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文化話語視角下的中、美、俄國家安全觀

        2022-12-30 06:38:28
        關鍵詞:安全觀國家

        施 旭

        (杭州師范大學當代中國話語研究院,杭州 310018)

        一、背景、問題、目的

        國家安全觀,既是國家安全戰(zhàn)略的理論基石和實踐指針,也是國際安全溝通與治理的重要工具。在當今世界局勢格外不安定、不確定的條件下,全面系統(tǒng)認識和理解國家安全觀的本質和規(guī)律,尤其是世界大國國家安全觀的特性與聯系,無論對于國家安全保障還是國際安全對話,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作用。

        對于中國來說,厘清國家安全觀還有一種特殊意義。中國的快速崛起,引起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尤為注重的是中國對全球安全的影響(1)Huisken R.Rising China:Power and Reassurance[M].Australia:ANU Press,2009:199.(2)Kumar A.New Security Concept of China:An Analysis[EB/OL].(2013-11-04)[2022-04-20].https://www.docin.com/p-720561498.html.(3)Thayer Carlyle A.China’s “New Security Concept”and Southeast Asia[J].Asia-Pacific Security:Policy Challenges,2003:89-107.(4)施旭.中國國防西方學術話語[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20.。西方大國政府、軍方、媒體更是不斷質疑中國國家安全政策,連同西方學界,形成了一套“中國威脅”話語體系。盡管中國反復宣示堅定走和平發(fā)展道路,但是“中國威脅”論經久不衰,給國際社會增添疑懼,為西方遏制中國發(fā)展制造借口,因而也破壞了我國國家安全環(huán)境。如此一來,特別是在我國國家安全傳播工作起步較晚情況下,向世界澄清中國國家安全觀的本質特點和一般規(guī)律,對中國提升國際形象,有效參與世界安全治理,將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今天,國家安全研究已成為社會科學特別是國際政治學的重要組成部分(5)馮維江,張宇燕.新時代國家安全學——思想淵源、實踐基礎和理論邏輯[J].世界經濟與政治,2019(4):4-27.(6)胡洪彬.中國國家安全問題研究:歷程、演變與趨勢[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4,28(4):148-155.,其中國家安全觀問題也越來越受到重視(7)凌勝利,楊帆.新中國70年國家安全觀的演變:認知、內涵與應對[J].國際安全研究,2019,37(6):3-29.(8)王麗娟.全球化時代國家安全觀的演變與中國的新安全觀[J].河北學刊,2009,29(1):153-157.(9)王樹春.俄羅斯的國家安全戰(zhàn)略——從安全觀轉型評析俄羅斯的國家安全構想[J].歐洲研究,2003(1):70-79.(10)嚴高鴻,張學明.論國家安全觀的構成要素[J].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2(3):52-55.(11)尹繼武.中美國家安全觀比較分析[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20(3):151-158.。然而,與其他相關內容比較而言,國家安全觀還明顯缺乏理論分析和實證研究,也少有具體的國際對比,更談不上從全球傳播的角度去剖析。

        本文聚焦當今世界最具世界安全意義的三個國家——中國、美國、俄羅斯。三個國家的國家安全觀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人類的未來。國家安全觀不僅影響國內,全球化時代甚至更加關乎國際,因此通過比較和聯系的方法,可以更加清晰準確地揭示其本質和規(guī)律,因而也更加有助于國際關系的實踐。

        本文將著重探索兩方面問題。(1) 當今中、美、俄國家安全觀各有怎樣的特點和規(guī)律?這意味著需要挖掘三國安全觀的內涵、過程和成因。(2) 中、美、俄國家安全觀之間形成了怎樣的異同關系與互動關系?為此,一方面要通過內涵和規(guī)律比較,揭示它們的共性和個性,另一方面要通過國際交往分析判斷它們之間的權力關系。

        本文從文化話語研究視角出發(fā),將國家安全觀看作話語構建的產物,以中、美、俄三國安全政策話語為實證素材,首先根據相關語義確立國家安全觀的內涵特點,并從思維方式、價值傳統(tǒng)、社會制度、國家戰(zhàn)略、歷史關系、文化關系維度發(fā)掘其規(guī)律;接著對比揭示三國國家安全觀的異同關系;然后從社交關系的角度闡釋中、美、俄國家安全觀話語所構建的國際權勢關系;最后,本文將提出一套中國國家安全理論的對外話語體系發(fā)展的策略建議。

        本文指出,在國家安全觀上,(1) 中、俄之間具有重要的契合關系。兩國的國家安全觀都是包容世界型的,并且都倡導平等合作式的安全觀,都明確宣示維護以聯合國為基礎的世界安全秩序。(2) 中、俄兩國卻與美國之間存在明顯的觀念和態(tài)度差異關系。后者是分裂世界型的,超越聯合國權威的。(3) 中、俄兩國與美國處于權勢矛盾狀態(tài)。前兩者呈現和平合作的態(tài)勢,而后者呈現對抗、壓制的態(tài)勢。(4) 三國都同樣珍視國家安全,將其作為國家生存的自然屬性。(5) 基于這些和其他相關認識,中國有必要強化并實踐一個新的國家安全全球傳播話語體系。

