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麗,邱珍珍,陳翠紅
(贛州市石城縣人民醫(yī)院,江西 贛州 342700)
骨質疏松作為老年群體常見疾病,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骨質疏松發(fā)病率高達36%,且近年來發(fā)病率逐年升高[1]。由于老年骨質疏松患者骨量減少、骨組織結構退化等,其碰撞或跌倒時容易引起骨折,影響患者日常生活。目前,臨床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骨折(OF)患者多采用保守治療、手術治療兩種方案,其中保守治療雖可促進骨愈合,但長期臥床容易引發(fā)壓瘡、血栓等并發(fā)癥,嚴重可能會危及患者生命安全[2]。而對于有手術指征的老年OF患者應積極行手術治療,以促進骨愈合,改善運動功能,但術后應行有效護理干預,以提高患者康復訓練依從性,促進其盡早康復[3]。互動達標理論作為新型護理理念,其提倡與患者加強溝通,并協(xié)同制定護理目標,以達到早期康復目的[4]。聚焦解決模式是一種心理干預方法,其在尊重患者意愿前提下,通過發(fā)掘患者自身潛能、調動自身力量,可提高患者積極性,快速解決當下問題[5]。鑒于此,本研究旨在觀察互動達標理論結合聚焦解決模式對老年OF患者運動功能和康復進程的影響。
1.1一般資料:本研究經(jīng)過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同意,選取2019年2月~2021年1月收治的97例老年OF患者,依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49例和研究組48例。對照組男27例,女22例;年齡63-78歲,平均(69.53±2.41)歲;骨折至入院時間1.2~10.6 h,平均(5.82±1.33)h;骨折部位:腰椎20例,股骨頸14例,股骨粗隆11例,其他4例。研究組男25例,女23例;年齡62~79歲,平均(68.57±2.39)歲;骨折至入院時間1.1~10.9 h,平均(5.93±1.35)h;骨折部位:腰椎18例,股骨頸13例,股骨粗隆12例,其他5例。兩組上述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對比性。納入標準:符合相關診斷標準[6],且雙能X線吸收法檢測T值≤-2.5;X線或MRI檢查提示新鮮骨折;具備手術治療指征,且行手術治療;認知功能、精神、溝通正常;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排除標準:合并其他骨疾?。缓喜⒚庖呦到y(tǒng)疾??;病理性骨折;凝血功能異常;合并嚴重器質性疾??;合并感染性疾??;骨折前生活不能自理;既往有骨折手術史。
1.2方法: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干預,術前對患者及家屬講解手術相關知識,術后密切監(jiān)測病情變化,指導合理飲食等;同時根據(jù)患者康復情況指導其康復訓練,如術后1個月內囑咐家屬幫助按摩肌肉、被動活動關節(jié)等,術后2個月內指導患者在室內進行基礎生活能力訓練,術后3個內可進行室外散步、打太極拳等輕度有氧運動;注意運動期間家屬需全程陪同,防止摔倒等,此外1個月隨訪1次,了解患者康復情況,囑咐其按時復查等。研究組基于常規(guī)護理,行互動達標理論結合聚焦解決模式干預,干預前建立干預小組,小組成員包括1名護士長、8名護師,對小組成員進行互動達標理論概念、聚焦解決模式內容等相關培訓,并于培訓結束后考核,考核通過后方可進行干預。具體干預內容為:①互動達標理論:病情評估:采集患者相關資料,對其實際病情、文化程度等進行系統(tǒng)性評估,并加強與患者及家屬溝通,建立良好護患關系,增強患者與家屬信任感;針對性康復護理干預:結合患者個體化情況,與其及家屬商討護理方案,并在康復醫(yī)師、主治醫(yī)師指導下進行針對性干預,如心理干預:多與患者及家屬溝通交流,了解其負性情緒,并詳細講解OF相關知識,解答患者及家屬疑惑,并告知治療進展,增強患者治療信心,同時囑咐家屬多予以患者鼓勵、支持,使其感受到溫暖;疼痛干預:遵醫(yī)囑予以疼痛藥物應用,并用冰袋進行局部冰敷,同時術后將患者患肢抬高,并進行肢體按摩等,以促使血液流通,減輕疼痛;康復訓練:根據(jù)患者骨折情況術后為其選取適宜體位,并加強健康肢體運動,同時利用按摩、推拿等方式促進機體功能康復;護理評價:與患者及家屬共同評價護理成果,確認護理是否達標,若未達標應協(xié)同尋找原因,并制定新的護理目標,再共同實施護理措施,直至達到預期效果。②聚焦解決模式:心理評估:于患者入院第1天,與其及家屬耐心交談,了解患者心理狀況,并向患者及家屬分享成功治療案例,幫助其建立康復信心,同時強調術后功能鍛煉重要性;構建目標:根據(jù)評估結果制定康復方案,了解患者及家屬康復預期,并與其探討康復計劃,以患者角度考慮計劃可行性,同時引導患者及家屬思考未來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并想象問題解決后身體狀況的變化,以提高其康復依從性;耐心傾聽:傾聽患者及家屬內心想法,幫助其明確自身資源優(yōu)勢,并共同找分析康復過程后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解決方法,引導患者及家屬多角度看待疾??;實時反饋:在患者實現(xiàn)階段康復目標時候應及時鼓勵與反饋,并肯定患者取得的進步,幫助其制定新目標,不斷增強患者康復信心;定期隨訪:于患者出院后間隔2 w電話或上門隨訪1次,明確患者康復訓練情況,并指導其關注預后問題,預防再次骨折發(fā)生等。
