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明,劉斯文,2,劉書芹,駱雄飛,2*
(1.天津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天津 300193;2.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推拿手法生 物效應三級實驗室,天津 300193)
腸易激綜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種功能性紊亂胃腸障礙,主要表現(xiàn)為反復發(fā)作的腹痛,與排便相關或伴隨排便習慣改變[1-2]。排便習慣異??杀憩F(xiàn)為便秘、腹瀉,便秘與腹瀉交替,同時可有腹脹的癥狀[3-4],且該病缺乏可解釋癥狀的形態(tài)學改變和生化異常,根據(jù)羅馬Ⅳ標準,共識[1]將本病分為便秘型、腹瀉型、混合型、不定型4 個分型。本病的發(fā)病率已達消化系統(tǒng)疾病的15.9%,且呈逐年遞增趨勢[5],不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及身心健康,而且給我國造成一定程度的社會和經濟負擔。
動物模型有助于探尋致病機制、研發(fā)新藥,隨著中醫(yī)藥的發(fā)展,研究者逐漸考慮到辨證論治的核心思想,倡導制備病證結合的證候模型[6]。IBS 作為中醫(yī)藥治療的優(yōu)勢病種[7],根據(jù)最新的專家共識[2],其辨證分型有10 種,但病證結合模型研究以肝郁脾虛證、脾腎陽虛證、脾胃濕熱證和肝郁氣滯證[8]為主,現(xiàn)將該方面的研究進展綜述如下。
共識提出肝郁脾虛是導致IBS 發(fā)生的重要病機,是目前研究最多的證型[2],根據(jù)中醫(yī)證候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肝郁脾虛型占44.5%[9],多見于腹瀉型IBS?;瘜W藥物復制肝郁脾虛模型的方法與其致病因素相距甚遠,不能全面系統(tǒng)反映病證的實質[10],模擬中醫(yī)藥治療該病的特征[11]。目前該模型常用早期心理應激+物理化學刺激造模。
母嬰分離法是IBS 的一種代表性造模方式,且作為情志刺激,也可導致肝郁[8];束縛應激使大鼠內臟敏感性增高,也是肝郁證造模的主要方法[12];番瀉葉被認為是苦寒瀉下脾虛造模的首選藥物[13]。研究者[12]將上述三因素復合造模的模型,從模型的疾病特征、證候特征以及生物學指標三方面論證此模型符合IBS肝郁脾虛型,并且用痛瀉要方進行方藥反證,證明此模型符合肝郁脾虛型。旺建偉等[14]通過觀察采用乳鼠直腸擴張刺激法結合母嬰分離法、乙酸腸道感染刺激法、束縛刺激法復制的三種IBS模型,通過觀察體質量、便數(shù)變化、精神狀態(tài)、內臟高敏性、結腸組織病理變化、5-羥色胺(5-HT)、c-fos 的表達變化,發(fā)現(xiàn)乳鼠直腸擴張刺激法結合母嬰分離動物模型與痛瀉要方效應最佳,關聯(lián)性最大,為IBS 和新的藥物治療干預發(fā)展研究的優(yōu)良模型。亦有母子分離8 周的復合造模方法[15],但分離時間較長,影響因素較多。