        從文化話語研究角度全面系統(tǒng)審視中、美、俄國家安全觀,將帶來一系列理論研究和實證分析成果。首先,將國家安全觀看作話語構建產物,可以揭示社會實踐的形塑作用和文化話語體系的主導因素,這將拓展、豐富、深化國家安全觀理論,但是至今學界普遍將國家安全觀當作一種認知理念。除此之外,將國家安全觀視作話語建構產物,還可以增進研究的整體性、系統(tǒng)性、客觀性,以糾正當前學術界對國家安全觀的觀察日趨經驗化、碎片化的傾向。其次,跨文化對比分析國家安全觀,可以更加準確地凸顯異同關系和互動關系,進而創(chuàng)造國際安全對話批評、交流合作空間,指明國家安全保障和國際安全治理的方向與路徑;至今,既有研究往往聚焦單一國家的安全觀,難以真正揭示國家安全觀的特性及國際聯系。再者,從歷史、文化視角闡釋國家安全觀話語,可以更加全面透徹地認識國家安全觀的發(fā)展規(guī)律;至今,國家安全觀形成、嬗變、使用和傳播的相關因素尚未受到充分重視。最后,從對外話語角度認識國家安全觀,對其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特別是對國際交流與合作,將起到重要促進作用;至今,國家安全觀的話語塑造、傳播、溝通問題尚未被充分重視。

        二、作為文化話語的國家安全觀

        首先讓我們將國家安全觀和國家安全區(qū)分開來。與國家安全觀不同,國家安全一般指主觀上和客觀上國家不受威脅的狀態(tài),或指國家安全防御的能力。作為一種國家概念和國際政治概念(concept/conception)已有較深厚的研究傳統(tǒng)(12)Brown Lester R.Redefining National Security[J].Challenge,1986,29(3):25-32.(13)Grizold A.The Concept of National Security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J].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World Peace,1994,11(3):37-53.(14)李少軍.國家安全理論初探[J].世界經濟與政治,1995(12):38-42.:有理論層面上的(15)Saleh A.Broadening the Concept of Security:Identity and Societal Security[J].Geopolitics Quarterly,2011,6(4):228-241.(16)王大為.關于安全的幾個基本理論問題[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2004(3):26-35.(17)盧靜.國家安全:理論·現實[J].外交學院學報,2004(3):58-62.,也有思想史層面上的(18)李泓霖,毛欣娟.西方國家安全理論嬗變及啟示[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2(5):89-95.(19)劉躍進.當代國家安全理論視角下的中國古代國家安全思想[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9(3):121-125.;相關研究從世界、國際、地區(qū)、國別的不同維度展開(盡管它們之間有密切的聯系)。從這些文獻中還可以發(fā)現,國家安全的概念不僅有文化差異而且有歷史變遷(20)李泓霖,毛欣娟.西方國家安全理論嬗變及啟示[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2(5):89-95.(21)宋偉.國家安全:范疇與內涵——一種現實主義的視角[J].東南亞縱橫,2009(3):86-88.。

        學界關于國家安全觀的理論分析和實踐調查都明顯薄弱。這不僅反映在概念的片面、模糊甚至混淆,也表現在對話語作用的忽視(22)劉文匯.論國家安全觀的衍變[J].求實,2002(3):37-39.(23)嚴高鴻,張學明.論國家安全觀的構成要素[J].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2(3):52-55.。對國家安全觀,閔娜這樣定義道:“所謂國家安全觀,是指國家安全問題的根本態(tài)度和觀點,是系統(tǒng)化、理論化的國家觀念。”(24)閔娜.俄羅斯國家安全觀的發(fā)展演變[J].群文天地,2013(8):270-271.凌勝利、楊帆認為:“安全觀基本包括安全環(huán)境研判、安全內容認知和安全維護手段三個方面,形成了國家對于從安全威脅認知到安全威脅應對的整體認知?!?25)凌勝利,楊帆.新中國70年國家安全觀的演變:認知、內涵與應對[J].國際安全研究,2019,37(6):3-29.嚴高鴻、張學明則指出,國家安全觀由“安全利益觀念、安全威脅觀念、安全空間觀念、安全戰(zhàn)略觀念和安全效益觀念”(26)嚴高鴻,張學明.論國家安全觀的構成要素[J].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2(3):52-55.組成。尹繼武提出,“安全觀是國家安全思維的系統(tǒng)化呈現”(27)尹繼武.中美國家安全觀比較分析[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20(3):151-158.。

        如果從文化話語研究(28)Shi X.Chinese Discourse Studies[M].Basingstoke:Palgrave Macmillan,2017:271-272.(29)施旭.文化話語研究:探索中國的理論、方法與問題: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22.(30)施旭.什么是話語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7.視角審視便會發(fā)現,國家安全觀不僅僅是一種認知現象,不是某個國家特有的現象,更不是一種普世現象。它有更廣闊的范圍,更豐富的內涵,更重要的功能。一方面,國家安全觀在內容結構上包含國家安全局勢(包括安全風險)的研判、國家安全載體的界定、國家安全威脅的對策。國家安全局勢的判斷,指從本土或全球的視角對于安全環(huán)境尤其是安全風險的觀察、評估、預測,反映國家的利益關切,對于安全挑戰(zhàn)的應對態(tài)度和措施有直接影響。國家安全范圍的圈定,指按照國家法律對于安全利益范圍、范疇的確立;國家安全界定和概念一定程度上影響國家安全觀;反之亦然;兩者辯證聯系,相輔相成。國家安全威脅的應對,指國家安全戰(zhàn)略,包括目標、策略、主張、原則。作為一種理想標準和實踐目標,國家安全觀應具有較鮮明的系統(tǒng)性、理論性,全面地、邏輯地、簡潔地反映關于國家安全問題的理念(view/doctrine),并符合一定的國家意識形態(tài)。

