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遠鋒 張 明 范淑英 葛 菲 朱衛(wèi)豐 肖旭峰,*
(1江西農(nóng)業(yè)大學農(nóng)學院,江西南昌 330045;2江西生物科技職業(yè)學院動物科學系,江西南昌 330200;3江西中醫(yī)藥大學藥學院,江西南昌 330004)
近年來,谷物、蔬菜、油料種子及其加工農(nóng)產(chǎn)品中鎘(Cd)含量超標事件頻頻發(fā)生。Cd被植物吸收后在體內(nèi)富集,由根向地上部莖葉中轉(zhuǎn)運,最后到達種子,Cd毒害一方面改變植物多種生理和生化過程,如生長發(fā)育、細胞分裂、光合作用、酶活性和滲透平衡等[1-3],引起產(chǎn)量下降;另一方面通過“土壤-植物-人類”體系,在植物中富集后由食物鏈進入人體,導致各種疾病發(fā)生,嚴重危害人類的生命健康[4]。因此,在當今食品安全形勢日益嚴峻的情況下,尋找解決蔬菜中Cd超標的防治方法已刻不容緩。
葛根素(puerarin,PUE)是一種植物異黃酮類衍生物,來源于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干燥根,具有降血壓、血脂、血糖,清除自由基,抗氧化等多種藥理活性作用[5]。在動物研究中,葛根素是一種自由基清除劑,在細胞氧化損傷中可起到保護作用。如Zhou等[6]研究發(fā)現(xiàn)葛根素在Cd脅迫大鼠致肝毒性損傷中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該機制可能與葛根素抑制細胞凋亡,恢復自噬通量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等密切相關(guān);Wan等[7]同樣發(fā)現(xiàn)葛根素通過抑制氧化應激和炎癥反應減輕了Cd脅迫引起的小鼠肝損傷。然而,關(guān)于葛根素應用于植物中是否也有類似保護功能卻鮮見相關(guān)報道。在葛根生產(chǎn)栽培中存在大量提取葛粉后剩余的葛渣,以及丟棄無用的葛藤和葛葉,而這些葛渣、葛藤和葛葉中均含有葛根素。實現(xiàn)這些廢棄物的循環(huán)利用將有望提高葛根的生產(chǎn)效益。為此,本研究采取外源添加不同濃度葛根素處理,研究葛根素對Cd致小白菜幼苗損傷的保護效果,以期為葛根素在Cd污染防治和提高蔬菜產(chǎn)量等方面的應用提供參考依據(jù)。
供試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L.)品種為矮腳上海青,由日本株式會社目宇種苗園提供;葛根素購買于酷爾化學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試驗于2021年5月在江西農(nóng)業(yè)大學園藝系實驗室中進行。育苗室的平均晝夜溫度為22±3℃,相對濕度為70%±5%。挑選大小相似、形態(tài)完整、長勢飽滿程度相近的小白菜種子撒播在土壤中。待幼苗長至2葉1心時,選取長勢一致的幼苗移栽至霍格蘭營養(yǎng)液(Hoagland)中。緩苗7 d后隨機分成7組,分別向營養(yǎng)液中加入相應濃度的CdCl2·2.5H2O及葛根素,處理組依次為對照組(CK)、葛根素組(PUE 30 μmol·L-1)、鎘組(Cd 4 mg·L-1)、鎘與葛根素共處理組(Cd 4 mg·L-1+PUE 15μmol·L-1、Cd 4 mg·L-1+PUE 30μmol·L-1、Cd 4 mg·L-1+PUE 45 μmol·L-1、Cd 4 mg·L-1+PUE 60 μmol·L-1),分別標記為CK、PUE30、Cd4、4+15、4+30、4+45、4+60,每處理4株,重復3次,其中CK組不添加任何Cd和葛根素。營養(yǎng)液每7 d更換1次,每天攪拌3次,30 d后收獲,取每盆中的4株根系和葉片(隨機選取大小葉片)的混樣,并重復3次。樣品切碎后用液氮速凍,并放于-80℃超低溫冰箱保存,用MM400冷凍混合器球磨機(德國Retsch公司)粉碎樣品,分裝后用于測定相關(guān)生理特性指標。
1.3.1 生長指標測定觀察處理30 d后的小白菜植株形態(tài)特征,并使用AE124電子天平(上海舜宇恒平科學儀器有限公司)測定小白菜植株地下部和地上部的鮮重。
