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湖南第一師范學院紀委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認真貫徹落實湖南省委、湖南省紀委監(jiān)委關于清廉湖南建設的決策部署以及湖南省委教育工委關于清廉學校建設的意見要求,扎實推進清廉學校建設。學校緊緊圍繞清廉學校建設具體工作目標,嚴格落實“兩個責任”總體要求,結合學校實際,創(chuàng)新推出了一個方案、兩張清單、三大機制、四項舉措、五線合作的“一二三四五”實施路徑,以優(yōu)良黨風作風帶校風、促教風、正學風,營造良好教育政治生態(tài)和育人環(huán)境,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立德樹人的清廉高地,形成獨具一格的清廉學校建設特色,取得良好的建設效果。
我校根據全省清廉學校建設要求,因地制宜、因校施策,出臺《中共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委員會關于推進清廉學校建設的實施方案》,繪制出清廉學校的“施工圖”“遠景圖”。一是定目標,找準工作方向,制定了清廉學校建設五年及十五年工作規(guī)劃,明確了清廉學校建設的主要任務和總體目標。二是立標準,明晰建設路徑,著眼操作性和具體化,明確校風清凈、教風清正、學風清新三大廉潔工程建設的二十七項推進措施與工作要求。三是明責任,強化組織領導,成立了校黨委書記任組長,校長、紀委書記任副組長的清廉學校建設領導小組,明確了清廉學校建設工作任務的二級牽頭單位和責任單位。同時,黨委領導班子履好“一崗雙責”,既要抓好業(yè)務,也要抓好分管部門單位的清廉建設。從而形成了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紀委組織協調,相關部門各司其職,協同推進清廉學校建設的工作格局。
我校圍繞清廉學校建設列明主體責任和監(jiān)督責任兩張清單,將清廉學校建設工作納入全面從嚴治黨的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jiān)督責任之中,實現履責“一單清”、監(jiān)督“一賬明”。在主體責任方面,開列責任與任務清單,努力做到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對標對表狠抓落實。在監(jiān)督責任方面,學校紀委充分發(fā)揮專責監(jiān)督職能,緊盯“關鍵少數”,圍繞“四風”糾治、權力運行、風險防控、重點領域專項整治等列問題清單、整改清單,深入開展對學校各黨組織履行主體責任情況的督查,延伸監(jiān)督觸角,消除監(jiān)督死角,有的放矢抓好監(jiān)督和規(guī)范工作。
我校以“三不”一體理念、思路和方法深化標本兼治,提高治理效能,扎實推進清廉學校建設。強化執(zhí)紀問責,構建不敢腐的懲戒機制。嚴格紀律執(zhí)行,嚴厲正風肅紀,使紀律真正成為帶電的“高壓線”。
堅持紀挺法前,綜合運用“四種形態(tài)”,通過日常談話、咬耳扯袖的方式,讓黨員清醒認識自己的問題,及時改正;對于執(zhí)迷不悟、知錯不改、違規(guī)違紀的行為,堅決予以查處,防止“破窗效應”,用監(jiān)督執(zhí)紀的力度增強制度執(zhí)行的硬度。
加強制度建設,構建不能腐的約束機制。加強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緊盯選人用人、招生考試、項目評審、職稱評定、基建后勤和采購招標等事關師生核心利益的重點領域、重點崗位,加強防范和監(jiān)管,切實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權。繼續(xù)通過加強內部控制規(guī)范,強化黨務校務公開,扎緊不能腐的籠子,約束各級干部和相關工作人員秉公用權、廉潔用權。
加強廉潔及法治教育,構建不想腐的自律機制。認真落實黨中央《關于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全面加強學校清廉文化建設,使廉潔成為每一位黨員干部的自覺追求。加強理想信念教育、黨紀黨規(guī)教育、法制教育以及警示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提高黨性覺悟、增強法紀觀念,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根基。同時,圍繞權力運行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重點完善常態(tài)化監(jiān)督管理黨員干部的機制。
我校通過深挖校史紅色資源,創(chuàng)新紅色教育模式,弘揚革命精神,根植清廉理念,打好“紅色固本、紅色筑底、紅色強基、紅色沁心”四大組合拳,大力建設清廉學校。