        另一方面,國家安全觀在政治實踐上總是存在于話語構建之中(如發(fā)布國家安全政策文件、進行國際安全溝通)。作為國家意識形態(tài),作為引導國家治理、對外交往的指針,作為國家安全理念、原則、立場的宣示,作為國際交往的內容或資源,國家安全觀離不開言語交際實踐:相關國家機構必須對其進行表述,必須通過媒介渠道在一定社會范圍內進行交流傳播;作為交際活動的結果,必然產生社會效果和影響——凝聚共識,推動合作,或排斥異己,震懾對手等。這種社會構建行動,不是單一的信息呈現,同時也是一種社會交往行為(的資源),特別是一種現實建構的行為,目的是為了指導規(guī)約國家安全保障行動,爭取國民的認同、參與、支持,呼喚友邦的團結、合作,阻止對手的挑釁、危害等,從而也形塑、影響、維持、改變國際安全秩序乃至更廣闊的國際關系。由于歷史文化語境不同,國家安全觀話語也就不同(31)Pad’ourek J,Miroslav M.The Threats of Russian Influence and Terrorism within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ies of the Visegrad Four[J].The Journal of Slavic Military Studies,2020,33(2):173-197.;而安全觀話語不同,就需要通過對話來促進理解(32)Titov Viktor V.National Security of Modern Russia:Humanitarian and Sociocultural Challenges[J].Society:Politics,Economics,Law,2020(9):9-12.??傊?,國家安全觀話語具有修辭性(說服)、交際性(對話),國際交流傳播(廣而告之)的功能。雖然相關學界、媒體以及非官方團體或個人也可以就國家安全現象和問題進行話語交流傳播,而且國家安全觀也可以通過物質行動(如軍事活動)反映出來,但是國家安全觀的典型載體是國家安全政策話語。

        因此,我們這樣定義國家安全觀:國家行為體就國家安全問題在跨國際跨文化語境下進行的理論化、情態(tài)化的話語構建與交往。理論化,是說它含有概念、認知、公理;情態(tài)化,是指它含有價值觀、情感、立場;因此,國家安全觀也構成某種社會關系。

        話語(discourse),指特定社群以語言和媒介使用為特點的交際實踐;構成上一般包括相互交融的對話主體、言行意旨、媒介渠道、目的效果、歷史關系、文化關系;在功能上構建現實,實施權力,改變世界。(33)施旭.文化話語研究:探索中國的理論、方法與問題: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22.(34)施旭.什么是話語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7.由此我們可以討論西方話語、經濟話語、機構話語。與普世主義的理論不同,這里話語被認為是體現、反映特定民族傳統(tǒng)的社交實踐(如語言、觀念系統(tǒng)、思維方式、價值體系、符號系統(tǒng)、媒介渠道、歷史經驗、社會制度、經濟條件),因而被稱作文化話語(cultural discourses);像中國/(亞洲/非洲/拉丁美洲)/東方/西方話語等,它們集合構成人類交際(human communication)。由此,作為特殊現象的文化話語和作為一般現象的人類交際是相輔相成、對立統(tǒng)一、個體與整體的辯證關系。話語體系(discourse system)指一個社群為了某種目標(如政治、經濟、科技、藝術)進行話語實踐所依賴的精神和物質統(tǒng)籌系統(tǒng),包括概念、價值、觀念、符號、知識等組成的“思想系統(tǒng)”和組織、機制、體制、程序、設備、技術等組成的“行動系統(tǒng)”;一個社群的話語“能力”(competence),構成、支撐、指導、制約話語實踐,因而影響交往成效。顯然,話語體系可以從文化的角度來定義,如發(fā)展中世界、亞洲、中國等;也可以在特定文化框架下根據不同社會領域來定義,如政治、經濟、科技、藝術等。需要強調的是,一個以民族文化定義的話語體系,并非獨立存在,而是與其他社群的話語體系形成一定的異同關系和互動關系(如競爭、壓迫、反抗、合作、滲透、分化),并在話語實踐中變化發(fā)展。而文化話語研究的目的,正是要通過分析不同話語(實踐及背后體系)之間的異同關系和互動關系,以認識理解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進而對未來話語實踐做出指導。下面我們就將國家安全觀置于這樣的框架下來分析。

        三、解讀國家安全觀話語

        本節(jié)我們將聚焦自2014年以來的國家安全觀,以凸顯當今世界正經歷的國家安全觀,因為此時三國的國家安全觀以及世界安全秩序發(fā)生重大轉折,深刻影響當下及可預期的未來國家安全和國際安全:2014年4月15日,習近平在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提出了“總體國家安全觀”,2015年頒布《國家安全法》;2017年美國新任總統(tǒng)特朗普發(fā)布《國家安全戰(zhàn)略》報告,強調“美國優(yōu)先”的安全戰(zhàn)略,并首次將中國列為頭號對手;2012年接替梅德韋杰夫總統(tǒng)重新就任俄羅斯總統(tǒng)的普京,于2015年頒布《俄羅斯聯邦國家安全戰(zhàn)略》。為整體深入解讀當下三國的安全觀,我們將全面聯系相關的話語材料,以及更加廣泛的歷史和文化語境。

        就本文的研究對象來說,作為話語的國家安全觀的形成變化,一方面受歷史條件的影響,另一方面受國內外各種因素的制約;恰恰由于這種歷史傳統(tǒng)、社會現狀、文化環(huán)境不同,各國的國家安全觀話語也各不相同。那么,為分析當下的國家安全觀話語,需要將上述一般話語要素轉換成具體范疇:交際主體的思維方式、價值傳統(tǒng),媒介場合的社會制度、國家戰(zhàn)略,歷史關系的歷史變遷,文化關系的文化互動。也即是說,我們將從這些具體相關方面去闡釋各國的國家安全風險描述、國家安全利益界定、國家安全措施宣示。

