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一孟 郭 亮 鄭 戈
隨著人們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加之老年人機體功能衰退、抵抗力弱,一些疾病如慢性腎炎、糖尿病等患病率增加,導致慢性腎衰竭發(fā)病率升高,給老年患者生命健康帶來嚴重威脅[1]。維持性血液透析(maintain hemodialysis, MHD)通過將體內血液引流至體外,經(jīng)透析器清除毒副代謝產(chǎn)物,再將濾過的血液重輸回患者體內,進而代替病變的腎臟,維持基本的代謝功能,是治療慢性腎病最主要的方式[2]。目前血液透析患者已高達300萬[3],動靜脈內瘺(arteriovenous fistulas, AVF)是老年MHD患者構建血管通路的重要形式。而AVF狹窄是常見的內瘺并發(fā)癥,早前國外數(shù)據(jù)[4]表明,AVF的2年通暢率僅為64%,AVF狹窄、閉塞和形成血栓也是導致AVF失功的主要因素。既往國內外主要采取經(jīng)皮血管成形術治療AVF狹窄,該治療能清除血栓但無法較好解決AVF狹窄[5];而溶栓聯(lián)合高壓球囊治療的還處于探索階段,因而本研究旨在觀察溶栓聯(lián)合高壓球囊擴張術對老年MHD AVF狹窄患者的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于自貢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診治的76例老年MHD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38例,觀察組男性23例、女性15例,年齡38~75歲,平均(67.15±6.83)歲;透析時間31~58個月,平均(37.32±13.22)月;基礎疾病慢性腎炎21例、糖尿病10例、高血壓7例;內瘺使用時間為23~37個月,平均(29.05±6.41)月;內瘺狹窄時間為3~7周,平均(4.07±1.20)周;單純AVF狹窄28例、多發(fā)狹窄10例;對照組男性26例、女性12例,年齡40~78歲,平均(68.70±7.24)歲;透析時間為30~57個月,平均(38.91±11.78)月;基礎疾病慢性腎炎19例、糖尿病11例、高血壓8例;內瘺使用時間為22~36個月,平均(28.22±5.65)月;內瘺狹窄時間為3~8周,平均(4.13±1.54)周;單純AVF狹窄25例、多發(fā)狹窄13例。納入標準:①AVF狹窄標準符合國內最新診斷標準[6],經(jīng)影像學檢查血管狹窄率超過正常血管管徑50%,內瘺血流量<500 mL/min;②年齡>60歲,病情穩(wěn)定,均于本院接受MHD及手術治療;③患者對研究了解,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AVF感染;②同側肢體中心靜脈狹窄;③凝血功能障礙;④患嚴重自身免疫性疾?。虎莼紓魅拘约膊。虎奕芩ㄖ委熁蚴中g禁忌證;⑦未完成治療中途退出者。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基礎疾病等指標上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倫理批號:20190E21)。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尿激酶溶栓治療,經(jīng)頭靜脈留置針泵入尿激酶,劑量20萬U/d,觀察血栓溶解情況,持續(xù)治療3~5 d,監(jiān)測患者各項生理學指標,當纖維蛋白原<1.0 g/L,便血、血尿等出現(xiàn)時停止溶栓治療。
觀察組術前經(jīng)彩色多普勒超聲儀(ACUSON S3000, 西門子彩色超聲多普勒診斷儀)明確狹窄程度及范圍,接受溶栓聯(lián)合高壓球囊擴張術治療,患者經(jīng)局部麻醉后由前臂動靜脈內瘺吻合口近心端頭靜脈為穿刺點,置入導絲,交換鞘管(RS*A60K10SQ,日本泰爾茂),經(jīng)鞘管使用導絲穿通狹窄處,使用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儀(LCV, 美國GE公司)造影顯示有血流通過后,邊回撤單彎導管邊脈沖式注入尿激酶溶液(尿激酶20萬U+肝素鈉3 000 IU+生理鹽水100 mL);經(jīng)鞘管置入導絲,導入高壓球囊(7 mm×40 mm BARD)于內瘺狹窄處,加壓擴張碎栓,擴張壓力8~22 atm(1 atm= 101. 325 kPa),時間1 min,反復擴張2~4次至球囊壓跡消失。經(jīng)造影顯示狹窄程度<20%說明擴張結果良好,>30%可再做擴張,直至狹窄程度<30%,術后接受常規(guī)藥物抗凝治療。
1.3 觀察指標 分別于治療前后行血管彩色超聲檢查,觀察兩組患者的血管內徑、內瘺血流量、AVF的狹窄處峰值流速和AVF通暢率,其中內瘺血流量根據(jù)公式計算可得,π×內瘺血管狹窄處內徑2×血流速度×60=內瘺血流量;AVF通暢率[7]:初級通暢主要指AVF取栓、介入治療后隨訪期間未進行手術、介入治療而保持通暢;次級通暢指AVF取栓、介入治療后隨訪期間形成血栓,但手術、介入治療仍能恢復通暢。記錄患者術后感染(出現(xiàn)傷口紅腫、滲液,分泌物培養(yǎng)可見病原菌感染)、神經(jīng)損傷(肌電圖檢測)、出血(傷口持續(xù)滲血)的發(fā)生情況。
1.4 療效標準 參考相關標準[8],定義治療無效為ASF狹窄,瘺口直徑<1 mm,內瘺血流量<150 mL/min;反之則為有效。治療總有效率=治療有效/總病例數(shù)×100%。
1.5 隨訪 治療后對患者以門診形式進行隨訪,隨訪時間為半年,分別于治療后1個月、3個月和6個月經(jīng)造影檢查患者內瘺再狹窄發(fā)生情況。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有效率為92.11%,高于對照組的71.05%(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2.2 兩組患者內瘺血流量、血管內徑和狹窄處峰值流速比較 術前兩組患者內瘺血流量、血管內徑和狹窄處峰值流速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術前、后的內瘺血流量、血管內徑、狹窄處峰值流速差值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的內瘺血流量、血管內徑和狹窄處峰值流速比較