郭軍雄等[16]將雌雄各半的Wistar 大鼠,通過慢性束縛+番瀉葉灌胃法復制的肝郁脾虛型病證結合模型,造模后,模型組出現(xiàn)典型的IBS 肝郁脾虛證表現(xiàn),其他癥狀及Th1/Th2 平衡改變也符合IBS 肝郁脾虛證表現(xiàn),是一種較好的研究中醫(yī)藥治療IBS 療效機制的動物模型。此外,研究發(fā)現(xiàn)該模型具有一定的時效性,此種方法建立的穩(wěn)定模型,能持續(xù)2 周。郭紅采用饑飽失常+番瀉葉灌胃+強迫游泳2 周的方法復制肝郁脾虛證IBS 大鼠模型[17],以結腸敏感度、腸道動力學變化確立疾病,以糖水偏好指數(shù)、曠場實驗、大鼠體重變化評估肝郁脾虛證型。雖然此法應用多種客觀實驗評估模型的準確性,但是文獻中并未描述具體操作方法,復制的難度系數(shù)較大。采用乙醚麻醉后乙酸灌腸合并束縛1 周造模[18],通過觀察模型一般情況、體質量、飲食量、腹部回縮反射等指標的變化證明此模型符合IBS 肝郁脾虛型,但造模時間短、因素單一,不符合IBS 的致病特點。
飲食不節(jié)、苦寒瀉下、過勞等諸多因素導致脾虛,日久累及腎陽,以致脾腎陽虛,或者由肝郁脾虛逐漸轉變?yōu)槠⒛I陽虛。根據(jù)此理論基礎,目前有關脾腎陽虛IBS 模型主要有:1)復合模型法:母嬰分離2 周+番瀉葉灌胃4 周法和番瀉葉灌胃4 周+避水應激10 d[19]。在模型評價方面,這項研究提出四維評價體系:宏觀體征-理化指標-藥物反證-造模因素反推,值得研究者借鑒。李依潔等[20]采用4 周番瀉葉灌胃聯(lián)合2 周冰醋酸灌腸+固定器束縛、2 周球囊直腸刺激+夾尾刺激制備大鼠模型,從小鼠的行為學、糞便的含水量、Bristol 分型、腸道黏膜病理組織學、藥物反證等驗證造模的成功。2)藥物注射法:采用腹腔注射利血平14 d,成功復制脾陽虛大鼠模型[21]。該模型操作簡單、易于重復,但容易造成胃腸道損傷,與疾病的診斷不相符,所以有效性有待驗證。
脾胃濕熱證多因過食肥甘厚味,或肝郁脾虛、運化失常以致濕熱內蘊。根據(jù)此理論基礎,徐秋穎通過高糖高脂飲食+不可預知的應激干預[22],其中不可預知的干預方法為:每日隨機安排禁水、夾尾、45℃環(huán)境放置、4℃冰水游泳、晝夜顛倒、禁食及水平振蕩中的一種,建立脾胃濕熱型IBS 模型,采用大鼠的腹瀉指數(shù)、痛閾與腸道敏感性、體質量、行為/心理(敞箱實驗、糖水攝取量)等指標證明此模型符合脾胃濕熱表現(xiàn)。譚潔等[23]將大鼠隨機分為空白組、模型組(脾胃濕熱)、模型組(脾胃濕熱+慢性應激),采用慢性應激+濕熱刺激法造模,濕熱刺激的方法在高糖高脂飲食的基礎上,再加上高溫高濕環(huán)境以及二鍋頭灌胃;慢性應激的方法同上。造模后進行對比研究,模型組大鼠的一般情況、體質量、體溫、糞便性狀及行為等方面均出現(xiàn)符合脾胃濕熱證和脾胃濕熱型IBS 癥狀,并且腸道組織學無明顯改變,說明該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與人類腹瀉型IBS(脾胃濕熱型)相似。相對來說,譚潔的造模方法更全面,除了飲食因素,還將環(huán)境因素考慮在內,不失為一種可取的造模方法,但以上兩種造模方法均缺乏方藥驗證該模型的準確性。
此類型與心理因素密切相關,情志異常則肝失疏泄、氣機不暢,導致腸道功能紊亂,引起腹痛、腹脹、便秘等癥,多見于便秘型IBS?;谝陨现虏±碚?,目前肝郁氣滯證模型的復制多采用:1)不可預知的慢性應激法[24]:冰水游泳5 min,45℃環(huán)境5 min,斷水、禁食24 h,夾尾刺激1 min,水平震蕩30 min(每分鐘160 次)。每種刺激3 次,刺激方法隨機安排,共造模21 d。許多研究均以此法造模,個別細節(jié)有變動,但都大同小異。2)夾尾+饑飽失常+藥物反證法[25]:以夾尾使大鼠保持激怒狀態(tài),同時隔天喂食,食量不限,食物為高脂飼料,共造模7 d,結合大鼠的生物學表現(xiàn)并用四磨湯判定造模成功。此模型還有直腸球囊擴張刺激+限水法[26],并從大鼠的行為學及腹部撤離反射驗證模型的有效性,但是限水不是疾病形成的自然狀態(tài),且未提及是否符合肝郁氣滯證的證候特點,故此方法尚需進一步驗證。
