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佩佩
在一座城市生活久了,每當被外地朋友問起“這座城市有什么好玩的”時,你會不會一時語塞,或想起的都是大眾熟知的地點?如果花一個下午的時間,有專業(yè)人士的帶領,你愿不愿意用另一種“打開方式”去重新認識自己的城市?
近兩年,年輕人不再滿足于走馬觀花式的旅游,或僅通過自然風光獲得視覺享受,他們喜歡上了漫步城市間,還有人自己研發(fā)路線產品,召集大家一起探索街頭巷尾的文化寶藏。一種新興旅游方式“Citywalk”逐漸在我國一、二線城市走紅。
“Citywalk”顧名思義,指的是城市行走或城市漫步:幾個人一起,在專業(yè)講述員的帶領下,有計劃地行走在一條獨特的路線上,從歷史、地理、人文、風俗等各方面,感受一座城市鮮活的生命力。參與者不僅可以是外地游客,本地人也可以就此重新認識本地。
“雖然我們都生活在北京,但其實對北京的了解并不深?!比ツ觊_始,北京女孩田媛參與了幾次Citywalk活動,便迷上了這樣的城市微旅行?!跋窆蕦m這樣大眾熟知的地方,如果是普通游覽,講解可能千篇一律。但活動中的講述老師對故宮有更深層次的研究和了解,就會另辟蹊徑走不同的路線、講不同的故事,很有趣?!?/p>
齊佳把自己的家鄉(xiāng)湖南長沙稱作“最熟悉的陌生人”。離開長沙16年后再次回歸,她喜歡帶著自己兩歲半的孩子參加活動,“我們走過潮宗街、望月湖、沙河街冬瓜山、文廟坪等,平時最容易忽視或聽起來很熟悉的城市街角,沒想到深挖之下也能成為寶藏地點?!痹谒磥?,“更喜歡的是不同隊友一同經歷的一段美好時光,一同見證的長沙氣質,一同見到的市井百態(tài),和過了一段時間以后再回憶所留下的余味”。
在知乎平臺上,有人寫道:“世界上大部分城市誕生之初都是步行可到達所有角落的尺寸。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才有了如今的超級都市。步行是一種回歸原始的方式,用腳步去丈量城市,可以幫助我們重新理解城市的空間和格局。那些遺留的歷史建筑和文物古跡,能提供一種超越時間的視角,讓我們體會歷史上城市居民的生活狀態(tài)。”
成都
從“長沙十二時辰”書店出發(fā),穿行整個潮宗街歷史文化街區(qū),尋找文夕大火中幸存的古建;漫步長沙中山路,感受其作為歌廳文化的發(fā)源地,擁有國內最早及規(guī)模最大的少兒圖書館等背后的歷史故事與文化……基于長沙本地特色,肖蕭的工作室已推出了20余條Ci t ywa lk路線,既設計了網紅城市的美食探店路線,也有關于長沙老城記憶的人文路線。
區(qū)別于漫無目的的暴走,在肖蕭看來,Ci t ywa lk路線設計要能幫助大家更高效地發(fā)掘城市人文地理、風土人情,“很多路線就像行走在露天博物館中一樣,我們也會根據參與群體進行內容設計。帶外地游客時,我們注重講述對長沙的感覺、看法,更多的是輸出;如果是帶本地人游玩,我們更多的是和大家一起探討這座城市的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
作為曾經的旅游業(yè)從業(yè)者,安琳琳在運營北京周邊民宿的同時,也喜歡在每周末組織一場Ci t ywa lk。因為早期的行業(yè)積累,她和一些學者、研究者共同打磨出了北京中軸線、八大胡同、東交民巷、后海地區(qū)等六七條成熟路線。
這兩年,“本地人游本地”成為新時尚,安琳琳也感覺到,參與到她的活動中的人越來越多了,“組織C i t y w a lk的初衷,也是希望生活在北京的人們能夠更加了解這座歷史名城,哪怕在周末拿出兩三個小時時間,也能一邊走路、強身健體,一邊了解這座熟悉的城市和身邊被忽略的歷史文化?!?h3>人文、藝術、行走
“人文、藝術、行走的力量是審美的力量,是撫慰的力量,是潮流的力量,歸根到底就是文明的力量?!蔽辶昵埃鳛槲幕螌W先行機構杭州藝旅文化創(chuàng)始人的高達敏,在國外旅居時是Citywalk的深度參與者。
不過,回到國內后他發(fā)現(xiàn),僅有部分個人或旅行社偶爾會推出類似活動,但仍停留在休閑旅行的模式,“當時的國內市場并未出現(xiàn),我們開始嘗試推出Citywalk時強調了‘重讀城市的概念,更希望增加專業(yè)性和知識性,打造成城市人文行走,一起感受城市的厚度與溫度?!?/p>
這樣的城市人文行走,能吸引多少人參與?“在每座城市,都有退休后的當地居民踴躍參加活動。他們可能并沒有注意到,每天散步買菜經過的地點背后,也蘊藏著重要的文化故事。在大家共同探索了城市文化后,還可以以主人翁的身份,帶外地親友更準確地感知自己的城市。尤其城市新人,在一座城市里面忙忙碌碌打拼生活,缺乏真正意義上的歸屬感和認同感,怎樣真正愛這座城市,也需要更多精神層面的認知,人文行走的產品就提供了快速融入城市的一種可能性,讓他們能夠跟城市深度互動?!?/p>
不過,作為文化價值研究的愛好者,高達敏還是希望以城市文化行走的形式,讓“人文”成為現(xiàn)代人生活方式的底色之一,也希望以此“留住在城市發(fā)展進程中會逐漸消失的珍貴城市記憶”。
懶懶//摘自2022年4月19日《中國青年報》,本刊有刪節(jié)/
美食是長沙繞不過去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