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6年出版的《女人是一種態(tài)度》里,我表達過一個觀點:幸福是一種能力。
那次我下了3個句式相同的判斷:女人是一種態(tài)度,幸福是一種能力,優(yōu)雅是一種選擇。幾個彼此并不關聯(lián)的詞組對應組合在一起,不一定嚴謹,但產(chǎn)生了非一般的表達效力,“幸福是一種能力”逐漸成為廣泛的共識。
幸福沒有任何標準,只是一種感受,一種心流。換句話說,任何人在任何環(huán)境狀態(tài)下都可能獲得幸福感。渴望什么便得到了什么,人很容易在此基礎上產(chǎn)生幸福感。那么,幸福就是得到嗎?
幸福當然是得到,但得到什么才是真正恒久的幸福呢?
2021年10月,《魯豫有約一日行》跟拍我和先生12年后重返云南梅里,當時攝制組抓拍到一個鏡頭:先生將采到的野花隨手插在我的頭發(fā)上,而我,開心地笑了。那個鏡頭后來被很多網(wǎng)友拿出來玩兒,做成慢鏡頭,配上地老天荒的情歌,一副人間美好的樣子。有人因此猜測我家先生一定十分寵溺我,而我也很享受這份寵溺。事實是,我家先生確實寵我,他希望我每天都覺得幸福。
這就是所謂得到,得到你最需要的,因而感到幸福。
至于婚姻中人們最想得到什么,最理想和浪漫的回答是“愛”,但現(xiàn)實的回答也許多樣,因為很多人認為找到真心相愛且長久相愛的伴侶幾乎是奢望,便覺得找伴侶像開公司找合作者一樣,找到能夠合作的人,彼此合作互補,共享合作成果,結果至少還算不錯。而婚姻,至少其中一部分屬性,確實也是兩個不同經(jīng)濟個體走向聯(lián)合的一種方式。因此也有人故意用經(jīng)濟學術語,把通過婚姻形式組成的家庭稱作“最小的合伙制股份公司”。
于是,在這樣的合作中,人們會看重合作條件,條件合適就注冊,如果在此基礎上還有相互的愛慕,哪怕并不那么深刻,也是好的,甚至是幸運的。這種“公司化”的合作婚姻在當事人的意識里也許并不那么明確,也許當事人一開始并沒想找人合伙“開公司”,但最后卻接受了“開公司”的結果,qx3yiGf2lw4xOxg1sp8QHg==這就是多番考量比較后的選擇。
這種婚姻也許彼此都給了對方最想要的條件,比如財富,比如青春、美貌,比如大致可以接受的好感。這種最初的得到完全可以維系婚姻,而能夠維系多久,則要看彼此的運氣。
因為我知道,真正幸福的婚姻一定是源于兩情相悅,而且是情深似海。
對于不同的人,婚姻生活在其一生所占的比重很不相同。有個大企業(yè)家勸告苦苦掙扎于婚姻中的人們——如果看著煩就少看幾眼,你們就是合作,你需要她給你洗衣服做飯,她需要你掙錢養(yǎng)家,各自完成各自的任務,不打不鬧就挺好。對企業(yè)家而言,他生活的重心是經(jīng)營企業(yè),企業(yè)占據(jù)他最主要的精力和時間,回家有人洗衣做飯,當然就已經(jīng)很好。但對于把婚姻看成生活中最重要部分的人而言,這樣的合作關系顯然不夠,這種缺乏深度情感交流與連接的關系,會讓當事人陷入情感饑渴,得不到婚姻中最想得到的情感回應,會讓生活里的一切沒有意義。相對于男性,大部分女性更看重家庭婚姻,把婚姻放在一生最重要的位置;當愛情失意,婚姻失敗,女性似乎更難走出情感挫敗的陰影,仿佛生活瞬間沒了意義(這里暫不討論精神及經(jīng)濟極其獨立的女性)。
由于男性更看重在社會上的競爭力及影響力,愛情婚姻在他們生活中的權重比女性要低。當然,我這里說的是男女對這一問題的普遍性認知,不是男性不看重戀愛婚姻,而是女性普遍更看重戀愛婚姻。這似乎由不同性別的天然屬性決定。當然也有女性主義或女權主義者,法國哲學家西蒙·波伏娃等就提出過相反的觀點。她們認為女性不是生就的,而是“建構的”,也就是說,諸如柔弱、愛美、看重家庭等所謂女性屬性,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漫長的社會演變過程中,由男性主導的社會強加給女性,又逐漸被女性不自覺地接受,而最終“建構”出來的。但對現(xiàn)實中的大部分女性而言,除了極個別意志力強大的個體,很難基于這樣的認識,先去解構社會對女性的建構,再建構一套自己獨有的性別觀念,然后在此基礎上開始自己的生活。因此,我的討論只在現(xiàn)實層面展開。
在我看來,缺乏深度情感交流與連接的婚姻遲早會出問題,除非男女當事人都看破一切,覺得怎樣的改變都不過如此。我在生活中看到多例類似關系的破產(chǎn)、解體。而女方的新生活,最終也都是以重新尋求愛情為開始。
沒有人敢輕易對大齡青年不婚的原因作出判斷,除非有社會學意義上的調(diào)查。我只能簡單推斷,孩子們確實沒有碰到真愛,合伙“開公司”又不甘心,不如就此單著,至少省心。也許在他們看來,相愛跟婚姻本就是兩碼事,或者婚姻是一件比相愛更復雜也更困難的事。因此,可以肆無忌憚地相愛,卻不能毫無顧忌地結婚。于是,進入婚姻越來越難。
也許因為我擁有愛情,我自然推崇婚姻必須以真心相愛為基礎,一段彼此真正在意,雙方都把婚姻生活看得同等重要的關系,才可能經(jīng)得起歲月的打磨,并在打磨中保持經(jīng)營的耐心,讓婚姻始終處在被情感滋潤的良好狀態(tài)中。
并非所有的得到都能帶來幸福,而婚姻中唯一能產(chǎn)生幸福感的得到,就是彼此的真心相愛,再沒有其他。
所以,好的婚姻永遠是兩情相悅,永遠不要低估了相愛在婚姻中的前提作用。
(摘自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活成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