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河北環(huán)境工程學院在校園中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新時尚,率先在校園啟動垃圾分類,成為全國高校垃圾分類和“無廢校園”建設的“領頭雁”。學校自主規(guī)劃、設計、建設了占地1 000 m2、共23個功能區(qū)的科普教育基地,集宣傳、教育、科研、科普、踐行、示范于一體,全面展示了垃圾分類處理與資源化利用的意義和全過程。
該基地作為“第二批河北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培育基地”——“河北環(huán)境工程學院生態(tài)文明思想與實踐研究中心”的重要研究陣地,自建成以來,接待社會各界參觀、研學百余場,累計受眾3萬余人次;師生垃圾分類宣講團進社區(qū)、進學校、進機關、進企業(yè)、進農(nóng)村、進革命圣地,開展宣講活動1 500余場次,線下線上受眾30余萬人,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和一致好評,被中國新聞網(wǎng)、中國日報、中國教育報、中國環(huán)境報、人民日報客戶端等30多家媒體廣泛報道。
作為首個河北省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與資源化利用科普教育基地,該基地已經(jīng)成為了帶動秦皇島市、河北省乃至全國高校垃圾分類工作開展的重要陣地。2021年基地被“學習強國”河北學習平臺作為開學第一課勞動教育基地宣傳推介。
與此同時,學校堅持推進以垃圾分類為載體的勞育教育,堅持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崇尚綠色之美、勞動之美,形成“五育并舉”育人新格局,獲得了多項成果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