紅色固本,思想鑄廉立清明黨風。發(fā)揮學校“黨性教育基地”和“紅色教育學院”陣地優(yōu)勢,從校史中深掘先輩廉潔史實,開展主題學習教育,在校院兩級黨委中心組學習、干部培訓、三會一課中,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重要論述、黨紀法規(guī)與校風校訓中的紅色廉政文化等教育內容有機結合,以理論武裝強化宗旨意識,筑牢秉公用權的思想根基。
紅色筑底,機制保廉樹清凈校風。健全議事決策機制,校紀委協助黨委不斷完善科學民主決策機制、黨務政務公開機制,圍繞“三重一大”事項,落實黨委會議、校長辦公會議等議事決策監(jiān)督。建立作風約束機制,深挖校史廉潔基因和校風校訓的清廉元素,協助黨委制定領導干部“八條公開承諾”和“機關作風建設六條要求”,加強“一把手”監(jiān)督和深化機關作風建設,不斷提升管理服務效能。
紅色強基,師德倡廉揚清正教風。堅持從嚴治教,把師德師風作為評價教師工作作風第一標準,把校訓“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學生”中體現的“人民本位”精神及廉潔、奉獻作為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標準,引導廣大教師尚廉從教。嚴格教師從業(yè)規(guī)范。抓好師德師風建設,把師德建設列入學校發(fā)展的總體規(guī)劃。加強師德師風考核,將教師廉潔自律情況作為年度考核的依據,納入績效考核、職稱評定、評優(yōu)評先考評體系。
紅色沁心,文化潤廉育清新學風。強化紅色校園環(huán)境熏陶,潤之廣場、國基廣場、弼時路、維漢路、懷中樓、特立樓等以革命杰出校友名字命名的學校廣場、道路、樓棟等,讓師生們在“時空穿越”中感受革命先輩為民族復興而奮斗的精神及求真務實、清正廉潔的風范。開展紅色經典活動,如“紅色之旅”“紅色影視賞析”“紅色經典誦讀”活動,用革命偉人、清廉人物故事激勵學生奮發(fā)向上。
我校打破條塊分割壁壘,秉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強化區(qū)?!拔寰€”戰(zhàn)略合作,協同岳麓區(qū)紀委推進清廉建設,以系統思維打造清廉共同體,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提供更好服務,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
開展清廉文化宣教合作。充分發(fā)揮學校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優(yōu)勢,構建清廉文化宣教陣地,建立多維度清廉文化宣教格局。深掘我校毛澤東、何叔衡、蔡和森、李維漢、任弼時等革命先輩史料清廉元素,提供清廉文化宣教素材。發(fā)揮“青年毛澤東紀念館”校內專題研究性紀念館優(yōu)勢,助力“湖湘廉脈賡續(xù)在岳麓”品牌的清廉文化線路打造。運用學校專業(yè)思想政治隊伍和紅色金牌講解員隊伍,增強清廉文化宣教力量。
開展清廉文化項目推廣合作。依托我校省級“黨性教育基地”以及與長沙晚報報業(yè)集團合作共建的“長沙紅色學院”平臺,挖掘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中的“一師元素”,開發(fā)“陶峙岳和平解放新疆”“紅色管家毛澤民造福新疆”“李維漢主持我國第一部關于民族問題的立法”等維護邊疆統一、促進民族團結和共同繁榮的系列故事,及毛澤東、楊開慧、郭亮、徐特立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主題的紅色教育課程,將其創(chuàng)造性轉化為移動化、社交化、可視化的校本清廉教育資源,聯合打造清廉文化教育培訓項目,推動黨員領導干部廉政教育培訓等方面的深入合作。
開展清廉智庫建設合作。充分發(fā)揮我校學科資源與人才隊伍優(yōu)勢,依托學校的省級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的科研平臺、基地、團隊,合作開展清廉課題項目申報、案例研究等,為清廉區(qū)域建設輸出理論與智慧,提升我校清廉智庫的社會影響力。
開展監(jiān)督執(zhí)紀執(zhí)法合作。聯合相關單位共同辦案和審理案件,彌補力量不足,根據授權,共同推進疑難復雜檢舉控告問題核查、紀律審查監(jiān)察調查、審理工作;加大經驗交流力度,互相借鑒完善黨風廉政和反腐敗制度建設,進一步織牢制度的籠子;開展聯合調研,對相關重大調研課題,根據需要組織力量聯合進行,確保學校監(jiān)督執(zhí)紀執(zhí)法、審查調查工作質效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