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哲超,周天華,田 偉,周昊飛
(1. 陜西理工大學 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陜西 漢中 723001;2. 秦嶺國家植物園,西安 710404)
2021年,在調查陜西漢中天坑植物資源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1種比較嬌小的堇菜屬植物。之后,筆者查閱《中國植物志》(中英文版)[1-2]、《陜西維管植物名錄》[3]等相關資料[4-8],一度誤認為為亮毛堇菜(ViolalucensW. Beck.)。經(jīng)過引種栽培,根據(jù)花部特征鑒定為柔毛堇菜(V.fargesiiH. Boissieu),為陜西新記錄植物,憑證標本保存于秦嶺國家植物園標本館(QL)。
柔毛堇菜ViolafargesiiH. Boissieu
堇菜科堇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全體被白色長柔毛,無地上莖,具匍匐枝。葉柄比葉片長或短,花萼裂片長約4 mm,基部附屬物長0.5~1 mm?;ò咨L8~9 mm,側方2枚花瓣里面基部稍有須毛,下方花瓣有紫色脈紋,距短而粗,呈囊狀,長2~2.5 mm。蒴果無毛?;ㄆ?月中旬。
分布于安徽、福建、廣東、廣西、貴州、湖北、湖南、江蘇、江西、四川、臺灣、云南、浙江[2]。
引證標本:采集號xzc20211003001,日期:2021-10-03,地點:陜西西鄉(xiāng)縣駱家壩鎮(zhèn),采集人:徐哲超、周天華。
本種與亮毛堇菜(V.lucensW. Beck.)極為相似,兩者區(qū)別在于本種匍匐枝上具散生葉,花白色,萼片基部附屬物長,長約2 mm,蒴果長,長約8 mm。但本地區(qū)所產(chǎn)不典型,若非觀察花為白色,則極易誤定為亮毛堇菜。
堇菜屬植物在陜西目前記錄有40種[3, 9],柔毛堇菜的發(fā)現(xiàn)增加了陜西堇菜屬植物的多樣性。實際工作中,堇菜屬植物鑒定較為困難,葉大小、形狀以及植物株型受環(huán)境、個體差異影響較大。因此,根據(jù)營養(yǎng)器官鑒定堇菜屬植物結果不準確的可能性較大,而繁殖器官在本屬多數(shù)種類上都是花部特征優(yōu)先于果實特征,少數(shù)種類果實特征明顯區(qū)別于其他種類。筆者之前報道了犁頭葉堇菜(ViolamagnificaC. J. Wang et X. D. Wang)在陜西為新記錄并在陜南南鄭、秦嶺太白山及田峪有分布[9],近來觀察秦嶺北麓田峪植株花部特征,發(fā)現(xiàn)田峪分布者應是西山堇菜(V.hancockiiW. Beck.),而之前在南鄭采集并鑒定為犁頭葉堇菜者準確無誤,在太白山所采標本尚不能確定為犁頭葉堇菜,故迄今發(fā)現(xiàn)犁頭葉堇菜只在陜西南鄭有分布。
筆者本次采集標本時,柔毛堇菜處于果期,未見花,因此,在鑒定本種時,根據(jù)營養(yǎng)器官和果實特征一度認為是亮毛堇菜,直到觀察到從該地引種栽培的植株花為白色,才重新審視了亮毛堇菜與柔毛堇菜的區(qū)別。由于本區(qū)所產(chǎn)特征并不是很典型,些許特征介于兩種之間,故極易誤認為亮毛堇菜。亮毛堇菜花為淡紫色,柔毛堇菜花為白色,因此鑒定為柔毛堇菜更為準確。
致謝:感謝上海辰山植物園李曉晨老師在鑒定堇菜屬植物上提供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