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巧玲 劉懷敏
(南安國光中學 福建 泉州 362321)
班級管理是保障班級長遠發(fā)展的基礎和前提,也是提高班級教學效率有效方式。但是做好班級管理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需要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創(chuàng)新管理方式,并且找出當前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在解決這些問題的同時不斷的完善和創(chuàng)新班級管理方案,使班級管理取得突出的效果,為五育并舉在班級管理中的實踐提供有利條件。
現(xiàn)階段基于五育并舉的班主任班級管理實踐并沒有取得突出的效果,所以導致班級管理中五育并舉沒有全面發(fā)揮其價值和作用。當前班級管理中存在著多種類型的問題,比如最常見的問題是班主任過度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因此,班級管理的開展會結合學生的考試成績進行,甚至有一些教師開展班級管理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在這種班級管理模式中,管理效率自然無法得到提升,五育并舉在班級管理中的落實也會因此受到較大的影響。五育并舉背景下的班主任班級管理重視的是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但是在過度重視學生考試成績的管理模式中學生的道德品質得不到培養(yǎng),所以無法開展基于五育并舉的班主任班級管理,對素質教育的實施和教學改革的推進也會帶來一定的影響?;谖逵⑴e的班主任班級管理實踐需要班主任重視德育教育,以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為基礎開展班級管理。
在基于五育并舉的班主任班級管理中常見問題還有就是沒有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和性格特點,班級管理出現(xiàn)了不符合學生個性化差異的現(xiàn)象。每一個學生的性格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班級管理中教師不能采用單一的管理方式。然而當前的班級管理中很多班主任依然采用傳統(tǒng)的方式進行,比如約束學生的行為、又或者是采用批評式的管理方式,再或者過度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等等,在這樣的管理方式中學生的個性化需求無法滿足,甚至還會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無法開展基于五育并舉的班主任班級管理。
基于五育并舉的班主任班級管理實踐研究有效地創(chuàng)新了班級管理的模式,促進了班級管理效率的提升。在基于五育并舉的班主任班級管理中教師會創(chuàng)新班級管理的模式,改變以往班級管理中過度重視學生考試成績的現(xiàn)象,使班級管理更加具有針對性,并且以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和良好行為習慣培養(yǎng)為目標進行管理,在這樣的班級管理模式中管理效率可以得到提升,同時也推動了班級管理的創(chuàng)新,是班級管理符合新時代背景下的教學要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谖逵⑴e的班主任班級管理實踐與研究對創(chuàng)新班級管理模式和提高班級管理效率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和價值,作為班主任應重視五育并舉背景下的班級管理。
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發(fā)生了變化,更加注重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使學生的道德品質和個人素養(yǎng)得到提升,從而培養(yǎng)出具備高文化、高素養(yǎng)的現(xiàn)代化人才。就像在基于五育并舉的班主任班級管理實踐與研究中,在這個過程中班級管理會以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為核心進行,而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正是素質教育對現(xiàn)代化教學提出的教學要求,因此五育并舉的班主任班級管理實踐正是貫徹落實素質教育教學要求的體現(xiàn),對教學改革和班級管理的創(chuàng)新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這也可以體現(xiàn)出基于五育并舉的班主任班級管理所發(fā)揮的價值和作用。[1]
基于五育并舉的班主任班級管理需要班主任更新管理制度。在五育并舉的班級管理中教師應更加注重對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和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而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制度重視的是學生的考試成績,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制度顯然不符合五育并舉理念下班主任班級管理的要求。想要開展基于五育并舉的班主任班級管理需要更新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制度,加強對學生道德品質教育,這樣才能實現(xiàn)基于五育并舉的班主任班級管理。比如在班級管理制度更新的過程中教師應結合當今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學習特點,多征詢學生的意見和建議,結合素質教育提出的教學要求進行班級管理制度的制定,同時在制定班級管理制度的時候結合班級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在這樣的班級管理制度定制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凸顯,同時在新的班級管理制度中教師更加注重對學生道德品質的教育,實現(xiàn)了基于五育并舉的班主任班級管理,從而在日后的班級管理中將德育教育當作管理的重點和核心,推動素質教育的實施和貫徹落實新課改對現(xiàn)代化教學提出的教學要求,為學生的學習和成長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
