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子
“真想寫點什么,家族的點點滴滴。不是不想去寫,是沒有確確實實的證據(jù)。寫家里的東西一定要真實,有姓有名,出生年月日,還要知道他干過什么,要想知道這個,必須有一個真正知道我們家族歷史的人。這個人找不到,什么也寫不了?!?/p>
這是彌留之際的父親寫的。
他患病后,為轉(zhuǎn)移他的注意力,我假裝對家族的故事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送了他一本嶄新的日記本,囑咐他寫寫家族的故事。或許是沒心情,或許是沒精力,也或許是沒體力了,他只寫了三頁。
近一年的時間,父親一定把他這一生反復(fù)拿出來咀嚼過,才寫了這三頁不足千字的告別信!與我們告別,與這個世界告別,跟這一世的他自己告別。
這三頁紙的告別,讓我們對彌留之際的他更多了一份疼惜和留戀。
開篇這一段,是寫給我看的。好像我拜托了他一件事,他沒有完成好,特意解釋。在結(jié)尾,他像是知道我看不得錯別字的強迫癥,沒忘記加一句話:“提筆忘字,可能會有很多錯字和別字,勿見笑?!?/p>
“勿見笑”?事到如今,我又怎會笑得出來。
據(jù)母親說,他發(fā)病后期腦子和眼神不怎么好用,手眼配合更是受限。
有次,他想要為手機充電,充電器插頭離墻上的插座只有幾厘米的距離,但他就是看不見,更別說插進去。母親見他無數(shù)次重復(fù)動作,疑惑地問他,你是咋了,再往里點啊。
父親瞬間崩潰,平生第一次當(dāng)著母親的面,像個孩子一樣哭起來,我看不見了,我可能真的不行了,我怕是等不到囡囡高考了。
囡囡是我的女兒,正處于高三最后的沖刺階段??此忌侠硐氲拇髮W(xué),是他一直堅持活下去的執(zhí)念。
上次他從北京離開,女兒跟他約好,姥爺,一定要堅持,等我的好消息。他笑著諾諾答應(yīng),像她小時一樣,與她拉鉤,定下君子之約。
顯然,彌留之際的父親在“熬”。生如焚爐,人似柴薪,身染重病的父親,就像一塊倔強的木柴,為看到外孫女夢想照進現(xiàn)實,挺著一身硬骨頭,不肯輕易變成灰燼。
在那樣的情況下,既要琢磨用語,又要一筆一畫寫下這些字,還要避開母親,藏到一個大家平時不會注意的地方,想必他一定費了不少氣力。
十個月前,父親被確診鱗狀細胞癌晚期。在醫(yī)院,他發(fā)現(xiàn)異樣后,逼問醫(yī)生,他還能活多久?被告知,最多三個月;他逼著我們,給他辦理出院手續(xù);回家后,他囑母親不許告知左鄰右舍,只是每天優(yōu)哉游哉地打麻將,樂呵呵地陪母親遛彎。他日漸消瘦,別人問起,只說胃口不好。趕上疫情開始前的好日子,還特別到我家小住了數(shù)日。
那段時間,大概是我和他相處最融洽的時候。以前,他是殘暴無能的君王,我是揭竿而起的叛軍;如今,我們是心無裂隙的親密父女。
或許是知道去日不多,父親表現(xiàn)得極其溫順,我要他怎樣,他便怎樣配合,就好像,他看完了命運寫好的劇本,知道屬于他的那部劇即將落幕,而我的還需要繼續(xù),他開始盡力配合我,演好我需要的角色。
