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萍,梁旭東
(1.棗莊市嶧城區(qū)人民醫(yī)院消化內科,山東棗莊 277300;2.棗莊市嶧城區(qū)人民醫(yī)院骨外科,山東棗莊 277300)
急性胰腺炎是臨床常見外科急腹癥, 以腹痛、腹脹、惡心、嘔吐等為主要表現,依據患者病情可分為輕癥和重癥,重癥急性胰腺炎(SAP)會出現繼發(fā)性感染,威脅患者生命[1]。積極有效的內科治療是促使SAP患者病情緩解的重要措施, 但多數患者對SAP 知識和治療知識認知不足,易產生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導致患者依從性低下,進而影響康復效果[2-3]。常規(guī)護理主要圍繞疾病進行,雖能夠阻止SAP 病情惡化,但護理措施缺乏依據性,不夠全面,在有效緩解病情、加快患者恢復方面仍存在局限性。循證護理通過提出問題,尋找支持,再實施相應的護理,并結合自制健康教育視頻,可從認知、心理等多方面為患者提供全面、優(yōu)質護理服務,旨在促進患者健康[4]。 鑒于此,該研究選擇2020年5月—2022年5月該院收治的 SAP 患者 78例為對象,通過隨機分組對照,分析自制健康教育視頻結合循證護理對其的影響。 報道如下。
選擇該院收治的78 例SAP 患者為研究對象。 納入標準:符合《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2014)》[5]中相關診斷標準,且病情為重癥;發(fā)病至入院時間<48 h;簽署知情同意書;均伴有腹痛、腹脹癥狀;精神良好,能夠積極配合相關護理,完成相關量表和問卷調查。 排除標準:合并全身免疫性功能疾病者;孕婦;合并肝、腎功能不全者;合并惡性腫瘤者。 該研究經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按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兩組,各39 例。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 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對比
1.2.1 對照組
采用常規(guī)護理。 準確評估患者病情,并觀察記錄其體征變化,同時記錄患者胃液顏色、性質、尿量、尿液顏色,依據患者尿量及血壓調節(jié)點滴速度;每隔6 h測量1 次血壓,協(xié)助患者進行血氣分析、血常規(guī)等多項檢查;待患者病情穩(wěn)定后,采用面對面宣教的模式告知患者SAP 的表現、發(fā)病機制、遵醫(yī)囑用藥意義、健康生活等,并叮囑患者待臨床癥狀有所改善后可進食少量流質食物,之后再逐步進食半流質食物,以低脂肪、高熱量、易消化為主,并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則;在患者臥床期間定期為其按摩; 出院后發(fā)放SAP 注意事項小冊子,每周電話隨訪1 次,詢問患者疾病改善情況,持續(xù)護理3個月。
1.2.2 觀察組
采用自制健康教育視頻結合循證護理。 (1)確定問題:了解患者病情、文化程度、家庭條件等,并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了解其需求,結合之前護理干預的重難點,提出當前需解決的重要問題,如SAP 患者健康知識知曉程度、負性情緒、依從性對疾病恢復的影響、如何促進患者癥狀緩解、如何提高患者生活質量。(2)尋找證據支持:將循證問題與患者病情相結合,以SAP、生活質量、癥狀緩解、護理、健康知識等為關鍵詞查找核心文獻,尋找循證支持,再結合患者實際需求,制定有據可循、具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方案。 (3)具體實施:①自制健康教育視頻:添加患者及其家屬微信,邀請加入微信群,護理人員向微信群內發(fā)送7個自制視頻短片, 內容包括SAP 發(fā)病原因及如何防治、飲食注意事項、遵醫(yī)囑用藥和健康飲食的重要性、調控情緒小妙招、病情自我監(jiān)測方法、出院后注意事項、并發(fā)癥的預防,每個視頻時間15~20 min,指導患者每天輪流學習7個視頻,學習時間不少于20 min,并不定時提問患者,評估其學習情況;護理人員將患者學習中遇到的疑問進行整理匯總,不斷改進視頻質量。②心理護理:護理人員與患者溝通,分析其不良情緒產生的原因,之后使用正面激勵法、舒緩交談法、注意力轉移法等方式幫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緒, 并講解SAP 恢復良好的真實案例,提高患者信心,每次時間為25 min,每隔3 d 進行1 次心理護理。③飲食護理:依據患者個體情況,給予其腸外營養(yǎng)支持,以氨基酸、脂肪乳、高滲葡萄糖為主要輸入能量,并依據患者尿糖、血糖水平及時調整輸入量;待血尿淀粉酶正常后,第1 天指導患者飲用少量白開水,無不適反應后即可開始進食少量流質飲食, 再逐步進食半流質食物,以低脂、低糖、易消化、高熱量飲食為主,并依據患者飲食愛好,合理制作食譜,確保飲食多樣化。 ④生活護理:在SAP 患者臥床期間,每隔2 h 協(xié)助其翻身1 次,并按摩其受壓部位10 min; 叮囑患者飲食后用生理鹽水漱口,并詳細向家屬講解陪床注意事項,將藥物包裝盒上寫明服藥方式、劑量等,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藥物作用機制, 并再次告知遵醫(yī)囑用藥的重要性;及時更換床單被罩,保證床單清潔干凈,在患者大便后用溫水清洗其肛周皮膚。 ⑤并發(fā)癥預防:患者出現缺氧癥狀時,需立即行吸氧處理,以防發(fā)生呼吸窘迫;當患者呼吸道痰液較多時, 需鼓勵患者主動排痰,保證呼吸道通暢;若患者存在胃腸道反應時,需降低營養(yǎng)液濃度,調整滴速,并將患者頭部偏向一側,清理其呼吸道,以防誤吸。⑥出院護理:患者及家屬手機中均下載自制健康教育視頻, 出院后叮囑其每日觀看學習,并每月展開1 次專題知識講座,邀請患者及家屬參加,時間為30 min;每周電話、微信隨訪2 次,叮囑其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設置微信答疑解惑角,告知患者可通過微信尋求幫助,持續(xù)護理3個月。
(1)臨床癥狀恢復情況:記錄患者腹痛緩解、腹脹緩解、恢復排氣時間。
(2)健康知識知曉程度:于護理3個月后采用我院自制健康知識知曉度調查問卷表進行評估,該問卷包括SAP 的發(fā)生、表現、診療、飲食、用藥等知識,共100 分,評分越高則健康知識知曉度越高。
(3)依從性:于護理3個月后采用我院自制依從性量表進行評估,包括遵醫(yī)囑用藥、自我監(jiān)測、定期復查、健康飲食等,共100 分,評分越高則依從性越高。
(4)負性情緒:于護理前、護理3個月后使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6]進行評估,二者均有20個項目,每個項目最低評分1 分,最高評分4 分,將獲得的評分×1.25,得到標準分 100 分,其中SAS 評分≥50 分判定為焦慮,SDS 評分≥53 分判定為抑郁,評分越低表示焦慮、抑郁程度越輕。
(5)護理滿意度:于護理3個月后采用我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評估, 該問卷包括人文關懷、服務態(tài)度、干預效果、護患溝通等,以評分≤60 分為不滿意;61~89 分為基本滿意; 以評分≥90 分為非常滿意。 滿意度=(非常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100%。
(6)生活質量:于護理前、護理3個月后應用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GQOLI-74)[7]進行評估,共 4個維度,74個項目, 每個項目最低評分1 分、 最高評分5分,各維度換算為百分制,滿分100 分,評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高。
采用SPSS 20.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 t 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 χ2檢驗。 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腹痛緩解、腹脹緩解、恢復排氣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護理后的健康知識知曉評分、依從性評分均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癥狀恢復情況、健康知識知曉程度及依從性對比()
表2 兩組臨床癥狀恢復情況、健康知識知曉程度及依從性對比()
組別對照組(n=39)觀察組(n=39)t 值P 值腹痛緩解時間(d) 腹脹緩解時間(d) 恢復排氣時間(d) 健康知識知曉程度(分) 依從性(分)3.76±0.48 2.01±0.32 18.944 0.000 3.14±0.52 1.98±0.41 10.940 0.000 5.28±0.69 4.72±0.58 3.880 0.000 68.42±3.51 75.21±4.17 7.436 0.000 69.08±4.25 74.37±5.89 4.548 0.000
護理前,兩組SAS、SDS 評分相比,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 SAS、SDS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3。
表3 兩組 SAS、SDS 評分對比[(),分]
表3 兩組 SAS、SDS 評分對比[(),分]
