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年前,孔子的得意門生宓子賤被任命為魯國單父宰。赴任之前,他特地拜訪了隱居的名士陽晝,向其請教理政良策。
陽晝說:“你的誠心讓我感動,我雖無從政經(jīng)歷,但釣魚還是有些經(jīng)驗的,不妨說給你聽聽?!苯又v起了釣魚的經(jīng)歷。他說:“我經(jīng)常在河里釣魚,每次給魚鉤安好魚餌將其甩到河水里后,最先咬鉤的是一種叫陽橋的魚。這種魚肉薄且柴,味道不佳。而同一條河里的另一種魚就不同了,它在水里游來游去,好像要咬鉤,但似乎又不在意魚餌。這種魚叫魴魚,個大肉厚,味道鮮美,深愛人們的喜愛?!?/p>
陽晝講到這里停住了,宓子賤若有所思,便趕往單父赴任去了。
來到單父,宓子賤不待見那些阿諛逢迎他的人,而對那些不顯山露水的人,他卻主動接近他們,虛心向他們請教,并委以重任。
有人不理解,就問宓子賤:“巴結(jié)您的人您避而遠之,不巴結(jié)您的人卻得到您的重用,這是何故?”宓子賤說:“巴結(jié)人的人大多沒什么真本事,他們就是陽晝所說的‘陽橋魚’;而那些不巴結(jié)人的人,往往有才干,能干事,是有真才實學(xué)的人才,他們就是陽晝所說的‘魴魚’?!?/p>
識人有時候并不難,能從兩種魚身上得到啟發(fā)就夠了,難就難在你究竟喜歡什么樣的魚。
適用話題:虛心、識人、真才實學(xué)、親賢遠佞
(葉郁藍薦自《故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