白天我和先生去上班,晚上,我們帶他倆外出吃飯,回家一起看電影,一起喝茶,一起懷舊。這期間,我常常拽著他自拍,要是以前,父親會一臉嫌棄地走開。而那些天,無論什么時候我舉起手機說,爸,來,笑一個。他一定笑瞇瞇急吼吼將臉湊近鏡頭,嘴角上揚,慈愛地看著手機屏里的我,雖然有時明顯看出來很勉強。我假裝看不出來,反正他也不會氣惱,我要多留一些合影,以彌補多年來他始終不愛照相的遺憾。
無論我何時問他,身體感覺如何,他都一副云淡風(fēng)輕的表情:放心吧,爸沒事。
他每天看起來都很快活,看他喜歡的電視劇,沒事就在屋內(nèi)轉(zhuǎn)來轉(zhuǎn)去,看看這個,摸摸那個,像是要把這個家刻在眼里,高興起來還會哼唱老歌,似乎那個叫作癌癥的病魔從來就沒來過,也好像他從來就沒把它放進眼里。
遇到住校的女兒周末回家,他更是開心,吃飯時都不舍得離開視線,那是他親手帶大的孩子。是她,一點點擦亮了他身上所有慈愛的光。對那個從小就柔軟可人的小生命,他給予了從未有過的耐心和溫柔,似乎是要彌補之前父親角色的缺失。她已然十八歲了,他還不離嘴地叫著她襁褓之中的小名,極盡溺愛語氣。
父親在那段時光的超然和淡定,我在那三頁紙里找到了答案:
“從查出我得了這個病,我的心一下就放了下來。以前我活著就是為了看住我的孩子們和我愛人。在平常的日子里,我對他們要求非常嚴(yán)格?,F(xiàn)在,他們都長大成人了,我沒有什么后顧之憂了,心情開朗。至于我的愛人,有三個女兒在,我非常放心?!?/p>
“很多事,都是我的錯,細節(jié)不能說,過去的事說它干嗎?知道錯了,也晚了?!?/p>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如果不是即將走進生命的盡頭,恐怕父親決計不會說出這樣的話。
確診后,父親安靜得就像病魔手里攥緊的一粒砂礫,因為放棄掙扎,不手術(shù)、不化療,以最坦然的姿態(tài),向死而生,意外活過了醫(yī)生預(yù)估的“三個月”期限。
多出來的這些時光,就好像生命賬戶里憑空多了一筆巨款,我們既欣喜若狂,又小心翼翼,唯恐走漏了風(fēng)聲,惹來死神的討要。
四月底,母親給我打電話,說他病危,已經(jīng)不認得人,我立刻安頓女兒,安排工作,著手回家的準(zhǔn)備。
我出生,他歡天喜地迎我;他走,無論如何我也要送他一程。
風(fēng)塵仆仆趕到家,我被眼前的父親嚇到了。他已瘦成皮包骨頭,比視頻里更黑更瘦。我怔怔地看著,忘了叫他,忘了放下行李,悲傷的浪潮剎那間席卷了我。
父親的頭發(fā)全白了,早就剃光的頭頂冒出了新一茬的花白發(fā)根。因為瘦,臉上的骨架格外突兀起來,左眼邊那顆黑痣異常刺眼,兩只耳朵的耳垂縮了回去,渾身上下的皮膚發(fā)黑發(fā)硬,上面還有皮膚潰爛愈合后留下的各種硬痂。與病魔的這一場仗,父親打得并不輕松。
看見我回來,母親有些激動,你爸知道你要回來,昨天開始好好吃飯,這不,中午剛喝完一碗粥。
聽到母親的話,父親似乎一下清醒了。他望向我,牽起嘴角笑了,我強忍著眼淚大叫,爸!他高興地應(yīng)我,哎。我又叫,他又耐心地應(yīng)我,如此反復(fù),不厭不煩,就好像,我是他剛剛會叫人的孩子,而他是充滿驚喜的年輕父親。
母親說這是回光返照,然而,在科學(xué)上,回光返照只有幾個小時時間,事實證明,看到我回來,父親重又提起精神,打響了屬于他一個人的戰(zhàn)斗。
離女兒高考只有一個月,離他兌現(xiàn)與女兒的諾言也一步之遙。
