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師范大學 馬官秒
面對2020年初在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大考,高校迅速反應、及時革新來華國際學生的教育管理模式,對提高來華國際學生的留學滿意度和促進高校的安全穩(wěn)定工作方面具有積極作用,同時在響應國家“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疫情防控政策方面和國家的外事安全工作方面意義重大。本文以云南師范大學為例,對常態(tài)化疫情防控環(huán)境下的來華國際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進行闡述,以期為同類高校提供經驗借鑒。
2020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這場疫情深刻影響了全世界各行各業(yè)的發(fā)展和人們的工作與生活,也給高校傳統(tǒng)的來華國際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帶來了巨大考驗。高校迅速反應、及時革新來華國際學生的教育管理模式,對提高來華國際學生的留學滿意度和促進高校的安全穩(wěn)定工作方面具有積極作用,同時在響應國家“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疫情防控政策方面和國家的外事安全工作方面意義重大。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fā),中國武漢的疫情十分嚴重之時,我校大部分在籍來華國際學生已于2020年2月前陸續(xù)離境,小部分在籍來華國際學生因經濟狀況、離鄉(xiāng)時間短、即將畢業(yè)等原因選擇留在了中國境內。截至2021年7月10日,我校共有來自全球36個國家和地區(qū)的685名在籍來華國際學生,其中,在中國境外的在籍來華國際學生645名,其余40名在中國境內。在中國境內的40名來華國際學生分布在昆明22名,云南省德宏州12名,其余6名分布在云南紅河州、云南普洱、云南臨滄、云南曲靖、新疆喀什、北京昌平。
(1)遵循學校的疫情防控規(guī)定,對校內國際學生實行與中國學生趨同化的疫情防控管理。按照學校的疫情防控政策,在校國際學生必須嚴格遵守疫情期間學校關于教學、食堂、宿舍、防疫、校園安全等各項管理措施。比如,校內國際學生原則上不得隨意出入校園,若有正當理由需出入校園的,須向所在學院提出請假申請,并報學校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批準,學生外出后應在規(guī)定時間內返校,返校后須及時到所在學院履行銷假手續(xù)。引導校內國際學生組建國際學生志愿服務團隊,主動參與管理,積極配合學校的疫情防控工作。
(2)強化學校各部門的國際學生管理服務意識,增進人文關懷。學校統(tǒng)籌協(xié)調二級學院、國際處、保衛(wèi)處、后勤保障處、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就業(yè)處、校醫(yī)院等部門,強化教管人員的管理服務意識,在學習、生活、食宿、健康、安全、就業(yè)等方面加強對國際學生的關心關注,切實解決在校國際學生在學業(yè)上、生活上、心理上遇到的困難與問題,增進人文關懷。
(3)實行健康“日報告”制度,精準掌握在校國際學生的健康動態(tài)。國際學生事務辦公室協(xié)同國際學生公寓管理服務科對在校國際學生進行每日2次的體溫測量和簽到管理,并設專人負責匯總并向國際處、學校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上報在校國際學生的每日健康情況。
(1)建檔立卡,全面掌握動態(tài)情況。堅持預防為主、全員覆蓋、網格管理的思路,嚴格執(zhí)行“學校分管領導包干學院、學院領導包干班級、班主任包干學生”的三級防控網絡工作體系,嚴格落實“人盯人”措施,為境內校外國際學生建檔立卡,做好臺賬登記。
(2)加強聯(lián)系,做好跟蹤服務工作。學校要通過任課教師、班主任、輔導員等教育教輔人員,加強與境內校外國際學生的溝通聯(lián)系,認真組織線上教學、及時準確通報疫情、關心關注學生訴求、定期開展“五個一”活動(微信一句問候、電話一次談心、身體一次關心、健康一個禮包、講好一個故事),切實增強境內校外國際學生的文化認同與重大疫情期間的環(huán)境適應性,引導其成為講好中國抗疫故事、展示中國形象、提升中國軟實力的公共外交使者。
