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俗世奇人新篇

        2023-01-20 11:50:03馮驥才
        北京文學(xué) 2023年1期

        馮驥才

        格色津門人稱奇,

        誰有絕活誰第一,

        位重錢多排不上,

        請到一邊待著去。

        史上英豪全入土,

        田野才俊照樣活,

        異事妙聞信口扯,

        扯完請我吃一桌。

        西門外往西再走三百步,房子蓋得就沒規(guī)矩了,東一片十多間,西一片二三十間,中間留出來歪歪斜斜一些道兒好走路。有一個岔道口是塊三角地,上邊住了幾戶人家,這塊地迎前那個尖兒,太小太短,沒法用,沒人要。

        住在三角地上的老蔡家動了腦子,拿它蓋了一間很小的磚瓦屋,不住人,開一個小雜貨鋪。這一帶沒商家,買東西得走老遠(yuǎn),跑到西馬路上買。如今有了這個吃的穿的用的一應(yīng)俱全的小雜貨鋪,方便多了,而且漸漸成了人們的依賴。過日子還真缺不了這雜貨鋪!求佛保佑,讓它不衰。有人便給這小雜貨鋪起個好聽的名字,叫萬年青。老蔡家也喜歡這店名,求人刻在一塊木板上,掛在店門口的墻上。

        老蔡家在這一帶住了幾輩,與這里的人家都是幾輩子的交情。這種交情最金貴的地方是彼此“信得過”。信得過可不是用嘴說出來的,嘴上的東西才信不過呢。這得用多少年的時間較量,與多少件事情較真,才較出來的。日常生活,別看事都不大,可是考量著人品。老蔡家有個規(guī)矩,從早上日出,到下晌日落,一年到頭,刨去過年,無論嘛時候,店門都是開著的,決不叫鄉(xiāng)親們吃閉門羹。這規(guī)矩是老蔡家自己立的,也是立給自己的;自己說了就得做到;而且不是一天一月一年做到,還得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做到,沒一天不做到,或者做不到?,F(xiàn)在萬年青的店主是蔡得勝,他是個死性人,祖上立的規(guī)矩,他守得更嚴(yán)更死。這可是了不得的!誰能一條規(guī)矩,一百年不錯半分?

        這規(guī)矩,既是萬年青的店規(guī),也是老蔡家的家規(guī)。雖然老蔡家沒出過狀元,沒人開疆拓土,更沒有當(dāng)朝一品,可是就憑這天下獨有的店規(guī)家規(guī),一樣叫人敬佩,臉上有光。老蔡走在街上,鄰人都先跟他招呼。

        一天,老蔡遇到撓頭的事。他的堂兄在唐山挖煤砸斷了腿,他必得去一趟看看,連去帶回大約要五天,可是鋪子就沒人照看了。他兒子在北京大柵欄綢緞莊里學(xué)徒,正得老板賞識,不好叫回來。他老婆是女人家,怵頭外邊打頭碰臉的事。這怎么辦?正這時候,家住西馬路一個發(fā)小馬得貴來看他,聽他說起眼前的難事,便說他一個遠(yuǎn)親在北洋大學(xué)堂念書,名叫金子美,江蘇常州人,現(xiàn)在放暑假,回家一趟得花不少錢,便待在學(xué)堂沒走,不如請來幫忙。他人挺規(guī)矩,在天津這里別人全不認(rèn)識,關(guān)系單純。

        老蔡把金子美約來一見,這人二十多歲,白凈臉兒,戴副圓眼鏡,目光實誠,說話不多,有條有理,看上去叫人放心。尋思一天后,便把萬年青交給他了。說好五天,日出開門,日落關(guān)門,誠心待客,收錢記賬。老蔡家的店鋪雖小,規(guī)矩挺多,連撣塵土的雞毛撣子用完了放在哪兒都有一定的規(guī)矩。金子美腦袋像是玻璃的,放進(jìn)什么都清清楚楚。老蔡交代完,又叮囑一句:“記著一定守在鋪子里,千萬別離身?!?/p>

        這北洋大學(xué)堂的大學(xué)生笑道:“離開這兒,我能去哪兒?除去念書,我什么事也沒有。放心吧!”

        老蔡咧嘴一笑,把萬年青放在他手里了。

        金子美雖然沒當(dāng)過伙計。但人聰明,干什么都行。一天生,兩天熟,干了兩天,萬年青這點事就全明白了。每天買東西不過幾十人,多半是周邊的住家。這些老街坊見了金子美都會問一句:“老蔡出門了?”金子美說:“幾天就回來了?!崩辖址换ハ嗳贾?,全都不多話。這些街坊買的東西離不開日常吃的用的。特別是中晌下晌做飯時,鹽沒了,少塊姜,缺點燈油,便來買,缺什么買什么;過路的人買的多是一包紙煙;饞了買個糖塊擱在嘴里。

        金子美每天剛天亮就從學(xué)堂趕到萬年青,開了地鎖,卸下門板,把各類貨品里里外外歸置好,撣塵凈掃,一切遵從老蔡的交代。從早到晚一直盯在鋪里,有尿就尿在一個小鐵桶里,抽空推開后門倒在陰溝里,有屎就憋著晚間回去路上找茅房去拉。在鋪子里,拿出全部精神迎客送客,賣貨收錢,從容有序,沒出半點偏差。他一天三頓飯都吃自己帶來的干糧。下晌天黑,收攤關(guān)門,清點好貨物和收銀,上好門板,回到學(xué)堂去睡覺。一連三天,沒出意外,一切相安無事。

        轉(zhuǎn)天一早剛到了萬年青,一位同室學(xué)友找來說,從租界來了一個洋人,喜歡攝影,個子很高,下巴上長滿胡子,來拍他們的學(xué)堂。北洋大學(xué)堂是中國首座洋學(xué)堂,洋人有興趣,這洋人說他不能只拍場景,還要有人。這時放暑假了,學(xué)堂里沒幾個人,就來拉他。金子美說店主交代他這鋪子白天不能關(guān)門,不能叫老主顧吃閉門羹。學(xué)友笑了,說:“誰這么死性子,你關(guān)門了,人家不會到別的地方去買?”他見金子美還在猶豫,便說:“你關(guān)了一會兒門怕什么,他也不會知道?!弊用烙X得也有道理,就關(guān)上門,隨著這學(xué)友跑到了大營門外運(yùn)河邊的北洋大學(xué)堂。

        金子美頭一次見到照相匣子,見到怎么照相,并陪著洋人去到學(xué)堂的大門口、教室、實驗室、圖書館、體育場一通拍照,還和幾位學(xué)友充當(dāng)各種角色。大家干得高興,玩得盡興,直到日頭偏西,趕回到城西時,天暗下來。在他走到街口,面對著關(guān)著門黑乎乎的店鋪,一時竟沒有認(rèn)出來,以為走錯了路。待走近了,認(rèn)出這閉門的小店就是萬年青,心里有點愧疚。他辜負(fù)了人家老蔡。在點貨結(jié)賬時,由于一整天沒開門,一個銅錢的收入也沒有,這不虧了人家老蔡了嗎?他便按照前三天每日售貨的錢數(shù),從鋪子里取出價錢相當(dāng)?shù)呢浧?,充?dāng)當(dāng)日的售出;再從自己腰包里拿出相當(dāng)貨價的錢,放在錢匣子里。這樣一來,便覺得心安了。

        再過一天,老蔡回來了,金子美向他交代了一連五日小店鋪的種種狀況,報了太平,然后拿出賬目和錢匣子,錢貨兩清。老蔡原先還有些莫名的擔(dān)心,這一聽一看,咧開滿是胡茬的嘴巴子笑了。給子美高高付了幾天的工酬。子美說:“這么多錢都夠回家一趟了?!?/p>

        這事便結(jié)了??墒沁€沒結(jié)。

        一天,金子美在學(xué)堂忽接到老蔡找人送來的信兒,約他后晌去萬年青。子美去了,老蔡弄幾個菜半斤酒擺在桌上,沒別的事,只為對子美先前幫忙,以酒相謝。老蔡沒酒量,子美不會喝,很快都上了頭。老蔡說:“我真的挺喜歡你。像你這種實誠人,打燈都沒法找。我雖然幫不了你嘛忙,我這個鋪子就是你的,你想吃什么用什么——就來拿!隨你拿!”

        子美為了表示自己人好,心里一激動,便把他照看鋪子時,由于學(xué)堂有事關(guān)了門,事后怕虧了老蔡而掏錢補(bǔ)款的事說了出來。他認(rèn)為老蔡會更覺得他好。誰想到老蔡聽了,臉上的笑意登時沒了,酒意也沒了,直眉瞪眼看著他。好像他把老蔡的鋪子一把火燒了。

        “您這是怎么了?”他問。

        “你關(guān)了多長時間的門?”老蔡問,神氣挺兇。

        “從早上。我回來的時候……快天黑了?!?/p>

        “整整一天?一直上著門板?”

        “上了呀,我哪敢關(guān)門就走?!?/p>

        靜了一會兒。忽然老蔡朝他大叫起來:“你算把我毀了!我跟你說好盯死這鋪子絕對不能離人、絕對不能關(guān)門!我祖上三代,一百年沒叫人吃過閉門羹!這門叫你關(guān)上了,還瞞著我,我說這些天老街坊見了我神氣不對。你坑了我,還坑了我祖宗!你——給我走!”老蔡指著門,他從肺管子里呼出的氣沖在子美臉上。

        子美不明白發(fā)生了什么。他驚訝莫解,但老蔡的憤怒與絕望,使他也無法再開口。老蔡的眼珠子瞪出了眼白,指著門的手劇烈地抖。他慌忙退身,出來,走掉。

        這事沒人知道,自然也沒人說,但奇怪的是,從此之后這一帶人再也沒人說老蔡家的那個“家規(guī)”了;萬年青這塊牌子變得平平常常了;原先老蔡身上那有點神奇的光也不見了。

        一年后,人說老蔡得了病,治不好,躺在家里開不了店,雜貨鋪常常上著門板,萬年青不像先前了!過了年,兒子把他接到北京治病養(yǎng)病,老伴也跟著去了,居然再沒回來。鋪子里的東西漸漸折騰出去了,小磚房空了,閑置一久,屋頂生滿野草,像個野廟荒屋。那塊“萬年青”的店牌早不知嘛時候沒的。再過多半年,老蔡的兒子又回來一趟,把這小屋盤給了一個楊柳青人,開一個早點鋪,炸油條、烙白面餅、大碗豆?jié){,熱氣騰騰,香氣四溢,就像江山社稷改朝換代又一番景象。

        清初以降,天津衛(wèi)婦女纏腳的風(fēng)習(xí)日盛。無論嘛事,只要成風(fēng),往往就走極端,甚至成了邪。比方說東南角二道街鮑家的抱小姐。

        抱小姐姓鮑。鮑家靠販賣皮草發(fā)家,有很多錢。雖然和八大家比還差著點,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鮑家老爺說,他若是現(xiàn)在把鋪子關(guān)了,不買不賣,徹底閑下來,一家人坐著吃,雞鴨魚肉,活魚活蟹,精米白面,能吃上三輩子。

        人有了錢就生閑心。有了閑心,就有閑情、雅好,著迷的事。鮑老爺愛小腳,漸漸走火入魔,那時候纏足尚小,愈小愈珍貴,鮑老爺就在自己閨女的腳上下了功夫。非要叫閨女的小腳冠絕全城,美到頂美,小到最小。

        人要把所有的勁都使在一個事上,鐵杵磨成針。閨女的小腳真叫他鼓搗得最美最小。穿上金色的繡鞋時像一對金蓮,穿上紅色的繡鞋時像一對香菱。特別是小腳的小,任何人都別想和她比——小到頭小到家了。白衣庵卞家二小姐的小腳三寸整,北城里佟家大少奶奶戈香蓮那雙稱王的小腳二寸九,鮑家小姐二寸二。連老天爺也不知道這雙小腳是怎么鼓搗出來的。不少人家跑到鮑家打聽秘籍,沒人問出一二三。有人說,最大的秘訣是生下來就裹。別人五歲時裹,鮑家小姐生下來幾個月就纏上了。

        腳太小,藏在裙底瞧不見,偶爾一動,小腳一閃,小荷才露尖尖角,鮮亮,上翹,靈動;再一動就不見了,好賽嬌小的雛雀。

        每每看著來客們臉上的驚奇和艷羨,鮑老爺感到無上滿足。他說:“做事不到頭,做人難出頭?!边@話另一層意思,單憑著閨女這雙小腳,自己在天津也算一號。

        腳小雖好,麻煩跟著也來了。閨女周歲那天,鮑老爺請進(jìn)寶齋的伊德元出了一套“彩云追鳳”的花樣,繡在閨女的小鞋上,準(zhǔn)備抓周時,一提裙子,露出雙腳,叫來賓見識一下嘛樣的小腳叫“蓋世絕倫”??墒墙o小姐試鞋時,發(fā)現(xiàn)閨女站不住,原以為新鞋不合腳,可是換上平日穿的鞋也站不好,邁步就倒。鮑太太說:“這孩子嬌,不愿走路,叫人抱慣了。”

        老爺沒說話,悄悄捏了捏閨女的腳,心里一驚!閨女的小腳怎么像個小軟柿子,里邊好賽沒骨頭?他埋怨太太總不叫閨女下地走路,可是一走就倒怎么辦?就得人抱著。往后人愈長愈大,身子愈大就愈走不了,去到這兒去到那兒全得人抱著。

        這漸漸成了老爺?shù)囊粋€心病。

        小時候丫鬟抱著,大了丫鬟背著。一次穿過院子時,丫鬟踩上鳥屎滑倒。小姐雖然只摔傷皮肉,丫鬟卻摔斷腿,而且斷成四截,骨頭又沒接好,背不了人了。鮑家這個丫鬟是落垈?cè)?,難得一個大塊頭,從小干農(nóng)活有力氣。這樣的丫鬟再也難找。更大的麻煩是小姐愈大,身子愈重。

        鮑老爺腦袋里轉(zhuǎn)悠起一個人來,是老管家齊洪忠的兒子連貴。齊洪忠一輩子為鮑家效力。先是跟著鮑老爺?shù)牡?,后是跟著鮑老爺。齊洪忠娶妻生子,喪妻養(yǎng)子,直到兒子連貴長大成人,全在鮑家。

        齊家父子長得不像爺兒倆。齊洪忠瘦小,兒子連貴大胳膊大腿;齊洪忠心細(xì),會干活,會辦事;兒子連貴有點憨,缺心眼,連句整話都不會說,人粗粗拉拉,可是身上有使不完的力氣,又不惜力氣。鮑家所有需要用勁兒的事全歸他干。他任勞任怨,順從聽話。他爹聽鮑老爺?shù)模人堵犂蠣數(shù)?。他比小姐大四歲,雖是主仆,和小姐在鮑家的宅子里一塊兒長大,而且小姐叫他干嗎他就干嗎。從上樹逮鳥到掀起地磚抓蝎子。不管笨手笨腳從樹上掉下來,還是被蝎子蜇,都不在乎。如果找一個男人來抱自己的女兒,連貴再合適不過。

        鮑老爺把自己的念頭告訴給太太,誰料太太笑道:

        “你怎么和我一個心思呢。連貴是個二傻子,只有連貴我放心!”

        由此,齊連貴就像小姐一個活轎子,小姐無論去哪兒,隨身丫鬟就來呼他。他一呼即到,抱起小姐,小姐說去哪兒就抱到哪兒。只是偶爾出門時,由爹來抱。漸漸爹抱不動了,便很少外出。外邊的人都叫她“抱小姐”。聽似鮑小姐,實是抱小姐。這外號,一是笑話她整天叫人抱著,一是貶損她的腳。特別是那些講究纏足的人說她腳雖小,可是小得走不了路,還能叫腳?不是爛蹄子?再難聽的話還多著呢。

        爛話雖多,可是沒人說齊連貴壞話。大概因為這傻大個子憨直愚呆,沒腦子干壞事,沒嘛可說的。

        鮑老爺看得出,無論他是背還是抱,都是干活。他好像不知道自己抱的人是男是女,好像不是小姐,而是一件金貴的大瓷器,他只是小心抱好了,別叫她碰著磕著摔著。小姐給他抱了七八年,只出了一次差錯。那天,太太發(fā)現(xiàn)小姐臉色氣色不好,像紙賽的刷白,便叫連貴抱著小姐在院里曬曬太陽。他一直抱著小姐在院里火熱的大太陽地兒站著。過了許久,太太出屋,看見他居然還抱著小姐在太陽下站著,小姐臉蛋通紅,滿頭是汗,昏昏欲睡。太太罵他:

        “你想把小姐曬死!”

        嚇得他一連幾天,沒事就在院里太陽地里跪著,代太太懲罰自己。鮑老爺說:

        “這樣才好,嘛都不懂才好,咱才放心?!?/p>

        這么抱長了。一次小姐竟在連貴懷里睡著了。嘿,在哪兒也沒有給他抱著舒服呢。

        連貴抱著小姐直到她25歲。

        光緒二十六年,洋人和官府及拳民打仗,一時炮火連天,城被破了。鮑太太被塌了的房子砸死,三個丫鬟死了一個,兩個跑了。齊家父子隨鮑家父女逃出城,路上齊洪忠被流彈擊中胸脯,流著血對兒子說,活要為老爺和小姐活,死也要為老爺和小姐死。

        連貴抱著小姐跟在鮑老爺身后,到了南運(yùn)河邊就不知往哪兒走了,一直待到饑腸餓肚,只好返回城里,老宅子被炸得不成樣子,還冒著火冒著煙。往后的日子就一半靠老爺?shù)哪X子,一半靠連貴的力氣了。

        五年后,鮑老爺才緩過氣來,卻沒什么財力了。不多一點皮草的生意使他們勉強(qiáng)糊口。鮑老爺想,如果要想今后把他們這三個人綁定一起,只有把女兒嫁給連貴。這事要是在十年前,連想都不會想,可是現(xiàn)在他和女兒都離不開這個二傻子了,離了沒法活。尤其女兒,從屋里到屋外都得他抱。女兒三十了,一步都不能走,完全一個廢人,誰會娶這么一個媳婦,嘛也干不了,還得天天伺候著?現(xiàn)在只一個辦法,是把他們結(jié)合了。他把這個意思告訴女兒和連貴,兩人都不說話;女兒沉默,似乎認(rèn)可,連貴不語,好似不懂。

        于是鮑老爺悄悄把這“婚事”辦了。

        結(jié)了婚,看不出與不結(jié)婚有嘛兩樣,只是連貴住進(jìn)女兒的屋子。連貴照舊一邊干活,一邊把小姐抱來抱去。他倆不像夫妻,依舊是主仆。更奇怪的是,兩三年過去,沒有孩子。為嘛沒孩子?當(dāng)?shù)牟缓脝?,托一個姑表親家的女孩來探聽。不探則已,一探嚇一跳。原來齊連貴根本不懂得夫妻的事。更要命的是,他把小姐依舊當(dāng)作“小姐”,不敢去碰,連嘴巴都沒親一下。這叫鮑老爺怎么辦?女兒居然沒做了女人。這腳叫他纏的——罪孽啊!

