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婧 夏志軍
(遼寧省婦幼保健院暨遼寧省婦女兒童醫(yī)院婦產(chǎn)科,遼寧 沈陽 110000)
盆底功能障礙主要是指骨盆支撐結構受損傷后誘發(fā)的盆底功能障礙,屬于分娩后常見的并發(fā)癥。盆底肌肉指的是封閉的骨盆底部存在的肌肉群,在發(fā)生盆底障礙后會導致肌肉彈性不佳,無法維持相關器官,如尿道、膀胱、陰道及子宮等合理位置,容易誘發(fā)功能性障礙,包括排便失禁、盆底臟器脫垂等[1-3]。女性在妊娠和分娩過程中,盆底組織受到較大程度的擴張,會導致肌纖維斷裂,因此會影響骨盆支持結構的效果,導致盆腔臟器位置發(fā)生轉移誘發(fā)盆底功能障礙,會對產(chǎn)婦健康及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干擾。盆底功能障礙具有極為復雜的誘發(fā)機制。相關研究證實,常見的機制包括盆腔解剖學形態(tài)發(fā)生變化及分娩過程中造成陰道損傷等。鑒于該疾病對女性患者健康及心理狀態(tài)和家庭生活存在嚴重影響,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治療和干預,繼而提升治療有效性,提升患者盆底功能,降低疾病對患者機體的不利影響[4]。在臨床治療的同時通常會實施常規(guī)護理措施,目的是為改善臨床癥狀及表現(xiàn),但是鑒于護理缺乏針對性及有效性,因此無法獲得理想的改善效果。相關研究證實,在發(fā)生盆底功能障礙后,實施產(chǎn)后盆底康復護理措施有助于促進患者良好恢復[1,5]。為了進一步提升臨床護理的有效性,本次研究中以本院收治的產(chǎn)后盆底功能障礙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旨在探討產(chǎn)后盆底康復護理應用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礙中的應用效果,為臨床護理工作優(yōu)化提供更多參考,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于本院就診并收治的產(chǎn)后盆底功能障礙患者中篩選65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入組者選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通過隨機數(shù)表法將其均分為兩組。納入標準:患者就診后經(jīng)綜合診斷確診為盆底功能障礙,主要臨床表現(xiàn)包括陰道裂傷或是陰道后壁存在膨出的黏膜狀球形物,就診距離分娩時間不超過42 d,患者及家屬均知曉研究詳情簽署同意文件。排除標準:妊娠前存在尿失禁史或是臟器脫垂情況者;嚴重高血壓及糖尿病者;嚴重感染者;盆腔手術史者;精神異?;蚴且庾R障礙者;并發(fā)嚴重器質性疾病者。對照組32例患者的年齡在25~37歲,平均(30.73±2.36)歲,自然分娩及剖宮產(chǎn)分娩分別20例、12例。觀察組33例患者的年齡在24~40歲,平均(31.02±2.41)歲,自然分娩及剖宮產(chǎn)分娩分別19例、14例。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比較,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已獲得我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進行疾病常規(guī)宣教,簡要介紹疾病相關知識,治療措施和目的、治療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和反應;要求患者嚴格遵照醫(yī)囑服用藥物;指導患者保持低脂低鹽飲食,嚴禁飲用飲料及濃茶,要求患者規(guī)律排便;指導患者完成必要的練習;密切關注患者盆底功能恢復情況,詳細觀察不良反應或是異常,及時進行處理及干預[6]。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產(chǎn)后盆底康復護理干預:①入院后,護理人員需要協(xié)助患者完成必要的檢查,對盆底功能恢復情況進行細致檢查,準確評估患者的盆底功能水平,綜合考慮患者臨床表現(xiàn)制訂個性化盆底功能康復護理方案,嚴格遵照方案進行系統(tǒng)干預。