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 熹
基于理念視角可以把管理學分為四類,即科學管理、人本管理、目標管理和問題管理。
作為中基層管理者,常常采用是問題管理,即日常的管理工作主要圍繞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來開展。以上三個關于問題的不同環(huán)節(jié)必須構成閉環(huán)才有效果,否則發(fā)現問題后表演得義憤填膺、分析得頭頭是道,如果最終無法解決還是“無能”的表現。
無能,不代表不努力;無能,不代表不熟練。反而,有時候的無能很努力,有時候的無能甚至很熟練。
我在給企業(yè)解惑時,第一步是提問,并且為了確保需要解決的是“務實的問題”,而不是“臆想的問題”。我一定要問“關于這個問題你已經采取了什么措施?”每當搜集到的答案包括“加強”“增強”“強化”等詞語時,我會格外小心不落入“熟練的無能”的陷阱。
仔細想想,企業(yè)之所以有這種問題,顯然是原來的工作方式未奏效,甚至其就是造成問題的原因。如果認為“加強”“增強”能搞定,潛臺詞其實是“原來的方式沒問題,只不過強度不夠”。
愛因斯坦有句名言:問題不可能由導致這種問題的思維方式來解決。也就是說,你遇到的問題,一定是由一種特定的、自己不知道的思維方式導致的。這個時候,你可能會想方設法解決問題。但問題在于,你解決問題的方式恰恰是導致現在這個問題的思維方式——你不僅不能解決問題,而且會把問題變得越來越糟、越來越復雜。
我們在解決企業(yè)問題時,越是遇到頑疾缺的往往不是在既有方法上不停加碼,而是需要從固有認知中抽身,看看有沒有另外的維度。如果沒有一個跟你現在的思維區(qū)別開的著力點的話,你的努力大概率就是“加強”“增強”,且一定會再次無效。
從去年開業(yè)就持續(xù)火爆的北京環(huán)球影城,我是其客戶體驗項目的內測組專家,分享一個靠切換維度化解“頑疾”的真實案例。
環(huán)球影城存在與加油站類似的問題——排隊。長時間排隊會讓游客體驗不佳,甚至怨聲載道。環(huán)球影城的管理者們切換了一個維度,把吞吐問題切換為體驗管理問題。
他們的解決方案是,一方面,在排隊的路上安排各種內容,不會無聊;另一方面,通過排隊通道布局與方向精妙設計,讓你不會產生“一眼望不到頭”的郁悶感。
統(tǒng)計下來,游客等待的總時長并沒有減少,但客戶體驗大大提高了,問題就這樣解決了。
如今,人人都在盡可能增加認知,但往往忘了一點:你的認知是在一個單一、陳舊,甚至無效的維度上添磚加瓦,還是要找到另一個維度另一種思維?
所謂“熟練的無能”就是當難題出現時,習慣以定型的心智和行為模式“熟練應對”,看上去駕輕就熟,但完全不得要領,真正的解決之道常常在視野之外。
如果管理者對自己熟練的做法抱有執(zhí)念,始終在熟悉的安全地帶找“出路”,而對熟悉視野之外的一切心存抵觸和恐懼,不肯也不敢拋棄貫穿整個職業(yè)生涯的“加強”“強化”,怎么可能從“無能”轉化為“有能”呢?
還有一件細思極恐的事,組織越要提高執(zhí)行力,發(fā)出的聲音越要整齊。因此,當“熟練的無能”占滿整個企業(yè)時,還有空間盛放其他新做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