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晉陽
(山西長晉高速公路有限責任公司,山西 晉城 048000)
如今,我國公路事業(yè)的重點正從新建轉向至養(yǎng)護,只有做好養(yǎng)護才能使大量建成的公路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和功能,為我國經濟發(fā)展做出應有貢獻。在這種發(fā)展局勢下,以往的被動式養(yǎng)護維修已經無法滿足需求,亟需引入預防性養(yǎng)護理論,根據路面實際情況,采取合理可行的預防性養(yǎng)護技術,以保證實際的預防性養(yǎng)護效果。以下以微表處為例,對其在公路養(yǎng)護中的具體應用進行分析。
某公路工程由于交通量逐漸增加,其瀝青路面出現了一些早期病害,如裂縫、坑槽等,為防止這些病害在行車荷載的作用下繼續(xù)發(fā)展,造成更嚴重的病害,公路養(yǎng)護管理部門決定對其實施預防性養(yǎng)護,具體的預防性養(yǎng)護措施為微表處,即借助專門的設備將由改性乳化瀝青、粗細集料、水與各類添加劑組成的混合料攤鋪至待養(yǎng)護瀝青路面,經過短時間的養(yǎng)護即可形成耐久性與抗滑性均很高的薄層。以下即對這項預防性養(yǎng)護技術的具體應用進行分析。
(1)待預防性養(yǎng)護處理的原路面應有足夠結構強度,若結構強度已經不足,則不可進行微表處施工,需根據實際情況選取合理可行的措施加以補強[1]。
(2)微表處施工開始前需對待處理路面上的裂縫進行灌縫,并對坑槽予以修補。
(3)微表處正式開工前還要做好清掃,清除任何妨礙施工的雜物和障礙物。
(1)微表處施工所用集料應達到以下技術要求:粗集料:壓碎值應大于26%,洛杉磯磨耗值應小于28%,視密度應大于2.6 g/cm2,針片狀顆粒含量應小于15%,磨光值應大于42,軟石含量應小于3%,吸水率不超過2%,堅固性不超過12%,粘結性應達到5級,抗壓強度應大于120 MPa;細集料:視密度應大于2.5g/cm3,堅固性不大于12%,含泥量不大于3%,砂當量不小于60%,亞甲藍值不大于25 g/kg,流動性不小于30 s[2]。
(2)微表處施工所用改性乳化瀝青應達到以下技術要求:破乳時間應為慢裂,篩上剩余量不超過0.1%,1 d儲存穩(wěn)定性不超過1%,5 d儲存穩(wěn)定性不超過5%,瀝青標準黏度應保持在12~60范圍內,25 ℃溫度條件下的恩格拉黏度應保持在3~30范圍內,殘留物含量不小于60%,標準條件下針入度應保持在40~100 (0.1 mm) 范圍內, 標準條件下延度不低于20 cm,軟化點不低于55 ℃,溶解度不低于97.5%[3]。
(1)以路幅的全寬進行放樣劃線,并據此對攤鋪箱的寬度進行調整,確保施工車程次數是一個整數。按照這一寬度將路緣作為起點進行放樣,通常從左側開始將走向控制線準確劃出。
(2)將裝滿混合料的攤鋪機開到起點處,并與走向控制線完全對準,然后對其螺旋分料箱進行適當的調整。
(3)由攤鋪機的操作人員對各個料門的實際開度進行檢查和必要的調整。
(4)啟動發(fā)動機,促使攪拌軸開始運轉,然后啟動螺旋分料器。
(5)將每個料門上的控制開關打開,促使礦料、填料及水一同進入到拌和缸內,在預濕完成的混合料被推移到乳液噴出口處后,方可噴出乳液。
(6)對稀漿流向進行調節(jié),確保稀漿可以均勻的流動至攤鋪箱兩側。