        美國的核心話語材料,是總統(tǒng)定期發(fā)布的國家安全戰(zhàn)略報告。此外,定期公開發(fā)布的國防、軍事報告,因為明確地依循總統(tǒng)國家安全戰(zhàn)略報告,所以也再生產、闡述、折射、維護了美國國家安全觀,包括《美國國家安全戰(zhàn)略》(NationalSecurityStrategy),《美國國家軍事戰(zhàn)略》(NationalMilitaryStrategy),《國防戰(zhàn)略報告》(NationalDefenseStrategy),《美國四年防務評估報告》(QuadrennialDefenseReview)。(35)其他文件還有:Global Leadership:Priorities for 21st Century Defense[EB/OL].(2015-04-08)[2022-05-10].https://www.doc88.com/p-4179279874967.html.本文的分析主要基于總統(tǒng)發(fā)布的《美國國家安全戰(zhàn)略》和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簽署的《美國國家軍事戰(zhàn)略》,因為前者是國家頂層權威文件,而后者最為典型地反映美國的行為本性。

        俄羅斯方面的材料主要是俄羅斯聯邦總統(tǒng)令,分兩種形式:定期發(fā)表的國情咨文和不定期發(fā)布的國家安全文件。自冷戰(zhàn)開始,經冷戰(zhàn)結束,至新冷戰(zhàn)再起,俄羅斯的國家安全觀發(fā)生了重大歷史變化(36)Bleek Philipp C.Russia Adopts New Security Concept;Appears to Lower Nuclear Threshold[J].Arms Control Today,2000,30(1):23.(37)Godzimirski Jakub M.Russian National Security Concepts 1997 and 2000:A Comparative Analysis[J].European Security,2000,9(4):73-91.(38)Pynn?niemi K.Russia’s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Analysis of Conceptual Evolution[J].The Journal of Slavic Military Studies,2018,31(2):240-256.(39)Voitolovskii F G.Transformation of External Conditions for the National Security of Russia[J].Herald of the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2019,89(2):128-133.(40)閔娜.俄羅斯國家安全觀的發(fā)展演變[J].群文天地,2013(8):270-271.(41)張建.后疫情時代俄羅斯國家安全觀的嬗變[J].和平與發(fā)展,2021(1):57-78.。有學者提出,俄羅斯國家安全思想中的傳統(tǒng)理論(地緣政治論、軍事實力論、集體安全論)對其后來的內外政策和國家發(fā)展產生了重要影響(42)吳康和,張文茹.俄羅斯聯邦國家安全思想探源[J].東歐中亞研究,2001(1):37-42.;有學者認為,占主導地位的俄羅斯國家安全觀是“過渡型安全觀”(43)王樹春.俄羅斯的國家安全戰(zhàn)略——從安全觀轉型評析俄羅斯的國家安全構想[J].歐洲研究,2003(1):70-79.;也有學者指出,2012年重新就任總統(tǒng)的普京,從低調保護安全利益以求擴大發(fā)展利益的政策,轉向強勢面對美國的政策(44)程偉.普京的選項:經濟頹勢下的外交強勢[J].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2017(1):1-18.。1992年3月5日,俄羅斯聯邦議會通過《俄羅斯聯邦國家安全法》;1997年12月,俄羅斯發(fā)布了《俄羅斯聯邦國家安全構想》,2000年1月發(fā)布了該文件新版;2009年發(fā)布《2020年前俄羅斯聯邦國家安全戰(zhàn)略》;2015年發(fā)布《俄羅斯聯邦國家安全戰(zhàn)略》。此外,還有關于核與輻射、文化安全的政策文件。(45)其他相關文獻參見1993年、2000年、2010年、2014年發(fā)表的《俄羅斯聯邦軍事學說》;1992年、2010年頒布的《俄羅斯聯邦安全法》;1993年、2000年、2008年、2013年、2016年發(fā)表的《俄羅斯聯邦外交政策構想》。

        中國官方材料的構成,有以下幾個特點。國家安全觀話語的主體,大多集中在國家領導人、全國人大、國務院新聞辦、國家安全委員會。此外,一些有影響力的學術機構和組織,(46)中國于1983年7月1日建立國家安全部。其他相關機構包括: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全球戰(zhàn)略智庫、中國現代關系研究院、國際關系學院、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zhàn)略研究院、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國家安全政策委員會、清華大學國際關系研究院、中國戰(zhàn)略文化促進會。包括相應的公共交流平臺,(47)如學術期刊《現代國際關系》《國際安全研究》;再如國家安全論壇、中國國家安全論壇、世界和平論壇。也是理解中國國家安全觀的渠道;但文本聚焦官方。本文的分析基于具有明確國際傳播意義的文件,包括:自1998到2019年由國務院新聞辦發(fā)布的十部國防白皮書;2002年7月東盟地區(qū)論壇外長會議上提交的《中方關于新安全觀的立場文件》;2016年12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fā)布的《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戰(zhàn)略》;2017年1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fā)布的《中國的亞太安全合作政策》。特別具有時代意義的是,2014年4月15日,習近平在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提出了“總體國家安全觀”;(48)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國家安全戰(zhàn)略綱要》等[EB/OL].(2015-01-23)[2022-05-20].http://www.gov.cn/xinwen/2015-01/23/content_2809373.htm.2015年7月1日頒布的《國家安全法》(49)廢止1993年2月22日發(fā)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明確寫入總體國家安全觀,正式定義國家安全的內涵與外延,系統(tǒng)確立國家的相關職責、任務、制度等。

        本文研究所依據的材料全貌及細節(jié),見文末附表。

        四、刻畫國際安全局勢

        美國以自身安全為視角和出發(fā)點,來評估和描繪外部世界安全威脅,換言之,不考慮美國利益之外行為體的安全狀況。如此,將其再現為“極度危險”(即使提出安全狀況好轉時,則將其歸功于應屆政府)。這是因為總統(tǒng)需獲得國會支持,以強化美國國際地位;同時也為喚起選民認同;此外,展現威脅和風險,還可以為其增加安保、擴充軍備、使用武力正名——歷史已經證明美國的黷武文化、靠戰(zhàn)爭軍火發(fā)財的策略。(50)施旭,梁曉波.話語與國防[M].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18.