1.3觀察指標:①心理狀況:用醫(yī)院焦慮抑郁量表(HAD)[7]評估兩組干預前、干預3個月心理狀況,量表包括焦慮、抑郁2個因子,各因子均有7個條目,各條目均采用0~3分的4級評分法,各因子得分范圍均為0~21分,得分越高提示心理狀況越差。②運動功能:干預3個月用X線評估兩組運動功能,優(yōu):X線檢查可見骨折線完全消失或十分模糊,受損關節(jié)功能完全恢復正常;良:X線檢查可見骨折線模糊,且愈合效果理想,受損關節(jié)功能提高;差:X線檢查可見骨折線清晰,受損關節(jié)功能未恢復。③自我效能感: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8]評估兩組干預前、干預3個月自我效能感,量表有10個條目,各條目均采用1~4分的4級評分法,得分范圍10~40分,得分越高提示自我效能感越強。④康復指標:記錄兩組術后首次下床活動時間、總住院時間。
2.1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心理狀況比較:兩組干預3個月HAD焦慮、抑郁評分均低于干預前,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心理狀況比較分)
2.2兩組患者運動功能比較:研究組整體運動功能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運動功能比較[n(%)]
2.3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自我效能感比較:兩組干預3個月GSES評分均高于干預前,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自我效能感比較分)
2.4兩組康復指標比較:研究組首次下床活動時間、總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康復指標比較
手術作為老年OF患者常用治療手段,其雖具有較好的干預效果,但術后患者康復時間較長,容易出現(xiàn)多種并發(fā)癥,影響患者早期康復。同時,由于部分老年OF患者疾病認知度不佳,可能會出現(xiàn)多種負性情緒,影響治療積極性及依從性,延長患者康復時間[9]。因此,需尋求老年OF患者有效護理干預方案,以加速患者康復進程。
常規(guī)護理通過講解手術相關知識、指導患者康復訓練等,雖可促進肢體運動功能康復,但護理未重點關注患者心理狀況,強調治療依從性對術后康復的影響,護理效果有限[10]?;舆_標理論提出,加強與患者溝通,并使其參與護理方案制定,利于調動患者積極性,促使目標達成[11]。聚焦解決模式作為心理干預常用模式,其通過激發(fā)患者潛能,使其思考并解決護理期間可能會出現(xiàn)的問題,可提升患者自我價值感,提高護理質量[12]。同時,相關研究表明,聚焦解決模式可利用機體內分泌、神經(jīng)等系統(tǒng)調動潛能,減輕心理應激沖擊,有效緩解負面情緒[13]。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干預3個月HAD焦慮、抑郁評分低于對照組,且整體運動功能優(yōu)于對照組,說明互動達標理論結合聚焦解決模式干預可緩解老年OF患者心理狀況,改善其運動功能。分析原因在于,互動達標理論干預期間通過評估患者病情,并結合患者個體情況與患者及家屬共同商討護理方案,可增強患者信任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依從性,并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詳細講解OF相關知識等,囑咐家屬多關心患者,可使得患者感受到溫暖,減輕心理壓力,同時遵醫(yī)囑予以疼痛干預,術后局部冰敷等,可減輕疼痛引起的心理應激反應,并加強健康肢體運動,利用按摩、推拿等方式促進血液流通,從而可加速身體機能恢復[14]。此外,協(xié)同聚焦解決模式干預,評估患者心理狀況,并制定針對性康復方案,從患者角度考慮方案實施可行性,并引導患者及家屬思考未來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且耐心傾聽患者及家屬內心想法,幫助其明確自身資源優(yōu)勢,可提高其康復信心,從而緩解患者心理狀況,使患者積極配合康復訓練,提高運動功能[15]。本研究結果還發(fā)現(xiàn),研究組干預3個月GSES評分高于對照組,說明互動達標理論結合聚焦解決模式干預可增強老年OF患者增強自我效能感。分析原因在于,互動達標理論結合聚焦解決模式干預與患者及家屬協(xié)同制定康復方案,使其參與康復過程,可使患者明確自我價值感,并進行護理評價,共同尋找未達標原因,制定新的護理目標,同時實時反饋護理效果,肯定、鼓勵患者的進步,從而可不斷增強其康復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16]。在康復進程方面,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首次下床活動時間、總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說明互動達標理論結合聚焦解決模式干預利于老年OF患者早期康復,這一結果可能與患者心理狀況改善、積極配合康復訓練有關,從而可加速康復進程。但本研究并未觀察組間并發(fā)癥情況,研究結果有局限,未來仍需進一步研究加以驗證。
綜上所述,老年OF患者采用互動達標理論結合聚焦解決模式干預可改善心理狀況,提高運動功能,增強自我效能感,加速患者康復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