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星慧,高竹薇,張廣斌,何軍晶,牛雅茹,馬麗莎
(昆明市婦幼保健院健康管理中心,云南 昆明 650031)
壓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是女性常見的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隨著妊娠、衰老和雌激素水平撤退等原因,盆底支持結(jié)構退行性改變導致盆底肌肉、結(jié)締組織松弛及損傷、膀胱和尿道解剖位置改變、尿道阻力降低,導致排尿功能障礙且進行性加重[1]。80%的SUI 患者常伴有陰道前壁脫垂、膀胱膨出等結(jié)構改變[2]。目前陰道前壁脫垂Ⅰ°~Ⅱ°伴SUI以非手術治療為主,如凱格爾運動、電刺激聯(lián)合生物反饋、藥物治療等[3],這些方法雖然能改善患者癥狀,但是療程較長,且癥狀緩解速度較慢,對患者依從性要求較高。傳統(tǒng)的盆底治療僅針對盆底肌功能改善,而婦科射頻治療作為近年來的新技術,因?qū)ε璧捉钅?、韌帶具有治療作用而應用于盆底疾病康復治療。本研究將探討射頻治療陰道前壁脫垂伴SUI 的療效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納入2021 年7 月至2022 年1 月在昆明市婦幼保健院健康管理中心收治的37 例陰道前壁脫垂伴SUI 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本研究通過昆明市婦幼保健院倫理委員會審批,在治療前與患者進行充分知情告知,并簽署治療同意書。納入標準:(1)符合陰道前壁脫垂、SUI 診斷標準,且陰道前壁脫垂按POP-Q 分期法診斷為Ⅰ°~Ⅱ°;(2)符合盆底康復治療適應證,且患者均可配合。排除標準:(1)依從性差,無法按期參與治療及隨訪;(2)傳染性疾病患者。(3)盆腔臟器手術病史患者;(4)陰道前壁脫垂為Ⅲ°~Ⅳ°;(5)盆腔感染性疾病患者;(6)生殖系統(tǒng)畸形及腫瘤病史患者。
本研究治療儀器采用婦科射頻治療儀(武漢半邊天醫(yī)療有限公司)。患者取膀胱截石位,置入陰道電極,設置溫度在46 ℃,功率15 W,從陰道口貼合陰道粘膜1~12 點鐘各點腔內(nèi)縱向治療至陰道頂端,整個陰道重復操作3 遍,共需50 min。前3 次每周進行一次治療,后2 次每2 周進行一次治療,5 次為一個療程。
分別于治療前、治療后1 月、3 月至昆明市婦幼保健院門診進行常規(guī)隨訪,治療前后進行POP-Q 評分(cm),其中Aa、Ba 點數(shù)值越小表示脫垂程度越輕;患者分別填寫相關生活質(zhì)量量表:盆底障礙影響簡易問卷7(PFIQ-7)[4]、盆腔臟器脫垂/尿失禁性功能問卷簡表(PISQ-12)評價[5],分數(shù)越低,其生活質(zhì)量越高[6];使用生物反饋電刺激儀 MLD-B2T(南京麥瀾德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對患者盆底肌力進行檢測,將盆底肌力分為5 個級別:0~Ⅴ級,其中< Ⅲ級為盆底肌力異常[7-8]。
應用SPSS 22.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應用F檢驗確定數(shù)據(jù)是否符合正態(tài)分布,并采用t檢驗進行治療前后對比;計數(shù)資料以頻數(shù)(百分數(shù))[n(%)]表示,并采用χ2檢驗進行組間對比。設定檢驗水平α=0.05,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患者年齡、病程、孕次、產(chǎn)次、順產(chǎn)次數(shù)、剖宮產(chǎn)次數(shù)、POP-Q 分度、尿失禁程度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本研究納入患者的基本資料[(n=37),]Tab.1 Basic data of the patients included in this study [(n=37),]
表1 本研究納入患者的基本資料[(n=37),]Tab.1 Basic data of the patients included in this study [(n=37),]
患者治療后 Aa、Ba 點POP-Q 評分優(yōu)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患者治療前后 POP-Q 評分比較(,cm)Tab.2 Comparison of POP-Q scores of patients beforeand after treatment(,cm)
表2 患者治療前后 POP-Q 評分比較(,cm)Tab.2 Comparison of POP-Q scores of patients beforeand after treatment(,cm)
