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快兩歲了,他每天騎著小單車,在小區(qū)的路上狂奔,我很羨慕。
騎單車與開車不同,對周遭的感受要真切得多,撲面而來的景色,自由自在的風,對我而言,是一種久未重溫的感受。
在我學騎車的時候,單車還沒那么易得。十幾個小伙伴共享一輛被人閑置的“老牛牌”單車,每個人從路這頭騎到那頭,然后再換下一個人,一上午也就輪上兩三趟,跟現(xiàn)在學駕照如出一轍,只是學單車更快樂。
其實我們根本不知道要怎么騎,就是想盡辦法上車,然后挪出去,再挪回來。更難的是,當時以我的身高,腳根本點不著地,得借助路邊的石墩子才能上車。單車騎出去,因為有些老舊,龍頭不太聽使喚,奮力踩了幾圈就失控了。這個時候,要在兩秒鐘之內做出判斷:到底扔掉把手往哪邊跳。
當然有來不及跳的時候,所以身上總有淤青。有一次摔傷了大腿,我不敢聲張,偷偷躲在房里擦紅花油。
那是我第一次學騎單車,吃了很多苦,卻沒有成功。
轉年入夏,暑假的一天上午,陽光透亮,屋外的梧桐葉沙沙作響,知了偶爾發(fā)出幾句叫聲。我坐在窗前的書桌旁看書。并非總是如此認真,只是每個學期總有那么幾天,解題上癮、思路清晰、熱愛學習,感覺自己能拿第一名。我很享受那幾天的狀態(tài),因為稍縱即逝。
即便短短幾天,也常常事與愿違。那天我剛看了半個小時書,幾個小伙伴從我家后門溜了進來,邀我去騎單車,我嚴辭拒絕,因為還有十幾頁書沒讀完。
他們嘻嘻一笑,直接動手,魯莽地合上書,把我從后門抬了出去。還有王法嗎?我掙扎了幾下之后發(fā)現(xiàn),被人抬著還挺省力,甚至有點舒服,嘴上還在拒絕,眼睛已經開始觀賞沿路垂下的葉子,葉子邊緣透下的光,涼風緩緩,藍天下,白云各自流淌。
這就是反動派的腐化手段嗎?在那一刻,我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革命者,更加敬佩了。
那輛單車是小伙伴從廢品站花10塊錢淘來的,輪胎有些變形了,所以被磚頭調校過;鏈子不太穩(wěn)當,需要用樹枝挑上去;座板往后翹,只得用電話線綁定;龍頭不緊實,不時得用鉗子夾一下;剎車效果有限,需要用腳點地增加摩擦力。
這輛全身上下都是“手動擋”的單車,對我來說有一個好處,那就是高度正合適。
經過幾小時摸索,我學會了騎車,而且越來越快。我感覺風吹過衣襟,吹過臉龐,吹過沿路的樹枝,咔嚓!鏈子掉了。我雙腳點地停車,撿起路邊的樹枝,把鏈子挑上去,繼續(xù)騎。
我很懷念那個夏天,懷念所有單車上的風,以及無憂無慮的年紀。
19歲那年,我和幾個兄弟租了單車,準備去公園玩,同行的還有幾個女生。大家準備出發(fā),才發(fā)現(xiàn)有個女生不會騎,這時只有我的單車后座空著,我就載著她一路去公園,彼此不太說話,也沒交換聯(lián)系方式。那天,她穿著一件紅色開衫,我穿一件藏青色毛衣。
后來,那個女孩成了我女朋友,再后來我們結了婚。
兒子快兩歲了,他每天騎著小單車,在小區(qū)的路上狂奔,我很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