1.3.2 Cd含量測定采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zhì)譜(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法測定小白菜根和葉的Cd含量。其中根系和葉片均取每盆4株植株研磨后的混樣,按平行試驗重復3次。取0.2 g研磨后的樣品放入聚四氟乙烯消解罐中,加入5 mL硝酸。靜置反應后,放入ETHOS ONE微波消解儀(北京萊伯泰科儀器股份有限公司)進行消解。待溫度降至50℃以下時,取出消解罐放入通風櫥內(nèi),打開消解罐用超純水沖洗,轉(zhuǎn)移到50 mL容量瓶中沖洗3~4次,用超純水稀釋并定容至50 mL,最后測定Cd含量。ICP-MS光譜儀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zhì)譜儀(美國Thermo公司)的參數(shù)設(shè)置如下:射頻功率1 550 W;泵速40 r·min-1;霧化室溫度2.7℃;采樣深度5 mm;冷卻氣流速14 L·min-1;輔助氣流速0.8 L·min-1;霧化器氣流速0.9 L·min-1。
1.3.3 氧化損傷相關(guān)指標測定選取功能葉的同一部位,采用SPAD502葉綠素儀(日本柯尼卡美能達公司)測定葉綠素含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 method,TBA)顯色法進行測定;H2O2含量采用A064-1-1過氧化氫試劑盒(南京建成科技有限公司)進行測定,測定方法參考其說明書。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參考Giannopolitis等[8]的方法進行測定;過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參考王偉玲等[9]的方法進行測定;抗壞血酸過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活性參考Nakano等[10]的方法進行測定;過氧化氫酶(catalase,CAT)活性參考Aebi[11]的方法進行測定。Vc含量參考Zhang等[12]的方法進行測定;可溶性蛋白含量參考《植物生理生化實驗原理和技術(shù)》[13]的方法進行測定。UV-2600紫外分光光度計(日本島津公司)用于測定POD、CAT和APX酶活性;Spectra MAX M2多功能酶標儀(美國Molecular Devices公司)用于測定H2O2、MDA、VC、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活性。
總RNA提取和熒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方法分別參照Trizol試劑盒(日本TaKaRa公司)及PrimeScript?RT reagent Kit(Perfect Real Time)試劑盒(日本TaKaRa公司)說明書。根據(jù)美國國家生物技術(shù)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數(shù)據(jù)庫已發(fā)表的其他物種抗氧化酶基因的序列,設(shè)計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Cu/Zn-SOD)、過氧化物酶基因(POD)、抗壞血酸過氧化物酶基因(APX)和過氧化氫酶基因(CAT)的引物并委托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合成(見表1)。
表1 抗氧化酶相關(guān)基因的引物序列Table 1 Primers of the anti-oxidative enzyme genes
本文中數(shù)據(jù)均為3組平行試驗的平均值±標準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和SPSS 22.0軟 件 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和統(tǒng)計分析,通過最小顯著差異法(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進行顯著性檢驗。
在實際應用中,由于光學裝調(diào)誤差、環(huán)境溫度、發(fā)射和接收平臺振動等會引入光纖對準誤差和光束隨機抖動誤差,致使模場匹配程度下降,耦合效率降低,從而導致接收端信噪比下降,誤碼率提高,通信質(zhì)量變差.接下來將推導并建立不同影響因素下空間光-少模光纖耦合效率的數(shù)理模型.
