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 佩 米成嶸
(寧夏醫(yī)科大學總醫(yī)院超聲科,寧夏 銀川,750004)
腸道是小兒容易發(fā)生疾病的部位之一,并且全身性疾病、腸外局部病變也容易累及腸道,使得腸壁增厚比較常見[1]。腸壁增厚性病變包括炎性水腫、腸套疊、腸梗阻繼發(fā)壞死等,其中主要為腸套疊與腸壞死等,臨床典型癥狀是腹痛、腹部包塊、血便等,部分患者可伴隨有劇烈的陣發(fā)性腹痛,及時、準確地早期診斷對改善患兒預后具有重要價值[2-3]。腸壁增厚性病變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其發(fā)生與腸管解剖特點、病理因素以及蠕動異常、腸功能失調(diào)等存在相關(guān)性[4]。小兒腸壁增厚性病變診斷的金標準為病理檢查,但是對患兒有一定的創(chuàng)傷,且很多患兒的依從性比較差。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大便檢查、腹部X線檢查可對患兒的病情進行評估,但是診斷腸壁增厚性病變的特異性有待提高。當前隨著超聲技術(shù)的發(fā)展,超聲在診斷小兒胃腸道疾病得到了廣泛應用,可減少放射線暴露[5-6]。生理鹽水灌腸也是當前一種有效的臨床診治手段,其具有易于控制、壓力平穩(wěn)、安全等特點,能有效實現(xiàn)逆壓灌腸,清楚地顯示診斷的動態(tài)過程[7]。本研究具體探討與分析了超聲結(jié)合生理鹽水灌腸檢查對小兒腸壁增厚性病變的診斷價值,以促進超聲結(jié)合生理鹽水灌腸檢查的應用?,F(xiàn)報道如下。
選擇2019年2月~2022年2月在寧夏醫(yī)科大學總醫(yī)院診治的腸壁增厚性病變患兒70例作為研究對象。以內(nèi)鏡病理檢查作為金標準,將患兒分為腸套疊組(38例)與腸壞死組(32例)。腸套疊組的病程、性別、年齡、體質(zhì)量、身高、腹脹、嘔吐等與腸壞死組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純杭覍倬椴⒑炇鹬橥鈺冶狙芯恳驯粚幭尼t(yī)科大學總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表1 兩組一般資料對比 [(±s)/n(%)]
表1 兩組一般資料對比 [(±s)/n(%)]
組別 例數(shù) 病程(h) 性別(男/女) 年齡(歲) 體質(zhì)量(kg) 身高(cm) 腹脹 嘔吐腸套疊組 38 12.48±3.11 20/18 3.34±0.24 16.22±3.25 101.36±10.13 31(81.58) 34(89.47)腸壞死組 32 12.56±3.23 17/15 3.35±0.33 16.87±3.48 101.76±10.48 29(90.63) 30(93.75)χ2/t 0.105 0.002 0.143 0.807 0.162 0.540 0.043 P 0.917 0.967 0.887 0.422 0.872 0.463 0.835
納入標準:①符合腸壁增厚性病變的診斷標準[8];②年齡1~14歲;③經(jīng)結(jié)腸鏡檢查或活檢確診為腸壁增厚性病變。
排除標準:①合并心血管疾病患兒;②合并高危傳染性疾病患兒;③合并腸道畸形患兒;④合并凝血功能障礙患兒;⑤合并影響研究的其他消化道疾病患兒;⑥臨床資料缺乏患兒;⑦極度不配合檢查患兒。
所有患兒都給予超聲結(jié)合生理鹽水灌腸檢查,采用三星W80A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配有線陣高頻探頭(6~13 MHz)與凸陣中低頻探頭(3.5~6.0 MHz)?;純喝⊙雠P位,對腹部實質(zhì)性器官進行常規(guī)檢查,主要對腹腔進行多切面掃查,重點記錄腸壁回聲、腸壁增厚與否(正常厚度<4 mm)、腸壁積氣、腸管形態(tài)等。檢查期間采用加壓探頭進行橫向、縱向掃查,觀察“翻滾征”“葡萄串征”“蟹足征”發(fā)生情況,同時進行血流分級,Ⅰ級:可見點狀、細棒狀血流信號;Ⅱ級:可見線狀、條形血流信號;Ⅲ級:可見網(wǎng)狀或條狀豐富血流信號。同時所有患兒在超聲檢查時進行生理鹽水灌腸檢查,患兒取截石位,將灌腸包內(nèi)的導管頭端經(jīng)患兒肛門插入直腸5 cm左右并固定,將一次性灌腸袋、導管、壓力檢測器三者連接起來,注水500~1 500 mL,記錄復位相關(guān)水壓情況。