2.3 兩組患者術后不同時間AVF通暢率比較 結果顯示,術后1個月,兩組的初級通暢率、次級通暢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3個月、半年,觀察組的初級通暢率、次級通暢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MHD患者術后不同時間AVF通暢率比較[例(%)]
2.4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及再狹窄發(fā)生情況比較 結果顯示,兩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再狹窄發(fā)生率為5.26%,低于對照組的23.6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MHD患者術后并發(fā)癥及再狹窄發(fā)生情況比較[例(%)]
AVF作為MHD患者的主要血管通路,一直被視為MHD患者的生命線。既往研究[9]指出,AVF狹窄原因主要是以下幾點:①血管吻合口內膜增生,合并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的老年患者因靜脈富營養(yǎng)化,內膜增生嚴重,導致吻合口附件發(fā)生狹窄;②低血壓,長期低血壓的MHD患者透析時丟失大量水分,也可能導致狹窄的產(chǎn)生;③AVF使用不當,同一位置反復多次穿刺,對靜脈壁造成較大損傷,致使附壁生成血栓,進而造成AVF狹窄;④血液高凝狀態(tài),合并糖尿病的MHD患者低蛋白水平,極大增加形成血栓的風險,致使血管狹窄的風險也一并升高。目前AVF狹窄的治療方式主要包括行外科手術、經(jīng)皮血管成形術等。兩種方式各有優(yōu)劣,外科手術簡單易行,可多次手術會消耗大量患者血管資源[10];經(jīng)皮血管成形術是當前應用較多的術式,血管造瘺資源得以保留,但對醫(yī)療設備、環(huán)境要求較高,同時也存在一定并發(fā)癥的風險。高壓球囊擴張治療同樣是近些年相對較新的術式,在國外應用普遍[11-12],在國內仍需進一步探索。故而本研究通過分析溶栓聯(lián)合高壓球囊擴張治療AVF狹窄的療效,旨在豐富MHD患者AVF狹窄的治療手段。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療效為94.74%,高于對照組的78.95%,提示藥物溶栓聯(lián)合高壓球囊擴張術治療MHD患者AVF狹窄,效果好于單一溶栓治療,分析原因,高壓球囊相較普通球囊具有較高的擴張力,足以撕裂增生內膜與瘢痕,有效擴張局部血管,而通過擴張血管腔注射溶栓藥物,增加藥物與血栓接觸時間,血栓能充分溶解,提升溶栓效果與AVF開通成功率,并且滿足透析流量,創(chuàng)傷較小,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朱玨等[13]的研究中亦發(fā)現(xiàn)超聲引導下球囊擴張術治療AVF狹窄效果要優(yōu)于外科手術,與本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透析流量是MHD的關鍵因素。有臨床實踐指出,透析血流量>300 mL/min能較好提高溶質清除率[14]。本研究發(fā)現(xiàn),術后觀察組的內瘺血流量、血管內徑均高于對照組,狹窄處峰值流速則低于對照組,且兩組術前后的內瘺血流量、血管內徑、狹窄處峰值流速差值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藥物溶栓聯(lián)合高壓球囊擴張術治療MHD患者AVF狹窄可增大內瘺血流量,改善AVF狹窄。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球囊擴張術提高穿刺成功率,減少因過度透析造成的靜脈損傷,修復內瘺,合理分配內瘺血管資源,提高MHD患者的血液透析質量。與國內學者[15]在相關研究中的發(fā)現(xiàn)保持吻合。
此外,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兩組術后1月的初級、次級通暢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而術后3月、半年,觀察組的次級通暢率均高于對照組。說明短期內,兩種方法治療AVF狹窄的通暢率相當,而長期來看,藥物溶栓聯(lián)合高壓球囊擴張術治療MHD患者AVF狹窄,更能有效維持內瘺通暢。這可能是單一溶栓無法有效處理流出道狹窄,透析道因此再次閉塞,而球囊直徑則與動脈直徑適配,能跨過吻合口行預擴張后,選用大直徑球囊再次擴張,有效減少吻合口、流出道狹窄情況。近期臨床實踐數(shù)據(jù)[16]顯示,球囊擴張術后1、3、6個月的內瘺通暢率分別為94.6%、91.9%和73.0%,與本研究結果存在差異可能與手術操作者經(jīng)驗不足或未充分進行影像學評估有關。同時患者也發(fā)現(xiàn)中遠期效果仍無法令人滿意,可能是局部位置存在持續(xù)內膜增生。
本研究結果提示,兩組并發(fā)癥和再狹窄發(fā)生情況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治療過程未發(fā)現(xiàn)大出血事件,少數(shù)出血事件于溶栓停止后得到有效緩解,說明該并發(fā)癥尚屬可控;而觀察組的再狹窄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提示藥物溶栓聯(lián)合高壓球囊擴張術治療AVF狹窄,再狹窄率較少,但臨床仍需注意球囊擴張時因球囊過高導致的血管破裂情況。
綜上,藥物溶栓聯(lián)合高壓球囊擴張術治療MHD患者AVF狹窄,能有效改善血液透析質量,減少再狹窄發(fā)生,保護血管資源,但本研究樣本量較少,而隨訪時間較短,后期應擴大樣本量,延長隨訪期,對長期治療效果予以進一步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