由圖1可知,PUE30組的小白菜株型較CK組更大,根系更發(fā)達,葉色濃綠,長勢更佳。與單一Cd組相比,添加較低濃度葛根素(≤30μmol·L-1)能使小白菜植株生長更旺盛,葉色更綠;但較高濃度葛根素(≥30μmol·L-1)處理差異不明顯。由表2可知,小白菜地下部鮮重隨葛根素濃度的升高而逐漸增加,但地上部鮮重與之相反,呈現(xiàn)“低促高抑”變化,當葛根素濃度≤30μmol·L-1時,小白菜的地上部鮮重高于單一Cd處理組;當葛根素濃度>30μmol·L-1時,地上部鮮重較Cd4處理有所降低,并在60μmol·L-1達到顯著差異(P<0.05)。
圖1 各處理的小白菜植株形態(tài)差異Fig.1 Morphological differences of pakchoi seedlings
表2 小白菜幼苗地下部重和地上部鮮重Table 2 Root weight and fresh weight of pakchoi seedlings
由表3可知,外源添加葛根素對Cd脅迫下小白菜根系Cd含量存在低濃度抑制、高濃度促進的影響。與單獨鎘處理相比,較低濃度葛根素處理(≤30μmol·L-1)均可降低小白菜根和葉中的Cd含量,并在根系中達到顯著性差異,有效緩解植株的Cd毒害;但隨著葛根素濃度升高(>30μmol·L-1),小白菜根和葉中Cd含量呈現(xiàn)上升趨勢,并在45μmol·L-1濃度下達到顯著差異(P<0.05)。
表3 小白菜根和葉中Cd含量Table 3 Cd content in the roots and leaves of pakchoi/(mg·kg-1)
由圖2可知,Cd4組小白菜葉中的H2O2含量較CK組、PUE30組顯著升高(P<0.05);PUE30組小白菜葉中MDA含量較CK組、Cd4組顯著降低(P<0.05);與Cd4處理組相比,Cd+PUE共處理組小白菜葉中的H2O2和MDA含量均顯著降低(P<0.05),且二者的變化趨勢基本一致,均隨葛根素濃度的升高而逐漸增加,這說明Cd脅迫使小白菜葉細胞發(fā)生氧化損傷,而葛根素可清除植物體內(nèi)自由基,降低膜脂過氧化損傷。
圖2 小白菜葉中H2O2和MDA含量Fig.2 H2O2 and MDA content in pakchoi leaves
由圖3可知,與CK相比,PUE30組的葉綠素含量無顯著差異;而Cd4組的葉綠素含量則顯著降低(P<0.05)。與PUE30組相比,Cd+PUE共處理組小白菜葉中的葉綠素含量均顯著降低。與單獨鎘處理(Cd4)相比,Cd+PUE共處理組小白菜葉中的葉綠素含量均顯著增加,但Cd+PUE共處理組組間差異不顯著。綜上,葛根素的添加能有效減輕Cd毒性對小白菜葉綠素的破壞。
圖3 小白菜葉中葉綠素含量Fig.3 Chlorophyll content of pakchoi leaves
由圖4可知,與CK但相比,單一Cd處理下(Cd4)的POD和APX活性均顯著降低。與PUE30組相比,Cd4組的CAT活性顯著升高,SOD和POD活性顯著下降(P<0.05)。與Cd4組相比,Cd+PUE共處理組的SOD、POD、APX及CAT活性整體顯著提高。其中,4+15、4+30、4+45和4+60處理組的SOD活性分別較Cd4組增加了35.66%、34.98%、32.61%和18.89%;POD活性分別較Cd4組增加了511.70%、598.79%、478.94%和586.23%;APX活性分別較Cd4組增加了74.30%、55.09%、38.91%和32.14%;CAT活性分別較Cd4組增加了73.06%、9.70%、20.74%和30.19%。上述結(jié)果表明,外源葛根素添加能明顯提高小白菜植株的抗氧化能力,維持Cd脅迫下氧化還原反應的平衡。
圖4 小白菜葉中抗氧化酶活性Fig.4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y in pakchoi leaves
由圖5可知,與CK組相比,單獨葛根素處理組(PUE30)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顯著增加;與CK組相比,Cd4組中Vc、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與單一Cd處理(Cd4)相比,除4+15處理外,Cd+PUE共處理組的Vc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顯著增加(P<0.05),其中Vc含量增幅隨葛根素濃度增加呈下降趨勢,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幅則呈上升趨勢。綜上,葛根素添加能提高Cd脅迫下小白菜葉中Vc、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緩解Cd毒性損傷。
圖5 小白菜葉中Vc和可溶性蛋白含量Fig.5 Vc and the soluble protein contents in root of pakchoi leaves