但誰也不知道,這一步,他走得有多艱難。
“想想過去我有很多自責(zé),對我的兩個弟弟沒有盡到自己的責(zé)任,對我們的孩子也不知道怎么關(guān)愛,說實話,我自己都不知道怎么照顧自己?!?/p>
對于一生心高氣傲的他,寫出這樣的話委實不易。不知道他暗夜里遲疑猶豫了多少次,才鼓足了勇氣,在我們面前這樣袒露自己。
他本有個哥哥,因病早夭。他出生后,被父母及祖父輩更緊張地呵護疼愛,取名“拴緊”,意思是拴緊了,別再被死神拽走。
在少年時期,健康地活著就是他最大的任務(wù)。等有了兩個弟弟,他想當(dāng)然地行使著做兄長的權(quán)利,兩個弟弟稍有不聽話,便被拳腳伺候。三弟因為逃學(xué),被他追了三條街,打斷了一根拇指粗的棍子。他的父親去世后,他仍舊在生活的黑洞里混沌度日,只與煙酒耳鬢廝磨,對寡母幼弟,沒有盡到長兄應(yīng)有的照顧責(zé)任。
患病后,他仿佛參透了生活的意義,與兩個弟弟走動密切,對子侄也愛護有加。發(fā)現(xiàn)日記本的那天晚上,他的兩個弟弟按時來探望他。他見到后,支撐著坐了起來,說了一些含糊不清的話。見兩人都猜不出來,父親竟有些急了,瞪著眼睛,望著他倆,同時猛地伸出手掌,下一秒好像就要打人的樣子。
那是他發(fā)脾氣時的樣子,我們都見慣了。過去曾厭煩無比,那一刻卻覺得特別欣慰。還能打人,看來還有力氣,同時也都寬容地笑起來。在病魔面前,血脈相連讓我們輕易就選擇了原諒。
隨后,他不耐煩地朝兩個弟弟揮手,連續(xù)說了兩次,都走,都走。
像是胡話,也像是氣話。
我在家?guī)滋?,猜到他可能是餓了,問他,爸是不是餓了?他點點頭。我趕緊忙活為他沖蛋白粉。怕燙到他,我把沏好的蛋白粉分成了兩個半碗。看見只有半碗,他有些不滿,竟自顧自地站起來,走到飲水機去接水,要裝滿那只碗。我見狀趕緊端了另外半碗,他接過來,準(zhǔn)確無誤地將手中那碗倒了進去,兩個半碗合成了一碗,滿滿當(dāng)當(dāng)。他這才回到床邊坐下,在我們驚訝的目光中,一口氣全部喝了下去。
那些天,他像是一閉眼就要跟死神搏斗,強悍的意志力讓他掙扎著不肯就范,一睜眼就要強迫自己喝下湯湯水水聊以續(xù)命,躺下閉眼,繼續(xù)投入戰(zhàn)斗。
照顧他躺下,我拿出了有他筆跡的日記本。他的弟弟們,兩個年過花甲的人,眼神都不好使了,使勁兒湊近日記本里那三頁紙,仔細辨認那些既認真又潦草的字,邊看,邊抹起了眼淚??串?,再望望病床上昏昏沉沉的他,揮揮手,笑著說,啥也不說了,都過去了,你是哥,我們是弟,一筆寫不出兩個“孫”,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家里我是老大,從記事起,就只知道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在家從來不管事,這些家庭瑣事對我來說就是一道難題。頭疼,頭疼也得過。結(jié)婚生子,過小時從來沒有經(jīng)過的生活。該怎么辦,無從下手,難。難,也得過,就從柴米油鹽做起。這不是我做的事兒,我老婆做,什么都是她做。我在這方面就是廢物一個,可難為她了?!?/p>
母親并不是溫柔的人,也為將逝丈夫的“看見”落下淚來。她無限溫柔地看著父親,仿佛他依舊是當(dāng)年唇紅齒白讓她心動的少年郎。
