郇佳慧,閔瑞雪
(華南農業(yè)大學,廣東 廣州 510000)
扎染工藝在藝術行業(yè)中擁有自己獨特的優(yōu)勢,而將其充分應用于紡織品設計生產中,可以改善紡織品的審美效果,豐富作品的文化精神底蘊。國內紡織行業(yè)對扎染工藝的應用較為廣泛,同時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扎染工藝方法和流程也在不斷創(chuàng)新,進而加強了傳統(tǒng)扎染工藝在圖案、色彩、技術方面的創(chuàng)新。
扎染在古代被稱作扎纈、絞纈,也是古時常用的防染印花紡織品。扎染作為中國傳統(tǒng)手工藝,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且被沿用至今,伴隨著創(chuàng)新改進,成為當下使用較為廣泛的一種工藝手段和染色技巧,應用得當可以使織物展現出良好的視覺藝術效果。
扎染工藝可以分為扎結和染色兩個部分,主要是利用線、繩等工具對織物進行縫、扎、夾等處理,通過組合對織物進行染色處理[1]。經過工藝處理,將印染的織物打絞成結,再進行印染處理,將打絞成結的線拆除,織物上會形成獨特的印染花色。從古至今,扎染工藝已經積攢了上百種染色變換方式,每種方法都會呈現出不同的效果,而這些效果也是單純使用機械印染無法達到的。
扎染歷史發(fā)展悠久,最早明確記錄的是源于秦漢時代,興盛于唐朝,然后歷經宋代、明代、清代,發(fā)展至今,已經逐漸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染色體系和技術手段。當前,扎染工藝已經在市場上形成了較大的行業(yè)規(guī)模,尤其在我國一些少數民族中,扎染工藝更為先進。改革開放之后,國內紡織業(yè)在迅速發(fā)展的同時,扎染企業(yè)的數量也在快速增加,各類扎染產品因其特色也被國內外市場一致認同。扎染之所以獨特,是因為其工藝方法較為特殊且對技術要求較高,在印染過程中,需要采集很多天然植物作為染料。也因為扎染出的紡織品大多具有色澤簡單、外觀精致的特點,體現了藝術與自然的和諧之美。
在現代工藝和生產生活中,人們常將扎染應用于各種服裝加工和裝飾品制作過程中,可以體現民族文化特征。其中,扎染所使用的染料包有黃芩、板藍根、大黃等天然植物,不僅可以舒緩使用者的神經,還具備消毒殺菌、護膚等功效[2]。
少數民族手工藝者是傳承和推動扎染工藝發(fā)展的重要力量。比如,白族的扎染工藝具有獨特優(yōu)勢,白族的手工藝者會將自己民族的風俗文化融入扎染圖案中,體現出濃郁的民族特色。通常,人們在扎染時會選擇臨摹一些自然物,所以動物、植物是常見的圖案類型。少數民族傳統(tǒng)扎染工藝流程十分復雜,首先需要繪制圖案,其次進行縫紉并對圖案進行勾勒等,最后使用不同的捆扎方法,使呈現出的圖案效果各具特色。染色完成后,再將織物上的圖案晾干,拆除之前的縫紉線,清理表面附著的冗余顏色,進而獲得繪制好的圖案??梢哉f傳統(tǒng)扎染的工藝流程十分細膩且講究,如果使用純手工的扎花方式,若中途出現錯扎、漏扎等情況,會影響最后的圖案成色效果。
國內傳統(tǒng)的扎染工藝大多都是以當地的一些手工布料、土布等材質為主,再加入少量的機織布作為輔助材料。但是,在當前工業(yè)化水平提升的背景下,不同的客戶群體產生了不同的需求,所以扎染面料需要創(chuàng)新。選擇傳統(tǒng)的土布作為扎染面料時,手工藝者需要充分了解市場需求和客戶喜好等,然后選擇質地更加柔軟、吸濕能力更好的機織面料,在天然面料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應用,開發(fā)出較厚的扎染織物,如紡織品制作中常用的皮革、針織、毛紡等新型纖維、合成纖維等[3],還有一些新出現的錦綸、皮革等材料,不斷推動新扎染工藝和技術設備發(fā)展創(chuàng)新。這些新設備、新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和普及,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傳統(tǒng)扎染工藝中的色彩鮮艷度和細膩程度等。
