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把寶玉拉出學堂,送進大觀園,高鶚又將寶玉從大觀園拽到學堂,最后還讓他中了舉。
我還記得,小時候讀的第一本《紅樓夢》,是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一百二十回本,封面是絳紅色的,寫著作者是曹雪芹、高鶚。多年以后才知道,原來后四十回并非曹公所著,而是高鶚續(xù)作。因為史料匱乏,后四十回到底是否續(xù)書,以及續(xù)作者是否是高鶚,都是眾說紛紜,成了難解的謎案。這種考證事體,一言難盡,不如先拋到一邊,回到文本本身,只看作品,因為文字會吐露很多秘密。
作家張愛玲是資深紅迷。她說,自己讀到第八十一回“占旺相四美釣游魚”的時候,便覺“天日無光,百般無味”,仿佛進入了“另一個世界”。待知道這是高鶚續(xù)書之后,她忍無可忍:“《紅樓夢》未完還不要緊,壞在狗尾續(xù)貂成了附骨之疽?!睉嵟橐缬谘员怼?/p>
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閱讀落差,比比皆是。續(xù)書里的人物,個個失去了光彩,性格大變,言語乏味,舉止無措,趣味盡失。
比如寶玉,在續(xù)書里居然給巧姐講《列女傳》,大談列女的節(jié)與烈,還認認真真地跟賈代儒交流“忠孝節(jié)義”之心得,討論做八股文的技巧。跟姐妹們說話聊天,不是胡說八道,就是呆頭呆腦,還動不動就放聲大哭……對生命、情感、靈魂了無興趣,也沒了感悟力和同情心。這還是寶玉嗎?明明被抽去了脊梁骨,連“翩翩濁世佳公子”都稱不上。而那個贊許黛玉“從不說混賬話”,批評“文死諫武死戰(zhàn)”是沽名釣譽,對所有美好的生命,都情深義重的寶玉,永遠定格在了第八十回。
紅學家俞平伯先生說:“高氏的失敗,不在于‘才力不及’,也不在于‘不細心謹慎’,實在因兩人性格嗜好的差異?!保ā都t樓夢辨》)曹雪芹把寶玉拉出學堂,送進大觀園,高鶚又將寶玉從大觀園拽到學堂,最后還讓他中了舉。之所以出現如此悖謬的情況,是因為曹雪芹與高鶚二人的環(huán)境、心境、思想、情感及文學功力手段,相去甚遠也。
后四十回,不僅讓寶玉從空靈高貴的精神國度,直接跌入了世俗,連大觀園的女兒們,也紛紛失去了個性和靈氣,從“珍珠”變成了“魚眼睛”。
黛玉開始大談“況且你要取功名,這個也清貴些”,寶玉聽著很不入耳。她不再是那個聰明剔透的絳珠仙子。讀著讓人氣悶,有摔書的沖動。
且看“宴海棠賈母賞花妖”一回,枯死的海棠又開了花,眾人皆內心狐疑,唯有黛玉喜氣洋洋地說:“當初田家有荊樹一棵,三個弟兄因分了家,那荊樹便枯了。后來弟兄們仍舊在一處,那荊樹也就榮了??芍菽疽搽S人的。如今二哥哥認真念書,舅舅喜歡,那棵樹也就發(fā)了?!摈煊衲苷f出這樣的話,真是白日見鬼。
前八十回的黛玉有如藐姑射仙人,飄逸超卓,有如洛神,凌波微步,全是意態(tài),全是氣韻。曹公本來特別愛描寫人物的衣飾,寫寶玉,寫鳳姐,寫寶釵,不厭其煩地鋪陳他們的頭飾、衣袖和花色。但對黛玉的穿著,曹雪芹卻惜墨如金,只有“琉璃世界白雪紅梅”那一回,寫“黛玉換上掐金挖云紅香羊皮小靴,罩了一件大紅羽紗面白狐貍里的鶴氅,束一條青金閃綠雙環(huán)四合如意絳,頭上罩了雪帽”,雖有“金”“紅”雜于其中,但無一絲一毫的俗氣,只覺明艷動人。
但在續(xù)書里,黛玉成了這樣的:“略換了幾件新鮮衣服,打扮得宛如嫦娥下界,含羞帶笑的出來見了眾人”,“身上穿著月白繡花小毛皮襖,加上銀鼠坎肩;頭上挽著隨常云髻,簪上一支赤金匾簪,別無花朵;腰下系著楊妃色繡花錦裙。真比如:亭亭玉樹臨風立,冉冉香蓮帶露開”。