        幾年后老爺病死了。皮草的買賣沒人會做,家里沒了進(jìn)項。連貴雖然有力氣卻沒法出去賣力氣,家里還得抱小姐呢。

        抱小姐活著是嘛滋味沒人知道。她生下來,纏足,不能走,半躺半臥幾十年,連站都沒站過。接下來又遭災(zāi)受窮,常挨餓,結(jié)了婚和沒結(jié)婚一樣,后來身體虛弱下來,瘦成干柴,病病歪歪,一天坐在那里一口氣沒上來,便走了。

        剩下的只有連貴一人,模樣沒變,眼神仍舊像死魚眼癡呆無神,一字樣地橫著大嘴叉,不會笑,也不會和人說話。但細(xì)一看,還是有點變化。胡茬有些白的了,額頭多了幾條蚯蚓狀的皺紋,常年抱著小姐,身子將就小姐慣了,有點駝背和含胸。過去抱著小姐看不出來,現(xiàn)在小姐沒了顯出來了。特別是抱小姐那兩條大胳膊,好像不知往哪兒擱。

        針市街和估衣街一樣老。老街上什么怪人都有。清末民初,有個人叫歡喜。家住在針市街最靠西的一邊,再往西就沒有道兒了。

        歡喜姓于,歡喜是大名,小名叫笑笑。

        這可不是因為他媽想叫他笑,才取名笑笑;而是他生來就笑。

        也不是他生來愛笑,是他天生長著一張笑臉,不笑也笑。眉毛像一對彎彎月,眼睛像一雙桃花瓣,嘴巴像一只鮮菱角,兩個嘴角上邊各有一個淺淺的酒窩兒,一閃一閃。

        他一生出來就這樣,總像在笑;叫人高興,可心,喜歡。于是大名就叫歡喜,小名就叫笑笑。

        可是,他不會哭嗎?他沒有難受的時候嗎?他餓的時候也笑嗎?他媽說:“什么時候都笑,都哄你高興。他從來不哭不鬧,懂事著呢?!?/p>

        這樣的人沒見過。老于家窮,老于是窮教書匠,人雖好,人窮還得受窮。鄰人說,這生來喜興的小人兒說不定是老于家一顆福星,一個吉兆,這張像花兒的小臉仿佛帶著幾分神秘。

        可是事與愿違,歡喜三歲時,老于患上癆病,整天咳嗽不停,為了治病把家里的存項快吃光了,最后還是帶著咳嗽聲上了西天。這一來,歡喜臉上的笑便沒了秘密。他卻依然故我,總那個笑瞇瞇的表情,無論對他說嘛,碰到嘛事,他都這樣??墒敲鎸χ@張一成不變、并非真笑的笑臉是嘛感覺呢?人都是久交生厭,周圍的人漸漸有點討厭他。甚至有人說這個三歲喪父的孩子不是吉星,是克星,是笑面虎。

        歡喜十歲時,守寡的于大媽窮得快揭不開鍋,帶著他嫁給一個開車行的馬大牙。馬大牙是個粗人,剛死了老婆,有倆兒子,沒人管家,像個大車店,亂作一團(tuán),就把于大媽娶過來料理家務(wù)。馬大牙的車行生意不錯,頓頓有肉吃,天天有錢花,按說日子好過??墒邱R大牙好喝酒,每酒必醉,醉后撒瘋,雖然不打人,但愛罵人,罵得兇狠難聽,尤其是愛當(dāng)著歡喜罵他媽。

        叫馬大牙和兩個兒子奇怪的是,馬大牙罵歡喜他媽時,歡喜居然還笑。馬大牙便罵得愈加骯臟粗野,想激怒歡喜,可是無論他怎么罵,歡喜都不改臉上的笑容。

        只有于大媽知道自己兒子這張笑臉后邊是怎么回事。她怕哪天兒子被憋瘋了。她找到當(dāng)年老于認(rèn)識的一個體面人,把歡喜推薦到城里一個姓章的大戶人家當(dāng)差,掃地擦房,端茶倒水,看守房門,侍候主家。這些活兒歡喜全干得了。章家很有錢,家大業(yè)大,房套房院套院,上上下下人多,可是個耕讀人家,規(guī)矩很嚴(yán)。不喜歡下人們豎著耳朵,探頭探腦,多嘴多舌。這些恰恰也不是歡喜的性情。他自小受父親的管教,人很本分,從不多言多語;而且家中清貧,干活很勤。尤其他天生的笑臉,待客再合適不過,笑臉相迎相送,叫人高高興興。

        歡喜在章家干了三個月,得到主家認(rèn)可。主家叫他搬到府上的傭人房里來住。這一下好了,離開了那個天天罵街的車行了。

        歡喜的好事還沒到頭。不久,他又叫這家老太太看上了,老太太說:

        “我就喜歡看這張小臉兒,誰的臉也不能總笑??傂统杉俚牧?,可歡喜這張小臉笑瞇瞇是天生的。一見到他,心里嘛愁事也沒有了。叫他給我看院子、侍候人吧?!?/p>

        老太太金口玉言,他便去侍候老太太。他在老太太院一連干了四年,據(jù)說老太太整天笑逐顏開,待他像待孫子,總給他好吃的。老太太過世時,歡喜全身披麻戴孝,守靈堂門外,幾天幾夜不吃不睡,盡忠盡孝。可有人說,他一直在偷偷笑。這說法傳開了,就被人留意了,果然他直挺挺站在靈堂外一直在瞇瞇地笑。

        起靈那天,大家哭天搶地,好幾個人看見他站在那里,聳肩揚(yáng)頭,張著大嘴,好似大笑,模樣極其荒誕。

        有人把這事告訴給章家老爺。老爺把歡喜叫來審問,歡喜說天打雷劈也不敢笑,老太太待他恩重如山,自己到現(xiàn)在還是悲痛欲絕呢。老爺說:

        “你會哭嗎?我怎么從來沒見過你哭?”

        “我心里覺得疼時,臉上的肉發(fā)緊,緊得難受,什么樣不知道?!?/p>

        老爺忽然叫人拉他下去,打六大板子,再拖上來。他半跪地上,垂著頭,嘴里叫疼。老爺叫他抬起頭來,想來一定是痛苦不堪的表情,可是頭一抬起,叫老爺一驚,居然還是那張瞇瞇的笑臉!

        老爺是個見多識廣的人。心里明白,這歡喜算得上天生尤物,一個奇人。這個人是母親生前喜歡的,就應(yīng)當(dāng)留在家里,留下對母親的一個念想。這便叫人扶他去養(yǎng)傷,養(yǎng)好后仍在府上當(dāng)差,并一直干下去。

        楊掌柜和洋掌柜是同一個人,一人二姓,音同字不同。這因為他有兩個古董店,開在不同地方。在租界那邊他叫楊掌柜,店名叫楊記古董鋪,專賣中國的老東西。在老城這邊他叫洋掌柜,店名叫洋記洋貨店,只賣洋人的洋東西。

        洋人喜歡中國人的老東西,中國人喜歡洋人的洋東西。頭一個看明白這些事的是他,頭一個干這種事的也是他。于是,他拿中國的東西賣給洋人,再弄來洋人的東西賣給中國人。這事他干得相當(dāng)成功,不少賺錢。關(guān)鍵是他還有許多訣竅。

        要想把東西賣得好,首先要把店鋪、車馬、行頭都做得像模像樣。租界那邊的楊記古董鋪看上去無奇不有,老城這邊的洋記洋貨店看上去古怪離奇。楊記古董鋪在戈登堂西邊街對面,戈登堂東邊是利順德大飯店,來天津辦事或游玩的洋人都住在利順德大飯店里,走出飯店便能瞧見古色古香的楊記古董鋪了。洋記洋貨店在海河邊娘娘宮前廣場旁的一條橫街上,到娘娘宮來上香的人很容易逛到洋貨店。兩邊店鋪的選址都好,風(fēng)水寶地,人氣旺足,買賣好做。

        他更著意在自己的行頭上做文章。

        在租界那邊,他把自己扮成一個地道的中國人。一身袍子馬褂,緞帽皮靴,材料上等,做工考究,關(guān)鍵是樣子一定要古里古氣,大拇指套著鹿骨扳指,叫洋人看得好奇。在老城這邊,他胸前總垂著一根懷表的金鏈子,脖子上系一根深紅色細(xì)繩領(lǐng)帶,洋里洋氣;洋人看不倫不類,中國人看洋氣十足。還有,他身上總冒一股子只洋人才用的香水味兒。這一來,他就成了店鋪里最招人的肉幌子。

        他剛剛干這買賣時,不缺中國古董,就缺洋貨。他想出了一招——以物易物。這招很得用。若是洋人喜歡上哪一樣中國的老東西,不用錢買,拿件洋東西來交換即可。然后他把這些從租界那邊換來的洋貨,再拿回到老城這邊的洋貨店來賣。兩邊的貨源都不缺,買賣都好做。尤其是,洋人不懂中國東西的價錢,中國人也不懂洋東西的價錢。中間的差價全由他隨機(jī)應(yīng)變,怎么合適怎么來,這種無本買賣干起來就太容易了。

        沒有幾年,他就在糧店前街買了一塊挺寬敞的空地,大約六七畝,蓋一座兩進(jìn)的大瓦房,磨磚對縫的高墻,石雕門樓,比得上東門里的徐家大院。他還買了一輛新式轎車,去到宮前或租界全都舒舒服服坐在自家的車上。有多少錢享多大的福。在海河兩岸上干古董這行的,沒人不羨慕他。有人罵他吃里扒外,吃洋飯,賣祖宗,可是你有他這種本事——一手托兩家,兩頭賺,來回賺,華洋通吃嗎?人家楊老板還下功夫?qū)W了幾句洋話呢,誰行?再說,在租界里開古董店,人家是第一家,在老城這邊開洋貨店,人家也是頭一號。過去天津人知道嘛叫洋貨店嗎?都是人家楊老板開的頭兒。別聽人罵他,這幫人一邊罵他,一邊學(xué)他,也開洋貨店。如今在他周邊至少冒出六七家洋貨店來。這條原本不知名的小街,人人都稱作“小洋貿(mào)街”了。

        洋貨店多了,爭嘴的人多了。做買賣的人都是各顯其能,各出招數(shù),漸漸使他的洋記洋貨店變得平平常常。同時,租界里的洋人們更喜歡跑到南門外的破爛市上淘老東西,那邊的楊記古董鋪也不新鮮了。

        這事難了他,卻難不住他。一年后,他忽然在兩邊古董店各花一筆錢,各使出了一招,這招別人同樣想不到。

        他從租界花錢請來一個法國人,叫馬爾樂。人高腿長,金色卷發(fā)和胡須,尖鼻子可以扎人,八哥賽的藍(lán)眼睛,胳膊上長了許多金毛,個頭至少比中國人高兩頭。這種人若是發(fā)起瘋來,會不會咬人?但是馬爾樂分外和藹可親,總是迷人地笑著,身上散出一種特殊的既不好聞也不難聞的氣味。他用磕磕巴巴的中國話,耐心向買家解釋每一件洋貨。他還挺會開玩笑,這很適合天津人的口味。

        洋人才能把洋貨說明白。馬爾樂的出現(xiàn),表明只有洋記洋貨店里的洋貨才是地道的洋貨。別的店里的洋貨都是靠不住的。于是,楊家的大旗再一次在老城這邊飄揚(yáng)。

        他租界這邊也用了一個奇招。

        他花錢把楊記古董鋪后邊一個空倉庫買下來,打通了隔墻。這倉庫鐵頂木墻,高大寬闊,縱深很深。他從老城那邊找了三四十個倒騰古玩的小商販在這里擺攤。待小商販們把中國人的老東西五彩繽紛、五花八門地一鋪開,這倉庫就像一個魅力十足的古玩市場。租界里的洋人不用再跑到老城那邊去找古玩市場了。它開在了洋人身邊,一扭身就進(jìn)去了。半年之后,這里便成了洋人們來天津必來逛一逛、十分好玩和必有收獲的“黃金去處”。楊掌柜一句話切中其中的奧秘:“洋人最喜歡自己來發(fā)現(xiàn)”。

        他目光如炬,能夠看中買家的心理,買賣必然是戰(zhàn)無不勝了。他還不時把馬爾樂調(diào)到租界這邊來,幫著洋人尋寶淘寶。洋人信洋人,買賣真叫他玩活了。

        北京那邊干古董的,都羨慕他;但那邊沒有楊掌柜這種人。

        自打天津開埠,這地方有錢賺,四面八方的人便一窩蜂往這兒扎。有人說天津衛(wèi)的地上就能撿到金子,這話不假,這話不玄。當(dāng)然,就看你看沒看見金子。

        胡四是淮安人,縣城里長大,念過幾年私塾,家里窮,早早到一家藥鋪當(dāng)伙計,他人夠機(jī)靈,眼里有活,手也跟得上眼。家里看他行,便經(jīng)熟人幫忙,送到天津鍋店街一家老藥鋪里學(xué)徒。

        那時,由南邊到天津都是坐船。胡四上船時,只有一個包袱,包袱里一身換洗的衣服,一雙納好的鞋。腦袋上一頂青黑色的皮帽,給他娘縫了又縫,反正怎么縫也縫不成新的。

        胡四果然行。憑著干勁兒、拼勁兒、天生的麻利勁兒,很快就在老藥鋪伙計中站到排頭,抓藥稱藥捆藥包——比老伙計更老伙計。天津衛(wèi)藥店里捆藥包的紙繩都是用上好的牛皮紙捻成的,又細(xì)又亮又結(jié)實,跟細(xì)鐵絲一般扯不斷,可是在他又白又軟的幾根手指之間,松緊自如;捆好包,結(jié)好扣,要斷開紙繩時,隨手一挽一拉,“嗒”一聲就斷了。動作像戲臺上青衣那樣輕輕一擺蘭花指,誰也不知這絕活是怎么練出來的。

        這一切,藥鋪老板都看在眼里。

        天津衛(wèi)老板都會用伙計,年底算賬關(guān)錢時,在付給他說好的薪水之外,還拿出兩包銀子。一包當(dāng)眾給他,這是為了給別人看,激勵別人跟他學(xué);一包私下給他,這是不叫別人看到,為了拉攏他。錢在商家那里,是做人情和拉攏人最好使的東西。

        胡四拿到錢,心里開了花。

        在老家縣城里一年的辛苦錢,在天津衛(wèi)竟然翻上三番兒。這次回家過年,他決心來個“衣錦榮歸”。隨即攥著錢上街,先給爹買上二斤勁大香濃、正經(jīng)八百的關(guān)東的黃金葉子,再給娘買兩朵有牡丹有鳳凰有聚寶盆的大紅絨花。至于哥哥、嫂子、侄兒那里,全不能空著手。桂順齋的小八件和桂發(fā)祥的大麻花自然也要捎上兩盒。他走過估衣街時,在沿街亮閃閃的大玻璃窗上照見自己,舊衣破帽,這可不行?;斓煤?,一身鮮,一定要給自己換個門面。

        他先去龍泉池剃頭刮臉,泡個熱水澡,除凈了污垢,不僅皮光肉亮,身子頓覺輕了一半。跟著去買新衣新鞋。為了省錢,不買棉褲棉襖,只買了罩褲罩褂。從頭到腳,帽子最要緊。聽人說勸業(yè)場那邊同陛和鞋帽店有一種瓜皮帽,是酬賓的年貨,絨里緞面,物美價廉。胡四來天津已經(jīng)一年,白天在鍋店街的藥鋪里抓藥,晚上就在店后邊的客棧睡覺,很少四處去逛。今兒為了買新帽子,沿著東馬路向南下去,頭一遭來到了勸業(yè)場。勸業(yè)場緊接著法租界,一大片新蓋好不久的大洋樓,五彩燈牌嘩嘩閃,胡四好像掉進(jìn)一個花花世界,一時心里生怕,怕丟了自己。

        費了挺大勁找到同陛和鞋帽店,進(jìn)去一問,店員果然拿出這種瓜皮帽。不單材料好,做工好,額頂前面還有一塊帽正,雖非綠玉,卻像綠玉。他的窮腦袋瓜子,從來沒戴過這種這么講究的帽子。只是尺寸差點,大中小三號。試一試,大號大,中號松,小號緊,怎么辦?店員說:“就這中號吧。您剛剃了頭,其實帽子不松,是您的光頭覺得松,過幾天頭發(fā)茬一長出來就不覺得松了。”

        胡四也是當(dāng)伙計的,知道這店員能說會道,句句占理,是賣東西的好手。便朝他笑了笑,付了錢,把舊帽子摘下揣在懷里,新帽子往頭上一扣,一照鏡子,人模狗樣,好像換了一個人,像個富人。

        他美滋滋走出帽店。沒幾步,忽然幾個人上來,把他連拉帶拽架進(jìn)一間大房子。胡四以為自己遭搶,拉他的人卻挺客氣,齜著牙笑嘻嘻說:

        “您算趕上了——張壽臣說單口!要不是今天,您想聽也沒地界兒聽。張大帥請他都得看他有沒有時候?!?/p>

        進(jìn)來一看,原來是個相聲園子。

        一排排長凳子,他被安排在前三排中間一個空座坐下,拿耳朵一聽,真好。

        天津人愛聽相聲。相聲園子和酒店一般多。胡四來天津這一年里,沒少聽相聲。剛聽時聽不出門道,等到和天津人混熟了,就聽出來相聲里處處是哏,愈聽愈哏,想想更哏。

        現(xiàn)在一聽張壽臣,可就一跟頭栽進(jìn)哏里邊了。

        胡四正聽得入迷。忽然,覺得腦袋頂子一涼,好像一陣涼風(fēng)吹在頭上。他抬手一摸,好像摸一個光溜溜滾圓的西瓜。光頭!怎么是光頭,帽子怎么沒了?掉了?他回頭往地上一瞧,嘛也沒有,左右一看,兩邊的人都在聽相聲,沒人搭理他。他再貓下腰去找,凳子下邊干干凈凈,只有一些腳,都是周圍聽相聲人的,其余任嘛沒有。他問身后的人看沒看見他的帽子。

        身后一排凳子上坐著一人。長得白白胖胖,穿得可比他講究;深黃色袍子上有暗花,黑皮馬褂上垂著金表鏈,頭上也一頂瓜皮帽,跟自己新買的那頂一樣。這胖人笑著對胡四說:“問我?你又沒叫我?guī)湍憧粗弊??!比缓笳f,“人多的地界兒,要想別擠掉帽子,得像我這樣——”他抬起手指拉拉脖子下邊。

        胡四仔細(xì)一看,原來他帽子兩邊各有一根帶子,繞過耳朵,在脖子下邊結(jié)個扣兒。

        胖人又說:“這樣,別人想摘也摘不去?!闭f完拉拉帽帶“嘿嘿”笑了兩聲,站起來走了。

        胡四丟了新帽,不肯花錢再買,仍戴原先的舊帽子回家,心中不免別扭,事后常常和人說起。帽子上安上帽帶,以防脫落,固然有道理,可是他當(dāng)時并沒站在大街上,也沒擠在人群中,而是坐在園子里聽相聲,怎么轉(zhuǎn)眼就不見了?這其中的緣故,在淮安老家沒人猜得出來。過了年,回到天津衛(wèi)鍋店街,他與藥店附近擺攤的鞋匠說起了年前丟帽子這事。鞋匠聽了,問他:“你現(xiàn)在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嗎?”

