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2021年,民政部宣布多地確認為婚俗改革實驗區(qū),實驗時間為期3年,受到社會很高關注。請問婚俗改革目前推進情況如何?下一步如何深入推進?
楊宗濤: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重要指示和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移風易俗的決策部署。自2018年起,民政部將婚俗改革作為一項重點工作加以推動,2020年印發(fā)《民政部關于開展婚俗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2021年4月和9月,民政部分兩批共確定了32個全國婚俗改革實驗區(qū)。
一年多來,婚俗改革在以下方面取得明顯成效。一是提升服務質量,發(fā)揮婚姻登記機關婚俗改革主陣地的作用。普遍提升了婚姻登記軟硬件環(huán)境,設立了婚姻文化館或婚姻文化長廊,引導新婚當事人簽訂婚俗改革承諾書或倡議書。二是指導各地創(chuàng)新婚俗禮儀。普遍開展頒證服務,建立地方領導、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社會名人頒證制度。定期組織舉辦集體婚禮,有的專門設置室外集體婚禮基地,有的把婚姻登記機關搬到了公園,有的簡化傳統(tǒng)婚禮儀式。三是全方位開展婚姻家庭輔導服務。會同全國婦聯(lián)印發(fā)并落實《關于加強新時代婚姻家庭輔導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目前,全國84%的縣級以上婚姻登記機關設置了婚姻家庭輔導室。指導各地積極應用“互聯(lián)網(wǎng)+”服務模式,擴大服務范圍,延伸輔導內容。四是開展對天價彩禮、大操大辦、隨禮攀比等不正之風的整治,探索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指導各地基層自治組織把抵制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納入村規(guī)民約、居民公約,發(fā)揮農村紅白理事會以及黨員干部、鄉(xiāng)賢作用,規(guī)范教育農村紅娘群體。
另外,自2021年6月1日起,在7省2市啟動內地居民婚姻登記“跨省通辦”試點,截至2022年9月底,全國共辦理“跨省通辦”婚姻登記75514對,有效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得到了群眾的高度認可。
問:冬季臨近,根據(jù)國家氣象部門預測,今年大部分地區(qū)氣溫有可能較常年同期偏低。民政部門將采取哪些措施來保障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安全溫暖過冬?
楊宗濤:民政部前不久印發(fā)《民政部辦公廳關于扎實做好“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的通知》,對寒冬季節(jié)如何做好專項救助行動進行了安排部署,要求各地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集中力量開展街面巡查救助。民政部門和救助管理機構要主動加強與公安機關、城市管理等部門的協(xié)調聯(lián)動,突出重點時段、重點場所、重點人群,做好街面巡查救助工作。
二是優(yōu)化提升救助管理服務質量。我們要求各救助管理機構及時響應求助線索,實施分類救助。因務工不著、被盜被搶、疫情影響等生活陷入困境的群眾,我們會提供應急性、過渡性生活保障,還會積極協(xié)調有關部門提供心理輔導、法律援助、就業(yè)咨詢等服務;對無法提供個人身份信息的受助人員,我們將開展救助尋親工作。
三是動員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專項救助行動。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志愿服務、公益合作等方式,動員引導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公益慈善組織、志愿服務組織等參與街面勸導和站內救助服務。依靠環(huán)衛(wèi)工人、公交出租車司機、夜間安保人員等,動員其做好發(fā)現(xiàn)報告、街面勸導和應急救助服務。有條件的地方增設開放式臨時救助點或臨時避寒場所,提升極端天氣下的救助服務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