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寫︱高婷 受訪者︱王正
每一個理想的實現(xiàn),背后都有一段動人的故事,而這些故事都離不開努力與付出。
2022年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式的暖場環(huán)節(jié)上,一曲中德雙語歌曲《乘著歌聲的翅膀》在鳥巢上空回響。這首歌是由13位來自北京盲人學校的孩子演奏的,他們用天籟般的聲音打動了全世界的人。今天我們的采訪對象就是這首歌曲的演唱者之一—王正,他結合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為我們講述了一段更加動人的理想故事。
王正從小就喜歡唱歌,早早地就加入了學校的合唱團。除此以外,他每周還會額外抽出時間去學習樂理知識,希望能不斷地提升自己的音樂造詣,為將來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在學校合唱團,王正經(jīng)常和同伴外出演出,北京天橋劇場、中山音樂廳、國家大劇院的舞臺上都留下了他們的身影。關于自己的理想和對未來的設想,王正說:“我希望將來能成為一名音樂家,站在舞臺上表演時,臺下坐滿了人,現(xiàn)場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談及在2022年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式上的演出,王正說這正是他追逐理想過程中的一個里程碑,因此他特別珍惜第一次站在國家舞臺上、第一次為全世界人民歌唱的機會,所以在整個排練和表演中,都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在排練期間,王正有了前所未有的熬夜體驗,他說熬得最厲害的一次是從上午10點一直排練到了第二天凌晨5點,然后回到住地休息了幾個小時又前往鳥巢排練。而在此之前,王正一直都保持著規(guī)律的作息,最晚也不會超過晚上10點睡覺。雖然這次的熬夜讓他感覺疲憊,但一想到能站在國家的舞臺上,去追逐自己的理想,王正說自己就能馬上像充了電一樣激情四射了。
除了不規(guī)律的作息以外,王正還面臨著語言學習的壓力。當天王正和同伴們需要演唱《讓我們蕩起雙槳》和《乘著歌聲的翅膀》這兩首歌曲,大家都對這兩首歌很熟悉,但是其中一首《乘著歌聲的翅膀》需要用中德雙語演唱。在此之前,他們完全沒有接觸過德語這門外語,于是老師就逐字逐句地教,把這首歌掰開了,揉碎了,錄制成音頻發(fā)給他們,讓他們反復練習。王正提到他只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就記住了歌詞,學會了唱法,還積極主動地向同伴分享自己的學唱經(jīng)驗。聽到別人夸他學習能力強的時候,王正輕描淡寫地回應道:“就一小段,沒那么困難。”其實這是他聽了無數(shù)遍、學唱了無數(shù)遍的結果。
除了語言的挑戰(zhàn)以外,王正和同伴們還面臨著形體學習方面的困難,他們要學會用表情和動作傳遞感情。唱歌的時候,不僅要做到面帶微笑,昂首挺胸地站在舞臺上,聲音中也要傳達感情。學習站姿時,王正是看不見的,所以只能通過觸摸老師的身體去感受正確的姿勢是什么樣的,然后一遍一遍地練。“腳后跟、臀部、肩膀和后腦勺都要緊貼墻面?!蓖跽f,這些“站墻根”的要領大家都爛熟于心,每天都要專門花費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進行訓練。因為要面向全世界人民進行表演,所以王正和同伴都對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他們經(jīng)常自己進行咬筷子練習,就是為了感受臉部的表情和肌肉動作,學會正確地微笑。
最終,王正和他的伙伴們呈現(xiàn)了一場精彩絕倫的演出。王正提到這次表演經(jīng)歷讓他備受鼓舞,他會更加努力地追逐自己的音樂夢想。
理想實現(xiàn)的過程中會有很多的困難,所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是不可或缺的。而王正正是這樣一個積極樂觀的陽光少年,這與王正父母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密不可分。盡管王正在成長中經(jīng)歷著更多的艱辛和困難,但王正的爸爸媽媽一直都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并努力把這種影響傳遞給孩子。
王正媽媽提到孩子剛出生的時候,他們也經(jīng)歷過一段時間的迷茫和惆悵,但很快意識到消極的情緒無益于解決問題,而且可能會影響到孩子,于是他們開始調適自己的心態(tài),選擇積極、樂觀地去面對,主動學習相關的養(yǎng)育知識,陪著孩子一步步慢慢成長。
除了自己的音樂夢想,王正還有一個努力的人生方向——盡自己所能去幫助別人。他說在成長的過程中,得到過很多人的幫助和支持,他也應該努力去幫助別人。在這次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式表演的排練過程中,他總是積極主動地去照顧其他的小伙伴。平常在學校里,積極、熱心是同學和老師對王正的評價。有一次同學出了車禍,他主動把自己的零用錢捐出來,還召集大家一起捐款,安慰同學好好休息,盡早康復。
不僅如此,王正還是一位積極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的小志愿者,唱歌、朗誦是他的拿手才藝,他就通過發(fā)揮自己的這兩項所長,為他人帶來快樂。從2016年開始,王正就加入了北京馨飛揚志愿者團隊,這個公益組織會在周末組織志愿者們到敬老院進行慰問演出,每次王正都積極參與,到敬老院給老人進行表演。王正說:“我喜歡和大家在一起的氛圍,也喜歡能給別人帶來快樂的感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