(7)通過適當調節(jié)水量,確保混合料的稠度達到適中。
(8)待混合料在全寬范圍內達到均勻分布后,攤鋪機的操作人員立即通知駕駛員開啟底盤,同時開始向前緩慢行駛,將行駛速度控制在1.5~3.0 km/h范圍內[4]。
(9)在微表處混合料開始攤鋪后,現場作業(yè)人員進入開始找平,在找平過程中,應注意以下關鍵點:起點處、終點處、接縫處與厚度不均勻處,對于因存在超徑料產生的刮痕,應立即將超徑料清除并將凹陷填平。
(10)當一種原材料使用完畢后,應立即將輸料開關關閉,并通知攤鋪機的駕駛員停止行駛。
(11)攤鋪完成后,先提起攤鋪箱,再將攤鋪機開到路幅之外,對攪拌缸與攤鋪箱進行清洗。
(1)施工中需對微表處施工中使用的混合料進行嚴格的性能檢測,應達到以下要求:①礦料裹覆性:按每車料或每1 000 m2取1點的頻率,采用目測的方法檢驗,其要求或允許誤差為大于2/3;②稠度值:按1點/d的頻率通過稠度試驗檢測,其要求或允許誤差為2~3 cm;③油石比:按1點/d的頻率采用抽提法檢驗,其要求或允許誤差為±0.3%;④礦料級配:按1點/d的頻率采用抽提法檢驗,其要求或允許誤差為處在規(guī)定范圍內[5]。
(2)做好原材料的各項檢驗工作,使用與設計要求相符的石料,尤其是粒徑在5~10 mm范圍內的石料。鋪層厚度主要取決于混合料用量和集料的最大粒徑,無論過厚還是過薄都會給施工質量造成影響。對此,施工中后盤操作人員應及時對攤鋪厚度進行調整,防止攤鋪厚度過薄導致路面上產生水紋與防止攤鋪厚度過大導致路面產生泛油等問題。
(3)微表處施工中所用混合料的級配會對施工完成后的表觀效果造成直接影響,施工完成后形成的薄層,其厚度主要由混合料中粒徑最大的顆粒決定,而薄層自身穩(wěn)定性及密實度則主要由粒徑小于4.75 mm的顆粒決定?;诖?,施工中要做好級配控制,嚴格按照設計確定的配合比對各粒徑集料的摻配進行控制。
(4)對于改性乳化瀝青的破乳時間,如果過早,將產生一系列質量問題?;旌狭习韬图皵備仌r都要保持良好穩(wěn)定性,避免微粒過早發(fā)生凝聚。一旦破乳過早,將導致瀝青結團,導致混合料攤鋪后不均勻,產生明顯的拉痕,并對還會影響到和原路面之間的粘附力。而如果破乳的時間過長,將對薄層攤鋪后的成型時間造成很大影響。針對這一問題,可通過添加適量各類添加劑來解決,將破乳時間控制在適度范圍之內。
(5)根據以往的施工經驗,微表處施工溫度以15~37 ℃為宜,當溫度過高時,將使破乳時間過早,特別是當溫度超過60 ℃時,將導致破乳過速,導致混合料無法攤鋪,而溫度過低時會延長成型的時間,不得不長時間封閉路段的交通,還會對行車碾壓造成影響。對此,在適宜的攤鋪時間內應抓緊施工,確保攤鋪完成后的路面可以盡快成型。在實際施工中,應盡量在平均溫度下降到10 ℃之前的10前完成微表處施工,這樣是為了給之后的成型碾壓預留足夠的時間。
綜上所述,預防性養(yǎng)護是當前公路工程的主流養(yǎng)護方式,對防止病害發(fā)展和保證公路正常與安全使用有重要作用與意義。微表處是一項常用的預防性養(yǎng)護技術,在本工程中成功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工程所用施工技術合理可行,質量控制也精準到位,值得其它公路工程參考借鑒,進而不斷提高公路的預防性養(yǎng)護技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