        “我怎么會明白,當(dāng)時只顧聽相聲,腦袋一涼就沒了。周圍沒幾個人,都坐在那兒沒動勁兒呀。”胡四說。

        鞋匠哈哈大笑說:“這不明擺著嘛,那胖子就是偷你帽子的!”

        胡四一怔,說:“胡說什么呢。我可沒看見他手里拿著我的帽子?!?/p>

        鞋匠說:“哪會在他手上,在他頭上。他頭上戴著的就是你的帽子?!?/p>

        胡四:“更瞎說了。他帽子雖然和我那頂一樣,可那是人家自己的。人家帽子上有帶子,還結(jié)在脖子上呢?!?/p>

        鞋匠沒接話茬,他從身邊一個木箱里找出一根帶子,只說一句:“你看好了?!备褞ё哟钤谀X袋上,再把垂在臉頰兩邊的帶子,繞過耳后,結(jié)在脖子下邊。

        胡四沒看明白這是什么意思。鞋匠伸過手來對他說:“把你頭上的帽子摘下來給我?!?/p>

        胡四把帽子摘下來遞給鞋匠,鞋匠接過去順手往自己的腦袋上一扣。說,“這帽子是你的還是我的?”

        看上去真像是鞋匠的帽子,牢牢地系在他的頭上。

        鞋匠說:“人家用一根繩,就把你帽子弄走了。”

        胡四心服口不服,還在自辯:“怪我當(dāng)時只顧聽相聲?!?/p>

        鞋匠笑道:“你這段事可比相聲還哏呢?!?/p>

        保定府的李大人調(diào)到天津當(dāng)知縣,李大人周圍的人勸他別去,都說天津地面上的混混太厲害,個個腦袋別在褲腰帶上,天不怕地不怕,那時官場都怵來天津做官??墒侨思依畲笕耸抢钪刑玫倪h(yuǎn)堂侄子,自視甚高,根本沒把土棍地痞當(dāng)回事。他帶來的滕大班頭又是出名的惡漢,誰敢不服?李大人笑道:

        “我是強(qiáng)龍不怕地頭蛇?!?/p>

        李大人來到天津衛(wèi),屁股往縣衙門大堂上一坐,不等混混來鬧事,就主動出擊,叫滕大班頭找?guī)讉€本地出名厲害的混混鎮(zhèn)服一下,來個下馬威。頭一個目標(biāo)是小尊王五。

        王五在西城內(nèi)白衣庵一帶賣鐵器,長得白白凈凈,好穿白衣,臉上帶笑,卻是一個惡人。不知他功夫如何,都知他死活不怕,心狠沒底。在天津鬧過幾件事,動靜很大,件件都叫人心驚膽戰(zhàn),故此混混們送給他一個綽號叫作“小尊”。他手下的小混混起碼有四五十個,個個能為他擔(dān)當(dāng)死千,拿出命來。白衣庵東邊是鎮(zhèn)署,再往東過了鼓樓北大街就是縣衙門。李大人當(dāng)然要先把身邊這根釘子拔了。

        這天一早,幾個小混混給王五端來豆腐腦、油炸果子和剛烙出來的熱騰騰的大餅。大伙在院子里吃早點時,一個小混混說,這幾天縣大人叫全城的混混全要去縣衙門登記,打過架的更要登記,不登記就抓。

        王五說:“甭理他,沒人敢來叫咱們登記?!?/p>

        小混混說,縣衙門的一位滕大班頭管這事。這人是李大人的左膀右臂,人兇手狠,已經(jīng)有幾個混混落在他手中了。

        王五說:“這王八蛋住在哪兒?”

        混混說:“很近,就在倉門口那邊一條橫街上?!?/p>

        王五說:“走,你們帶路!”說完,從身邊鐵器中“嘩啦”拿起一把菜刀,氣勢洶洶奪門而出?;旎煲粠颓昂艉髶砀?。

        到了滕大班頭家就“哐哐”砸門。滕大班頭也在吃早點,叼著半根果子開門出來,見是王五便問:“你干嗎?”

        王五揚(yáng)起菜刀,刀刃不是對著滕大班頭,而是對著自己,嘛話沒說,“咔嚓”一聲,對著自己腦門砍一條大口子,鮮血冒出來。然后才對滕大班頭說:

        “你拿刀砍了我,咱倆去見官!”

        滕大班頭一怔,跟著就明白。這是混混找他“比惡”來的。按照這里混混們的規(guī)矩,如果這時候滕大班頭說:“誰砍你了?”那就是怕了,認(rèn)栽,那哪行?滕大班頭臉上的肉一橫說:“你說得對,大爺高興砍你,見官就見官!”

        小尊王五瞅他一眼。心想這班頭夠惡。兩人去到縣衙。李大人升堂問案。小尊王五跪下來搶先把話說了:“小人姓王名五,城里賣香干的。您這班頭天天吃我香干不給錢,今早我去他家要錢,他二話沒說,從屋里拿出菜刀給我一下,兇器在這兒,我搶過來的。傷在這兒,還滴答著血呢。青天大老爺,您得給小民做主?!?/p>

        李大人心想,我這兒正在抓打架鬧事的,你縣里的班頭卻去惹事。他問滕大班頭這事是否當(dāng)真?

        如果這時滕大班頭說:“我沒砍他,是他自己砍的自己?!币策€是說明自己怕事,還是算栽。只見滕大班頭臉又一橫說:“這小子的話沒錯。我是吃他的香干了,憑嘛給錢?今天早上他居然上門找我要錢。我給他一刀。”

        小尊王五又瞅他一眼,心想這班頭還真夠惡的。

        “你怎么知法犯法!”李大人大怒,左手指著滕大班頭,右手一拍驚堂木,叫道,“來人!掌手!五十!”

        衙役們一擁而上,把掌手架抬了上來,拉過滕大班頭的手,把他的大拇指往架子上一個窟窿眼兒里一插,再一掰,手掌挺起來,掄起棗木板子就打?!芭九九九尽笔逻^去,眼看著手掌腫起兩寸厚;“啪啪啪啪啪啪”再十五下,前后加起來二十五,離著五十才一半,滕大班頭便挺不住了,硬邦邦的肩膀子賽給抽去了筋,耷拉下來。小尊王五在旁邊見了,嘴角一挑,嘿地一笑,抬手說:

        “青天大老爺!先別打了,剛才我說的不是真的,是我跟咱滕大班頭鬧著玩呢。我不是賣香干是賣鐵器的,他沒吃我香干也沒欠我債,這一刀不是他砍我的是我自己砍的,這刀也不是他家的是我鐵鋪里的,您看刀上還刻著‘王記’兩個字呢!”

        李大人給鬧糊涂了,不明白這個到底是嘛事。他叫衙役驗過刀,果然上邊有“王記”二字。再問滕大班頭,滕大班頭就不好說了。如果滕大班頭說小尊王五說得不對,自己還得接著挨那剩下的二十五下。如果他點頭說對,那就認(rèn)栽了??墒撬质侨忾L的,掌心的肉已經(jīng)打飛了,再多一下也受不住,只好耷拉腦袋,認(rèn)頭王五的話不假。

        這一來李大人就難辦了。王五說他是自己砍自己,那么給誰定罪?如果就此作罷,縣里邊上上下下一衙門人不是都叫這小子耍了?滕大班頭還白白挨了二十五板子呢?如果認(rèn)可王五說的是真的,不就等于承認(rèn)他自己是蠢蛋,叫一個混混戲弄了?他心里邊冒火,腦袋里沒法子,正在騎虎難下時,王五出來給他解了套兒。只見王五忽說:

        “青天大老爺!王五不知深淺,只顧取樂,胡鬧亂鬧竟鬧到衙門里。您不該就這么便宜了王五,怎么也得給我掌五十!您把剛剛滕大班頭剩下那二十五下也算在我身上,總共七十五下!”

        李大人正火沒處撒,臺階沒處下,心想這一來正好,便大叫:

        “他這叫自作自受,自己認(rèn)打。好!來人,掌七十五!”

        王五沒等衙役過來,自己已經(jīng)走到掌手架前,把大拇指往窟窿眼兒里一插,肩膀一抬,手心一挺,這就開打,“啪啪啪啪啪啪啪啪”,隨著棗木板輪番落下,掌心一下一下高起來,跟著便是血肉橫飛。王五看著自己打爛的手掌,沒事兒,還樂,好像飯館吃飯時端上來一碟鮮亮的爆三樣。挨過了打,謝過了縣大人,撥頭便走,把滕大班頭晾在大廳。

        事過一個月,滕大班頭說自己手腕壞了,拿不了刀,辭了官差回保定府,整治混混一事由此擱下沒人再提。天津衛(wèi)小尊王五的故事從此又多了一樁。

        謝二虎的爹謝元春在靜海倒騰瓜果梨桃,用大車?yán)教旖蛉砗涌诘拇a頭上賣。賣水果在天津叫作“賣鮮貨”。買賣好做又難做。天津人多,嘴饞,愛吃四季新鮮的果子,這買賣好做。可是碼頭人雜,橫人多,強(qiáng)買強(qiáng)賣,強(qiáng)吃白吃,一個比一個厲害,這買賣又難做。

        謝元春有三個兒子,大虎二虎三虎,自小就跟著爹來天津這邊賣鮮貨,常見爹受氣,卻惹不起那些土棍,只能把這口氣憋在心里。二虎暗暗立下大志,練好一身功夫,誰也不怕。謝家哥仨天生身體棒,人高六尺,膀大腰圓,從小好練,力大無窮。

        謝元春歲數(shù)大了之后,不再賣鮮貨。三虎開一個糞廠,曬大糞賣給農(nóng)人種地。二虎跟著大虎在白河邊當(dāng)腳夫,憑力氣吃飯,背米扛活,裝船卸貨。哥倆能干四個人的活。人是鐵飯是鋼,能干活更得能吃。大虎疼弟弟,二虎能吃,就叫他敞開肚子吃。大虎一頓吃四個貼餅子,二虎吃八個。一次大虎拉他去南市增福飯館吃豬肉燙面餃子,解解嘴饞,大虎吃了三屜,二虎一口氣干了十屜。把增福飯館的老板伙計全看傻了。大虎喜歡看二虎狼吞虎咽,還有吃飽肚子兩眼冒光的樣子。哥倆賺的錢除去養(yǎng)爹媽,多半填進(jìn)二虎的肚子。

        天天吃得多,年輕不怕累,活兒重反倒練了身子。特別是二虎,漸漸比大虎高了半頭,骨強(qiáng)肉硬,賽虎似牛,走在街上叫人生畏。大虎總對二虎說:“咱們不怕事,但也決不惹事?!?/p>

        二虎聽兄長的話,但碼頭這地方——你不惹人人惹你。

        一天,打滄州來一個漢子,力蠻會武。二虎個頭比他高,他肩膀卻和二虎一邊寬;黝黑黝黑,一身疙瘩肉。那天,二虎干完活正要回家,滄州漢子攔道站著,揚(yáng)著臉兒問二虎想比力氣,還是摔一跤。二虎見身邊正在碼苞米。一大包苞米一百八十斤,碼起來的苞米垛賽一座座大瓦房。二虎走過去,單手一抓,往上一提,沒見他使勁就把一人高的苞米包提起來,弓腰一甩手,便扔到苞米垛子上邊去。跟著手又一提,腰一弓,再一甩,很快地上八個大苞米包都扔了上去,好像扔上去的是煙葉袋子。完事他拍了拍手上的土,笑吟吟看著滄州漢子。那意思好像是說,你也叫我扔上去嗎?

        只見滄州漢子黑臉變成土臉,忽然掉頭就跑,從此再也沒在碼頭上露面。

        二虎的名氣漸漸大了,沒人敢惹,致使碼頭這邊太平無事。可是一天又一伙混混來到碼頭,人不少,五六十號,黑壓壓一片。

        這群混混中間有個人物極是惹眼,大約四十多歲,不胖不瘦,也不強(qiáng)壯,長得白凈,穿得也干凈。別人全是青布衫,唯獨他利利索索一身白仿綢褲褂,皂鞋,黑束腰,辮稍用大紅絲繩扎著,像個唱戲的;可在眉宇之間有一朵烏云,好像隨時要打雷。他往碼頭上一站,混混就朝二虎這邊喊:“虎孫子出來!”

        二虎人高馬大,誰也不怕,他沖著這白衣混混問道:

        “你是誰?”

        碼頭的腳夫中有見多識廣的,心想這不是天津衛(wèi)數(shù)一數(shù)二的武混混“小尊王五”嗎?遇見他就是遇到禍。你二虎這么問他,不是成心找死嗎?

        小尊王五看著二虎,嘴一咧,似笑非笑,神氣有點瘆人。

        二虎見他不說話,不知往下怎么說。

        忽然,小尊王五往地面上瞧瞧,找一塊平整的地方走上去,脫下褂子,腿一屈躺在地上,然后對身邊一胖一瘦兩個小混混說:“抬塊石板來!二百斤以下的不要!”

        兩個小混混聞聲而動。二百斤的石塊太重,兩個混混抬不動,又上來幾個混混一起上手才把石板抬過來。小尊王五說:

        “壓你爺爺身上!”

        小混混們不敢,小尊王五火了,混混們便把這塊二百斤的青石板壓在小尊王五身上。這一壓要是別人,五臟六腑“撲哧”一聲全得壓出來。小尊王五卻像蓋床被,嚴(yán)嚴(yán)實實壓在身上,沒事。

        小尊王五不搭理二虎。這是混混們的比狠和比惡。這狠和惡不是對別人,是對自己。而且——我怎么做,你也得怎么做。我對自己多狠,你也得對自己多狠。你敢比我還狠嗎?

        二虎在碼頭上長大的,當(dāng)然懂得混混這套,他不怕,也脫下褂子,像老虎一般躺下來。他要的卻不是石板,而是叫腳夫們搬一個大磨盤來。那時天津正修圍城的白牌電車道,用石頭鋪道,磨盤比石塊好鋪,碼頭上堆著不少大磨盤。磨盤又大又重,一個至少三百斤。大磨盤往二虎身上一放,都以為二虎要給壓成一張席子,沒想到二虎笑嘻嘻地說:

        “一個磨盤不夠勁兒,再來一個。”

        眾人覺得這兩塊磨盤很快就會把二虎壓死,二虎卻叫那兩個給小尊王五抬石板的小混混過來,一人抱一塊石頭放在磨盤上。這兩塊石頭再放上去至少七八百斤!二虎還嫌不好玩,又對那兩個小混混說:

        “你們倆也別下來了,就在上邊歇著吧!”

        下邊的事就是耗時候了。誰先認(rèn)輸誰起來,誰先壓死誰完蛋。大伙誰也不吭聲,只見小尊王五臉色漸漸不對了,鼻子眼兒張得老大??墒撬煊?,還在罵罵咧咧地說:

        “我怎么看虎孫子閉上眼了呢,壓死了吧?”

        眾人上去一看,二虎確實閉著眼也閉著嘴,一動不動,像是沒氣了。于是,兩邊的人一起上去。把兩人身上的石頭都搬了下來。

        混混那邊把小尊王五身上的石板抬走后,只見小尊王五好像給壓進(jìn)地面了,費了半天勁才坐起來。腳夫這邊將壓在二虎胸口上的石頭和磨盤剛剛搬下來,二虎忽然睜開眼,一挺肚子就生龍活虎躥起來了,一邊拍身上的土,一邊笑呵呵地說:

        “我睡著了,夢見和大虎在吃包子呢。”

        腳夫們只管和他說笑,再看小尊王五一伙人——早都溜了。

        打這天開始,沒人再來碼頭上找麻煩。二虎的大名可就貫進(jìn)城內(nèi)外的犄角旮旯。

        世人把二虎看成英雄,二虎卻嫌自己的武功不行,他從小練的是大刀鐵鎖石墩子,沒門沒派沒拜過名師,沒有獨門絕技。于是他求人學(xué)武,人家一看他的坯子,沒人敢教。他站在那兒像一面墻,老虎還用教它捕獵?他把城里城外、河?xùn)|水西,直到小南河霍家莊——沽上所有武館的名師那里全都跑遍了,也沒人收他。最后經(jīng)大虎一個朋友介紹,去見一位絕頂高手,此人大隱于世,只知道姓杜,不知叫嘛,六十開外,相約他在東南城角清云茶樓二樓上見面。

        他按時候去了。樓上清閑,有三兩桌茶客喝茶,其中一桌只一位老者,但看上去絕非武林中人,清癯面孔,小胡子,骨瘦如柴,像南方人。他便找個靠窗的桌子坐下來,要壺花茶邊喝邊等著。

        等了許久也未見人影,扭頭之間看到一個景象叫他驚愕不已。只見一直坐在那里飲茶的老者,竟然是虛空而坐,屁股下沒有凳子!沒有凳子,他坐在哪里?憑什么坐著?全憑這匪夷所思的功夫坐了這么半天?這是嘛功夫?