圖6 小白菜葉中抗氧化酶基因表達量Fig.6 Expression level of antioxidant enzyme genes of pakchoi leaves
Cd是一種毒性強、危害大,且污染性高的重金屬。大量研究表明,我國城郊、農(nóng)村露地或大棚蔬菜種植的Cd污染問題較嚴重,其中葉菜類蔬菜尤為突出[14-15]。本試驗表明,低濃度(≤30 μmol·L-1)的葛根素降低了小白菜根部的Cd含量,但高濃度特別是45 μmol·L-1的葛根素對小白菜根部Cd含量呈現(xiàn)促進作用,這可能是由于高濃度葛根素處理使根系受到傷害,根系細胞膜透性增加[16],導致進入根系的Cd含量增加。
前人研究表明,Cd2+會破壞小白菜體內(nèi)細胞膜滲透性,產(chǎn)生過量活性氧,造成細胞脂質(zhì)代謝紊亂,抑制種子萌發(fā)和幼苗生長等[17]。本研究發(fā)現(xiàn),Cd脅迫下小白菜H2O2和MDA含量較對照明顯升高,且伴隨有地下、地上部鮮重、抗氧化酶(SOD、POD和APX)活性、葉綠素含量不同程度的降低,說明Cd脅迫對小白菜形態(tài)和生理代謝產(chǎn)生了嚴重的毒害作用,這與前人研究結(jié)果一致[18-21]。
葛根素具有極強的抗氧化性,對機體有重要的保護作用[22]。本研究發(fā)現(xiàn),與CK組相比,單一PUE處理組小白菜的地下、地上部鮮重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明顯升高,說明適當劑量的葛根素可促進小白菜機體生長,這可能與低劑量黃酮類化合物對生長性能有促進作用有關(guān),李博萍等[23]和余應梅等[24]關(guān)于葛根素對大鼠和肉雞機體生長影響的研究也支持了上述觀點。
氧化應激是Cd致機體毒性的重要機制之一,而葛根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25]。本研究發(fā)現(xiàn),Cd+PUE共處理組中小白菜地下部鮮重隨葛根素濃度的升高而明顯增加,但地上部鮮重呈逐漸降低趨勢,根系Cd含量整體呈先降低后增加趨勢,說明葛根素可保護Cd脅迫下小白菜的根系生長,適當劑量葛根素可抑制Cd吸收;但當葛根素濃度高于45 μmol·L-1時,Cd和PUE可能協(xié)同抑制了小白菜幼苗生長。王昌等[26]發(fā)現(xiàn)葛根素對大鼠成骨細胞增殖與分化存在劑量依賴性和雙向性的影響,即低濃度葛根素促進骨細胞形成,而高濃度則呈現(xiàn)抑制作用;Króliczewska等[27]同樣發(fā)現(xiàn)高劑量黃酮類化合物可能對肉雞生長性能有抑制作用??梢姴煌瑵舛雀鸶卦趧游镅芯恐械淖饔檬蔷哂须p向性的,本研究同樣發(fā)現(xiàn)適宜低劑量的葛根素才對小白菜鎘損傷有保護作用。
本研究發(fā)現(xiàn),與單一Cd處理組相比,Cd+PUE共處理組明顯降低了小白菜葉中的H2O2和MDA含量,說明小白菜通過吸收葛根素直接清除活性氧分子,減輕Cd脅迫引起的膜脂過氧化損傷。同時,Cd+PUE共處理組的葉綠素、Vc、可溶性蛋白含量及SOD、POD、CAT和APX活性均較Cd4組整體顯著升高,這與聞雙全等[25]與張文華等[28]研究葛根素緩解大鼠Cd損傷的研究結(jié)果類似。說明葛根素可以通過增強抗氧化酶的活性來穩(wěn)定Cd引起的氧化還原失衡,也再次印證了葛根素的保護機制可能和較強的自由基清除作用有關(guān),即葛根素可通過恢復Cd毒害引起的脂質(zhì)代謝紊亂來減輕Cd導致的小白菜細胞氧化損傷。
本試驗發(fā)現(xiàn),與CK組相比,Cd4組POD和APX基因表達顯著下調(diào),導致小白菜抗氧化能力減弱,使小白菜幼苗受到Cd損傷。與單一Cd處理組相比,Cd+PUE共處理組Cu/Zn-SOD、POD、APX和CAT基因均有不同程度上調(diào)??梢?,低劑量(≤30 μmol·L-1)葛根素可能刺激了小白菜體內(nèi)的抗氧化機制,使得各種抗氧化酶基因的表達量整體上調(diào),加速相應酶蛋白的合成,進而使抗氧化酶活性升高并加速H2O2分解,同時及時清除機體內(nèi)過量的活性氧來減輕機體損傷,這與張蓓等[29]和Hussain等[30]的研究結(jié)果相類似。
綜上所述,葛根素作為一種天然抗氧化劑,可提高小白菜葉中的抗氧化酶活性,減輕自由基對小白菜幼苗的損傷,對Cd脅迫引起的小白菜氧化損傷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但存在劑量依賴性和雙向性。
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Cd脅迫下,小白菜的形態(tài)和生理代謝遭受了嚴重的Cd毒害作用,主要表現(xiàn)為抗氧化酶基因表達水平降低,抗氧化系統(tǒng)受損。適宜劑量(≤30 μmol·L-1)的葛根素處理可促進小白菜生長,增強小白菜在Cd脅迫下的抗性,增強抗氧化機制,減輕Cd引起的氧化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