結(jié)婚近五十年,家里家外,都是母親踩著風(fēng)火輪拳打腳踢一一擺平。父親根本不懂婚姻為何物,便糊涂成婚。為承擔(dān)家庭重任,剛開始他還意氣風(fēng)發(fā),跑生意,做買賣,終究因書生意氣,又眼高手低,虧得血本無歸。生活逼迫之下,他索性做起甩手掌柜,將肩上所扛重任一并卸給妻子,有煙有酒,便做瀟灑神仙,妻女們?nèi)绾紊?,他從未上心?/p>
如今想來,他并非不上心,只是無能為力,一頭躲避到煙酒的世界,不肯面對自己的失意失敗。
我從千里之外的京城趕回家后,替代母親照護告別信里自稱“廢物”的父親。連續(xù)一個星期,他都堅持一天四頓流食,每次都狼吞虎咽,仿佛故意吃給我看,讓我放心。
一天早晨,看到新買來的胡辣湯,父親的眼睛發(fā)亮,雙手端起來,也不要勺子,吸溜著喝了起來。中間,我逗他,爸,給我留一口嘗嘗唄。他不理,還把碗轉(zhuǎn)到另外一邊,繼續(xù)喝,像個護食的孩子。
幾分鐘的工夫,他竟喝光了??吹酵氲走€有些殘渣,要用手里的紙巾劃拉。母親見狀,趕緊把勺子遞過去,他仿佛不會用一樣,遲疑著不肯接。我接過勺子,搶過碗,將最后一點湯底刮到勺子里,喂到他嘴邊,他竟也聽話順從張嘴吃下。
看到他吃得如此專注和稀罕,我突然鼻子發(fā)酸——這一生,我們誰不是從“廢物”開始,再到“廢物”結(jié)束。即便這樣,“廢物”這個詞也是好的:只要他還有一口氣在,我回到家喊一聲“爸”,能有個聲音回應(yīng)我;即便是“廢物”,是護食的“廢物”,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在家從來不管事”的廢物,只要他在,我就還是個父母雙全的孩子。
我知道他油燈將盡,擔(dān)心他的每頓飯都可能是最后一頓。聽過太多的民間傳說,我不想讓他成了餓死鬼,一定確保他能吃飽。但我不敢說出來,我是母親和兩個妹妹的主心骨,不能說喪氣的話。想到這里,我故意高興起來,對著她們說,你們看,他這么能吃,一定會慢慢好起來的。
她們?nèi)寺犃?,也便高興起來,我們都假裝看不到他的病態(tài)。
接下來的兩個小時,父親精神極好,一臉滿足,躺下去卻不肯閉眼。我們一起跟他回憶過去。我從時光的長河中挑挑揀揀,小心剔去那些陰暗的、黑色的記憶,留下那些溫暖的、閃光的片段:過年時他和母親一起為我們熬魚湯、炸丸子;我貪吃他買來的橘子,手成了黃色;二妹貪吃他買的西瓜,吃壞了肚子;小妹生下被送了人,他知道后輾轉(zhuǎn)追回。
想到,他不過也是被生活逼著長大的孩子,在我們面前,要佯裝成大人模樣,我有些心疼地說,爸,這些年,您辛苦了。
父親咧了一下嘴,慢慢閉上眼,嘆了一口氣,揮手,有氣無力地說,出去吧。
他仿佛困極,眼睛再也睜不動了。
誰也不知道,彌留之際的父親在想什么。
他再也不用去解生活這道難題了。剩下的所有難題,交給了我們。
“經(jīng)過各方檢查,確定了我的命運。我不吃驚,可嚇壞了我的家人,傷心、害怕、絕望,我只好給他們打氣、壯膽、安撫,使她們對我有信心,不能氣餒?!?/p>
這是三頁紙的最后一段,他一直在給自己打氣。我想,他一定還想寫,只是后來,他實在寫不動了,就好像,他的力氣只夠從記憶的汪洋大海里,打撈出這三頁紙上的這些字。
那天半夜,父親說渾身發(fā)冷,母親爬起來幫他蓋了兩床被子。