        就在他驚愕之間,那老者忽說:“你給我搬個凳子來?!崩险邲]扭過臉,話卻是朝他說的。

        他慌忙搬個凳子過去,放在老者屁股下邊,老者下半身挪動一下,坐實了凳子,手指桌子對面說:“你坐在這兒?!比缓笳珕柖ⅲ澳阋獙W(xué)功夫?”

        二虎迫不及待說:

        “我要拜您為師,跟您學(xué)真本事!”

        不料老者說:“你學(xué)本事有嘛用呢?”進(jìn)而對二虎說,“學(xué)武功,目的無非兩樣,一是防身,一是打人。你這么威武,還需要防身嗎?那你學(xué)武干嗎?想打人嗎?”

        二虎搖著雙手說:

        “我不想打人,從小到現(xiàn)在沒打過人。人不欺負(fù)我,我不會打人?!?/p>

        老者笑了,說:“你這樣兒誰敢欺侮你。你再會武功,沒準(zhǔn)去欺侮人?!彼?,沉吟一下說,“有功夫不是好事。像你這樣,沒人欺侮才是天生的福分,我沒你這福分才練功夫。記著,比福多一點就不是福了!”說完,起身便走。

        二虎起身要送,老人只伸一根細(xì)如枯枝的手指,便把他止住,他覺得胸脯像被一根生鐵棍子頂著。

        二虎后來再沒見人有這功夫。據(jù)大虎說,這人曾是孫中山的保鏢,早退休不干了。

        二虎就按這老人的話活著,沒再學(xué)功夫,也沒人欺侮他,快活一輩子。

        庚子那年,八國的洋兵聯(lián)手占了天津,幾百年花團(tuán)錦簇般的老城被刀光劍影洗劫一空。洋兵還與官兵合力,將鬧事的拳民趕盡殺絕。幾個月前,滿城的紅頭巾紅兜肚紅幡旗全都不見,只有到處血跡斑斑。一時還要剿除紅燈照,見到穿紅衣的女子舉槍就打,一時津門女子不敢身穿紅衣。

        洋人怕天津人再鬧事,憑借高高的老城墻與租界對峙,便扒掉城門樓子,把老城推了,填平護(hù)城河,好像給天津剃了光頭,換了另一番景象。在這改天換地的大折騰中,俞占山得了便宜。俞占山原本是侯家后一個大混混,靠著耍橫吃飯。現(xiàn)在洋人一來,他挺機(jī)靈,緊勁兒往上貼,給洋人辦事,討洋人歡喜,后來直隸衙門建立起來,衙門里洋人說了算,便賞給他一個官差,叫他掌管城北一帶地方的治安。這種使橫的差事對于他,再好干不過,還有油水可撈。俞占山手下小混混們成群,一個比一個兇,管起人來輕而易舉。這就把黑白兩道捏在一起,既有勢又有錢,比起原先單蹦兒一個混混厲害多了。

        一天早上,家丁開大門時,見地上有封信,多半是夜里從門縫塞進(jìn)來的。信封上用毛筆寫了“俞占山”三個大字,墨色漆黑,有股子氣勢,好似直沖著俞占山來的。打開一看,上邊只寫了幾句話:

        “老娘等著用錢,包上二十根金條,今天后晌放在你家后門外的土箱子里,明天天亮前老娘來取,違命砍頭!”

        沒有落款,不知是誰。

        看信,一口一個老娘,老娘是誰?孫二娘還是扈三娘?這老娘兒們這么橫,居然敢找上門要金條,找死吧!他嘿嘿一笑,想出一條毒計。

        等到下晌,他拿出二十根金條包成一包,叫人放在后門外小道墻邊的土箱子里。土箱子就是那時候的垃圾箱。

        這小道不是路,是兩座大房子高墻中間極窄的一條夾道。城北一帶這種夾道挺多,都是為了防止鄰居失火,災(zāi)禍殃及,相互留一條空兒??墒沁@種夾道極窄,五尺來寬,走不了車,最多只能走一個人。

        高宅深院的大門都臨街,夾道里邊很少開門。俞占山的宅子大,挨著夾道開了一個單扇的后門,為了給傭人去買菜和倒臟東西。土箱子就在后門對面,靠墻放著。這種憋死角的地方,好進(jìn)不好出,居然有人敢用。真若把金條放進(jìn)土箱子,怎么來???取了之后出得去嗎?叫人兩頭一堵,只有乖乖被拿下。這實際上是個捉人的好地界。這娘兒們,怎么偏偏選這么一個地方來取金條?找死?

        俞占山叫人把金條放進(jìn)土箱子,上邊倒些爐灰、臟土、菜葉,蓋上蓋兒,然后在夾道兩頭和后門三處的屋頂上安排了伏兵,總數(shù)大約十來個人,全穿黑衣,天一晚便混在夜色里,衣襟里裹斧藏刀,趴在房屋上不出聲。特別是潛身在后門上邊的幾個,身手都好,只等著來拿金條的人一出現(xiàn),跳下來一舉擒獲。

        整整一個晚上,俞占山都在堂屋里喝茶抽煙,不急不躁,等著“賊人”落入陷阱,可是他從午夜,數(shù)著更點,一夜慢慢過去,直到天亮,也沒見動靜。俞占山忽然眼睛一閃,好像忽然明白什么,他說:“我給耍了,金條放在土箱子里,根本沒人取,也沒人敢取。這是成心耍我!”跟著,他派人到后門外,去把土箱子里的金條取回來。

        可是取金條的人空手回來說,土箱子里的金條沒了!

        怎么會?十多個大活人,瞪著大眼守了一夜,連個野貓也沒放過,一大包金條憑空就沒了?沒法信,也沒法不信。爐灰爛菜都在土箱子里邊,可就是沒有金條。

        俞占山非要一看究竟不可。他跑到后門外,叫人把土箱子翻過來,箱子里除了垃圾嘛也沒有。俞占山眼尖,他一眼看到土箱子挨著墻的那幾行磚不對,磚縫的灰沒了,露出縫子。他彎下腰,用手一摳,磚是活的;他腦子快,再翻過土箱子,一拉箱板,箱板竟然也是活的。這土箱子里的金條是從墻那邊取走的!他立馬帶人走出夾道,轉(zhuǎn)身去到鄰家的平安旅店。

        旅店的牛老板嚇壞了,天剛亮,怎么俞占山就帶人闖進(jìn)店來,自己惹了嘛事?俞占山說他要查店里挨著外邊夾道的所有房間。牛老板就愈發(fā)不明白,為嘛要查這些房子?但俞占山誰敢戧,領(lǐng)著他們?nèi)ゲ榫褪橇?。每查一間就連東西帶人大折騰一番,卻嘛也沒查到。牛老板說:

        “后邊還有個小院,外邊也是夾道?!?/p>

        俞占山一班人到了樓后小院去看,院里很靜,有花有草,墻上爬滿綠藤。他們扒開綠藤一看,就明白了。挨著地面的三行磚全動過手,磚是活的,拿下這幾塊磚,露出一個透著亮兒的小洞,外邊就是土箱子。土箱子靠墻的箱板也是活的,一拉就開。真相大白了!土箱子里就是有聚寶盆,從這兒也端過來了。

        俞占山已經(jīng)氣得嗷嗷叫,喊道:

        “誰住這兒!”

        牛老板說這院子只有兩間小房,不通樓上,全是下人住的房子。好久不住人了。

        可是管柜臺的黃三說,前兩天住進(jìn)過一個女子,單身,求安靜,想住到后樓,后樓人滿了,就在這后院收拾出來一間小房租給了她。她說要住五天,但住到昨天后半夜,她說有急事要走。人家住了三天,給了五天錢,再說住店隨便,不能攔著,這女人早就走了。

        俞占山聽了一怔,果然是個女的。再問,并不像想象中的五大三粗,個子不高,歲數(shù)不大,身材爽利,像有點功夫的人。斜背一個包袱,頭上裹著藍(lán)布,模樣看似挺俊,可是她總低著頭,前額留著齊眉穗兒,下半張臉像蒙了半塊紗,看不清楚。

        俞占山說:“嘛樣都說不清楚?你一個管住店的,能不看客人,能不記得人的模樣?這人是你勾來的吧!”

        黃三差點嚇尿褲子,搖著雙手說:

        “不不不,我哪認(rèn)得。這人確實不太一般,齊眉穗兒特長,把兩眼都快遮上了。不過,現(xiàn)在一尋思,真不像一般婦道人家?!?/p>

        俞占山只說一句:“放嘛屁!”便不再搭理黃三,派人樓上樓下,店內(nèi)店外,街前街后,找這個留著“齊眉穗兒”的女子。直到晌午,也沒見到影子。

        俞占山知道找也沒用,肯定早溜了。背著幾十條金子,還不趕緊脫身,人多半已不在天津了。漸漸他腦袋里浮出一個人影來:去年伏天拳民勢盛時,他的鍋伙在運(yùn)河邊,一撥紅燈照女子來找他,問一個名叫余方勝的二毛子的事,這二毛子也是個有名的混混。為首的紅燈照挺兇,就是留著很長的齊眉穗兒。個頭不高,氣勢壓人。她甩頭時,雪亮的眼神在齊眉穗中一閃,宛如刀光,給他的印象很深。

        這個女子豈不就是那個女子。如若不是,不會指名道姓地來找自己。她和自己打過交道,肯定知道自己的底細(xì)?,F(xiàn)在自己在明處她在暗處,不能不防!凡事小心一點,手腳收斂收斂才是。

        過了兩個月,俞占山從洋人那里聽說靜海一帶有紅燈照招人買槍,又要鬧事。可是不久官兵去彈壓,打散了。據(jù)說這伙紅燈照買槍用的錢是金條,那肯定就是這個“齊眉穗兒”了?,F(xiàn)在被官兵打散了,該肅靜了吧。

        再過些日子,外邊真的沒什么動靜。俞占山的牛勁又壯起來,一些缺德的事又開始伸手伸腳了。一天早上,他起來漱口洗臉,走到堂屋中間伸個懶腰,正打算喝杯熱茶,扭頭一見八仙桌上放著一件什么東西,拿起來看是塊黃布。俞占山在納悶中,忽地一驚,這不是半年前包二十根金條的那塊布嗎?怎么會放在自己家堂屋的八仙桌上?整晚上大門緊閉,屋門窗扇也好好關(guān)著,還有人打更巡夜,誰會幽靈一般進(jìn)來,輕輕松松把這塊黃布放在這里,這人是誰?肯定就是那個奇女子齊眉穗兒!

        咸豐庚申年后,洋人開始在天津開埠,設(shè)租界。一下子,天津衛(wèi)這塊地便大紅大紫,擠滿商機(jī),好賽天上掉餡餅。要想賺錢發(fā)財,到處有機(jī)可乘。于是,江南各地有錢的人都緊著往這兒跑。

        這些江南富家大戶不僅有本事弄錢,還會享福。他們舉家搬來天津時,大多還帶上五種人:管家、賬房、貼身丫鬟、廚子和花匠。有這五種人,活得舒坦。管家管好家,賬房管好賬,丫鬟管好身邊事,廚師做好一日三餐,花匠養(yǎng)好屋前屋后的花花草草。江浙人把花看得重?;ㄒB(yǎng)得美,養(yǎng)得有姿有態(tài),養(yǎng)得精致。他們看不慣北方人,有點大紅大綠就行了。至于花園,不僅收拾得漂漂亮亮,還要有滋有味。

        秦六枝是虞山人。虞山人自古都善畫。清初時,畫得最好的是王石谷,王石谷自己創(chuàng)立了虞山畫派,壓倒了當(dāng)時畫壇所有名家。秦六枝自小愛畫,有才氣。人長得秀氣。六枝是他的外號,據(jù)說他很年輕就能畫好這六種枝葉:一是松枝,二是柳枝,三是梅枝,四是竹枝,五是寒枝,六是春枝。都說他畫畫會有出息,可是他命不行,他上邊幾代人全是窮花匠。富人善畫,可以出名,畫可以賣錢;窮人愛畫,難出大名,畫不能賣錢。家里沒錢養(yǎng)活他畫畫,他身上這點才氣打小就給憋住了。要想活著,還是和泥土花木打交道。他心里的畫漸漸就混進(jìn)園藝中了。若是叫他拿花草樹石配個景兒,他干起來都像畫畫。

        蘇州一位富人陳良哲搬到天津時,把秦六枝一家人帶來。秦六枝的父親秦老大在陳家干了半輩子花匠,為人老實巴交,花兒擺弄得好,把院子交給他放心,陳家遷到天津那年,六枝十八歲。

        陳良哲把家安在北門里的府署街。那一帶全是深宅大院,灰墻黑門,古木縱橫。秦老大住在陳家大宅后邊一條小街上,兩間磚房,一個長條小院,院里還有口井。平民百姓,在天津有這么一個窩就很不錯了。陳家老爺在租界那邊還有一處花園洋房。秦老大父子要兩邊忙,租界老城來回跑,六枝常常給父親當(dāng)幫手。后來兩邊事多,都離不開人,爺兒倆就分工,秦老大在租界那邊忙,秦六枝在老城這邊干,有空時幫著母親在小院養(yǎng)些小花小草,擺在家門口賣。

        六枝人靈手氣活,花兒在他手里一擺弄就分外鮮亮。尤其是他養(yǎng)的草茉莉花,只要端一盆往門口一放,那香味就立刻勾住街上的人,被人請走。六枝愿意在家養(yǎng)花,不愿意去主家干活。在家養(yǎng)花由著自己,想養(yǎng)哪種養(yǎng)哪種。扶苗培花,修枝剪葉,全憑自己的眼光。一盆花若是養(yǎng)得有姿有態(tài),婀娜招人,惹來喜歡和夸贊,他就像畫出一幅好畫那么高興。可是,在主家干活就不同了。你在花叢下邊擺一塊石頭襯一襯,主人家可能說看著堵心。你在亭子側(cè)面栽幾根細(xì)長的綠竹,添點情致,主人家會說“擋眼”。你呢,馬上就得改。

        六枝懂畫,懂園林,人自負(fù),可是不能違抗主家。園子是人家的,只能順從人家。一次,為了園子里種什么花爭不過主家,心里不舒服,禁不住跟父親說:“說什么我將來也得給自己造個園子,準(zhǔn)是天下第一?!?/p>

        父親罵他:

        “天津城里有幾個爺造得起園子?你敢說這狂話?”

        兒子大了,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了。

        幾年過去,陳家老爺買賣做得好,外邊的事愈來愈多,官場商場的事多在租界那邊了,人也常在那邊,住在老城不方便,家就一點點挪過去了。手下的原班人馬跟了過去。秦老大和老婆也住到租界去。只留下六枝看守府署街這邊的大房子??墒菛|西一點點搬走,這房子便空了大半。六枝守著這高宅深院無事可干,就在這大院里養(yǎng)點花,養(yǎng)好了,送到租界那邊去??爝^年時,他依照天津本地的習(xí)俗,養(yǎng)了金橘、蠟梅、水仙和朱槿牡丹四樣,各八盆,運(yùn)過去?;▋喝~子養(yǎng)得飽滿光鮮,正好除夕開花,叫主家一家十分歡喜。秦老大覺得臉上有光。

        可是這種日子不會長,大房子不能總?cè)釉诔抢锂?dāng)花房用。陳良哲是商人,商人手里不能有死錢,也不能叫任何一樣?xùn)|西窩著,便把這房子賣給了一個住慣老房子的徽商。只留大院東邊一個院落,暫存一時難以處理掉的家具和雜物,以及大院中一些石雕的桌子、凳子、奇石。秦六枝去河邊找來幾個腳夫,足足用了一個月,把東西都堆在東邊一個小院落里。完事這小院落就歸秦六枝看守了。

        自打頭一天,把大院石頭木頭的物件搬到這邊小院時,秦六枝就動了心思。他心中忽想,何不利用這些東西,在這小院里造出一個自己腦袋里的“園子”來?反正這些東西是要堆在院里的,怎么堆也沒人管。

        他白天想夜里思,琢磨這些東西怎么擺、怎么攢、怎么配。他在腦袋里想,心中畫,紙上改。然后叫腳夫們把東西依照自己畫的圖紙搬放。這些腳夫不知為嘛非這么擺那么放,費了牛勁,才把這些死重的東西折騰好,完事六枝把門一關(guān),自己一個人開始大干起來,干的嘛誰也不知,街坊們只是看到他在忙,或是扛一袋重重的東西回來,不知袋子里邊裝著嘛;或用小車推進(jìn)去一棵老梅樹樁。房子都賣了,還種嘛樹?

        反正他一個人沒人管,娘跟著爹在租界那邊,秦老大只知道他在這邊看守著老屋,養(yǎng)養(yǎng)花。逢到換季,用手推車往租界送些花,每次都是香噴噴、花花綠綠的一車。

        轉(zhuǎn)年入夏,秦六枝送二十盆五彩月季到租界這邊,臨走時對秦老大說:

        “爹要是哪天得空,到老城那邊看看?!?/p>

        秦老大說:

        “破房子破院看什么?”

        六枝說:“自然有的看?!闭f完笑了笑。

        秦老大不信這小子能養(yǎng)出什么奇花異卉,尋到了空兒,就去了老城。

        秦六枝白天守著那個堆東西的院落,晚上還是住在原先小街上那兩間小屋里。秦老大許久沒回來,進(jìn)去一看,屋外全是花,屋里老樣子,只是到處是些紙,畫著各式各樣山石花木。秦老大問他畫這些東西干嗎用。六枝沒吭聲,把他爹領(lǐng)出來,走到府署街,沿著老宅子側(cè)邊的高墻走不遠(yuǎn),一拐,來到一扇又窄又長的門前,六枝掏出鑰匙開鎖。

        秦老大說:

        “你得常來這里查看查看。這里邊的東西不怕偷,就怕火?!?/p>

        六枝說:“我一天來好幾回呢?!闭f著門兒咔嚓一聲打開。

        秦老大一邁進(jìn)門檻,就聞到一股氣味,不是堆東西的倉庫味兒,而是一片清新、濃郁、沁人之氣撲面而來。他是一輩子花把式,知道這氣味兒只有深山里有。這老房子里怎么會有這種氣味?待推門進(jìn)了屋子,里邊堆滿舊家具,窗戶全關(guān)著,但是山林的氣味反而更加深郁更加清透,還有種濕涼的氣息。六枝知道父親心里疑惑什么,他上去把臨院子的十二扇花窗“嘩啦”打開。秦老大突然看到一幅絕美的山水園林的通景,立在面前!只見層層峰巒,怪石崚嶒,巉巖絕壁;還有重重密林,竹木競茂,蒙絡(luò)搖綴。再往縱深一看,中有溝壑,似可步入。不知不覺間,秦老大已經(jīng)給六枝引入院中,過一道三步小橋,橋有石欄,橋下有水,水中有魚,怡然游弋。橋頭一洞口,洞上藤蔓垂拂,洞畔花枝遮翳;澗流清淺,綠苔肥厚;這淙淙水流從何來?