扎染工藝要在繼承中創(chuàng)新,朝著多元化、現代化方向發(fā)展,形成豐富多樣的視覺體驗和藝術效果。比如將傳統(tǒng)技術與現代化數碼信息技術相結合,通過段染、吊染等方式,或者利用現代信息化手段中的噴、拓、刷等特殊技藝,創(chuàng)新出更具設計風格的扎染作品。如果在設計過程中充分使用刺繡、鏤空、鉤棒等手法,扎染作品也會呈現出豐富多彩的效果。此外,除了將傳統(tǒng)與數碼技術相結合,還可以控制扎染過程中的針距,通過夾花工具、控制扎花松緊度等,或者在具體的染色流程中有效控制水浴比、染色時間和溫度、最后的漂洗程度等,使最終的工藝成品具有不同的染色效果,讓作品的色彩度、色牢度等呈現出不同的效果[4]。此外,在扎染過程中還可以運用不同的防染方法,如引用多色放染法、漸變法、注射法等方式,使作品最終呈現出多樣化效果,使圖案紋理更加豐富,層次感分明,立體感也得以更好地提升。
現代人對紡織品、工藝品的審美要求朝著個性化、多樣化的方向發(fā)展,因此,扎染圖案也必須進行適當的創(chuàng)新。
圖案色彩是最直觀的體現,展現了作品的情感要素、藝術特點等。協調的色彩搭配顯然會更受消費者的喜愛,也會促進扎染藝術的傳播。不同色系會給人不同的感覺,比如暖色系會讓人感到熱情,冷色系則會讓人感到冷靜。在炎熱的夏天,采用白色、藍色等冷色調可以讓人感到涼爽寧靜,而在寒冷的冬天,使用紅色、橙色等暖色調可以讓人感到溫暖[5]。
因此,在扎染產品中使用不同的圖案顏色可以更直觀有效地展現作品的情感要素和文化內涵等,可以滿足不同群體的精神需求。在設計扎染作品時,可以從圖案、染料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改善以往扎染圖案色彩較為單調的問題。在產品研發(fā)過程中,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使用不同的染料,如果對產品有環(huán)保要求,對于一些會與皮膚直接接觸的紡織品,可以嘗試使用土靛染色;對于一些裝飾用家紡品,可以采取化學染的方式,既可以降低成本,又可以保證扎染效率,進而獲得不同的藝術風格。
此外,可以利用多樣化技術手段豐富圖案色彩,比如《手工扎染技術創(chuàng)新與服飾品開發(fā)》中提到的相關技術方法,利用刷子、針管等工具進行淋、刷、噴等,進而染出大理石般的色彩效果。同時,使用多色防染法可以讓單一的色彩呈現出多層次的暈染效果。使用漸染法和麻線防染法既可以改變浸染時間和捆扎效果,也可以達到染色后的漸變效果,讓色彩更加靈活多變;還可以使用水彩畫的滲透法、蘸染法等,讓最終的圖案色彩呈現出一些似絨非絨的紋理感,展現出更好的藝術效果。
由于當地的風俗和自然環(huán)境,傳統(tǒng)的扎染圖案較為單一,雖然可以彰顯地域文化,但是隨著現代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的審美觀念發(fā)生了較大變化,以往的扎染圖案顯然無法滿足當前市場的需求,也不符合現代紡織品的設計理念,進而亟待改變觀念,豐富圖案造型,以求多元化發(fā)展。