讀到“略換了幾件新鮮衣服”,一股寒酸之氣撲面而來。戴金飾、穿楊妃色錦裙的黛玉,這畫面太美,我不忍看。前八十回,曹公在細節(jié)上,比如衣飾、住處絕不馬虎。戴著赤金盤螭瓔珞圈,“彩繡輝煌,恍若神妃仙子”,一定是鳳姐;穿著“蜜合色棉襖,玫瑰紫二色金銀鼠比肩褂,蔥黃綾棉裙,一色半新不舊,看去不覺奢華”,自然是寶釵。蔥黃、蜜合色和楊妃色,這色系屬于寶釵。
在后四十回里,賈家這個“鐘鳴鼎食、詩禮簪纓”的世族大家,再也沒有了以前的講究和氣度。別的不說,單單飲食,也會鬧出意想不到的低級笑話來。
第四十回里大名鼎鼎的“茄鲞”,讓劉姥姥大為驚嘆:這是茄子?別騙我了!待聽到王熙鳳說這茄鲞的做法:把茄子皮兒削了,茄肉切成丁,用雞油炸了,再用雞脯肉并香菌、新筍、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都切成丁,用雞湯煨干,將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放在瓷罐子里封嚴,要吃的時候,拿出來,用炒的雞瓜一拌就是。
劉姥姥聽完,便搖頭吐舌道:我的佛祖!這茄子要用十幾只雞去配它,難怪是這個味道!
貴族飲食之精,并不在于食材有多珍貴,而是在于制作過程的復雜與精妙。
第八十七回黛玉病體欠安,紫鵑讓廚房精心準備了飯菜,先是一碗“火肉白菜湯”,還在湯里加了“一點兒蝦米,配了點青筍紫菜”。事實上,但凡有點美食常識的,都知道青筍、紫菜和白菜配起來并不美味。紫鵑可能覺得一碗湯太簡單素凈了,還“熬了一點江米粥”。黛玉擔心廚房弄得不干凈,紫鵑安慰姑娘說沒事,是我親眼看著她們做的,又提議:“還有咱們南來的五香大頭菜,拌些麻油、醋可好么?”饒是這樣,黛玉還說:“只不必太累贅了?!?/p>
火肉白菜湯、江米粥、五香大頭菜……榮國府的飲食是如此親民接地氣!可是,咱再接地氣也得尊重飲食的常識?。赫l的晚飯會是一碗湯再加一碗粥呢。
好懷念前八十回里的美食!只說湯,就有“酸筍雞皮湯”“荷葉蓮蓬湯”“蝦丸雞皮湯”“碧粳粥”“鴨子肉粥”……再看一個丫頭的午飯,是廚房柳嫂子給怡紅院的芳官送來的“一碗蝦丸雞皮湯,一碗酒釀清蒸鴨子,一碟腌的胭脂鵝脯,還有一碟四個奶油松瓤卷酥,并一大碗熱騰騰碧熒熒蒸的綠畦香稻粳米飯”,芳官見了卻說:“油膩膩的,誰吃這些東西!”
這就是差距。
有人說:“既然高鶚續(xù)寫得這么差,為什么還一直流傳至今?”
答案很簡單,因為完整更好。尤其是國人,不僅喜歡大團圓結局,而且接受不了殘缺。所以續(xù)者紛紛鉚足了勁,要全璧之美,《后紅樓夢》《紅樓復夢》《紅樓后夢》《紅樓補夢》……據說有一百多部。
這些續(xù)書的結局,幾乎都是皆大歡喜。寶玉沒出家,黛玉、鴛鴦們根本都不必死。就連在前八十回里已經死去的金釧和晴雯,續(xù)書作者也有辦法讓她們復活,讓寶玉都娶了,盡享齊人之福,簡直成了土皇帝。賈家自然也不會敗落,不僅家道中興,有的續(xù)作還讓賈家再攀財富和名望的高峰。在一本續(xù)書里,黛玉繼承了巨額遺產,國家危難之際,她全部捐出,被朝廷嘉獎,搖身成了誥命夫人,寶玉也跟著沾了光。
這么一比,高鶚的續(xù)書還算不錯的呢。
(摘自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醉里挑燈看紅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