(3)運用健康“日報告”制度,精準掌握在校國際學生的健康動態(tài)。運用武漢在華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開發(fā)的在華國際學生健康打卡小程序實行境內校外國際學生的健康及位置情況的每日打卡工作,并設專人負責匯總向國際處、學校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上報境內國際學生的每日健康情況。
(1)適應常態(tài)化疫情防控要求,創(chuàng)新線上管理方式。針對境外國際學生不返校的特殊實際,以國際學生班級為主體,不定期組織開展線上國際學生主題班會,加強班級學生之間的經常性溝通交流。組織國際學生線上開學典禮、線上新生入學教育等方式,增進新生對學校的認識與認同,準確傳達學校的學習任務和管理要求。開展面向國際學生的線上文化交流活動、學術交流活動、實踐活動、疫情防控相關知識教育等,進一步提升疫情防控形勢下的國際學生管理服務水平。通過微信、郵件、電話等方式,加強與境外國際學生的日常聯(lián)系,掌握他們的學習、生活、思想、健康動態(tài)。
(2)實行健康“日報告”制度,精準掌握境外國際學生的健康情況。實施境外國際學生的健康狀況“日報告”制度,由班主任負責每日收集境外國際學生的健康狀況,如有異常情況,須第一時間向國際學生事務辦公室上報,并做好臺賬記錄。
因我校校內國際學生較少,國際學生的課程統(tǒng)一以線上教學的方式進行。通過調研不同國家學生方便使用的網絡學習平臺,選用適合大多數國際學生使用的網絡學習平臺進行線上教學,確保參課學生全覆蓋。對網絡不穩(wěn)定或有時差的少數國際學生,任課教師通過提供課堂錄播、課程PPT等形式讓其以半自學的形式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
采用過程性評價方式,加強教學過程管理和平時成績評定,期末考試采用線上方式進行,具體考試形式及試卷制卷要求,將根據課程特點、教學內容、實際教學情況等由國際學生教學管理部門最終確定。
以教研室為抓手,堅持問題導向,定期組織開展線上教學研討會和經驗分享交流會,有針對性地討論、解決線上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與問題。同時,以賽代練,通過組織教學技能大賽、號召漢語教師參加線上微課比賽等形式提升漢語教師的線上教學水平。
實行境外國際學生考勤“日反饋”制度,由任課教師密切關注國際學生線上教學的考勤情況,并每日向國際學生教務辦公室反饋,對無故不參加線上學習的國際學生按照相關規(guī)定進行處置,以確保國際學生線上教學的參與度和學習質量。
積極克服疫情影響,線上、線下推進國際學生招生宣傳工作,依托微信、郵件、國際學生招生網等線上平臺和國外孔子學院、孔子課堂、校友會、合作教育機構等線下平臺,有針對性地做好招生宣傳工作,確保國際學生招生計劃全面完成,保持國際學生規(guī)模的穩(wěn)定。積極向境外國際學生介紹中國的抗疫成果,宣傳云南防控舉措和對國際學生的人文關懷,吸引更多的國際學生選擇到我校留學。對因疫情影響無法如期入學的國際學生,耐心做好疏導工作,為其延期入學做好管理服務工作。
加強對來華國際學生的人文關懷,尤其是要加強對因疫情長期未能回國的國際學生的關心關注。開展走訪、慰問、交流座談等形式多樣的活動,了解境外國際學生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及時做好幫扶和心理疏導工作;每月開展主題班會和線上活動,增強來華國際學生的歸屬感。普及重大疫情之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宣傳中國抗疫故事和科學的疫情防控知識,引導國際學生向境外的家人分享抗疫的中國經驗,減少境外家人的擔心,避免雙方焦慮、恐慌等不良情緒的出現。
對于境內因疫情無法按期離境回國的畢業(yè)結業(yè)國際學生,學校指定專人繼續(xù)做好管理服務工作,直至其順利離境。對于境外的畢業(yè)結業(yè)國際學生,按照專項工作方案,做好其畢業(yè)結業(yè)證書和學位證書的領取、宿舍騰退、行李物品整理、行李集中保管、委托親友領取等工作,輔之以耐心解釋、悉心疏導,穩(wěn)妥化解上述工作中可能產生的矛盾。
面對疫情的沖擊,高校在遵循上級主管部門的疫情防控總體要求的前提下,及時、迅速地制定符合本校來華國際學生實際的教育管理工作模式至關重要。在今后常態(tài)化疫情防控的大環(huán)境下,高校不斷健全和完善國際學生的教育管理服務機制,營造安全、健康、穩(wěn)定、和諧、高效、有溫度的教育管理服務氛圍,必將提升來華國際學生的留學滿意度,促進高校的安全穩(wěn)定,助力國家的疫情防控工作和外事外交安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