        俄羅斯較為全面詳盡地展現國內和國際安全威脅與風險:對于俄羅斯來說,尤其是外部“美國及其在國際事務中尋求主導地位同盟國的敵對行為”,(51)參見2015年《俄羅斯聯邦國家安全戰(zhàn)略》第二章第十二條。以及“西方國家主張打擊一體化進程并在歐亞地區(qū)制造緊張局勢的立場”;(52)參見2015年《俄羅斯聯邦國家安全戰(zhàn)略》第二章第十七條。但同時“全球和地區(qū)的不穩(wěn)定因素不斷增長”。(53)參見2015年《俄羅斯聯邦國家安全戰(zhàn)略》第二章第十三條??梢钥闯?,俄羅斯既有本土視角,也有全球視角,而且內容較為詳盡。這一方面是因為期望“鞏固俄羅斯聯邦在世界大國之列的地位”和“提高在多極世界中作用”;(54)參見2015年《俄羅斯聯邦國家安全戰(zhàn)略》第二章第七條、第三章第三十條。(55)維·費·沙波瓦洛夫.俄羅斯文明的起源與意義[M].胡學星,王加興,范潔清,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4:489-529.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它作為一個轉型中的多民族大國,確實面臨著國內外諸多復雜挑戰(zhàn)。

        中國在肯定世界“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的同時,提出了比以往更為擔憂的國際安全局勢:“國際安全面臨的不穩(wěn)定性、不確定性更加突出”;中國“也面臨多元復雜的安全威脅和挑戰(zhàn)”。這種認識和態(tài)度,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中國文化傳統(tǒng)中的思維方式是整體辯證,也因此對事物慣于持樂觀態(tài)度;其次,中國在近代史上有飽受戰(zhàn)爭痛苦的記憶,當今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還有走和平發(fā)展道路的戰(zhàn)略,又有“和為貴”的傳統(tǒng);再者,中國社會的發(fā)展現狀要求和平安定的環(huán)境。

        五、圈定國家安全范圍

        當下美國所界定的國家安全范圍,不像奧巴馬時期那樣分明,但同樣是超出美國自身,包括盟國及友邦,呈國際聯盟型。更重要的,美國是以其為中心、排他、分裂世界的,無意與聯盟之外的國家共護共享安全,更熱衷于詆毀異己國家行為體。而且它還有特殊的全球訴求,世界經濟體系必須符合美國利益,要向世界推行“普世價值”,因而在經濟和價值觀的利益層面上,其安全觀又是全球有限輻射型。這是由于其二元對立的思維,美國中心主義,以及最終維護世界霸權地位的企圖?!懊绹陌踩妗辈粌H與其同盟體系之外的世界安全無關系,而且還要壓制其他國家和集團。(56)《報告》從美國“永久利益”中提煉出“國家安全利益”:The NSIs are:the survival of the Nation;the prevention of catastrophic attack against U.S.territory;the security of the global economic system;the security,confidence,and reliability of our allies;the protection of American citizens abroad;and the preservation and extension of universal values.(國家安全利益是:國家的生存;防范對美國領土進行災難性攻擊;全球經濟體系的安全;我們盟國的安全、信心和可靠性;美國海外公民的安全;普世價值的存續(xù)和拓展。)然而,“美國的安全利益”又是對國際社會有特殊要求的:全球經濟體系的安全(the security of the global economic system)、盟國的可靠性(reliability of our allies)、(向世界)拓展普世價值 (the preservation and extension of universal values)。

        從俄羅斯列出的六大長期國家安全利益看,(57)即國防、憲法制度、主權、領土完整;民族和睦、社會政治穩(wěn)定;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文化及傳統(tǒng)精神;經濟核心競爭力;俄羅斯的大國地位及在世界中的戰(zhàn)略穩(wěn)定。其安全載體是俄羅斯聯邦內部,因此屬國家型;它包括國家、社會和個人;(58)參見2015年《俄羅斯聯邦國家安全戰(zhàn)略》第一章第六條。但同時也劃定與世界的某種特殊聯系:“世界大國地位和在世界中的戰(zhàn)略穩(wěn)定”,因而又是有限全球關聯型。這凸顯了其維護世界大國地位的理想,也反映了其提振民生的愿望,同時這也是其對國內社會不穩(wěn)、經濟下滑、美國盟友集團敵對行動的回應。這里值得注意的是,個人作為國家安全載體的一部分,與俄羅斯的“聚合性”(соборность)世界觀有關。(59)阿·弗·古雷加.俄羅斯思想及其締造者們[M].鄭振東,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8:20-28.

