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鐵路有著不解之緣。從上世紀40年代,我父親踏進鐵路大門到現(xiàn)在,我們家已是三代鐵路人兩代火車司機,也算是個鐵路世家了。在我家里,有時祖孫三代聚到一起,說起話來自然而然地就談到了鐵路的昨天和今天,一路走來幸福滿滿。在我的鐵路生涯中,走上工作崗位先后經(jīng)歷了蒸汽機車、內燃機車、電力機車和高鐵動車組四個時代,天天風里來雨里去,風馳電掣般行駛在廣袤的原野上,感觸多多。
受家庭的影響,開火車是我兒時的夢想。1965年初中畢業(yè)我考上了鄭州鐵路機車司機學校,學的是蒸汽機車專業(yè)。三年之后完成學業(yè)登上火車頭,踏上了逐夢之路。感恩時代的厚愛和組織的培養(yǎng),我從司爐起步,一步一個臺階成了一名火車司機。我沒有過高的奢望,只想學好技術,干好這一行,做一個稱職合格的火車司機,除此別無他求。上世紀70年代,我偶爾從電視畫面上看到日本一趟趟“子彈頭”列車,一溜兒煙似的飛馳在東京至大阪間,又點燃了我新的夢想。我期待著我們也能盡快建成四通八達的高鐵網(wǎng),為我國的經(jīng)濟建設插上騰飛的翅膀!
發(fā)展高鐵是我國幾代鐵路人的夢想。
我國的鐵路建設起步較晚,20世紀后期我國旅客列車的平均時速只有40多公里。然而,我國高速鐵路的探索一直沒有停步。
1999年8月16日,秦(皇島)沈(陽)客運專線全面開工建設,全長404公里。2003年10月12日,我國第一條高速鐵路“秦沈客?!苯ǔ赏ㄜ嚕谥袊F路發(fā)展史上樹起了一座新的里程碑。
2004年1月國務院審議通過的《中長期鐵路網(wǎng)規(guī)劃》,為中原鐵道發(fā)展又一次帶來了新的機遇。鄭州,這個中國鐵路的“心臟”區(qū)位優(yōu)勢再一次顯現(xiàn)出來,必將綻放絢麗的光彩。
2005年,鄭州至西安高速鐵路開工建設,中原大地高速鐵路建設踏上了新的征程。這是世界首條修建在大面積濕陷性黃土地區(qū)的高速鐵路,線路穿越豫西山地和渭河沖積平原,南倚秦嶺,北臨黃河,沿線80%區(qū)段為黃土覆蓋,濕陷性黃土區(qū)施工技術是最大的技術難題。我國科研人員積極探索,經(jīng)過無數(shù)次的測試和計算,從理論上反復論證,其結論是,道床改用無砟軌道可以解決濕陷性黃土帶來的缺陷。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鄭西高鐵建設工程指揮部在洛陽至三門峽之間,選擇了一段包括張茅隧道在內的試驗段,通過試驗驗證設計理論的科學性與正確性。經(jīng)過試驗,在濕陷性黃土地段修建時速350公里的高速鐵路,使用無砟軌道是正確的選擇,為我國高速鐵路建設提供了可靠依據(jù)。
2010年2月6日,鄭西高鐵全線通車,極大地縮短了鄭州與西安兩地間的時空距離。人們感受到了出行乘坐高鐵列車的舒適與便捷,無不為之拍手稱快。
2006年12月22日,位于鄭州的黃河岸邊彩旗迎風飄揚,車輪滾滾,機器轟鳴,京廣高鐵黃河公鐵兩用大橋開工建設。6年之后,京廣高鐵黃河公鐵兩用大橋像巨龍一樣橫跨黃河兩岸。大橋主體采用大跨度鋼索斜拉技術與鋼梁結構相結合,分為公路、鐵路上下兩層。上層為一級公路,雙向6車道,;下層為雙線高速鐵路。橋塔采用鋼箱結構,主塔立面布置為“人”字形結構,橋體鋼梁桁架結構復雜,工藝先進,施工難度非常大。中鐵大橋局的建設者們創(chuàng)造了陸地拼裝成形,實施鋼梁分部整體頂推,頂推重量達3萬噸、頂推距離1082米、頂推跨度168米,實現(xiàn)了技術上的新突破,在我國建橋史上翻開了嶄新一頁。
京廣高鐵中的鄭州到北京段建設里程681公里,河南的新鄉(xiāng)東、鶴壁東、安陽東高鐵站造型新穎,各具特色,蘊含著鐵路建設者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智慧。新的設計理念還為鄭州到北京的高速鐵路帶來了新的看點。這一段高鐵線路鋪架在平原大地,全程681公里大約有560公里采用了高架橋的方式,遠遠看去,高架鐵路猶如橫亙在天地之間的“空中長城”,氣勢宏偉,亮麗壯觀。