一大早,父親發(fā)起了高燒,39度5,腿腳冰涼,上身卻熱得發(fā)燙。
我找來退燒貼貼在他額頭,他乖巧地不作聲,任由我貼。一個小時后,父親竟退了燒,再次挺了過來,且顫巍巍撐著手坐了起來。
我特別想說,爸,如果太難受,就放心走吧。
卻怎么也說不出口。
雖然有些不清醒,父親仍舊保持著父親的尊嚴(yán),大小便不讓女兒們插手,只讓母親參與。
看他起來,二妹猜到他要如廁,便跑過去想要幫手。被父親發(fā)覺,怒斥,且不斷大聲叫著母親的名字。抓住紙在床上等,堅持到二妹走出房間,母親進屋,關(guān)上門,才肯解決。
在家里的幾天,我不停地接電話,有時是單位,有時是正備戰(zhàn)高考的女兒。父親聽著皺眉,仿佛有些著急,看到我,他掛在嘴邊最多的是,走。
那晚,他又一次抬手轟我,你走吧。
我笑著戲謔,我可不敢走,萬一你有個好歹,親戚們不會放過我。
他歪嘴笑,然后咬字清楚地說,誰敢!
我笑,到時候,你走了,你還管得了他們?
他饒有意味地一笑,神情篤定地說,管得了!
我笑著笑著,眼睛濕了,此時此刻,他還當(dāng)他是我的保護神。
回程那晚,我一夜無眠。一早起來,看父親睡得安穩(wěn),身子有序起伏。我越過母親,依偎在他身邊,長久地看著這個行將就木的老人,再一次紅了眼睛。疫情難測,千里之遠,誰知道,再見,他是一抔黃土,還是一張照片。
或許感受到了我的眼光,他竟慢慢睜開了眼,望著我,手慢慢挪過來握住我的手。
我笑著喚他,爸。
他虛弱地回應(yīng)我,嗯。
我說,我今天就要走了。
他含糊不清地說,有囡囡,你走吧,你走吧。
我笑著對著他說,不著急,下午才走。答應(yīng)我,等著我們。囡囡高考完,我們立刻就回來。
他嘴有些歪,勉強浮起笑意,仿佛我說中了他的心事,輕聲說,好。
然后,抽回手,又緩緩地閉上了雙眼。
我內(nèi)心一痛,明知道他正處于彌留之際,日子不多,我卻不能安心留下來陪他。千里之外,我還有一個家,有正備戰(zhàn)高考的女兒,有在疫情之中需要保護的一百多位老人,有諸多需要安排處理的工作,我不能再多逗留。
過去我少年意氣,一心只想遠離戰(zhàn)火紛亂的家,遠離脾氣暴躁的他。這些年,見慣人情冷暖,再回頭看這個冷面熱心的人,才意識到父母無過。只是,彼時他們也無人教導(dǎo),如何為人父母,又缺乏溝通,才導(dǎo)致父女之間如同楚河漢界,勢不兩立。但他給出的那顆心,始終滾燙而炙熱。只是在生死一線,那份心意才清晰可見。
那三頁紙的告別,是他拼盡全力,給我們的最后的愛。
母親知我心意,拉過我的手對我說,你爸每天吃這么多,也是為了等囡囡高考,你放心回家吧,你爸還能堅持,有事我給你打電話。
說完,母親輕喚父親的名字,你說是吧。
父親笑著睜開眼,看著我,點頭,手又摸索著找到我的手,使勁兒握了握,像是給我肯定,又仿佛赦我無罪。
十五天之后,父親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前一晚,我夢到父親去了天上。山頂炫目的陽光傾瀉而下,父親穿著尋常衣服,沐浴在五彩的光里,正躬身,一步步沿著天階往上走。我在山下,大聲呼喊他,他停下,回頭,朝我笑,慈愛地笑。
責(zé)任編輯 侯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