        六枝引父親穿過石洞。洞雖小,極盡曲折;路不長,婉轉(zhuǎn)縈回。待走出石洞,人已在高處,完全另一番景象;再拾級而上,處處巧思,許多興致;秦老大看見一塊石筍后邊,有個木頭亭子,兩邊竹篁相襯,頭上梧桐覆蓋,坐在其中,別有情味。再看,這巨大的梧桐是從鄰居院中伸過來的。秦老大說:

        “你這‘借景’借得好。”

        父親是夸自己,六枝心里得意。說:

        “我這亭子,是把您原先在大院東北角做的那個‘半亭’挪過來的?!?/p>

        “看到了,你這里的東西,都是巧用原先大院子的東西,真難為你了。這小院不過半畝多地,叫你做出這么多景來!”秦老大不禁感慨地說,“當(dāng)?shù)淖畈辉撔】戳藘鹤?!?/p>

        秦六枝聽了這話,“噗噔”給他爹跪了下來。

        事后,秦老大想辦法,將陳家老爺請到老城這邊來,看看六枝造的這個園子。陳老爺看得大驚大喜,呼好呼妙。說他看了太多園子,卻“無出其右”,“可以‘一覽眾園小’了”。老爺?shù)碾`書寫得好,給這園子題名為“半畝園”。當(dāng)即刻匾、懸匾,叫人把房中堆放的雜物清理出去,收拾好待客,還不斷邀請朋友來觀賞,友人無不稱絕,從此六枝和他爹受到老爺另眼看待。

        然世上的好事難以持久。三年后,庚子變亂,英國人的一顆炮彈落到半畝園中,園子成了一堆野木亂石。陳家老爺避難于上海。避難用不著帶著花匠。秦老大一家只能逃回上虞老家。但這一走,從此音信皆無。

        辛亥后那些年,天津城里出了一位模樣出奇的人。個子不高,頭大如斗;不是頭大,而是大頭;肩上好賽扛一個特大的三白瓜,瓜重扛不住,直壓得后背微微駝起來。腦袋太大還不好扭頭,要扭頭時,只能轉(zhuǎn)身子。再有,腦袋太沉,頭重腳輕,不好快走,走不好就向前一個大馬趴,一個“大”字趴在地上。這樣的人走在街上誰不看上兩眼?

        大頭本名叫田少圃,但除去他爹,沒人知道他的名字,都叫他田大頭。田大頭是富家子弟。祖上能干,賺錢興家,買地蓋房,成了南門里一個富戶。長輩興業(yè)發(fā)家,后輩坐享清福,不用干活,吃好穿好,有人侍候。田家祖上的家底太厚,田大頭的父親就一輩子嘛也沒干,也沒坐吃山空,到了田大頭這一輩接著再吃。可是這個人走起路來都晃悠,還能叫他干什么,反正家里有米,鍋里有肉,腰里有銀子不犯愁就是了。

        田大頭沒嘛心眼兒,天性平淡,人憨厚,從來不想出類拔萃,也就沒愁事。活得清閑又舒服。他平生就三大愛好。一是好吃,一是好聽玩意兒,一是好玩抓鬮兒。有人說他沒主意,所以碰事就抓鬮兒。

        天津是九河下梢,水陸大碼頭,東西南北的河都通著天津,各地好吃的,好看的,好聽的,人間百味,民間百曲,世間百藝都會不請自來。天津人有口福,也有耳福和眼福。田大頭在天津能活得不快活?

        人要有錢,過得好,活得美,就會圍上來一幫人幫吃幫喝,陪玩陪看,哄笑哄樂。城里一些浪蕩公子和有閑清客就涌了過來。一起陪著他把天津城內(nèi)外大大小小酒樓飯店挨著家吃。天津衛(wèi)的飯館滿街都是;不管魯菜粵菜蘇菜閩菜湘菜川菜浙菜徽菜潮汕菜還是滿漢全席,要嘛有嘛。你一天最多也就吃一個館子,一年最多不過三百個館子,天津衛(wèi)現(xiàn)有的飯鋪夠你一天一個吃上十年二十年,還有數(shù)不過來的要開張的館子排著隊等在后邊呢。更別提那些戲園子里數(shù)不過來的聽的看的演的——戲曲說唱雜耍馬戲名班名角名戲名段子了。

        田大頭最喜歡的事是,在館子里酒足飯飽之后,乘興決定晚晌到哪個戲園子里聽?wèi)蚵犌牽彀寤蛘f書。每到這個時候,一準(zhǔn)要拿出他最歡心的游戲——抓鬮兒。抓上什么去看什么。

        有個白白胖胖的機(jī)靈小子,叫梅不虧,整天在田大頭身前身后跑來跑去。他只要一聽田大頭說抓鬮兒,立即起身跑到柜臺,從賬房那里要一張紙,裁成小塊。今天吃飯幾個人,就裁成幾塊。分別寫上本地最叫座的幾個戲園子的名字。每個園子演的戲曲說唱都不一樣,演出的節(jié)目和演員也天天更換,但是沒有梅不虧不知道的。

        梅不虧更知道田大頭喜歡聽哪種戲、哪出戲、哪個角兒。每當(dāng)梅不虧把寫好的鬮兒放在一個空碗里,大家就嚷著叫著讓田大頭第一個抓。那些鬮兒上邊寫的戲目和節(jié)目都是田大頭喜歡的,無論抓起哪個,打開一看,田大頭準(zhǔn)都會高興。大家便說他手氣好,他抓的都是大家最愛看最想看的。他替大家抓了,大家便都不抓了。

        反正哄他高興、掏錢,大伙白玩白樂唄。

        這伙人和田大頭還玩一種抓鬮兒。就是每當(dāng)吃一頓大餐后,該付賬時,就抓鬮兒。一般的飯錢全由田大頭付,吃大餐錢多,抓鬮兒合乎情理,也刺激有趣。這個鬮兒還是由梅不虧去做。抓這種鬮兒的規(guī)矩是,只有一個鬮兒畫著“圈”兒,表示花錢;其余的鬮兒都是空白,不花錢。誰抓上畫圈兒的鬮兒誰掏錢。

        每次抓鬮兒時也是大伙嚷著叫著讓田大頭第一個抓。但奇怪的是,不管田大頭怎么抓,打開一看,閹兒上邊準(zhǔn)畫著一個墨筆的“圈”兒。

        既然他抓上了,別人就不抓了,再抓一定全是白紙。

        每次田大頭抓到畫圈的鬮兒,都站在那兒傻乎乎地笑,然后晃晃悠悠去到柜臺付錢。

        如果有人跟他客氣,爭著付款,他都擺擺手笑道:

        “應(yīng)該的,我手氣好?!?/p>

        他付錢,好像理所當(dāng)然。誰叫他錢多,就該他花錢。吃大頭嘛!原來天津衛(wèi)“吃大頭”這句話就是從田大頭這兒來的!人家田大頭呢,天生厚道,傻吃傻玩,樂樂呵呵,從不計較。

        他怎么也不想想:為嘛自己每次抓的鬮兒都畫著圈兒?為嘛從來沒有抓過白紙的閹兒?

        他一直這么糊里糊涂、美滋滋地活著。直到父親去世后,沒人給他錢花了,這才知道父親留給他的,原來不是吃不完用不完的金山銀山。錢是有數(shù)的,花一點少一點。

        他自然不再由著性情往大飯莊好菜館里跑了。嘴饞了,就去街上的小館里要幾個炒得好的小菜。這一來原先圍在他身邊混吃混喝的浪蕩公子們?nèi)撇灰娏?,只有梅不虧時不時露個面兒。

        這天梅不虧來他家,一直坐到下晌吃飯的時候還不走,明擺是等著田大頭拉他到外邊吃一頓。直叫田大頭坐不住了,站起來對他說:

        “南門外新開一個館子不算大,可是挺實惠,專吃河蟹,實打?qū)嵠呃锖5暮有?,現(xiàn)在七八月,頂蓋兒肥,你去嘗嘗鮮嗎?”

        梅不虧白胖的臉兒笑開了花,他說:“只要陪著您,蝎子都吃?!彪S后就連蹦帶跳跟田大頭去了。

        一大盤子的粉肚青背的大河蟹,沒多少時候,就叫田大頭和梅不虧吃得丟盔卸甲,一桌子殘皮爛殼。朝這堆東西中間一看,便知哪些是梅不虧吃過的,哪些是田大頭吐出來的。梅不虧決不叫一點蟹黃膏脂留在甲殼里,田大頭向來連皮帶肉一起嚼,嚼過就吐。梅不虧對大頭說:

        “這銀魚紫蟹可是朝廷的貢品,老佛爺也不舍得還帶著肉就吐了。”

        兩人吃得滿腹河鮮,滿口蟹香,再加上直沽老酒上了頭,美滋滋暈乎乎。梅不虧覺得這個田大頭人真的挺好,像一碗白開水,幾十年來總一個勁兒,從不和人計較什么,該付錢時準(zhǔn)由他付,自己沒掏過腰包。想到這兒,他身上不多的一點義氣勁兒冒了上來,說:

        “今兒的河蟹我請了。”

        田大頭搖搖手笑著說:“不跟你爭,如果你想付,還是得按老規(guī)矩,先抓鬮兒?!比缓笠恢腹衽_那邊說,“還是你去做鬮兒?!?/p>

        抓鬮兒?已經(jīng)多年沒玩過了,現(xiàn)在一提,觸動了梅不虧。梅不虧心里邊有一點事,雖然這事過去了多年,此刻禁不住還是說出來:

        “有個事在我心里,一直弄不明白,我得問問您——就是抓鬮兒這事。當(dāng)年我們一起吃飯,到了該付錢時候,您干嗎非要抓這個鬮兒不可?”

        “我好喜,好玩唄?!碧锎箢^說。

        “為嘛每次您都要頭一個抓?”

        “你們不是叫我頭一個抓嗎?”田大頭說。

        “可為嘛每次畫圈兒的鬮兒都叫您抓上?您想過沒有?”梅不虧說完,兩只小眼盯在田大頭臉上,認(rèn)真等著他的回答。

        “手氣好唄。我娘說過,我打小命就好,手氣好。”田大頭說,說得挺得意。

        顯然,梅不虧心里的問號還是沒解開。他接著往下問:

        “您每次抓上那個畫圈兒的鬮兒之后,為嘛不打開看看別的鬮兒?”

        “看別的鬮兒干嗎,一定都是白紙了!”

        “每次的鬮兒都是我做的。您就不怕我把所有鬮兒都畫上圈兒,叫您無論抓上哪個鬮兒,都得付錢?”

        “你不會?!碧锎箢^說完,擺擺手,咧開嘴傻乎乎地笑了。

        梅不虧兩眼盯著他,疑惑不解。田大頭是真不明白,還是裝糊涂?他為嘛裝糊涂?但他今天似乎非要弄明白不可,接著再問:

        “您現(xiàn)在不想問問我嗎?”

        “問你干嗎,那些飯咱早吃過了,錢也早付完了?!?/p>

        “您就從來沒疑惑這事嗎?”梅不虧已經(jīng)是在逼問了。現(xiàn)在就差自己把實情說出來。

        “疑惑個嘛呢。你們不就是叫我請吃個飯嗎?抓鬮兒不就是為了一樂嗎?不抓鬮兒我也一樣掏錢——”田大頭沉吟一下,說了一句很特別的話,“叫別人掏錢,我過意不去?!?/p>

        這句話叫梅不虧怔住。

        如今,田大頭這樣的人沒有了。這樣大頭的人也沒有了。

        天津衛(wèi),闊人多,最闊要數(shù)八大家,就是無人不知的天成號韓家、益德裕店高家、長源店楊家、振德店黃家、益照臨店張家、正興德店穆家、土城劉家和楊柳青石家。有的由糧發(fā)家,有的販鹽致富,有的養(yǎng)船成豪。這些豪富們高樓巨屋,山珍海味,穿金戴銀,花錢當(dāng)玩。

        人闊了就要招搖。官家要炫勢,闊人要擺闊,名人要揚(yáng)名。

        闊人總得有闊事。于是,辦起紅白喜事,你從東城鬧到西城,我從城里鬧到城外;開粥廠濟(jì)貧,你一連七天,我一連三個月??墒沁@些事多了就不新鮮。既然是闊事,總得要人記得。不然花錢也是白花。有人說海張王家掏錢修炮臺,算一件闊事??墒羌?xì)想想,他修炮臺這事,不過是為了向官府討好,哪個生意人不諂媚于官家?這算不上純粹的闊事。

        咸豐十年夏天,西城的侯家干了一件事,不僅八大家無人能比,古今沒有,空前絕后。

        馬上侯家的老奶奶要過八十大壽了,全家籌備,忙上忙下,以賀老壽星的耄耋之喜。眼瞅著家里家外給鮮花、燈彩、壽幛裝點得花花綠綠,漸漸熱鬧起來。老奶奶坐在那里,卻忽然掉下淚來。大家不知為嘛,大老爺過來一問,老奶奶才說:

        “我這輩子嘛都見過,可就沒看過火場,連救火的水機(jī)子嘛樣也從來沒瞧見過。二十年前小儀門口那場大火燒得天都紅了,在咱家屋里也照出了人影兒,城里人全跑去看。你爹——他過世了,我不該說他——就是不叫我去看。我這輩子不是白來了?”

        說完臉蛋子耷拉著挺長。

        大老爺心想,老人的事只能順不能戧,若要不叫老奶奶看一次火場,眼前這生日無論怎么籌劃,也難叫她高興起來??墒侵鸬氖履哪苷f來就來。侯家中的二管家鮑興機(jī)靈能干主意多,他對大老爺說:

        “這事您就交給我辦吧。我保管叫老太太樂起來?!?/p>

        大老爺問他有嘛好主意,他說出來,大老爺笑了,叫他快去辦,一定要在老太太生日之前鬧出這一出,否則要想把八十壽誕弄好了,別的嘛法子也不靈。

        鮑興拍馬就去辦。先到西門外小楊莊買了二十多間房,有磚瓦房也有茅草屋,有的房子連里邊的家具物品也出高價買下。跟著跑到北城朝陽觀那邊的清遠(yuǎn)水會,拜會了會頭韓老七。天津衛(wèi)人多,房子擠,著起火來就燒一大片。救火就得靠水會,城里邊最大的水會是清遠(yuǎn)水會。鮑興把上門來請韓老七幫忙的事一說,韓老七滿臉的褶子全垂下來,對鮑興說:

        “你這不是叫我去演救火?我是救火的,又不是戲班子。”

        鮑興笑道:“這事您要不干,叫別人干了,您可就虧了?!闭f著把一沓銀票撂在桌上??粗@些銀票,韓老七不吭聲了。

        事情說好之后,鮑興便找人在小楊莊外一塊空地上用葦席杉篙搭了一個棚子,擺好座椅和八仙桌,像每年天后誕辰富人家看皇會用的那種大棚,又寬敞又舒服。這一切鮑興安排得很快,前后只用了四五天時間全擺平了。大老爺夸他,鮑興說:

        “哪是我能干,是因為您有錢,有錢能叫鬼推磨?!?/p>

        這天黃昏,老奶奶正在房里喝茉莉花茶、嗑醬油瓜子、嚼京糕條,忽然鮑興跑上來,一邊叫道:“老奶奶,西城著大火了,我接您去看。大老爺在門口等著您呢!”這興奮勁兒像是去看大戲。

        老奶奶說:“可看著火了!”一高興,差點栽一跤。

        到了門口,大老爺站在那兒迎候。門前停了一排六輛棗木包銅的轎車。老奶奶給人扶著上了車,一路威風(fēng)十足出了小西門,很快就看到前邊火光閃閃。老奶奶下車,上了高大的席棚,棚子正面對著火場。她也沒問這棚子是干嗎用的。

        老奶奶一落座,火勢即起,火苗躥起三丈,火場大得出奇;濃煙滾滾,火光奪目,不僅照亮了天,把老奶奶這邊也照得雪亮。老奶奶扭臉左右一看,不僅全家老小都來齊了,后邊還坐著一些平時家中的常客,好像陪她看戲。

        隨即大鑼響起,一隊人馬由遠(yuǎn)而近,都穿著黃衣衫、紫坎肩,用墨筆在前胸后背寫著兩個大字“清遠(yuǎn)”。為首一老者,辮子纏頭,銀髯飄拂,身形矯健,步履如飛,帶著十萬火急的架勢。一手提著一面井蓋大的大銅鑼,一手執(zhí)槌不停地敲,聲音連成串兒。他圍著火場,轉(zhuǎn)一大圈。

        鮑興跑到老奶奶跟前俯下腰說:

        “這是咱天津最大的清遠(yuǎn)水會。敲鑼的是會頭韓老七。現(xiàn)在他敲的這鑼是‘傳鑼告警’。天津城內(nèi)外各水會聽到,全都會趕來救火。他跑這一大圈是‘下場子’。他圈定的火場,只能水會進(jìn),其他任何人都不能進(jìn)?!?/p>

        老奶奶說:“干嗎不叫人進(jìn)?”

        鮑興笑道:“怕有人趁亂拿東西——趁火打劫呀!”接著說,“救火這就開始,各大水會的人已經(jīng)全趕來了?!?/p>

        不一會兒,耳聽著一串串鑼聲由遠(yuǎn)而近,跟著就看到各水會揮旗而至。他們服裝不一,顏色分明,各列長隊,手執(zhí)鉤叉,縱入火場,齊刷刷勇不可當(dāng)。老奶奶終于瞧見了水機(jī)子。一個重重的大木箱子,四個壯漢抬著,箱子上邊的木架子橫著一根壓桿,兩個身穿號服的人一頭一個,像小孩打壓板那樣你上我下,你下我上,一條銀白色的水龍便噴射出來。很快就有十幾條長長的水龍飛入火海。熊熊烈焰加倍升騰。

        在火場前,各會的會頭與韓老七好像合唱一臺戲,手中鑼聲相答互應(yīng),居然就把各水會調(diào)度得你東我西,你出我入,你前我后,你退我進(jìn),配合得天衣無縫。好比打仗布陣,井然有序。一時火光照天,濃煙翻騰,火星飛濺,人影騰躍。這種兇猛又驍勇的場面,戲臺上是絕看不到的?;饎葑蠲蜁r,都感到熱浪撲面,好像大火要燒到身上。老奶奶忽指著大兒媳婦叫道:“火在你的臉上呢!”她像一個小孫女看戲那樣大喜大呼傻了眼。她周圍的人一邊連喊帶叫,起哄造勢,一邊夸老奶奶有眼福,都說跟著老奶奶就是有福!