京廣高鐵從北京西站出發(fā),連接石家莊、鄭州、武漢、長沙、廣州,直達香港西九龍站,穿越中原大地,跨越黃河、長江,點燃了一個個亮點,異彩紛呈,魅力無限。
新建的鄭州東站,無論從功能上還是從建筑的藝術角度上講,都讓人們?yōu)橹潎@。
中原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的發(fā)祥地之一,厚重的中原文化和黃河文化源遠流長。鄭州東站的造型體現(xiàn)了鄭州歷史厚重,文化底蘊深厚的特點,展現(xiàn)出莊重、沉穩(wěn)、宏大的氣質,是鄭州的一座標志性建筑。它那獨特復雜的建筑結構和新工藝在國內首次使用,其科學性、實用性、美觀性融為一體,構成了一幅充滿現(xiàn)代化氣息的立體畫面。鄭州東站共有5層,地上三層,地下兩層,功能齊全,出入方便。地上第三層是候車大廳,透光性能好,溫度自動調控,一年四季保持恒溫,旅客集中在這里候車十分愜意。第二層是乘車站臺,旅客可以乘電梯乘車,16座站臺32股道整齊排列,場面壯觀,氣勢恢宏,給人一新的視覺。第一層是出站口,到達旅客從這里出站可以直接轉換,乘地鐵、公交、出租車和社會車輛,被大家稱為“零換乘”。地下兩層,是鄭州地鐵1號線和5號線設立的旅客乘降站,為人們出行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走進寬敞的大廳,整潔明亮,給人以舒心的感覺。電子大屏幕不時地變換顯示內容,向旅客及時通報列車來往的信息;大廳設有自動售票機和人工售票窗口,網(wǎng)上購票、自動購票和人工售票任意自選,滿足不同人群的需要;車站還專門設有電視監(jiān)控中心,值班人員通過多面電視屏幕觀察到全站各個部位,為旅客提供更好的服務。
2012年12月26日,鄭徐高鐵開工建設。鄭徐高鐵河南段,地處廣袤無垠的豫東大平原,一條平直的鋼鐵運輸線出了開封城向著徐州方向延伸,是高鐵列車運行理想的試驗段。2016年夏初,鄭徐高鐵順利完成聯(lián)調聯(lián)試之后,承擔了中國標準動車組的試驗任務,通過列車不同等級運行速度的試驗,驗證列車高速運行對線路、高壓接車網(wǎng)等固定設備產(chǎn)生的沖擊和影響,以及兩列高速運行的列車途中交會所產(chǎn)生的“負壓”值和空氣阻力等科學數(shù)據(jù),一一詳細記錄在冊。這一切都是我國科研的重大項目,是我們前人從未做過的事情。
責任重大,使命光榮。2016年7月1日,擁有我國自主知識產(chǎn)權的兩列標準動車組,在鄭州至徐州間高速線路上,按照《試驗大綱》循序漸進依次進行綜合試驗。2017年6月25日,擁有我國自主知識產(chǎn)權的“復興號”動車組投入使用,實現(xiàn)了高鐵動車組列車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展示了我國科技創(chuàng)新的又一重大成果。
鄭徐高鐵與我國京廣和京滬兩大高鐵干線相連,并連接了商杭高鐵、鄭濟高鐵與鄭合高鐵等,構成了我國中東部地區(qū)密集的高速鐵路網(wǎng)。
隨著鄭徐高鐵的建成通車,鄭州、濟南、南京、上海、杭州等大城市之間實現(xiàn)4小時直達,縮短了中原與長三角等城市群之間的時空距離??旖菔孢m的高鐵運輸網(wǎng)絡,正在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
當前,乘坐高鐵出行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中國高鐵,便捷舒適,深受人們青睞,在國際大舞臺享有盛譽,是我國一張亮麗的“國家名片”。
百年鐵路史,奮進鑄輝煌。沐浴著祖國的陽光雨露,我國鐵路建設突飛猛進,創(chuàng)造了一個個人間奇跡。在世界鐵路大舞臺上,我國的鐵路建設從“跟進”到“領跑”實現(xiàn)了質的飛躍,在新的歷史征程上,千千萬萬鐵道兒女更加意氣風發(fā),肩負神圣使命,勇于拼搏奮進,用辛勤的汗水和智慧譜寫新的篇章,讓“中國高鐵”這張“國家名片”更加亮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