現(xiàn)有的IBS 模型,多是通過建立內臟痛覺過敏或(和)施加不可預知的慢性應激刺激建立,多數(shù)能從臨床表現(xiàn)、分子生物學角度模擬本病的變化。常用的束縛應激法作用短暫,模型穩(wěn)定性欠佳,造模方法缺乏公認性和普適性[27];母嬰分離法是目前常用的研究腹瀉型IBS 病生理機制的一種動物模型[28],但該模型動物個體差異性較大,很多研究中常必須疊加其他形式的應激才能更全面地模擬IBS 的癥狀[29],所以近年的研究,多以復合應激法復制模型。
隨著中醫(yī)藥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研究中醫(yī)的特色理論和臨床療效,均要用現(xiàn)代醫(yī)學方法。中醫(yī)病證結合動物模型是中醫(yī)藥現(xiàn)代化研究的重要環(huán)節(jié)[30],也是保證研究結果真實性、可靠性、重現(xiàn) 性、創(chuàng)新性、先進性及科學性的基本前提[31],但目前缺乏公認的病證結合動物模型。
中醫(yī)動物模型,造模方法主要分為三類:西醫(yī)病理模型、中醫(yī)病因模型和病證結合模型[32],但病證結合模型不應該是西醫(yī)病理模型和中醫(yī)病因模型簡單的疊加,理想的病證結合模型,應該從病因、癥狀、病程上兼具本病的特點[33],復制的模型以能夠用公認的方藥進行反證,模型穩(wěn)定、能重復為原則。對模型的判定,當以動物表征參數(shù)與人體疾病原型、臨床證候的診斷依據(jù)基本相同乃至相同才能作為證候動物模型造模成功的標準[34],而實際上,模型終歸是模型,無法完全復制目標疾病。為了評價模型模擬程度,現(xiàn)行學派主要分為動物表征和動物行為學指標評價兩大體系,具體操作已有范例可循[35]。需要亟待解決的是:1)如何將中醫(yī)辨證應用到動物模型中,進而評價所造模型的契合度;2)在模型的評價方面,可以加入公認的客觀的實驗進行驗證;3)在進行藥物反證時,應考慮到方藥對不同證型具有重疊效果,顯示出辨證施治的特異性。
針對以上幾個問題,提出幾點建議:1)從國家層面加大中醫(yī)藥研究領域的投入,加強國內外不同行業(yè)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吸收國內外先進的技術,逐步構建規(guī)范化的病證結合模型體系;2)動物模型的制備方法,應具有中醫(yī)理論特色,將動物特有的“四診”信息結合現(xiàn)代檢測手段,收集動物模型的相關指標,挖掘宏觀指標與微觀指標的相關性,逐步揭示中醫(yī)“證”物質基礎,領悟中醫(yī)本質,并靈活應用到科研工作中;3)將中醫(yī)的“天人相應”“七情”“六淫”等因素考慮在內,模擬中醫(yī)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有助于構建契合度更高的病證結合模型。
隨著對不同造模方法進行對比,逐步優(yōu)化研究方案,建立公認的重復性、穩(wěn)定性好的IBS 病證結合動物模型,不僅有助于更加深入地研究IBS 的細胞、分子水平的機制,而且是中醫(yī)藥走上現(xiàn)代化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