在干預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表現(xiàn)及耐受度,根據(jù)患者情況對方案進行必要調整,確保患者耐受,確?;颊吣軌驁猿滞瓿捎柧?,以期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②在盆底康復訓練前,需綜合考慮患者的性格特點,對其進行合理的健康宣教,以容易理解的方式介紹康復訓練的重要性、目的及可實現(xiàn)的效果,提升患者參與積極性。利用圖片或是視頻輔助介紹疾病相關知識、不良影響等,讓患者對疾病的誘發(fā)原因、治療過程、注意事項等有更為全面和準確的了解,強化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使其積極配合完成訓練。同時,詳細告知在訓練過程中的禁忌及注意事項,確保康復護理的安全性。詳細介紹康復后情況及生活質量提升效果,堅定患者康復信心,使其能夠克服困難,積極配合各項治療及護理措施[7]。③在康復訓練前,需要準確判斷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多與患者進行交流,引導其傾訴內心困惑和疑慮,根據(jù)患者的性格特點及主要問題進行必要的心理干預和指導,以緩解其不良情緒,為治療和護理奠定良好基礎,避免心理壓力過大影響治療效果或對預后產(chǎn)生不利影響[8-10]。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為其制訂個性化的飲食方案,在確保低脂、低鹽的基礎上,要求患者多食用新鮮果蔬及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纖維素的食物,確保營養(yǎng)供應,提升機體抵抗力促進康復。囑患者嚴禁食用刺激、辛辣食物,避免加重病情。④產(chǎn)后盆底康復訓練具體方法包括:a.要求患者排空膀胱后進行各項練習,專業(yè)人員指導患者立于床邊或椅子上,雙手交叉手叉于腰上,在站立的同時上提并收縮肛門,單個動作需要最少維持3 s,每組完成10次練習,每日進行3組訓練;在平臥位收縮盆底肌肉并抬臀同時提肛,每個動作保持5 s,每次練習10組;患者保持平臥位,雙手置于腹部將腹部肌肉收縮;綜合考慮患者的癥狀嚴重程度、體能和耐受度對訓練強度進行必要的調整。b.患者均接受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主要開展方式包括電刺激和生物反饋2種。儀器選擇盆底康復治療儀(法國杉山,型號PHENIXUSB4)。頻率設置為15~85 Hz,電流最高45 mA,每日治療1次。具體方法為在接受低頻電刺激干預操作前,要求患者清空膀胱,協(xié)助患者取截石位,將探頭置入陰道內部合理位置,對不同位置盆底肌肉進行不同強度電流刺激(規(guī)律性),刺激的同時指導患者完成提肛和縮陰動作,單次治療時間控制在20~30 min,每周接受2次電刺激;在干預過程中,合理人員需要依據(jù)電刺激反饋圖像確定干預效果,并對后續(xù)訓練方案進行合理調整,密切關注患者的不良反應,若存在異常,及時明確原因,無法耐受患者需要及時暫停。c.在訓練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準確判斷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掌握患者常見的心理問題及解決措施,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及時有效的心理指導或是干預,緩解其負面情緒,提升治療依從性;另外,在訓練同時還可用利用舒緩的音樂及腹式呼吸法確?;颊呱硇姆潘?,以期進一步提升干預效果。
1.3 觀察指標
1.3.1 評定護理干預后患者的盆底肌肌力水平 依據(jù)Oxford骨盆底肌力強度評分法評定,分為0~5級,分別表示盆底肌無收縮表現(xiàn)及盆底肌存在明顯收縮能力。使用手指壓迫肌肉能夠明確感知其收縮感,對手指壓力發(fā)揮持續(xù)抵抗作用,持續(xù)時間不低于5 s??傮w分值越高,表明盆底肌張力越強。以法國神經(jīng)肌肉刺激治療儀測定盆底肌力,0級為盆腔肌肉收縮持續(xù)0 s,Ⅰ級為盆腔肌肉持續(xù)收縮1 s,Ⅱ級為盆腔肌肉持續(xù)收縮2 s,Ⅲ級為盆腔肌肉持續(xù)收縮3 s,Ⅳ級為盆腔肌肉持續(xù)收縮5 s級以上,其中Ⅲ級以下者需要康復治療。評估患者干預后盆底功能評分,分數(shù)越高表明盆底功能越理想[2]。
1.3.2 匯總兩組干預后臟器脫垂、尿失禁發(fā)生情況,用以評定護理干預效果。
1.3.3 患者對性生活的滿意度 科室自制問卷,不記名方式調查干預后患者對性生活的滿意度,量表總計100分,>85分提示滿意,84~65分提示基本滿意,低于65分提示不滿意,滿意度=(滿意例數(shù)+基本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護理干預后盆底肌肉張力及盆底功能評分比較 護理干預后對照組盆底肌肉張力及盆底功能評分均低于觀察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干預后盆底肌肉張力及盆底功能評分比較(分,)
