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下旬的一次大學課堂上,我認識了文家成老師。他是四川大學從退休教師中聘請的教導員,其主要職責是協(xié)助輔導員做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學生的“人生導師”。文老師曾經是一位軍人,是部隊里一位上校正團職軍官,轉業(yè)后到四川大學從事軍事理論教學工作,退休后被學校聘為教導員。那次形教課,我聽得很認真,因為文老師把大道理講得很實在,把小道理講得很活潑,既入耳,又入心。
當時不滿20歲的我,經歷了抑郁、休學、復讀、掛科的痛苦,正體會著幾番折騰之后升入大二的艱難。那天,我的經濟學課程考砸了,心情很不好,就去文老師設在男生宿舍的辦公室找他聊天。我向他講述自己在單親家庭長大的艱難,傾訴自己以高分考入川大的不易,宣泄自己揣著文學夢卻進入經濟學院國貿專業(yè)讀書的不快,講到傷心處,我忍不住哭起來?!坝晁?,不哭哈,慢慢講,我愿意聽你訴說……”文老師遞給我紙巾,溫和地安慰我。那個下午,我把文老師當作家人,對他傾吐了許多壓抑的體驗,然后感到如釋重負,特別輕松。這是我上大學后第一次有人如此耐心地聽我傾訴。
“既來之,則安之。你既然已經進了經濟學院,就要面對現(xiàn)實,無論如何不能蹉跎歲月,換個思路想問題,成長的路會寬許多?!痹谖睦蠋煹囊龑?,我初步接受了他“三七開”的時間、精力分配模式,即用七分時間和精力完成國貿專業(yè)的學習,三分時間和精力去追尋文學夢。這是他基于我的實際情況制定的“成長戰(zhàn)略”,希望我好好踐行。分別時,文老師送我一本書,是他創(chuàng)作出版的詩集《泄密的秋風》,他說希望我的大學生活也充滿詩意。
和文老師交談幾次之后,我的心境開闊了不少。每當心緒煩躁不已時,我習慣去找文老師傾吐苦水。他的話總能把我煩躁的心潮化為平和的涓流,使我漸漸冷靜下來。有時我們一起去食堂吃飯,他給我刷卡。他知道我愛吃煎雞蛋,每次都要給我點一份煎雞蛋。這些細節(jié)總讓我鼻子發(fā)酸,缺失父愛的我,在心里一直把文老師當父親一樣敬重。得知他生日后,我買了一個小小的筆筒送給他,他幾番推辭后才收下,說:“雨霜你不該花錢給我買禮物,你的成長和進步就是給老師最好的禮物!”
2014年大二下期,我又想轉入文新學院讀書。我?guī)е释业轿睦蠋熐笾麑ξ艺f:“雨霜,你這時轉入文新學院,‘沉沒成本’有點高喲,我還是建議你在經濟學院讀完本科,考到文新學院去讀研,再圓你的文學夢。望你三思而后行?!?/p>
幾經波折,2016年夏天,我順利考上了文新學院的研究生,文老師向我發(fā)來信息祝賀。打那以后,我們關于文藝、人生的交流越來越深刻了。“文章因思想而立,思想因文采增光。”這是文老師經常對我說的話。作品的思想性與文采性并重的理念也深入了我的內心。2017年晴朗的秋日,我?guī)е聟⑴c編輯的第一期雜志和一封感恩信回江安校區(qū),拜訪文老師。他和往常一樣帶我去食堂吃飯,仍然給我點了煎雞蛋。回到辦公室,他泡好茶,拿出花生、葵花子招待我。我笑著說:“回到文老師這里真好,物質營養(yǎng)和精神營養(yǎng)雙豐收呀。”
這些年來,我每次去江安校區(qū)拜訪文老師,他都熱情招待,像一位父親等著女兒回家。當我這個女兒碩士畢業(yè)走向社會成為記者時,他借用李大釗先生的話叮囑我:“鐵肩擔道義,妙筆著文章。”他提醒我,初入社會,韜光養(yǎng)晦,練好內功,用成果說話。還鼓勵我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都要做一個有追求、負責任的人。
在文老師的指導和關愛下健康成長,我度過迷惘孤獨的青春期,走上燦爛明朗的人生正途。得知我的首部散文集《生命的芭茅花》即將由四川大學出版社出版時,他給我豎起了大拇指,鼓勵我的文學創(chuàng)作更上一層樓。
從家鄉(xiāng)阿蓬江之畔到天府之國的地域變化,從“問題”學生到記者再到大學老師的身份變更,從青澀時代到漸漸成熟的心智歷練,我的成長與變化可謂大矣!十年成長路,幸有恩師一路指引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