組別SAS 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SDS 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對照組(n=39)觀察組(n=39)t 值P 值54.58±3.69 54.31±3.48 0.332 0.741 48.31±2.57 43.15±2.03 9.839 0.000 56.97±3.66 57.21±3.75 0.286 0.776 51.48±3.15 47.31±2.40 6.576 0.000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 4。
表4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n(%)]
護理前,兩組GQOLI-74 中心理、軀體、社會功能及物質生活狀態(tài)評分相比, 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 GQOLI-74 中心理、軀體、社會功能及物質生活狀態(tài)評分均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 5。
表5 兩組 GQOLI-74 評分對比[(),分]
組別對照組(n=39)觀察組(n=39)t 值P 值心理功能護理前 護理后61.89±2.36 61.77±2.28 0.228 0.820 72.48±3.41 80.57±4.05 9.543 0.000軀體功能護理前 護理后社會功能護理前 護理后60.57±2.21 60.23±2.14 0.690 0.492 70.69±3.18 81.57±4.19 12.917 0.000 63.58±2.40 63.34±2.26 0.455 0.651 75.89±3.24 83.26±3.95 9.009 0.000物質生活狀態(tài)護理前 護理后65.27±2.58 65.38±2.36 0.197 0.845 73.31±3.19 80.46±4.26 8.390 0.000
SAP 病情危重,具有較高的病死風險,近年隨著人們飲食方式的改變,SAP 發(fā)病人數增加, 嚴重威脅人們的身體健康[8]。 然而多數SAP 患者受疾病、認知等因素影響,心理應激反應加重,難以積極配合相關治療,且少數患者治療后會出現并發(fā)癥,不利于預后,護理需求較高。
常規(guī)護理中的護理重點為病情觀察、用藥、飲食,雖能夠緩解患者癥狀,但未考慮認知、心理等因素在疾病恢復中起到的作用,護理效果欠佳[9]。該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腹痛緩解、腹脹緩解、恢復排氣時間均短于對照組,且護理后健康知識知曉評分、依從性評分及GQOLI-74 中心理、軀體、社會功能及物質生活狀態(tài)評分、護理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SAS、SDS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自制健康教育視頻結合循證護理在促進SAP 患者癥狀改善、 提升生活質量方面效果確切。原因在于循證護理依據患者情況提出問題,并以循證依據為指導,結合患者實際需求,制定符合患者身心健康發(fā)展的護理措施,以便有效解決護理中出現的問題,全面滿足患者的需求[10]。 在循證護理基礎上結合自制健康教育視頻,以便患者更為直觀了解SAP 相關知識,使其知曉疾病防治、健康飲食等知識,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參與護理工作中,提高其依從性,對于疾病恢復至關重要。 循證護理充分考慮患者心理對疾病恢復的影響,采用正面激勵、舒緩交談等方式疏導患者不良情緒,維護其心理健康,從而促使患者積極配合檢查、治療及護理。 循證護理以患者為中心,依據個體情況制定飲食方案,確?;颊邫C體所攝入的營養(yǎng)豐富,能夠加快胃腸蠕動,盡早恢復排氣,還能夠滿足患者機體恢復所需營養(yǎng),提高患者機體免疫力,再配合生活護理,可提高患者遵醫(yī)囑用藥等依從性,進而有效緩解腹痛、腹脹等癥狀。循證護理以循證醫(yī)學為指導,分析可能發(fā)生的并發(fā)癥,采取相關預防措施,能夠積極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減輕患者痛苦。循證護理將院內護理措施延伸至院外,可起到監(jiān)督作用,從而促進患者行為改變,利于提升生活質量及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自制健康教育視頻結合循證護理用于SAP 患者中的效果確切, 能夠維護患者心理健康,增加健康知識知曉度,提高依從性,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升生活質量,且護理滿意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