        眼瞅著火勢漸漸被壓了下來,火苖小了,火光退了,一些水會開始“倒鑼”撤人。南風(fēng)起時,有些火星子刮過來。鮑興上來問:“老奶奶盡興嗎?”這話是請老奶奶起駕回府。

        老奶奶起身時說:“我這輩子值了!”

        大老爺在旁邊聽了,心里的石頭落了地,這么一來,下邊壽誕的事全好辦了。轉(zhuǎn)天叫鮑興給清遠(yuǎn)水會送去滿滿兩大車桂順齋的點心,其余各會也分別以點心酬謝。給各會犒勞點心,是天津衛(wèi)的規(guī)矩。

        到了六月二十三火神祝融的生日,水會設(shè)擺祭神,侯家又送去厚厚一份“份子”,而且從此年年如此。這一來,侯家老奶奶花錢看著火這事也就給人傳了下來。

        自打洋人進(jìn)了天津,長相像洋人的人也成人物了。

        查家老二又胖又壯,鼓腦門兒賽球,肚大賽豬,臀肥賽熊,勾鼻子賽鷹,深眼窩賽猩猩。胳膊腿兒還有毛兒,更賽洋人。要在平常,這長相還不叫人嘲弄取樂?現(xiàn)在洋人有錢有勢,他這長相也變得金貴、吃香了。有人說他是水西莊查家的后人,查家都是地道的文人墨客,哪來這種神頭鬼臉?查家哥仨,唯獨他這個長相,難道他是個野種?

        可是人家查家老二不覺得自己這副長相別扭,相反看準(zhǔn)自己這長相有用,反其道行之,索性裝起洋人,留起鬢角,蓄足胡須,學(xué)說洋話,舉手投足各種作派全學(xué)洋人;而且還穿上洋裝,穿得分外講究。比方褲襠要短,才好叫前邊滾圓的肚子凸出來,后邊的屁股翹上去。他說,國人的屁股垂著,洋人的屁股翹著。所以洋人看起來精神。

        他在洋行管海運(yùn),外出辦事時常常叫人誤當(dāng)作洋人。這種誤會給他的感覺極好。洋行里的同事便打趣給他取一個洋名,叫查理。查字與他的姓氏同字。他喜歡這名字勝過本名。以后熟人就叫他查理,真名便沒人知道了。

        查理剛五十,腿腳爽利,卻喜歡執(zhí)一根洋手杖。多半時間,不是拄著,而是拿著。他愛喝咖啡,但他兒子說他在家從不喝咖啡,喝大碗的花茶,喝咖啡睡不著覺。他出門不坐火車,愛坐飛機(jī);那時洋人出遠(yuǎn)門多坐飛機(jī)。他常把“我明天飛上?!保蛘摺拔覄傦w回來”掛在嘴邊。他給兒子取的名字叫查高飛,小名飛飛。

        他坐飛機(jī)遇過一險,聽了叫人頭發(fā)倒立。

        那次他在上海出差辦事,辦完事后便買張機(jī)票,想快快回家,和兒子飛飛親熱親熱。到了機(jī)場后覺得事情還留著個尾巴,應(yīng)該辦圓滿了再回去。他掏出票來想退,又有點猶豫。這時跑過來一個中年男人,臉消瘦,氣色暗,謝頂。急急渴渴對他說:

        “您要退票吧,給我吧。這班機(jī)沒票了,我急著回去!”

        當(dāng)時查理心里還有點猶豫不決。這謝了頂?shù)哪凶永母觳舱f:“我娘病了,快不行了,一連三個電報催我馬上回去,怕晚了就見不到了。您得幫我!求您了!”他說的是天津話,鄉(xiāng)音近人,叫他動了心。

        查理便把票讓給了他。這人掏出一把錢塞給查理,也不算錢,千恩萬謝急匆匆走了,中間還停下來回頭對他喊道:

        “我住東門里大街三十七號,姓華,您在中國有事找我!”

        查理覺得自己幫了人家,人家還把自己當(dāng)成洋人。他自我的感覺挺好。隨后他又想這人真是急糊涂了,自己若是洋人,怎么會聽懂他的中國話?

        他回到旅店重新住下,轉(zhuǎn)天就聽說他昨天回天津要坐的那架飛機(jī)出了事,滿滿一飛機(jī)的人全喪了性命!

        他的命實實在在是撿來的。

        等到他人回天津,全家人,還有整個洋行上上下下人都為他慶幸,夸他命大,大難不死,才是大福。那天若不是那個謝頂?shù)哪腥速I走他的機(jī)票,說不定他就上了飛機(jī),一命黃泉。

        為什么就在他上機(jī)前的最后一刻——心里還在為是否退票而猶豫不決時,這個人突然出現(xiàn)了?這不是替他一死嗎?洋行里的同事們圍著他議論紛紛這事時,他忽然說:“這人姓華,他告訴我他家的地址,我記得!我得到他家去看看。”

        同事們說:“你可不能去,人家不知道原先是你的票。要知道,還不吃了你?”

        查理說:“這可不怪我,是他死活非買我的票。是他該死,我該活!”說到這兒他有點得意。

        事后,行里一位年紀(jì)大些的同事對他說:

        “這該死該活的話你以后就別說了。你和這人的命里有結(jié)。你不能咒他,小心‘父債子還’,一命償一命?!?/p>

        這話叫他聽了后背發(fā)涼,心里發(fā)瘆。

        另一位同事在旁邊看他的神氣不對,說:“別信什么冤結(jié)報應(yīng),這都是中國人自己嚇唬自己,洋人從來就沒這套,你不是查理嗎?”這話引得大家笑了,他也笑了。

        一件事不管多強(qiáng)烈,日子久了,便被重重疊疊的生活埋起來,漸漸也就忘了。十多年后,飛飛都已成人。但飛飛一直還沒結(jié)婚成家,他迷上一位影星。這位影星分外妖嬈,連嬌里嬌氣說話的聲音都撓他心。可是這影星大他七歲,也從來不認(rèn)識他。他對她是單相思,完全不沾邊,他卻非她不娶。一天飛飛聽說她在杭州舉行新片的開拍儀式,執(zhí)意去見她一面,誰也攔不住他。他瞞著查理跑到老龍頭車站,當(dāng)天沒有去杭州的車次,掉頭又到機(jī)場,去上海的飛機(jī)兩班,上一班飛機(jī)票賣完,只有下一班的飛機(jī),可是下一班飛機(jī)到上海已是半夜,從上海到杭州還有一段路程,時間不趕趟,他費了老大勁,找到一位上一班飛機(jī)的乘客,死磨硬泡要跟這人換票。他心里好像有一股勁,好像中了魔,非要上這架飛機(jī)不可。最后又加上兩倍的錢,才把這班飛機(jī)的機(jī)票弄到手。

        他上了飛機(jī)。誰會知道飛機(jī)會出事,誰會知道他居然會和當(dāng)年那個謝了頂、替爹去死的男人一樣。可他是替誰去死?

        事情過去許久,家里人也沒把這件事的實情告訴查理,只說飛飛為了追求一個女人出了國。他們以為成功地瞞住了查理。但哪里知道查理早就知道這件事并查明了真相。查理不捅破這事,是因為他領(lǐng)略到命運(yùn)里因果這東西的神秘和厲害。

        車夫吳老七的命該絕了。屋里沒火,肚子沒東西,愈餓就愈冷,愈冷就愈餓。難道就在比冰窖還冷的屋里等死?雖說三更半夜大雪天,沒人用車,可是在外邊總比在家等著凍成冰棍強(qiáng),走著總比坐著身上有熱氣兒。他拉車走出來。他拉的是一輛東洋車。

        他一直走到鼓樓十字街口,黑咕隆咚沒個人影,誰半夜坐車出門?連野狗野貓都凍得躲起來了。他沒勁兒再走了,站在那兒漸漸覺得兩只腳不是自己的了。

        這當(dāng)兒,打鼓樓下邊黑乎乎的門洞里走出一個身影,慢吞吞走過來。這人拄著拐,也是個老人,也是個饑寒交迫的窮老漢向自己來尋吃的嗎?

        待這人漸漸走近一看,竟不是窮人,怕還是一位富家的老翁呢。身穿長長一件綠色的棉袍,頭戴帶護(hù)耳的皮帽,慈眉善目,胡須很長。這老翁相貌有點奇異不凡。雖然不曾見過,卻又像在哪兒見過。不等他開口,老翁說:“去東門里文廟牌坊前。”說著老翁就上了車。吳老七心想這是老天爺開恩,大半夜居然還有活干,只覺得身子有了點勁,拉起車往東門一路小跑。路上他不敢說話,怕費勁。車上的老翁也一聲不吭。東門內(nèi)大街空蕩蕩只走著他這一輛車。走著走著,他忽然覺得車子有點重。人還能變重?是不是自己沒勁兒了?正尋思時,車子更重了,像是拉了半車石頭。他覺得不對勁,停下車來,回身一看,天大的怪事出現(xiàn)在眼前,車上的綠袍老翁不見了,空無一人!定睛再瞧,車座上放著一大一小鼓鼓囊囊兩個袋子。他扒開一瞧,小袋子里竟然全是糕食,大袋子居然滿滿的銀錢。他再往四下看,冰天雪地里還只是他一個人——還有一車銀錢!更叫他吃驚的是,車子就停在離他家不遠(yuǎn)的地方。

        吳老七有錢了,而且有了太多太多的錢,又是銅錢,又是銀子,還有小金元寶。吳老七天性穩(wěn)重,在碼頭上活了幾十年,看的事多。他明白錢多了是福也是禍。他沒有乍富炫富顯富露富,而是不聲不響,先在小窩棚里把自己將來的活法盤算好,把錢藏好,再走出窩棚,一步步照計劃來。

        最先開個早點鋪,再干個小食攤,跟著開菜館、飯鋪、酒樓,他做得穩(wěn)健。在旁人眼里,他是一步一個腳印干起來的,絕看不出一夜暴富。繼而他在鼓樓、北大關(guān)、糧店街最火爆的地界,開了一個像模像樣的九河飯莊。他干吃的,緣于他多半輩子都是餓過來的。干飯鋪不會再餓肚子,而且干飯鋪天天能見到錢,還都是現(xiàn)錢。人有了錢,法子就多了。吳老七用盡腦筋,加上拼命玩命,把買賣干得有聲有色,家業(yè)也一路興旺起來。然而,當(dāng)年那位綠袍翁送他那個錢袋子卻一直存著,袋子里的幾個小金元寶也原封沒動,這因為他心里邊始終揣著那位在寒天凍地里忽然出現(xiàn)的救命恩人。

        可是那位綠袍老翁到哪兒去找呢?吳老七沒少使力氣。從街頭尋覓,到串門察訪,中間還鬧出認(rèn)錯了人的尷尬和笑話,卻始終尋不到一點點蹤影。他細(xì)細(xì)琢磨,這事還有點蹊蹺。比方那綠袍翁的長相就非同常人。他找遍城里城外,還真沒有如此慈眉善目的長相;再比方這綠袍,誰會穿綠色的袍子?天津人的袍子,黑、藍(lán)、灰、褐全有,唯獨沒人穿綠。有人和吳老七打趣說,戴綠帽子的有,天津有過一位總繃著臉兒的縣老爺就叫人戴過綠帽子。

        最蹊蹺就是這一袋子錢了。天津衛(wèi)有錢的人多,有錢的善人也不少。但天津的善人開粥廠、施財、濟(jì)貧、捐款,都做在大庭廣眾眼皮子底下,好叫別人看到、知道。誰會把這一大袋子錢黑燈瞎火悄悄塞給一個快凍死餓死的人?把胳膊折在袖子里的事,從來沒人干。

        看來這綠袍翁是一位神仙,可這是哪位神仙?天津城里大大小小的寺觀就有一百多座,天天香火不斷,老百姓天天磕頭,誰又見過神仙顯靈。

        這年秋天,吳老七在城南自家的“九河飯莊”的分號宴請幾位商界的合伙人。他近來事事順當(dāng),心里沒別扭,大家滿口說的都是吉祥話。人一高興,酒就喝高。他從飯莊出來,轉(zhuǎn)轉(zhuǎn)悠悠走到鼓樓,乘興爬了上去。鼓樓高,又居老城中央,從這里憑欄遠(yuǎn)望,可以一覽全城風(fēng)景、十萬人家。吳老七看得盡興,看得痛快。再給風(fēng)一吹,更是舒服。他要回家好好睡個午覺,待要下樓,一轉(zhuǎn)身的時候,忽見樓梯那邊有個人正在看他。這人模樣慈祥和善,長須飄拂,有點面熟。他停住身子認(rèn)真一瞧,這人竟然身穿綠袍,哎呀!不就是救過他命、有恩于他、找了十多年的那個綠袍翁嗎?長相也完全一樣呀!他慌忙跑過去,再看——哪里是人,竟是一尊神像。怎么是一尊泥塑的神像,分明是綠袍翁啊。

        鼓樓不是廟,里邊的神佛都是有錢的人家使錢請來的,信誰請誰,這位是誰?他問身邊一位不相關(guān)的人。人說:

        “你連他是誰也不知道?保家仙,胡三太爺呀!”

        他當(dāng)然聽說過保家仙,胡黃白柳灰?guī)孜簧裣?,護(hù)佑全家平安有福??墒撬惠呑記]錢娶老婆,鰥寡孤獨,沒有家,自然也沒給保家仙燒過香。哪知道這位穿綠袍的胡三太爺慈悲天下,看到了他這個要死的人,顯靈于世,救了他,還讓他一步登天富了。原來綠袍翁是他!對呀,那天他不就是從這鼓樓下邊的門洞里走出來的嗎?他咕咚一聲趴在地,連連磕頭,腦袋撞得樓板直冒煙,而且一直磕個不停,等到被旁人拉起來,腦門撞出血來。

        旁人不知他為什么這么磕頭,以為他遇到橫禍,或是想錢想瘋了。這事卻只有他自己明白,不能說。自此,每年逢三九天最冷的日子,深更半夜,他都會爬到鼓樓上給這綠袍神仙燒香磕頭。他心里盼著神仙再次顯靈,他要面謝他,可是每次見到的都是紋絲不動的泥塑木雕了。

        胡天,一個大白話,嘛事也不干,到處亂串,聽風(fēng)就是雨,滿嘴跑火車。再添油加醋,添點歪的、加點邪的、扯些不著邊際的;也別說,這種胡說人們還好喜聽,好喜知道,好喜傳。正經(jīng)八百的事有嘛說道呢。

        這兩天胡天到處說一件事,勸業(yè)場大樓剪彩那天,有個干買賣破產(chǎn)的人從這樓頂跳下來,正好馬路中央下水井沒蓋蓋兒,大口敞著,這人恰恰好好不偏不斜一頭栽進(jìn)去。人們撈了半天沒見人影,這人竟給井里邊的水沖進(jìn)了海河,撈上來居然還活著。這個荒唐透頂?shù)暮a,一時傳遍了天津,而且傳來傳去,這個人居然還有名有姓了。

        再一件事,更瞎掰,傳得更厲害。據(jù)說也是打胡天的破嘴里冒出來的——

        說的是大鹽商羅仕昆家的大奶奶吃橄欖,叫核兒卡在食管里了。橄欖核兒不像魚骨頭,咽一塊饅頭就能頂下去。核兒兩頭尖,扎在食管兩邊,愈咽東西扎得愈牢、愈疼,喝水更疼,疼得直蹦,叫老爺急得在屋里背著手轉(zhuǎn)來轉(zhuǎn)去,有錢也沒轍。這時忽然有個老道從門口路過,說能治百病,羅家的傭人上去一說,老道說能治,便趕忙把老道請到家中。

        這老道青衣黑褲,長須長發(fā),斜背布囊,手拄一根古藤枝,這種人一看,總跟深山老廟連著,氣相異常不凡。老道問明白大奶奶病由。解開背囊,拿出個竹筒,拔下塞子,往外一倒,竟是一條七寸青蛇,光溜溜,筷子一般細(xì),彎起小腦袋口中不停地吐著芯子,不知有沒有毒。老道把青蛇放在小碗里洗了洗,對大奶奶說了一句:“它不傷人?!比缓蠼写竽棠贪炎鞆埓?,只見老道手一甩,袖子上下一翻,那小青蛇已經(jīng)進(jìn)了大奶奶口中。大奶奶先驚,后呆,兩眼朝天,身邊的丫鬟以為大奶奶咽氣了,未及呼喊,卻聽大奶奶說:

        “涼森森到肚子里了?!?/p>

        道士俯下身子問:

        “那核兒呢?”

