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野 潘俊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骨科,江蘇 蘇州 215000)
骨質疏松椎體壓縮性骨折(OVCF)是由骨質疏松引起,易發(fā)于老年,因骨量和骨強度降低、骨脆性增強致輕微損傷即可引發(fā)脆性骨折風險,骨折后愈合緩慢,疼痛難忍,并常伴心血管及呼吸系統(tǒng)等合并疾病〔1〕,生活質量嚴重降低。開放內固定手術創(chuàng)傷較大,且患者術后臥床時間較長,加重疾病癥狀,誘發(fā)泌尿道感染和呼吸系統(tǒng)并發(fā)癥等風險〔2〕。經(jīng)皮椎體后凸成形術(PKP)治療OVCF并具頑固疼痛效果顯著,是其最佳手術選擇。瘦素(leptin)對骨量和體重具有重要作用,leptin升高抑制成骨活性,降低骨量和其活性降解〔3〕。OVCF在外傷及手術作用下,機體創(chuàng)傷反應產(chǎn)生大量細胞因子,白細胞介素(IL)-6和腫瘤壞死因子(TNF)-α等大量炎癥因子釋放,引起內環(huán)境、免疫功能、血流動力學等異常,了解OVCF術前及術后炎癥因子的變化規(guī)律,為臨床術后預后治療提供參考。本研究擬探析單側PKP和雙側PKP對OVCF的遠期療效及對血清leptin、IL-6、TNF-α的影響。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8月至2020年8月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收治的老年OVCF患者60例,均采用全麻PKP治療。納入標準:①磁共振成像(MRI)診斷、CT檢查、X線片顯示診斷為OVCF,椎體呈雙凹或楔形變,具有基本完整的椎體后壁,椎管占位不明顯,信號顯示為新鮮骨折;②年齡≥60歲,無神經(jīng)壓迫體征,病程3個月內腰背或外傷疼痛、叩壓痛癥狀;③骨密度≤-2.5 SD;④保守治療病狀未得緩解。排除標準:①對手術檢查有禁忌者,手術不耐受者,認知能力差者;②有出血傾向,脊柱或局部感染,碘伏過敏,椎體腫瘤、脊柱結核、強直性脊柱炎等非OVCF患者;③椎弓根骨折,椎體壓縮骨折超75%者;④椎管內有游離骨片者。將患者分為單側組和雙側組,其中單側組28例,男8例,女20例,年齡60~88歲,平均(75.91±5.29)歲,骨折椎體節(jié)段:T11 4例,T12 5列,L1 5例,L2 6例,L3 3例,L4 5例,單節(jié)段骨折21例,雙節(jié)段骨折5例,三節(jié)段骨折2例,術前視覺模擬評分(VAS)5~10分,平均(7.86±1.18)分,術前椎體前緣高度10~17 mm,平均(13.94±3.02)mm,傷椎Cobb角21°~33°,平均(28.59±3.34)°;雙側組32例,男9例,女23例,年齡61~86歲,平均(74.22±5.32)歲,骨折椎體節(jié)段:T11 5例,T12 5列,L1 6例,L2 7例,L3 4例,L4 5例,單節(jié)段骨折24例,雙節(jié)段骨折6例,三節(jié)段骨折2例,術前VAS評分5~10分,平均(7.97±1.24)分,術前椎體前緣高度11~17 mm,平均(13.81±3.29)mm,傷椎Cobb角20°~32°,平均(29.12±3.46)°。
1.2方法 所有患者手術取俯臥位,在C型臂X線機了解患者傷椎情況,定位兩側椎弓根方位,調整患者體位及球管角度,得到最滿意的透視影像,常規(guī)消毒,全麻,根據(jù)透視結果標記椎弓根外上緣為進針點,并分別標記左側10點鐘及右側2點鐘位置。單側組行經(jīng)單側椎弓根入路,于穿刺點作小切口(5 mm),并在套管針透視下,經(jīng)皮椎弓根穿刺穿入椎體,穿刺進入正位上穿骨皮質2~3 mm處時,觀察側位后,輕壓穿刺針尾端并固定,取出內芯,建立工作通道;精細骨鉆進入工作通道中,到達距患者椎體前壁2~3 mm位置,將骨鉆拔除,放置擴張球囊,球囊到達終板時取出,導針探查椎體內情況并取樣活檢,確定位置無誤后,連接壓力注射裝置,于C型臂X線機監(jiān)視下,用推桿低壓注入Ⅲ型丙烯酸樹脂骨水泥(PMMA),充實滿意時停止,縫合傷口,外敷無菌敷料。雙側組操作同單側組,操作完一側后在對側進行相同操作。術后常規(guī)抗感染治療,12 h內靜躺,并持續(xù)抗骨質疏松藥物治療不低于1年,所有患者術后1 w、3個月和2年復查。
1.3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手術時間及透視次數(shù)、骨水泥滲漏率、骨水泥用量、住院時間;②于術前和術后1 w、3個月和2年時,采用VAS評價疼痛程度〔4〕:采用一條10 cm活動性標尺,兩端各為0和10,0分表示無痛感,10分表示劇烈疼痛難忍,分值越低疼痛越弱;③于術前和術后1 w、3個月和2年時,采用Oswsetry功能障礙指數(shù)(ODI)〔5〕評估患者腰椎功能障礙程度,包含疼痛程度、提物、生活自理能力、步行、坐位等,計分越高功能障礙程度越嚴重;④于術前和術后1 w、3個月和2年時,測定患者傷椎椎體前緣高度及Cobb角度;⑤檢測血清leptin、IL-6、TNF-α水平,于術前和術后1 d、1 w和2 w時晨起空腹抽取外周血5 ml,低溫離心靜置,分離血清-70℃留存?zhèn)錂z,檢測前將血清于4℃冰箱融化,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測定血清leptin、IL-6、TNF-α水平,嚴格按照試劑盒操作流程測定。