        中國《國家安全法》界定了11個安全領域: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態(tài)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60)習近平: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N].人民日報,2014-04-16(1).歷史地看,其范圍和范疇從傳統(tǒng)內容轉向當今的兼顧非傳統(tǒng)內容。從安全行為對象來看,它們都屬于本國內部事物。同時,中國非常強調,自身的安全與世界的安全是相連相通的,因而其利益觀是包容性的。(61)2015年發(fā)表的《中國的軍事戰(zhàn)略》白皮書在一開始就表達:“中國同世界的命運緊密相連、息息相關,世界繁榮穩(wěn)定是中國的機遇,中國和平發(fā)展也是世界的機遇……國際社會日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边@不僅與全球化、科技發(fā)展、恐怖主義蔓延有關,也因為中國一貫堅持獨立自主、不干涉別國內政、不結盟的外交政策,更不用說中國人的整體辯證思維在其中的作用。

        六、宣示國家安全措施

        美國的安全觀側重應對策略和手段:提出四組優(yōu)先支柱行動——捍衛(wèi)美國人民、國土、生活方式,推進美國繁榮,以實力保護和平,擴大美國影響,并且以適應不同地域的方式進行。美國極為強調、貫穿于應對策略的便是“美國優(yōu)先”邏輯:美國優(yōu)先才能強大美國,強大美國才能領導世界,強大美國才對盟國友邦有利。美國應對策略的另一個特點,是運用排他式、詆毀式語言構建異己國家,從而分裂世界、拉幫結派、制造敵對。美國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高調宣示不明條件下的武力使用:軍隊將擁有一切所需裝備、資源、財金,“在必要時,去戰(zhàn)斗、擊垮、永遠永遠永遠打贏”。這是由其美國中心主義,國強必霸論,黷武主義和霸權主義所決定的,當然這也是與其擁有世界最強大的軍事體系分不開的,此外,這種對策的表述,既為迎合國內政治需求,也為吸引國際社會的加入。

        俄羅斯則一方面顯現在保障國家安全方面業(yè)已取得的成就,另一方面宣示以九個“國家戰(zhàn)略優(yōu)先方向”(стратегические национальные приоритеты)作為回應威脅挑戰(zhàn)、保障國家長久利益的策略:國防,國家與社會安全,提高公民生活質量,經濟增長,科學、技術和教育,衛(wèi)生,文化,生態(tài)體系和自然資源合理利用,戰(zhàn)略穩(wěn)定與平等戰(zhàn)略伙伴關系(但是,“僅在一切和平手段未起作用的情況下,才會使用軍事力量保衛(wèi)國家利益”);同時,宣示致力于構建保護國際法原則、相互尊重、包容多元國際關系的立場,(62)參見2015年《俄羅斯聯邦國家安全戰(zhàn)略》第二章第二十八條。也呼吁各國擔負起積極處理各自區(qū)域事務的責任。(63)參見2015年《俄羅斯聯邦國家安全戰(zhàn)略》第二章第二十五條。這種話語方式是基于“國家安全和國家社會經濟發(fā)展的緊密聯系與相互依存”的認識及其背后的綜合辯證思維,(64)參見2015年《俄羅斯聯邦國家安全戰(zhàn)略》第一章第五條。目的是向國內外展示安全保障的成就和能力,同時也是要表達在國際安全事務中發(fā)揮作用的愿望和堅持道義的立場。后者可以說也是對于俄羅斯文化傳統(tǒng)的“榮譽”的繼承。(65)安德烈·P.齊甘科夫.俄羅斯與西方:從亞歷山大一世到普京[M].關貴海,戴惟靜,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4-6.

        對本國和世界所面臨的安全威脅與挑戰(zhàn),一方面中國領導人在一些國際場合闡述自己的應對原則和立場;另一方面國家出臺相關政策和法律文件(如《國家安全法》),加之相關媒體報道和闡釋。比如,宣誓“走和平發(fā)展道路”“堅持防御性國防政策”“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永不稱霸、永不擴張、永不謀求勢力范圍”;聲明“反對霸權”;主張通過互信、合作,實現共同安全;呼吁世界各國共同防范沖突和戰(zhàn)爭。(66)1995年在東盟地區(qū)論壇上,中國提出了“新安全觀”,后來又在實踐中發(fā)展和完善。中國向東盟論壇提交中方新安全觀立場文件(附全文)[EB/OL].(2002-08-01)[2022-05-25].http://news.sohu.com/13/78/news202417813.shtml.(67)習近平: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N].人民日報,2014-04-16(1).因此,中國應對策略可以描述為國家自衛(wèi)型、合作型、透明型。這些特點,可以與一系列中國的歷史文化、社會現實、國家戰(zhàn)略、國際語境聯系起來:天下觀/整體觀、全球化認同、和諧原則、禮教傳統(tǒng)、愛好和平傳統(tǒng)、安全保障傳統(tǒng)(“居安思?!薄坝袀錈o患”“知彼知己,百戰(zhàn)不殆”)。毋庸置疑,這一切也是為回應西方炮制的“中國威脅”論。(68)早在1998年,中國第一部國防白皮書《中國的國防》中就闡述了實現安全的方法:“通過對話增進信任,通過合作謀求安全,相互尊重主權,和平解決爭端,謀求共同發(fā)展?!?019年,《新時代的中國國防》白皮書進一步豐富了該立場:“中國軍隊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xù)的安全觀,秉持正確義利觀,積極參與全球安全治理體系改革,深化雙邊和多邊安全合作,促進不同安全機制間協調包容、互補合作,營造平等互信、公平正義、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p>

        七、綜 合 比 較

        國家安全觀話語的三要素相互聯系,中、美、俄三大國的國家安全觀話語體系之間也形成異同關系和互動關系。因此,在上述分列分析基礎上,我們必須綜合各國安全觀話語在理念構建和國際交互上的特性,并對此進行比較以凸顯三者之間在理念上的異同關系和權勢上的對應關系。