        大奶奶竟說:“沒了。怎么沒了?”她瞪大眼睛,感到驚訝。

        道士說:“叫我那青兒頂下去了?!彪S即給了大奶奶一包朱砂色的藥末子,叫大奶奶沖了喝下。道士說,這藥末子下去一個時辰后便會出恭,那小蛇自己會跟著一塊兒出來。道士囑咐道這小蛇萬萬不可倒入糞池,一定要用井水洗干凈后送到河里或水塘中放生。道士說罷起身告辭而去。老爺再三道謝并送一大包銀子給他。

        大奶奶喝掉藥末子后,肚子開始發(fā)脹,有股氣咕嚕咕嚕,跟著放兩個響屁,出恭時屁眼奇癢,原來是道士的“青兒”爬出來了,同時那橄欖核兒也“咔嗒”一聲掉在恭桶里。

        老爺忙叫人把小青蛇洗凈,拿到海河放生。老爺是念書的人,知道的事多,心想這老道為什么用“青兒”解救大奶奶?而且如此靈驗!蛇是保家五大仙中的柳仙啊。這老道必是柳仙化身來救他家的。想到這兒,當(dāng)即叫人去紙畫鋪請來一幅五大仙像,掛起來,燒香磕頭,磕頭燒香。

        這事一傳開,天津衛(wèi)就洛陽紙貴,買不到五大仙像了。天津的神像都是從出名的畫鄉(xiāng)楊柳青張家窩那邊躉來的。據(jù)說很快連楊柳青那邊也買不到五大仙像了。

        今年以來,天津衛(wèi)傳得最厲害的事,全是打胡天的嘴說出來的。其中一事有鼻子有眼兒,而且有年有月有日——就是今年七月二十八日天津衛(wèi)要鬧大地震。翻天覆地,房倒屋塌,鼓樓成平地,租界變開洼。最厲害的是娘娘宮要被夷為平地,娘娘塑像頃刻間化作一堆黃土。這就麻煩了!天津人都知道當(dāng)年建娘娘宮時,老娘娘像的下邊是海眼,直通渤海。老娘娘屁股坐在這兒,就是為了鎮(zhèn)住大海。老娘娘的像決不能動,一動海水就從這海眼里冒出來,立馬萬里汪洋,淹掉天津。這傳聞嚇壞了天津人。這些天去娘娘宮燒香的人眼瞧著多起來。老城里地勢底,平日下雨時雨水都從街上往屋里倒灌。海水一上來怎么辦?于是家家戶戶都在門前筑攔水壩,雜貨店里淘水用的木桶鐵桶連同水舀子也被搶購一空。

        還有個傳聞更好玩。剛剛到任的天津警察局長細(xì)皮嫩肉,彎眉俊眼,女里女氣,純粹一個娘兒們局長。胡天說,他聽人說,這局長是個“二刈子”,單身一人,結(jié)過兩次婚都沒孩子,最后全離了。至于為嘛沒孩子,就任憑人們瞎掰去了。

        這話如果叫新局長聽見可就麻煩了,人家可是能夠拿槍抓人的警察局長。

        人人都說這事聽胡天說的,可胡天說打死他也不敢去惹新到任的警察局長。一連好幾天,胡天沒有公開露頭,有人說他嚇得躲在家,有人說他被這新局長弄進(jìn)去了。

        其實,胡天嘛事也沒有。

        這天下晌他在四面鐘附近,被兩個穿袍子戴禮帽的男人攔住,人家說話挺客氣,說要請他吃飯,把他拉進(jìn)一個館子。這兩個人一個面黑,長得威武,一個臉白,模樣英俊。不等他問,其中面黑的人說:“我們是警察局的?!比缓笾苯亓水?dāng)問他,“是你說我們局長是二刈子?”

        他慌忙搖手否定。面黑的便衣警察接著問他:

        “你認(rèn)不認(rèn)都一樣,反正現(xiàn)在全天津沒人不知道警察局長是二刈子。你說該怎么辦?”

        胡天干瞪眼,不知怎么回答。

        旁邊那個白臉的警察笑嘻嘻地說:“你能不能再加上幾句,叫這位老娘兒們在天津待不住,滾蛋算了!”

        胡天一聽,蒙了。他沒馬上聽明白??墒撬氖鄽q了,腦子夠用,又在世面上混了二十年,嘛不懂?嘛能不懂?

        警察找他,原來不是因為他滿口胡天,妖言惑眾,辱罵局長;恰恰相反,人家是想借他的巧舌和爛嘴,再給這娘兒們局長潑幾盆臟水,把他趕走。

        這事對他不難,但他有他的打算。他嘻嘻對這兩個便衣警察說:“你倆聽說過鹽商家羅大奶奶吞橄欖核那個段子吧,那可是我特意為天祥畫鋪編的,這段子立竿見影,直至今天五大仙像還是供不應(yīng)求!”他停了一下,接著說,“再有,今年鬧大地震的傳聞也是我?guī)驼衽d木桶廠造的,木桶也一直脫銷。你們倆可聽明白,我可不是白編——白說的?!?/p>

        白臉警察露出會意的笑,從衣兜掏出十個銀圓“嘩”地撂在桌上。

        黑面的警察說:“真是做嘛買賣的都有,敢情你胡說八道也能賺錢?!笨墒撬鋈话迤鹉樥f,“這娘兒們要是走不了,我們可還來找你?!?/p>

        胡天笑道:“不是誰胡說八道都能賺錢?!比缓笱劬粗@黑臉白臉兩個警察,把銀圓揣在兜里走了。

        十天后,上上下下到處都說新任警察局長正托人找一個太太。他這太太要的特別,要身上有孕的,當(dāng)然這事不能叫人知道。

        兩個月后,這位新局長便給上邊調(diào)走了。

        二三十年代,大上海和大天津,一南一北,一金一銀,但說不好誰金誰銀。反正兩大城市的金店,大大小小全都數(shù)不過來。

        天津衛(wèi)最大的金店在法租界,店名黃金屋。東西要多好有多好,價錢要多貴有多貴。天天早晌,門板一卸,店里邊的金子比店外邊的太陽亮。故而,鋪子門口有人站崗,還花錢請來警察在這邊的街上來回溜達(dá)。黃金屋老板治店有方,開張十五年,螞蟻大小的事也沒出過。一天,老板在登瀛樓飯莊請客吃飯,酒喝太多上了頭,乘興說道:“我的店要出了事,除非太陽打西邊出來,不——”跟著他又改了這一句,“打北邊出來!”大家哄堂大笑,對他的話卻深信不疑??蓻]想事過三天,事就來了??淇诘脑捳娌荒軄y說。

        那天下晌時候,來了一對老爺太太,闊氣十足,全穿皮大衣。老爺?shù)钠ご笠率怯趾谟至恋墓獍?,太太的皮大衣是翻毛的,而且全是雪白柔軟的大長毛,遠(yuǎn)看像只站著的大綿羊。天氣涼,她兩只手插在一個兔毛的手籠里。兩人進(jìn)門就挑鑲鉆的戒指,東西愈挑愈好。柜上的東西看不上眼,老板就到里屋開保險柜去取,這就把兩三個伙計折騰得腦袋直冒汗;可她還總不如意。她嘴里嚼著泡泡糖,一不如意就從紅紅的嘴唇中間吹出一個大泡泡。

        OdKFLoyohwN9ajhFNiXmVx5dbMXW7Lrzh5GOuZx1p68=

        黃金屋向例不怕客人富。金煌煌鉆戒放在鋪著黑絲絨托盤里,一盤不行再換一盤,就在小伙計正要端走一盤看不中的鉆戒時,老板眼尖,發(fā)現(xiàn)這一盤八個鉆戒中,少了一枚。這可了不得,這一枚鑲貓眼的鉆戒至少值一輛老美的福特車!

        老板是位練達(dá)老到的人,遇事不驚,沉得住氣。他突然說聲:“停!”然后招呼門衛(wèi)把大門關(guān)上,人守在外邊,不準(zhǔn)人再進(jìn)來。這時店里剛好沒別的客人,只有老板伙計和這一男一女。

        太太一聽說鉆戒丟了,破口大叫起來:“渾蛋,你們以為我會偷戒指?我身上哪件首飾不比你們這破戒指值錢!到現(xiàn)在我還沒瞧上一樣兒哪!”

        老板不動聲色,心里有數(shù),屋里沒別人,鉆戒一準(zhǔn)在這女人身上。勸她逼她都沒用,只能搜她身。他叫伙計去把街上的警察叫來。警察也是明白人,又去找來一位女警察。女人才好搜女人。這太太可是厲害得很,她叫上板:“你們是不是非搜不可?好,搜就搜,我不怕搜,可咱得把話先說清楚,要是搜完了沒有怎么辦?”她這話是說給老板的。

        老板心一橫,拿出兩個沉甸甸的金元寶放在柜臺上,說:“搜不著東西,我們認(rèn)賠——您把這兩個元寶拿走!”黃金屋的東西沒假,元寶更沒假,每個元寶至少五兩,兩個十兩。

        于是,二位警察一男一女上來,男的搜男的,女的搜女的,分在里外屋,搜得十分仔細(xì);大衣、帽子、手籠、鞋子全都搜個底兒掉;全身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連舌頭下邊、胳肢窩、耳朵眼兒全都查過。說白了,連屁眼兒都翻過來瞧一遍,任嘛沒有。老板伙計全傻了,難道那鉆戒長翅膀飛了?但東西沒搜到,無話可講,只能任由人家撒火泄憤,連損帶罵,自己還得客客氣氣,端茶斟水,賠禮賠笑。

        那太太臨走時,冷笑兩聲,對老板說道:“好好找找吧,東西說不定還在你店里。真要拿走還不知誰拿走的呢!”說完把柜上倆金元寶順手一抄,挎著那男人出門便走。黃金屋老板還在后邊一個勁兒地鞠躬致歉。

        可是老板不信一個大鉆戒在光天化日之下說沒就沒,他把店里前前后后翻個底兒朝天,依然不見鉆戒的影兒。老板的目光漸漸移到那幾個伙計身上,可這一來就像把石子扔進(jìn)大海,更是渺茫,只能去胡猜瞎想了。

        兩個月后一天早上,按黃金屋的規(guī)矩,沒開門之前,店內(nèi)先要打掃一遍。一個伙計掃地時,發(fā)現(xiàn)挨著柜臺的地面上有個灰不溜秋的東西,賽個大衣扣子。拾起來一看,這塊東西又干又硬,一面是平的,一面凹進(jìn)去一個圓形的痕跡,看上去似乎像個什么,便拿給老板看。老板來回一擺弄,忽用鼻子聞了聞,有點泡泡糖的氣味,他眼珠子頓時冒出光來,忙問伙計在哪兒拾的,小伙計指指柜臺前的地面。老板先貓下腰看,再把眼睛往上略略一抬,發(fā)現(xiàn)這兩截柜子上寬下窄,上截柜子向外探出了兩寸。他用手一摸這探出來的柜子的下沿,心里立刻真相大白——

        原來那天,鉆戒就是那女人偷的,但她絕就絕在沒把鉆戒放在身上,而是用嘴里嚼過的泡泡糖粘在了柜臺下邊,搜身當(dāng)然搜不到。過后不定哪天,來個同伙,伏在柜臺上假裝看首飾,伸手從柜臺下把鉆戒神不知鬼不覺地取走。再過去一些日子,泡泡糖干了,脫落在地。事就這么簡單!現(xiàn)在明白過來,早已晚了三春。可誰會想到那鉆戒會給一塊破糖變戲法賽地“變”走,打古到今也沒聽說有這么一個偷法!

        這時,他又想到那天那女人臨走時說的話:

        “好好找找吧,說不定東西還在你店里?!?/p>

        人家明明已經(jīng)告訴自己了。當(dāng)時鉆戒確實就在店里,找不到只能怪自己。

        記得那女人還說了一句:

        “要拿還不知誰拿走的呢!”

        這話也不錯。拿走鉆戒的肯定是另外一個人。但那人是誰,店里一天到晚進(jìn)進(jìn)出出那么多人,更無從去找。這事要怪,只能怪自己沒想到。

        再想想——那一男一女不單偷走了鉆戒,還拿去兩個大金元寶,這不是自己另外搭給人家的嗎,多冤!他抬起手“啪啪”給自己兩個耳光。這一來,天津衛(wèi)的太陽真的打西邊——不,打北邊出來了呢。

        獨眼龍本來就姓龍,兄弟排行老二,人稱龍二爺。他壞了一只眼,人們背地叫他獨眼龍。

        龍二爺原先是畫畫的,畫得相當(dāng)好,后來左眼鬧紅眼病,聽人說用娘娘宮的香灰沖水洗眼,能治眼疾;誰想愈洗愈壞,最終瞎了。擠著一只眼還能畫好畫?他一火,把硯臺和墨全砸了,筆和紙全燒了。從此棄文從武,在家練氣功,一直練到走火入魔。據(jù)說發(fā)起功來,院里那株比缸還粗的老洋槐來回?fù)u,嚇得一直住在上邊的烏鴉全跑了,只留兩個黑乎乎的烏鴉巢。

        光練武靠嘛活呢?人家龍二爺過得可不比城里的富人差。尤其近幾年,過得叫人羨慕。一家老小老婆孩子吃得個個臉蛋賽蘋果,從頭到腳穿戴光鮮,身上垂下來的墜兒鏈兒全都金燦燦;出門叫洋膠皮,串門坐玻璃轎車。龍二爺家住東城,靠近鼓樓,最喜歡去到南門里廣東會館的戲園子看戲。那里嘛戲都演,他嘛戲都看。他自打左眼壞了,總戴一副圓圓的小茶鏡。戴鏡子怎么看戲?這你就不懂了,懂行的聽?wèi)?,不懂行的才看戲,人家龍二爺聽?wèi)?。再說,廣東會館里聽?wèi)蜃钍娣?,桌子椅子,油著大漆,又黑又亮,亮得照人;桌上有茶水喝,有點心吃,有瓜子嗑。

        這一來,漸漸就有人琢磨他整天花不完的錢是哪兒來的?

        人窮沒人琢磨,人富必被琢磨。

        城里邊有個文混混歪脖李就琢磨上他了。文混混與武混混不同。文混混決不弄槍弄棍,比兇斗狠;文混混認(rèn)得字,心計多,用腦子殺人。這個歪脖李姓李,自小睡覺落枕,脖子歪了之后沒再正過來,站在那兒,腦袋往一邊撇著,所以人稱歪脖李。

        歪脖李的長相天生不討人喜歡,青巴臉總繃著,光下巴沒胡子,好穿一條紫色的長袍,遠(yuǎn)看像個長茄子。他人也住在東城,離龍二爺家不算遠(yuǎn),知道龍家祖上兩代有錢,而后家道中衰,到他這一代老宅子只剩下一大一小兩道院。前幾年女兒墻上的花磚掉了都沒錢修補(bǔ)。他要是這么一直窮下去就對了??墒墙鼛啄挲埗敽鋈幌挑~翻身,活得有勁兒了。大墻有錢修了,大門也換了。歪脖李還發(fā)現(xiàn)龍二爺?shù)囊淮蠊质隆掖箝T緊閉,從不待客,親戚也不來串門。更怪的是他家里不用傭人,有錢為嘛還不用人?家里有見不得人的事嗎?歪脖李叫小混混去把龍家門口的土箱子都翻了,也找不出半點端倪。

        表面愈是看不出來,里邊就愈有東西。歪脖李派一個小混混裝成收破爛的,坐在龍家不遠(yuǎn)的墻根,幾條麻袋一桿秤扔在地上,腦袋扣一頂破草帽擋著半臉,從早到晚盯著龍家。還有兩個小混混專事跟梢,只要龍家出來一個,一個小混混就跟上去,盯著這家每個人的一舉一動。一張網(wǎng)就把龍家罩起來了。可是一連死盯三個月,還是嘛也沒看出來。瞧上去,龍二爺就是一個只花錢不賺錢的大閑人,要不在家吃了睡、睡了吃,要不四處閑逛。他喜歡獨來獨往,不好交際,沒朋友;聽?wèi)颉⒙爼r調(diào)、聽相聲,全一個人,自己陪著自己。龍二爺?shù)故遣绘?,從來不去侯家后那邊尋花問柳。龍二奶奶幾天出一趟門,有時帶著孩子,有時獨自一人,逛鋪子買東西,每次買回來的東西都是大包小包,叫人看了眼饞??伤腻X是怎么來的,沒人能知。

        歪脖李忽想,這小子白天閑著沒事,夜里呢?夜里干嗎,干嗎賺錢?歪脖李想不出來,想不出來就憋火。他真想派兩個混混夜里翻墻到龍家看個究竟,可是傳說獨眼龍氣功相當(dāng)厲害,別叫他逮著。

        終于一天,事情裂開一條縫,可以往里看了。

        這天,龍二奶奶出門,手里拿個包兒,坐東洋車,一路向西,到鼓樓拐向北。歪脖李手下的小混混一直緊跟在后。車夫在前邊小跑,小混混在后邊緊追不舍,沒走多遠(yuǎn),車子停在城北路東的宜雅堂畫店前,龍二奶奶下車進(jìn)店。

        二奶奶剛登臺階,一個穿長袍留長胡子的男人就迎出來,把二奶奶請進(jìn)去,并神乎乎一起繞過屏風(fēng)去到后邊。沉了好一會兒,那長胡子的男人才把二奶奶送出來。二奶奶一臉春風(fēng)得意,手里的包兒沒了,空手坐車子回家。

        小混混把親眼所見全告訴給歪脖李。還說,畫店那個長胡子的男子打聽清楚了,是老板蔡子舟。

        歪脖李有心計,想了一天,明白了大概,也有了辦法。這天他用蛤蜊油把頭發(fā)梳得亮光光,換一件干凈的長袍,黑緞灑鞋,像去做客。隨身帶著一個小文混混,這小混混看上去弱不禁風(fēng),穿一身皂,手持一根亮亮閃的藤桿。藤桿打人比棍子疼。他倆一高一矮來到宜雅堂。

        宜雅堂是老城里最大的畫店,店面一連五間,滿墻掛著名人字畫,多寶格上都是上好的瓷器玉器。幾把老紫檀椅子中間放一口畫了一圈暗八仙的青花畫缸,里面長長短短插滿畫軸。歪脖李是出名厲害的混混,一進(jìn)門就把店里人嚇壞了,好像吊死鬼耷拉著舌頭進(jìn)來了。

        歪脖李誰也不理,拉把椅子坐下,那個留長胡子的店主蔡子舟已經(jīng)趕到。歪脖李歪臉扭脖不說話,不說話比說話更嚇人。蔡店主一個勁兒說客氣話,他像全沒聽見。蔡店主心里打起鼓來,不知嘛事惹上了他。忽然,他揚(yáng)起一張白白的臉冷不丁問道:

        “你小子和獨眼龍商量好成心瞞我是不是?”

        蔡店主一下蒙了。這句話好像一腳把自己一直關(guān)得好好的門踹開。他怎么開口就問到自己和獨眼龍?獨眼龍因為嘛事惹上他了?自己和獨眼龍的事一直裹得嚴(yán)嚴(yán)的,誰會知道?獨眼龍全供給他了?為嘛?難道現(xiàn)在獨眼龍在他手里?誰都知道歪脖李很少出頭露面,他親自找上門來肯定不是小事。

        蔡店主雖是老江湖,機(jī)靈練達(dá),但素來膽小怕事,再一瞧歪脖李那張想殺人的臉,一張嘴就把藏在肚子里的“秘密”全吐露出來——

        “假畫全是他做的,二奶奶送來的,叫我賣的。他做假做得確實好,我不說是真的,人家也都當(dāng)真的買——

        “他決不能叫人知道他在做假畫。知道了,畫就沒人買了。所以他不與任何人交往。白天閑著,裝著無事,夜里干活——

        “他‘獨眼龍’也是假的,他眼睛沒事;獨眼龍是造給人看的——

        “他的氣功也是假的,他怕人知道他有錢,偷他、劫他。拿假氣功嚇唬人……”

        歪脖李擺擺手,不叫店主再說了。好像這些事早就在他肚子里,其實他對獨眼龍和宜雅堂的事一點也不知道,只是他詭詐多謀,猜出大概,連蒙帶嚇,硬把事情的真相全詐出來。

        這就說文混混有多厲害了。當(dāng)然,更厲害的要看歪脖李接下去怎么干?