1.4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t檢驗、χ2檢驗。
2.1兩組手術效果比較 單側組手術時間及透視次數(shù)少于雙側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單側組住院時間、骨水泥用量均低于雙側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X線透視顯示,兩組骨水泥滲漏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時間及透視次數(shù)、骨水泥用量、骨水泥滲漏率、住院時間對比
2.2兩組手術療效比較 兩組術后1 w、3個月和2年VAS、ODI評分均較術前明顯降低(P<0.05),但兩組術前及術后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手術前后VAS和ODI評分比較分)
2.3兩組術前和術后傷椎椎體前緣高度和Cobb角比較 兩組術前和術后1 w、3個月和2年傷椎椎體前緣高度及Cobb角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術前和術后傷椎椎體前緣高度和Cobb角對比
2.4兩組術前和術后血清leptin、IL-6、TNF-α水平比較 兩組術后leptin水平明顯低于術前,并隨時間延長,leptin水平越低(P<0.05),但兩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術后1 d、1 w IL-6和TNF-α水平明顯高于術前(P<0.05),兩組術后各時點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術前和術后血清leptin、IL-6、TNF-α水平比較
老年人群因自身代謝及臟器功能衰減,內分泌紊亂,自身合成維生素D減少,鈣吸收減弱,使骨代謝及骨量異常變化,成為骨質疏松的高發(fā)群體〔6〕。骨質疏松可改變骨組織微結構,礦物質缺失,增強骨脆性,加劇骨折風險,胸腰椎是最受累及的部位〔7〕。椎體壓縮性骨折后,患者腹部受壓,身高降低,胸廓畸形,駝背,影響心肺功能、起坐、翻身、行走等,伴隨腰背部或全身疼痛,脊柱變形甚至殘疾,活動受限生活質量降低〔8〕。傳統(tǒng)手術治療創(chuàng)傷性大,老年患者較難接受,保守治療對減輕患者疼痛、糾正脊柱側彎等癥狀療效不佳,PKP作為微創(chuàng)手術,創(chuàng)傷性小,研究證實〔9,10〕,PKP具有確實可靠并高效的止痛作用,可使疼痛減緩70%~95%,有效避免傷椎的進一步塌陷及壓縮。經(jīng)椎弓根入路實施PKP最為常用,對單側還是雙側入路療效更佳仍有爭議。文獻報道〔11〕,雙側入路后骨水泥更能均勻分布,固定更牢,單側應力承重不均,更容易滲漏甚至向一側傾斜。也有研究認為〔12〕,單側入路推注骨水泥時越過中線擴散至對側,與雙側入路獲得一樣的抗壓效果,椎體穩(wěn)定且不會側彎。本研究結果提示,單側和雙側入路手術方式效果相當,為減少患者X射線透視次數(shù)而言,單側入路PKP更優(yōu)于雙側。同時,本研究發(fā)現(xiàn),單側、雙側入路PKP術后VAS和ODI均改善,兩組均得到滿意療效,對疼痛和ODI功能改善并無明顯差異。文獻報道〔13,14〕,單側入路PKP后,椎體高度及Cobb角均改善,需確保針尖越過或非常接近椎體中線,以有助于骨水泥分布至對側,提示單側和雙側組術后椎體高度均明顯升高,Cobb角得以糾正,另外提示兩組注入骨水泥后臨床效果均不錯。
leptin在骨質疏松病理過程具有重要意義。文獻報道〔15〕,leptin可從多方面影響骨密度,其可促進骨細胞成熟及分化,激活成骨細胞,促其增殖,促骨質生成。leptin可誘導并高表達骨保護素,降低破骨細胞活性〔16〕。研究報道〔17〕,OVCF患者血清leptin水平明顯升高,leptin水平越高者,患骨質疏松癥狀越嚴重。文獻報道〔18,19〕,OVCF患者血清leptin水平高于正常值,leptin可降低由內毒素誘導的TNF-α水平增高,減輕因TNF-α誘導炎癥反應所致的損害,TNF-α參與骨折手術的整個愈合過程,經(jīng)核轉錄因子(NF)-κB及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途徑和骨保護素(OPG)/NF-κB受體活化因子配體(RANKL)/NF-κB受體活化因子(RANK)通路促進破骨細胞分化。IL-6作為炎癥介質,具有抗炎和促炎的雙重作用,IL-6可刺激成骨細胞分化,有助于骨折創(chuàng)傷愈合〔20〕。本研究結果提示,單側和雙側入路PKP對leptin參與骨折愈合和炎癥反應的程度相當。
綜上,單側和雙側入路PKP均可明顯改善老年OVCF患者疼痛程度,糾正椎體高度和Cobb角度,對leptin、IL-6、TNF-α水平影響相當,均可實現(xiàn)較好療效,單側入路PKP時間更短,透視次數(shù)更少,可根據(jù)患者情況選擇手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