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河是岷江最大支流,位于四川省西部,古稱沫水、銅河,發(fā)源于青海省境內(nèi)的果洛山東南麓,縱貫四川西部。大渡河河長 1062km,流域面積7.74 萬km2(不包括青衣江流域)。
大渡河有東西兩源。東源是阿柯河和麻爾柯河,于阿壩南部匯合后稱足木足河;西源有多柯河和色曲河,于垠塘南部匯合后稱綽斯甲河。足木足河與綽斯甲河匯合后稱大金川,是大渡河主流,南流至丹巴,同來自東北的小金川匯合后稱大渡河,在石棉縣折向東流,到樂山市草鞋渡納青衣江后入岷江。流域內(nèi)溝谷縱橫,干支流之間組合呈羽狀水系。
大渡河多年平均流量1570m3/s,從河源至河口天然落差4175m,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3132 萬kW,可開發(fā)水電裝機容量2340 萬kW,被列為中國水電能源十二大基地之一。
現(xiàn)已建成投入運行的水電站主要有龔嘴水電站,裝機70 萬kW,最終擴大到210 萬kW;銅街子電站,裝機60 萬kW。規(guī)劃擬建及在建的水電站有獨松水電站、大崗山水電站、龍頭石水電站、瀑布溝水電站等。其中獨松水電站裝機容量136 萬kW;大崗山水電站裝機容量150 萬kW;龍頭石水電站裝機50萬kW;瀑布溝水電站裝機容量330 萬kw。瀑布溝水電站不僅可以改善四川電力系統(tǒng)的運行條件,還可以減輕下游梯級電站的泥沙淤積等問題,增加梯級發(fā)電效益。
四川大渡河峽谷國家地質(zhì)公園以大渡河大峽谷和大瓦山玄武巖地質(zhì)地貌為特色,總面積約404km2。大渡河峽谷長約26km,谷寬70~150m,落差1000~1500m,最大谷深2600m,為長江三峽的2 倍,比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還深860m。據(jù)此可以想象大渡河大峽谷兩岸絕壁千仞、觸目驚心的景象。
大渡河的天險,曾經(jīng)引發(fā)了多少悲壯的歷史故事。太平天國將領石達開率領的太平軍曾在大渡河石棉縣的安順場渡口全軍覆沒。到了現(xiàn)代,紅軍長征途中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的壯舉,不僅粉碎了蔣介石企圖讓紅軍成為石達開第二的夢想,也在中國革命戰(zhàn)爭史上寫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頁。“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泵珴蓶|的《長征》詩,熱情謳歌了紅軍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抒發(fā)了紅軍在四渡赤水之后,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這兩次飛越天險,智取與力奪成功后勝利的喜悅和豪邁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