        歪脖李把左腿的二郎腿換成右腿的二郎腿,換一種表情說:“我再問你一句,你說獨眼龍畫得不錯,為什么他不畫自己的畫,不寫自己名字,非去做古人的假畫?”

        蔡店主這才露出一點笑容,說:“自己的畫賣不出價錢,名人的畫才能賣大價錢?!?/p>

        歪脖李聽了“嘿”地一笑,說:“原來畫畫也能坑人?!彪S后,他又板起臉對店主說:“我本想把你們的事折騰出去。那些花大價錢買了你們假畫的人保準(zhǔn)上門來找你們算賬。這等于砸了你的鋪子,也砸了獨眼龍的飯碗。我今兒對你們開恩了,不給你們折騰出去了。你去找獨眼龍,就說是我讓你找他的,你們合計一下該怎么孝敬我?”說完抬屁股就走,頭也沒回。

        不打不鬧,不費力氣,話也不多,句句如刀。歪脖李走后,蔡老板一動不動站在畫店大堂,像根柱子。隨后,宜雅堂關(guān)門休業(yè),哪天開門營業(yè)沒人知道。龍二爺家也是大門緊閉,沒人進(jìn)出,好賽全家出了門,去哪兒了,多久回來,也沒人知道。半年后,宜雅堂悄然啟門,照常營業(yè);龍家也有動靜了,家里的人有出有進(jìn),一如既往。可是歪脖李不一樣了,他把家旁邊一個當(dāng)鋪買下來,和自己的宅子打通,一并翻新,大門改成一個,大漆描金,虎頭鋪首,像個突然發(fā)起來的小富商。

        罐兒是碼頭最窮的人。

        爹是要飯的,死得早,靠他娘縫窮把他拉扯大。他娘沒吃過一頓飽飯,省下來的吃的全塞進(jìn)他的嘴里,他卻依舊瘦胳膊瘦腿,胸脯賽搓板。打他能走的時候,就去街上要飯。十五歲那年白河鬧大水,水往城里灌。城內(nèi)外所有寺廟都成了龍王廟,人們拿木盆和門板當(dāng)船往外逃。他娘帶著他跑出了城,一直往南逃難,路上連餓帶累,娘死在路上。他孤單一個人只能再往下逃,可是拿嘛撐著,靠嘛活著,往哪兒去,全都不知道。

        這天下晌,來到一個村子,身上沒多大勁兒了,他想進(jìn)村找個人家討口吃的。忽然,他看見村口黑森森大槐樹下有個窩棚,棚子上冒著軟軟的炊煙,一股煮飯的香味撲面而來。這可是救命的氣味!他趕緊奔過去,走到窩棚前,看到一個老漢正在煮粥。老漢看他一眼,沒吭聲,低頭接著煮粥。

        他站在那兒,半天不敢說話。忽聽老漢說:

        “想喝粥是嗎?拿罐兒來?!?/p>

        他聽了一怔。罐兒是他名字。他現(xiàn)在還不明白,爹娘給他起這個名字,是叫他有口飯吃。爹是要飯的,要飯的手里不就是拿個罐兒嗎?

        可是,他現(xiàn)在兩手空空,嘛也沒有。

        老漢說:

        “沒罐兒?好辦。那邊地上有一堆和好的泥,你去拿泥捏一個罐兒,放在這邊的火上燒燒就有了?!?/p>

        罐兒看見那邊地上果然有一堆泥,他過去抓起泥來捏罐兒。可是他從小沒干過細(xì)活,拙手拙腳,罐兒捏得歪歪扭扭、鼓鼓癟癟,丑怪之極,像一個大號的爛柿子皮。老漢看一眼,沒說話,叫他放在這邊火中燒,還給他一把蒲扇,扇火加溫,不久罐兒就燒了出來。老漢叫他把罐子放在一木案上,給他盛粥。當(dāng)他把罐兒捧起來往案子上一放,只聽“咔嚓”一聲,竟散成一堆碎塊。他不明白一個燒好的罐兒,沒磕沒碰,怎么突然散了。

        老漢還是不說話,扭身從那邊地上捧起一堆泥,放在案上,自己干起來。他先用掌揉,再用拳捶,然后提起來用力往桌上“啪、啪”的一下下摔,不一會兒這堆泥就變得光滑、細(xì)膩、柔韌,并隨著兩只手上下翻卷,漸漸一個光溜溜的泥罐子就美妙地出現(xiàn)在眼前,好賽變戲法。老漢一邊干活,一邊說了兩句:

        “不花力氣沒好泥,

        不下功夫不成器?!?/p>

        這兩句話像是自言自語,又像是對他說的。他沒弄明白老漢這兩句話的意思,好像戲詞;聽起來,似唱非唱。

        老漢捏好罐兒,便放在火中燒,很快燒成,隨即從鍋里舀一勺熱騰騰香噴噴的粥放在里邊,叫他喝。他撲在地上跪謝老漢,邊說:

        “我一個銅子也沒給您?!?/p>

        老漢伸手?jǐn)r住他。嘴里又似唱非唱說了兩句:

        “行個方便別提錢,

        幫幫人家不叫事。”

        等他把熱粥喝進(jìn)肚里后,對他說:“這一帶的膠泥好燒陶。反正你也沒事,就幫我把地上那些泥都捏成罐兒吧。你照我剛才的做法慢慢做,一時半時做不好沒關(guān)系。”

        罐兒應(yīng)聲,開始捏罐。按照老漢的做法,一邊琢磨一邊做,做過百個之后,一個個開始像模像樣起來。他回過頭想對老漢說話,老漢卻不見了。窩棚內(nèi)外找遍了,影兒也沒找著,怎么找也找不著。

        窩棚里還有半鍋粥,夠他喝了三天。原打算喝完粥接著往前走。可是他待在窩棚里這三天,慢慢把老漢那幾句似唱非唱的話琢磨明白了——

        老漢不僅給他粥喝,救他一命,原來還教他做罐。

        前邊的兩句話“不花力氣沒好泥,不下功夫不成器”,是教他活下去的要領(lǐng);后邊兩句話“行個方便別提錢,幫幫人家不叫事”,是告訴他做人做事的道理。

        這個燒陶的棚子不是老天爺給他安排的一個活路嗎?那么老漢是誰呢?沒人告訴他。

        多少年后,津南有個小村子,原本默默無聞,由于陶器做得好都知道了。這人專做陶盆陶缸陶碗陶盞。這地方的膠泥很特別,燒過之后,赤紅如霞,十分好看;外邊再刷一道黑釉,結(jié)實耐用,輕敲一下,其聲好聽,有的如罄,有的如鐘,人人喜歡,漸漸聞名,連百里之外的人也來買他的陶器用。他的大名沒人知道,都叫他罐兒。他鋪子門口堆了一些罐子,那時逃荒逃難年年都有,逃難路過這里,便可以拿個罐兒去要飯用,他從不要錢。有人也留在這里,向他學(xué)藝,挖泥燒陶,像他當(dāng)年一樣。

        又過許多年,外邊的人不知這村子的村名,只知道這村子出產(chǎn)陶器,住著一些燒陶的人家。家家門口還放著一些小小的要飯用的陶罐,任由人拿。人們就叫這村子“罐兒莊”,或“罐子莊”。一個秀才聽了,改了一個字,叫貫兒莊。這個字改得好,從此這小村就有了大名。

        人走路不能沒鞋,鞋穿久了壞了,就得買雙新鞋換上,所以鞋匠不會餓肚子。這話也對也不對。這要看給誰做的鞋?一般人穿鞋當(dāng)然要買,窮人的鞋多半自己做。羅羅鍋的鞋是賣給一般人的鞋,但不包括富人。

        羅羅鍋家住城東,在南斜街?jǐn)[攤,世代做鞋修鞋補(bǔ)鞋,灑鞋尤其做得好,遠(yuǎn)近有點名氣。雖說灑鞋大路貨,但他用青色小標(biāo)布做面,鞋幫結(jié)實,白色千層布納底,浸過桐油再納,不怕水,還有軟硬勁兒,走起路來跟腳。鞋臉上有兩條羊皮梁,既防碰撞,又精神好看。不管嘛樣的腳——肥腳、瘦腳、雞爪、鴨掌、豬蹄子,往鞋里頭一蹬,那舒服勁兒就別提了。

        羅羅鍋的爺爺把這門手藝傳給他爹,他爹把手藝原原本本傳給他。手藝是手藝人的命根子。還好,羅家?guī)状硕际仟毶?,一路單傳下來。千頃地,一根苗。人單傳,手藝也單傳,用不著再愁什么“傳?nèi)不傳外”了。

        羅羅鍋天生羅鍋,從背影看不見腦袋。站在那兒像個立著的羹匙??墒沁@身子卻正好干鞋匠。他爹年輕時原本腰板挺直,干了一輩子鞋匠,總窩著身子做鞋,老了也變成羅鍋。他姓羅,人羅鍋,天津衛(wèi)在市面上混的人多有個“號”,人就給他一個好玩的號,叫羅羅鍋。羅羅鍋人性好,小孩叫他羅羅鍋,他就一笑。不認(rèn)為人是罵他。

        從嘉慶年間,羅家的鞋攤就擺南斜街慈航院的墻根下,經(jīng)過道光、咸豐、同治幾朝,直到現(xiàn)今的光緒,還擺在那兒。一個小架子上,擺著大中小號三種鞋,擺的都是單只,你試好這只,他再拿出那只給你試。南斜街上人雜,怕叫人拿去。他腰上系一條褐色的圍裙,坐在一個小馬扎上,賣鞋也修鞋。南斜街東西幾個大廟,香客往來;北邊隔一條街就是白河,河邊全是裝船卸貨的船,腳夫成群。他不愁人來修鞋買鞋??墒牵麖倪@些窮人手里能賺到多少錢?一個銅子還要掰成兩半花呢??墒歉毁F的人誰會來買他的鞋?

        一天,他想起祖輩曾經(jīng)有一種灑鞋,專做給富人穿。樣子超艷,用料講究,做工奇絕,是他羅家的獨門技藝。這鞋叫作鷹嘴鞋。不過他打小也沒見過。據(jù)說他爺爺把這鞋的做法傳給了他爹。為嘛從來也沒見他爹做過這鷹嘴灑鞋就不知道了。只記得他爹說過一句“有錢的人不好伺候”,而且他爹也沒把這鞋的做法傳給他?,F(xiàn)在他爹他娘全不在了,誰還知道鷹嘴鞋是嘛模樣?

        羅羅鍋總琢磨這事。一天忽想起他娘留下一個裝破爛雜物的小箱子,一直扔在柴房里,扒出來一看,居然有個小包袱,解開再瞧,竟然就是他要找的東西,是不是祖先顯靈了?這東西扔了許多年了,怎么沒叫老鼠啃了?里邊花花綠綠,不僅有各種鞋樣子、繡花粉稿、布緞小料、錐子頂針、針頭線腦,居然還有一雙完完整整讓他喊絕的鷹嘴鞋!這還不算,還有一對做鞋必用的光溜溜山毛櫸的鞋楦呢!這是爹媽刻意留給他的一條生路嗎?再細(xì)瞧,鞋楦底子上工工整整刻著五個楷體字:劉記鞋楦店。他知道這家店是乾隆年間城里的一家老店,原在鼓樓東。店主是劉杏林,木雕名家,能把一塊木頭刻出一個神仙世界,八大家的隔扇和掛在墻上的花鳥屏風(fēng)都請他刻。劉杏林人早沒了,老店也早沒了,可是這木刻的鞋楦像活人的腳,活靈靈,好賽能動,叫他看到了先人的厲害。更叫他嘆為觀止的是這雙鷹嘴灑鞋,這是他爹還是他爺爺?shù)氖炙嚕考?xì)品這雙鞋的用料、配色、做工、針法,叫他傻了眼。他想,人愈將就窮就愈窮,為嘛不試一把拼一把?于是他把自己關(guān)在家七七四十九天,幾成幾敗,用盡了心血心思心力,還有一輩子做鞋的功力,終于把先人的鷹嘴灑鞋一點點復(fù)活了。尤其鞋子前邊那個擋土又蓋腳面的“鷹嘴”,叫他翻過來倒過去做了十八遍,才做出神氣來。他這才明白,先人的本事不在樣子上,都在神氣上。

        等到他把這雙鷹嘴灑鞋往南斜街上一擺,驚住了東來西往的人。有人問他:

        “這鞋是打租界那邊弄來的嗎?”

        有人問價錢,有人出高價要買。出的價錢高出市面上一雙好鞋的三四倍。但羅羅鍋不賣。他沒賣過鷹嘴鞋,不知道該嘛價;再有就是他舍不得賣,害怕賣了,手里這東西就沒了。

        這樣一連三天,每天早早晚晚鞋攤前都聚著一些人。很快就有從城里聞名而來的了。

        到了第五天,忽有一行人從天后宮那邊過來。這行人肯定是一位大官。旗羅傘蓋,衙役兵弁,前呼后擁,中間一頂八抬綠呢大轎,不知是誰。以前見過府縣大人出行,也沒這么大的架勢。一準(zhǔn)是個大官。

        待這行人馬走過眼前時,忽然停住,轎簾一掀,走下一個人。瘦高的個子,氣質(zhì)不凡,帶著一股威風(fēng)與霸氣,竟然朝自己走來。他覺得好像過來一只老虎。

        他想跑,但兩條腿打哆嗦,邁不開步了。

        這人已走到面前,對他說:

        “我遠(yuǎn)遠(yuǎn)就瞧你這雙鞋做得不凡,拿過來叫我試試。”

        說話的嗓門帶著喉音,很厚重,而且語氣威嚴(yán),叫人不得不從。

        羅羅鍋趕忙取了鷹嘴灑鞋往這大官腳前一擺。馬上三個差役上來,兩個左右攙著大官,一個半跪下身給大官脫鞋、穿鞋,一邊還說:“請中堂大人站穩(wěn)。”

        羅羅鍋聽了差點嚇暈,竟然是李中堂!只見李中堂把腳往鞋里一伸,跟著情不自禁地說:“真舒服,踩進(jìn)云彩里邊了?!?/p>

        羅羅鍋一直嚇得腦袋扎在懷里,不敢抬頭不敢看,只聽李中堂的聲音:“這鞋好像就是為我做的?!?/p>

        說完,中堂大人穿著他的鞋轉(zhuǎn)身就走。

        等到開道鑼“哐哐”再響起來,抬頭看,中堂大人的人馬轎子早往西走了,一直拐出街去,羅羅鍋還傻站著。

        中堂大人走了,他那雙鷹嘴鞋也沒了。

        在街對面開古董店的吳掌柜過來,笑嘻嘻對他說:“中堂大人喜歡你的鞋,這回該你發(fā)了!”

        羅羅鍋說:“發(fā)嘛,鞋穿走了,也沒給錢?!?/p>

        吳掌柜笑道:“中堂大人穿鞋,嘛時候花過錢?可你這鞋叫中堂大人穿上了,還不發(fā)?”

        羅羅鍋說:“怎么發(fā)?”

        吳掌柜索性哈哈笑起來,說:“還問怎么發(fā),什么也不用干就發(fā)了。趕緊回家去做這種鞋,多做幾雙擺在這兒,這回你要多高的價錢都有人買了。”

        羅羅鍋不明白。

        吳掌柜說:“你在天津這么多年還不明白這道理?做東西的不如賣東西的賺錢。不論嘛東西,沒名分,不值錢;沾上名分,就有錢賺了。我若是不說我腰上這玉件是老佛爺當(dāng)年丟在避暑山莊的,誰買?不就是塊破石頭嗎?現(xiàn)在你的鞋要賣高價,不是你做得好,是中堂大人穿在腳上了。”

        羅羅鍋將信將疑,回去叫老婆、小姨子一起上手,趕出來幾雙,拿出來一擺,當(dāng)天搶光!這幾雙鞋賣的錢,頂他一年擺攤賺的錢。原來這時候整個天津衛(wèi)全知道中堂大人喜歡上他的鷹嘴鞋了!一時買鞋來的人太多,做不過來,只能預(yù)訂。預(yù)訂鷹嘴鞋最多的人是大小官員們。大人喜歡,小人要更喜歡才行。

        一年后,羅羅鍋不在南斜街風(fēng)吹日曬地擺鞋攤了。他在東門里臨街買房開店。房子門臉不大,縱深幾間,后邊還有個小院,正好前店后坊,他一家人也住在那兒,取名“羅家鞋鋪”。從地攤一下子到店鋪,還自豪地以“羅”姓為號,也算光宗耀祖了。有位高人對他說:“你這鞋得有個俏皮的名字,既留下中堂大人的故事,又不直接用中堂大人的名義,我給你起一個鞋名,叫‘貴人鞋’吧。”

        這鞋名起得好,好叫又好聽,抬了買鞋人的身份,還暗含著中堂大人,絕了!一下子“貴人鞋”就叫響了。賣得一直好。直到光緒二十七年中堂大人病故之后,賣得依然不錯。

        責(zé)任編輯 師力斌 侯 磊

        久久久久久夜精品精品免费啦|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7俺也去| 在线亚洲免费精品视频| av免费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猫咪|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成人午夜|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在线播放| 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免费视| 欧美国产伦久久久久久久| 激情五月天色婷婷久久| 亚洲精品蜜夜内射| 男女边吃奶边做边爱视频 | 免费在线观看亚洲视频| 国产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午夜成人av在线播放| 毛片免费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亚洲精品视频| 国产av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av在线观看| 热久久网站| 亚洲成在人网站天堂日本| 18禁止看的免费污网站| 成人做爰高潮尖叫声免费观看| 成人免费无码视频在线网站| 国产精品毛片极品久久|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不卡| 欧美一级特黄AAAAAA片在线看| 日本人妖一区二区三区| 图片小说视频一区二区| 东方aⅴ免费观看久久av| 音影先锋色天堂av电影妓女久久 | 精品国产av色一区二区深夜久久| 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精品av网站在线| 97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d啪蜜芽| 欧美激情内射喷水高潮| 产精品无码久久_亚洲国产精| 中文字幕一区在线直播| 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 二区久久国产乱子伦免费精品| 久久99精品久久只有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