表1 兩組護理干預后盆底肌肉張力及盆底功能評分比較(分,)
2.2 兩組干預后臟器脫垂及尿失禁發(fā)生率比較 護理干預后,對照組臟器脫垂及尿失禁發(fā)生率均高于觀察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后臟器脫垂及尿失禁發(fā)生率比較[n(%)]
2.3 兩組護理干預后性生活滿意度對比 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對性生活滿意度比較,對照組低于觀察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護理干預后性生活滿意度對比[n(%)]
女性盆底組成主要包括多層筋膜和肌肉,肌肉是產(chǎn)婦陰道和尿道的主要組成,在妊娠階段內,隨著胎兒的增大,羊水量不斷增加,子宮體積日益增大,會產(chǎn)生巨大的腹腔壓力,盆底支持組織在壓力作用下會導致內部肌肉受到牽拉和壓迫變得松弛[3,11]。在分娩過程中,陰道和盆底會大幅擴大,肌纖維會伸長甚至會發(fā)生斷裂,從而導致盆底肌肉受損。選擇何種方式分娩的產(chǎn)婦,盆底功能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如果未進行及時有效的干預,疾病進一步發(fā)展會導致盆腔器官位置發(fā)生變化,表現(xiàn)為排尿困難等癥狀,對女性生存質量影響重大[4,12]。因此,需予以重視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改善。相關研究證實,產(chǎn)后實施盆底康復護理對于增強盆腔肌力具有積極的作用,有助于提升護理效果,促進患者盡快恢復正常盆底及肌肉功能[5]。
常規(guī)護理干預措施總體效果有限。產(chǎn)后盆底康復護理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應用于改善盆底功能障礙可發(fā)揮確切的效果。本次研究中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同時實施產(chǎn)后盆底康復護理,通過準確評估疾病情況、開展個性化健康宣教、實施運動及點刺激盆底康復訓練等,能夠強化患者及疾病及鍛煉相關知識了解程度,從而提升其護理依從性,規(guī)范完成各項訓練,進而改善盆底肌力水平及盆底功能。其中盆底肌訓練主要包括陰道收縮、提臀和提肛等練習,可改善產(chǎn)婦盆底功能及肌肉張力。盆底康復儀則是利用電流刺激提升患者盆底肌張力,同時收集產(chǎn)婦生物電信號,有助于臨床醫(yī)師評估電刺激效果,對于康復訓練提供有效指導[6,13-15]。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康復治療后盆底肌肉張力及盆底功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尿失禁及臟器脫垂發(fā)生率高于觀察組(P<0.05),對照組性生活滿意度低于觀察組(P<0.05),表明在常規(guī)護理的同時實施產(chǎn)后盆底康復護理可強化康復效果。通過功能鍛煉及電刺激治療等,能夠刺激盆底肌收縮,從而強化其肌張力,能夠良好的控制排尿,同時還可有效降低陰道松弛情況,對于提升患者生活質量具有積極的作用。電刺激能夠使盆底肌纖維粗度顯著提升,同時促進機體蛋白質的合成,強化代謝水平。另外,盆底康復儀還可以加速局部血液循環(huán),進而能夠促進患者產(chǎn)后良好恢復,改善患者盆底肌功能及彈性,顯著改善預后。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臨床中康復護理工作還存在明顯不足,距離、經(jīng)濟因素、重視性不足的原因影響護理干預覆蓋率;部分患者重視度不夠,無法嚴格遵照醫(yī)囑進行訓練,同時訓練時動作規(guī)范度不足,會影響最終的康復效果。因此,臨床中需要深入研究更為切實有效的康復護理模式,能夠強化患者重視度及依從性,以期獲得更加理想的康復效果,保障女性患者身心健康。
綜上可知,女性盆底功能障礙護理中應用產(chǎn)后盆底康復護理的作用積極,可顯著提升并強化患者盆底肌肉張力及盆底功能,從而能夠降低臟器脫垂及尿失禁發(fā)生率,并提升女性對性生活的滿意度,對于保證女性患者生活質量及身心健康具有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