也導致在材料的使用上出現(xiàn)偏差,升格修改時隨著思路的變化進行了相應的調(diào)整。如原文第四段中燭之武的例子、第八段對于當下疫情的分析,均未能扣住論點,修改時干脆舍棄,換用了更恰當?shù)氖吕?/p>
原文的語言太過平淡,升格時進行了大幅度的修改。一是重新遣詞造句,使語意表達更準確;二是改變句式,讓句式更凝練整齊,使語言更有表現(xiàn)力;三是有意識地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如比喻、排比等,以增加文采;四是增加引用,以使文章顯得更有文化內(nèi)涵。
(文:殷彩霞 李凌起)
(本文責編:白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