患者治療后PFIQ-7、PISQ-12 評分低于治療前,表示患者生活質(zhì)量得到提高,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表3 患者治療前后 PFIQ-7、PFDI-12 評分比較(,分)Tab.3 Comparison of PFIQ-7 and PFDI-12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core)
表3 患者治療前后 PFIQ-7、PFDI-12 評分比較(,分)Tab.3 Comparison of PFIQ-7 and PFDI-12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core)
*P < 0.05。
治療前盆底肌力下降(Ⅰ~Ⅱ級)患者人數(shù)占比65.0%,治療后3 月該比例下降至24.6%,治療后3 月盆底肌力正常(Ⅲ級及以上)比例則由治療前的35.0%上升至76.4%。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4。
表4 患者治療前后盆底肌力分級比較(n)Tab.4 Comparison of pelvic floor muscle strength grade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n)
SUI 是婦女的常見病,且常伴有陰道前壁脫垂,妊娠、分娩等引起腹內(nèi)壓增高或雌激素水平下降、慢性疾病、肥胖以及盆腔手術史等均是SUI 的致病因素[9-11],是一種嚴重影響女性生活質(zhì)量的疾病,物理療法作為無創(chuàng)、相對經(jīng)濟的一種治療方式廣泛被SUI 患者接受,電刺激治療、生物反饋及盆底肌訓練對輕中度SUI 患者具有一定的近期療效,但療程長,據(jù)國外相關文獻報道,6 個月復發(fā)率即達53%[12],且遠期療效在1 a 后減弱[13],增加了患者經(jīng)濟負擔,降低了依從性。
射頻于2002 年獲得FDA 批準后正式用于皮膚美容領域,用于面部除皺、皮膚提拉緊致、減脂塑形等,近年來應用于女性盆底功能修復[14-15]。射頻治療的機制為組織熱重塑,通過高頻交流電,使陰道黏膜上皮深層的膠原變性、再生,組織重構[16],婦科射頻治療可有效增加盆底肌肉中結(jié)締組織的厚度和彈性,增強盆底肌力,改善盆底穩(wěn)定性從而改善盆底功能。
有研究發(fā)現(xiàn),射頻用于SUI 的作用點為膀胱頸部及近端尿道周圍組織,僅1 次治療后尿道周圍組織順應性降低、尿道關閉壓升高,達到固定尿道的作用[17],從而緩解尿失禁癥狀,本研究中患者治療后PFIQ-7 評分均明顯低于治療前,表示患者尿失禁癥狀得到明顯改善,生活質(zhì)量得到提高。鄭德燕等[18]的研究顯示,新型射頻治療儀治療女性輕、中度SUI 效果顯著,漏尿情況明顯好轉(zhuǎn),未見明顯嚴重并發(fā)癥,本研究中患者均為出現(xiàn)并發(fā)癥,且患者陰道前壁Aa 點、Ba 點評分優(yōu)于治療前,說明患者陰道前壁Ⅰ°~Ⅱ°脫垂情況也得到了改善。Elser 等[19]進行長達3 a 隨訪發(fā)現(xiàn),射頻治療有較好的遠期療效。本研究也發(fā)現(xiàn)射頻治療1 個月后效果顯現(xiàn)(PFIQ-7、PISQ-12評分降低),治療后3 個月效果更佳(PFIQ-7、PISQ-12 評分低于治療前及治療后1 月),更遠期療效待更長時間隨訪數(shù)據(jù)的收集與分析。
本研究中患者治療過程中耐受良好,治療后隨訪均未出現(xiàn)紅斑、水皰、水腫、潰瘍、瘺管、燒傷及其他副作用,說明射頻治療是安全的。據(jù)報道,射頻治療可以促進小血管新生,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增強陰道上皮功能和組織代謝,從而改善女性性功能障礙的一系列癥狀,如陰道干澀、性欲減退等[20]。本研究中治療后患者PISQ-12 評分明顯低于治療前,患者性生活質(zhì)量提高,不難看出,患者從治療中得到了性功能改善的額外獲益。
據(jù)報道,射頻治療可以促進小血管新生,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增強陰道上皮功能和組織代謝,從而改善女性性功能障礙的一系列癥狀,如陰道干澀、性欲減退等[20]。本研究中治療后PISQ-12評分明顯低于治療前,患者性生活質(zhì)量提高,不難看出,患者從治療中得到了性功能改善的額外獲益。
綜上所述,射頻治療能夠從促進膠原蛋白、彈性纖維、新生血管形成,改善盆底肌彈性、肌力,增加盆底肌穩(wěn)定性等多方面改善女性盆底功能,對治療Ⅰ°~Ⅱ°陰道前壁脫垂伴SUI 有顯著的效果,且患者得到了性功能改善的額外獲益,在臨床上具有推廣價值。但本研究隨訪時間短,未來還需更大的樣本量以及更長時間的隨訪數(shù)據(jù),為射頻治療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提供更多的醫(yī)學證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