此外,可以嘗試將扎染工藝與國際藝術理念和技法相融合,創(chuàng)作出更多新穎豐富的藝術圖案。比如可以將扎染與中國水墨畫相融合,或者與現代美術書法、動漫影視等相結合,更好地適應社會潮流,也賦予紡織品更多形式、理念、情感方面的題材思潮,將紡織品更好地與當今社會、生活、文化等結合起來形成多元化的扎染藝術,促進扎染藝術朝著行業(yè)化、規(guī)模化方向創(chuàng)新發(fā)展,進而打造出品牌效應,形成獨有的藝術價值。
扎染圖案設計也可以利用網絡技術注入新的活力,積極借助計算機軟件,提高繪制效率。傳統(tǒng)的手工繪制方法雖然也有自己的特點,但是效率低,無法全面保證圖案繪制的精確度。因此,在充分借助網絡信息技術和當前數字化打印傳輸技術的基礎上,可以為圖案繪制提供便利,比如,可以借助Mandelbrot圖像提煉各類圖案素材,借助相機掃描儀器對各類經典圖案、紋理等進行整合收集,然后統(tǒng)一儲存在云數據庫中,搭建一個綜合的扎染數據庫,再使用PS、計算機輔助設計(CAD)、CorelDRAW等圖像、矢量處理軟件對圖案進行自動化分解、重組,構成新的圖案。之后,設計師會利用軟件進行圖案設計,結合噴繪轉印技術,以此節(jié)約扎染圖案繪制的時間,保證準確率和穩(wěn)定性,豐富扎染紡織品的藝術設計和類型風格,滿足更多群體的需求。
扎染藝術本身就屬于實用性的手工技藝,同時也是獨門獨類的藝術形式,對其進行創(chuàng)新應用可以提高產品的附加值。例如我國白族制作的傳統(tǒng)扎染裝飾品,主要包含頭巾、門簾、窗簾、桌布、包袋等產品。但是隨著現代化發(fā)展,人們的藝術審美追求不斷提升,這些產品類型已經無法滿足客戶的使用需求,因此,需要將傳統(tǒng)的扎染工藝進行創(chuàng)新,并將其應用于更多領域,如生活必需品(鞋、襪、沙發(fā)套件、坐墊靠墊等)、室內裝飾品(墻紙、壁掛、屏風等)。當然,設計師還可以將扎染技術應用于地鐵、酒店、展覽會等場合的圖案設計中,以此擴大消費人群,提升扎染工藝的影響力。
時裝可以說是引領社會時尚潮流的代表,將扎染工藝應用于服裝面料、圖案設計,可以使服裝呈現出更加豐富、立體的觀賞效果和紋理質感,增強服裝的藝術感和表現力,進而滿足不同群體對服裝多樣化、個性化的追求。將扎染工藝應用于服裝設計,可以讓時尚潮流與自然元素相融合,使服裝展現出更加自然、和諧的美感,使服裝工藝體現出更多的藝術內涵。比如2017年國際米蘭時裝秀,Craig Green、Issey Miyake等國際服裝品牌便將扎染工藝應用于服裝圖案設計中,憑借獨特的風格將扎染面料帶入國際服飾設計潮流。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藝術因受到國際文化、思潮的沖擊,在當代社會有逐漸被邊緣化的趨勢。由于受時代特性和技術局限的影響,傳統(tǒng)工藝自身發(fā)展也受限。傳統(tǒng)扎染工藝是傳承已久的中華民間工藝,具備良好的精神文化內涵。本研究探究了扎染工藝在現代紡織品圖案、色彩、面料等方面的創(chuàng)新應用,分析了扎染工藝的獨特優(yōu)勢。要想進一步促進扎染工藝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還需要謀求與現代技術、現代思潮融合發(fā)展的道路,在繼承中創(chuàng)新,不斷適應現代社會的要求,利用信息技術,在傳統(tǒng)工藝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圖案色彩等,以此提高扎染藝術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