        美國秉持“美國+盟友優(yōu)先”霸道型國家安全觀。(1) 美國以本國為出發(fā)點和標準定義世界安全局勢。(2) 美國將本國和盟友伙伴一齊劃為“國家安全”載體,外加特定的全球層面,即經濟體系和價值體系。(3) 美國以本國的社會制度為標準分割國際社會,強調以實力對付異己(非)國家行為體。這里需特別指出的是,美國關心的是維護和提升自身及盟友的安全;它只宣揚自己在維護世界安全中的作用,避而不談其他國家的貢獻。從中可以看出其邏輯:只有美國優(yōu)先,才能讓美國再次強大;只有強大的美國,才能領導世界;(69)奧巴馬政府偏重相反的邏輯:掌握世界領導權,才能使美國強大。當然,兩者其實也相輔相成。只有美國強大,才對盟國伙伴有利。這種邏輯,既為滿足國內政治經濟需求,也為獲得盟國和友邦的支持。

        俄羅斯秉持“國防為綱、全球為界”剛健型國家安全觀。首先,俄羅斯悉數內部各領域面臨的威脅和風險;但不同于美國,從全球、國際和地區(qū)的角度審視威脅與挑戰(zhàn),并警告世界存在不穩(wěn)定因素、不平衡狀況。(70)參見2015年《俄羅斯聯邦國家安全戰(zhàn)略》第二章第十三條。其次,將國家安全利益限定在俄羅斯聯邦之內(國家、社會和個人),也不同于美國。再者,俄羅斯的國家安全保障手段全面、綜合,包括十個方面,其中國防最受重視(既是長期國家利益,也是國家戰(zhàn)略優(yōu)先方向——既是目的也是手段)。(71)參見2015年《俄羅斯聯邦國家安全戰(zhàn)略》第三章第三十、三十一條。這里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與中國相同,俄羅斯宣稱秉持平等互利包容合作,維護國際法和聯合國權威的立場,并且呼吁國際社會共同采取這樣的立場。(72)參見2015年《俄羅斯聯邦國家安全戰(zhàn)略》第二章第十五條、第四章第八十七、一百、一百零一條。

        新時代中國秉持“總體合作可持續(xù)”包容型國家安全觀。第一,在世界局勢問題上,中國從全球角度、人類期望出發(fā),烘托趨向和平謀求發(fā)展的景象,但也一分為二地指出對于本土和全球的威脅與挑戰(zhàn)。第二,在安全載體問題上,中國明確表現為自我國家型的,但也提示各國的安全是相連的。第三,在安全威脅和挑戰(zhàn)應對問題上,中國一方面主張總體措施,另一方面通過立場宣示呼吁世界各國平等合作。特別需要指出的是,中國向世界明確、系統(tǒng)地提出安全立場,既表達了與世界各國共護和平與安全的強烈意愿,又明確承諾了一系列在安全領域永遠不會做的事。

        比較三國不同的話語體系,可以得出以下結論。(1) 這三個世界大國對于國家安全都具類似的根本需求和強烈意志,而且對世界安全都具有重要的關切。(2) 在國家安全風險研判上,美國只關乎自身,并以此為視角,將世界表現得極為危險;而中國和俄羅斯相似,不僅注意自身,而且關懷世界;只是中國將國際局勢描寫得最為平和。(3) 在安全載體界定上,美國以其聯盟為界限,分裂世界,并有向世界擴張的趨勢;而中國和俄羅斯均以本國為安全載體,同時堅持包容性安全;只是俄羅斯還包括了自身特定的國際安全地位。(4) 在安全保障措施上,美國最為含混(捍衛(wèi)國土與國民,促進經濟繁榮,以實力保和平,擴大美國影響),并且以美國為中心,壓制異己;俄羅斯最為詳盡(設立九個“國家戰(zhàn)略優(yōu)先方向”);中國最為明晰,一方面宣示安全行為的性質(防御性國防政策)和界限(防御、自衛(wèi)、后發(fā)制人軍事戰(zhàn)略),另一方面表明保障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安全的觀念、立場、期望。(5) 在國家安全問題的交互行為上,中國和俄羅斯皆通過平等、包容、合作原則的宣示,構筑了與世界其他國家一種團結友好的關系。而美國不同,通過抬高自己,分裂世界,以實力壓制異己國際行為體,因而建立了一種強權排他性國際關系。

        八、中國國家安全對外話語體系發(fā)展戰(zhàn)略

        國家安全觀是國家安全戰(zhàn)略理論和實踐的基礎和指針。由于國家安全觀會影響國際安全溝通與交往,所以還有形塑國際關系的作用和意義。本文從文化話語研究視角出發(fā),提出國家安全觀不是抽象的概念或認知,而是話語實踐的有機組成部分,受歷史文化社會政治等因素的牽引,具有影響本土、形塑世界的效應。因此在方法上必須采取整體辯證、跨文化、跨學科的進路,以透徹把握國家安全觀的本質特性和功能。

        一方面,中國將繼續(xù)并長期承受“中國威脅”論的挑戰(zhàn)和阻撓。另一方面,中、美、俄是百年變局中左右國際安全格局和秩序的世界大國。因此,正確深入認識這三國國家安全觀具有極其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看到,中、美、俄國家安全觀有共性,更有差別,而且形成一定的權勢關系。下面我們將根據上述中、美、俄國家安全觀的研判,就中國如何建設發(fā)展好國家安全話語體系,有效參與國際安全治理,提出相應的觀察和建議。

        (一) 學習相關國家安全政策話語,以提升我國國家安全和世界安全認知。本文對國家安全觀話語研究顯示,各國均可能提供豐富且有益的國家/國際安全信息。比如俄羅斯2015年便提示瘟疫在擴散,并已造成未知病毒。

        (二) 對主要國家的國家安全觀展開調查和比較,為建設完善的國家安全觀、國家安全戰(zhàn)略理論提供參考。關于國家安全觀,美國和俄羅斯提出了不同的范疇、概念、原則,也進行了不同的實踐;對更多相關國家的研究,可以為我國國家安全理論發(fā)展增添更豐富的資源。