想要開展基于五育并舉的班級管理需要教師多了解學生,多和學生進行互動和交流,通過多和學生互動和教師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對學生的生活狀況產生更加全面的了解,并且在互動的過程中增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為班主任和學生的交流以及開展更加具有針對性的管理提供依據(jù)。因此在課堂上、生活中教師都要主動地和學生進行互動,比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鼓勵和表揚學生,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給予耐心的解答,認真傾聽學生的發(fā)展,使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尊重和認可,這樣在生活中學生就可以養(yǎng)成尊重他人的良好習慣。當然,在生活中教師也應主動和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學生生活中的問題,在生活中多幫助學生,使學生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從而培養(yǎng)學生熱愛班集體的品質和性格。不僅如此,在班主任和學生交流與溝通的過程中師生關系可以加深,在未來開展班級管理的時候就可以取得更加突出的效果,為五育并舉的班主任班級管理提供良好的條件,并且在互動的過程中學生也會主動和教師進行交流,教師可以耐心的引導學生,為學生的成長和學習提供更多的引導和幫助,實現(xiàn)五育并舉的班主任班級管理,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2]
很多班主任在評價學生的時候往往過度依賴學生的考試成績,忽略了對學生德育評價,導致很多學生認為只要提高考試分數(shù)就是一名好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中無法實現(xiàn)五育并舉的班級管理,甚至還會造成學生的思想道德價值觀發(fā)生變化,影響了基于五育并舉的班主任班級管理。想要改變這一現(xiàn)象需要班主任在考核學生的時候納入德育教育內容,使學生從根本上重視德育的學習,并且納入德育評價內容之后教師也會重視德育教育的開展,從而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和貫徹落實五育并舉的班級管理。比如教師可以在期中、期末開展教學總結和評價的時候納入德育教育內容,對學生的道德品質、日常表現(xiàn)進行總結和評價,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個人素養(yǎng)水平,并且從思想上重視自己的道德水平。當然,教師在給予學生評價的時候還應重視對學生的引導,比如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和行為,在學習中注意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和端正思想等等,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學生重視德育的學習,重視自身道德品質的提升,進而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實現(xiàn)基于五育并舉的班主任班級管理,貫徹落實新課改對現(xiàn)代化教育教學提出的教學要求。[3]
很多學生會把教師當作學習的榜樣,教師的一舉一動對學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和價值觀的形成有著直接的影響。在基于五育并舉的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發(fā)揮好自身的榜樣作用,通過做好言傳身教使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可以得到培養(yǎng),發(fā)揮好自身的榜樣作用開展高效的班主任班級管理,同時也可以促進自身管理能力的提升。比如在生活中教師應做到尊重他人、樂于助人,多和學生互動和交流,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付出,并且使學生學習教師身上的良好行為和品質。在課堂上做到愛崗敬業(yè),對每一個學生負責,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職業(yè)精神,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學生的良好道德價值觀可以得到培養(yǎng),行為習慣也可以養(yǎng)成,促進了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從而實現(xiàn)基于五育并舉的班主任班級管理。不僅如此,在這樣的班級管理模式中班主任自身的道德品質和文化素養(yǎng)也可以得到提升,使班主任的班級管理能力得到鍛煉,從而形成良性循環(huán)的班級管理效果,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素質教育的時候提供有利條件。[4]
總之,基于五育并舉的班主任班級管理既可以創(chuàng)新班級管理的模式,同時也可以開展具有針對性的管理,使學生在提升學習成績的同時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和道德品質,貫徹落實素質教育對現(xiàn)代化教學提出的教學要求。因此,作為班主任應重視發(fā)揮好自身的引導作用,在管理方式上進行創(chuàng)新,做好言傳身教的班級管理,貫徹落實五育并舉的班級管理要求,培養(yǎng)出更多具備高文化、高素養(yǎng)的現(xiàn)代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