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新房、搬新家,本來是讓人開心的事情。但一些關于“甲醛”的傳言,讓不少人的快樂打了折扣,還增加了幾分擔心:“新房里的甲醛很容易致癌”“甲醛釋放長達15年”甲醛真的應該讓人瑟瑟發(fā)抖嗎?一起來看看甲醛的10個真相。
很多人只知道國際癌癥研究機構把甲醛列為致癌物質,但有一句非常重要的前提條件被忽略了:職業(yè)性的甲醛接觸(在石油工業(yè)、制鞋廠、化工廠等工作的人,需要長時間接觸高濃度甲醛),與多種腫瘤的發(fā)生有關。也就是說,長時間接觸高濃度的甲醛才會表現出顯著的致癌效果。
美國研究人員證實,高濃度甲醛會誘發(fā)大鼠的鱗狀細胞癌,較低劑量下不會增加癌癥發(fā)生幾率。流行病學研究報告也顯示,在接觸甲醛平均水平1.34mg/m2以下和峰值水平5.36mg/m2以下的人群中,鼻咽癌發(fā)病率沒有增加。我國普通居民平時所能接觸到的甲醛濃度范圍比這個更低。
不過日常生活中,接觸的甲醛濃度還是越低越安全。甲醛暴露更常見的問題,是可能會引起眼睛和上呼吸道的刺激癥狀,一些甲醛敏感人群,如哮喘患者、孕婦、兒童等要格外注意。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結果,世界衛(wèi)生組織認為低于0.1mg/m2的甲醛濃度對人體來說是相對安全的。隨著甲醛濃度的升高,對人體和動物的影響范圍傷害性都在增加。
人類和動物研究表明,甲醛在一定的暴露水平下,可能會刺激上呼吸道和眼睛、皮膚、胃腸道。美國有毒物質和疾病登記署總結了一定濃度的甲醛范圍吸入后對人類和實驗動物的健康影響。
甲醛雖然有刺激性,但有報告顯示,甲醛的氣味閾值,也就是人們能夠聞到的最小濃度是0.05~0.5mg/m2。
簡單來說就是:家里可能甲醛濃度已經超標了,我們卻聞不到。還有一種情況是,聞到的刺激性氣味也不一定是甲醛,可能是別的氣體。
聽說甲醛的揮發(fā)周期長達3~15年,很多搬新家的人感到惶恐。但實際上,家居中的甲醛揮發(fā)速率是逐漸降低的,并不是持續(xù)15年一直往外大量釋放甲醛。甲醛濃度在裝修后的第5個月左右達到峰值,然后逐漸下降,6個月后達到對人體相對安全的較低濃度,并且穩(wěn)定釋放狀態(tài)(6個月后基本上都低于0.1mg/m2)。正常情況下,2~3年后新裝修的室內甲醛含量就可以降到了與老房子相同的水平。
家具幾乎都包括板材、粘合劑等組成部分,這些都可能釋放甲醛,一些木材本身也會含甲醛,想找到完全無甲醛的家具幾乎是不可能的。挑選家具時,盡量選擇符合國家標準的正規(guī)品牌的家具。
甲醛和空氣幾乎等重,能很巧妙地藏在空氣中,同樣地,開窗通風換氣也可以有效地把它趕出去。有學者對短時開窗通風前后室內污染濃度進行檢測,結果表明房間在開窗通風1個小時后,甲醛濃度明顯下降。
而且通風除了能減少甲醛外,還可以降低苯、二甲苯等其他揮發(fā)性的室內裝修污染物濃度,簡直是一舉多得。需要注意的是,通風還要考慮室外空氣質量,在室外空氣較為清潔、污染較輕時,才適合向室內進行通風改善室內空氣狀況。
活性炭確實可以通過物理吸附作用去除甲醛,但是由于活性炭里的吸附劑對甲醛的吸附容量有限,捕捉氣體分子的能力并沒有很多人想象中那么強。如果遇到夏季高溫天氣,或活性炭吸附達到飽和后卻沒有及時更換,反而可能導致吸附于活性炭孔道上的甲醛分子脫附,再次進入到室內,造成二次污染。
在家里放置一些柚子皮的時候,感到房間異味不明顯了,有些人就認為柚子皮有去除甲醛的作用。但其實是柚子皮自帶的香味,覆蓋了房間的異味,而并不是吸收掉了甲醛。同理,洋蔥、茶葉、大蒜、菠蘿皮都沒有除甲醛的功能。除了給房間增加奇怪味道之外,真的沒有任何作用。
幾乎每個住新房的人都會買幾盆綠植放在新家吸甲醛,但效果其實很有限。理論上,甲醛可以通過植物葉片的吸收,從空氣中轉移到根際,然后轉移到根區(qū),在那里,它可以被土壤中的微生物迅速降解,然而事實可沒這么理想。
每株綠植吸收甲醛能力有限,對于室內這么大的空間,小小幾盆綠植的吸收效果可以忽略不計,而且溫度、營養(yǎng)、光照、甲醛濃度等還可能會進一步影響它的吸收能力。想要用植物吸附家里甲醛,可能需要在家里種一片森林才能有效果。
(凝荷薦自《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