        (三) 研習主要大國的國家安全觀傳播經驗與教訓,以增進我國安全傳播理論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提高我國安全傳播能力。我國的國家安全話語全球傳播工作起步相對較晚。有經驗的國家已經展現較為明確且不同的話語體系,可以為我國話語體系建設及其實踐提供參考和借鑒。俄羅斯與美國的方式和進路迥異,前者在信息上較全面系統(tǒng),在情態(tài)上包容平和且原則性強,后者強硬排外且透明度差。

        (四) 中、俄之間在原則和道義上有重要的相似之處,因而有巨大的合作潛力,應利用和發(fā)揮這些潛力,為兩國,更為世界(未來)的安全貢獻力量。與美國不同,中、俄兩國都具有全球的視野、關乎人類的命運、愿與各國發(fā)展平等合作的關系;都表達遵守國際規(guī)則、支持聯合國的立場。強權政治、新冷戰(zhàn)、不平等、不穩(wěn)定的國際秩序下,中、俄兩個世界大國有能力,更有責任,去積極抵御霸權擴張,倡導文化多元和諧,推動和平發(fā)展事業(yè)。

        (五) 積極推動國家和國際安全觀對話與批評,以增進理解,擴大共識,爭取共贏。我們的分析顯示,中、美、俄有重要的差異,也有根本的共性,比如都有保障自己國家安全的利益訴求。然而,無知、偏見、曲解、分歧、甚至誹謗,已成為大國關系和世界安全的嚴峻挑戰(zhàn)?!皣野踩辈粌H是一種狀態(tài)和能力,而且可以說也是國家的自然需求;國家安全與地區(qū)/國際/世界安全不可分割;“全球經濟體系”“普世價值”“國際規(guī)則”不應也不可能通過恫嚇武力決定。這樣的問題必須也只有通過交流對話與批評改革來解決。

        附表 中、美、俄國家安全文件一覽

        續(xù) 表中 國美 國俄 羅 斯國務院新聞辦: 國防白皮書非定期文件總統(tǒng): 國家安全戰(zhàn)略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 國家軍事戰(zhàn)略總統(tǒng)令 總統(tǒng): 國情咨文2004年《2004年中國的國防》2005年《努力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2006年《2006年中國的國防》2006年《美國國家安全戰(zhàn)略》2004年《美國國家軍事戰(zhàn)略》2000—2007年國情咨文2009年《2008年中國的國防》2011年《2010年中國的國防》2011年《中國的和平發(fā)展》2010年《國家安全戰(zhàn)略》2011年《美國國家軍事戰(zhàn)略》2008—2011年國情咨文2009年《2020年前俄羅斯聯邦國家安全戰(zhàn)略》2013年《中國武裝力量的多樣化運用》2014年4月15日,總體國家安全觀2012年國情咨文2013年國情咨文2014年國情咨文2015年《中國的軍事戰(zhàn)略》201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2015年《國家安全戰(zhàn)略》2015年《美國國家軍事戰(zhàn)略》2015年《俄羅斯聯邦國家安全戰(zhàn)略》2015年國情咨文2016年《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戰(zhàn)略》 2016年《信息安全學說》2016年《俄羅斯聯邦2030年前國家文化政策戰(zhàn)略》2016年國情咨文

        續(xù) 表中 國美 國俄 羅 斯國務院新聞辦: 國防白皮書非定期文件總統(tǒng): 國家安全戰(zhàn)略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 國家軍事戰(zhàn)略總統(tǒng)令 總統(tǒng): 國情咨文2017年《美國國家安全戰(zhàn)略》2018年《關于批準2025年前及遠期保障俄羅斯聯邦核與輻射安全的國家政策原則》2018年國情咨文2019年《新時代的中國國防》2021年《國家安全戰(zhàn)略中期指導方針》2019年國情咨文2020年國情咨文2021年國情咨文

        猜你喜歡
        安全觀國家
        國家公祭日
        王毅:秉持踐行正確的民主觀、發(fā)展觀、安全觀、秩序觀
        重慶與世界(2022年6期)2022-06-22 10:26:48
        王毅:秉持踐行正確的民主觀、發(fā)展觀、安全觀、秩序觀
        重慶與世界(2022年6期)2022-06-22 10:26:48
        推動國家總體安全觀入腦入心
        甘肅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38
        國家
        學生天地(2020年22期)2020-06-09 03:07:52
        全面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若干思考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00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深刻理解習近平新時代糧食安全觀
        能過兩次新年的國家
        把國家“租”出去
        華人時刊(2017年23期)2017-04-18 11:56:38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蜜桃|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视频| 亚洲色图第一页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综合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gogo大胆啪啪艺术| 精品无码中文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 我和丰满老女人性销魂| 六月婷婷亚洲性色av蜜桃|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a片软| 久久久精品波多野结衣| 国产成人精品aaaa视频一区| av中文字幕在线直播| 午夜不卡无码中文字幕影院| 日日鲁鲁鲁夜夜爽爽狠狠视频97| 911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中文字幕人妻一区二区二区| 美国少妇性xxxx另类|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试看|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a|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 精品无人码麻豆乱码1区2区| 国产露脸精品产三级国产av| 亚洲欧美成人久久综合中文网| 美腿丝袜日韩在线观看| 真实人与人性恔配视频| 偷窥村妇洗澡毛毛多| 亚洲国产日韩综一区二区在性色 | 日韩激情网| 日韩精品久久午夜夜伦鲁鲁|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久操视频新免费伊人| 激情视频在线观看国产中文| 97cp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a级国产乱理伦片在线播放| 免费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美女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亚洲香蕉成人av网站在线观看|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成人午夜视频在线观看高清| 亚洲tv精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