以內(nèi)鏡檢查結(jié)果為金標準,重點記錄腸套疊與腸壞死情況,分為腸套疊組與腸壞死組,對比兩組超聲特征(腸壁積氣、“翻滾征”“葡萄串征”“蟹足征”);兩組生理鹽水灌腸復位水壓;兩組超聲血流分級(Ⅰ級、Ⅱ級、Ⅲ級);超聲結(jié)合生理鹽水灌腸檢查對小兒腸壁增厚性病變的診斷敏感性與特異性,判斷診斷的效果。敏感度=真陽性例數(shù)/(真陽性+假陰性)例數(shù)×100%,特異度=真陰性例數(shù)/(真陰性+假陽性)例數(shù)×100%。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70例患兒中,內(nèi)鏡檢查判斷為腸套疊38例(腸套疊組),腸壞死32例(腸壞死組)。
所有患兒都表現(xiàn)為腸壁增厚,腸套疊組的腸壁積氣、“翻滾征”“葡萄串征”“蟹足征”占比分別為73.68%、81.58%、84.21%、81.58%,均明顯高于腸壞死組的50.00%、56.25%、62.50%、59.3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超聲特征對比 [n(%)]
腸壞死組的生理鹽水灌腸復位水壓明顯低于腸套疊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生理鹽水灌腸復位水壓對比 (±s,kPa)
表3 兩組生理鹽水灌腸復位水壓對比 (±s,kPa)
組別 例數(shù) 生理鹽水灌腸復位水壓腸套疊組 38 13.44±2.14腸壞死組 32 10.57±1.10 t 7.213 P<0.001
腸套疊組超聲血流分級為Ⅰ級30例,Ⅱ級5例,Ⅲ級3例;腸壞死組分別為12例、10例、10例,兩兩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超聲血流分級對比 [n(%)]
在70例患兒中,超聲結(jié)合生理鹽水灌腸檢查判斷為腸套疊39例,腸壞死31例,為此超聲結(jié)合生理鹽水灌腸檢查對小兒腸壁增厚性病變的診斷敏感性與特異性分別為100%(38/38)和96.88%(31/32),超聲結(jié)合生理鹽水灌腸檢查與內(nèi)鏡病理檢查一致性檢驗的統(tǒng)計量Kappa=0.971,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見表5。
表5 超聲結(jié)合生理鹽水灌腸檢查對小兒腸壁增厚性病變的診斷敏感性與特異性
小兒腸壁增厚性病變是腸道自身或腸外疾病累及腸道的一種常見而重要的病理改變,具有發(fā)展快、起病急等特點[9]。腸壞死與腸套疊為小兒腸壁增厚性病變的主要類型,臨床上采取有效的檢查,對于判斷小兒腸壁增厚性病變的類型有重要的意義[10]。內(nèi)鏡病理檢查可取得患兒的病變組織,還可以清晰地觀察黏膜的病變情況及腸腔狹窄情況,但是對患兒的創(chuàng)傷比較大,較難作為普查手段。胃腸道X線造影無法準確顯示腸壁增厚性病變的位置,且有一定的輻射損害[11]。超聲檢查是一種無痛性的影像學檢查,具有無傷害、檢查方便、可反復使用等特點;并且患兒不需要做腸道準備,同時在檢查過程中,可以動態(tài)觀察腸管的動態(tài)變化,對于小兒腸壁增厚性病變的診斷具有一定的價值[12-13]。生理鹽水灌腸能有效判斷腸道的通暢性,比如在血流Ⅰ級時,可在密切監(jiān)視下嘗試性低壓灌腸復位,從而可有效判斷患兒的疾病狀況。同時可以根據(jù)患兒的個體差異,超聲檢查也可自行選擇探頭,當患兒發(fā)生積氣時,結(jié)合生理鹽水灌腸也可快速確診,從而為患兒臨床疾病診斷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jù)[14]。
本研究顯示在70例患兒中,內(nèi)鏡檢查判斷為腸套疊38例(腸套疊組),腸壞死32例(腸壞死組);所有患兒都表現(xiàn)為腸壁增厚,腸套疊組的腸壁積氣、“翻滾征”“葡萄串征”“蟹足征”占比都明顯高于腸壞死組(P<0.05);腸套疊組超聲血流分級與腸壞死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小兒腸壁增厚性病變以腸套疊與腸壞死為主,其中腸套疊多表現(xiàn)為腸壁積氣、“翻滾征”“葡萄串征”“蟹足征”。當前有研究顯示,腸套疊的超聲圖像主要表現(xiàn)為套入部腸壁明顯增厚、回聲減低,伴有腹腔積液,腸蠕動減弱或消失,包塊內(nèi)未探及血流或僅探及零星血流[15]。與本研究結(jié)果相符。本研究顯示,腸壞死組的生理鹽水灌腸復位水壓都明顯低于腸套疊組(P<0.05)。李俊峰等[16]的研究顯示,當水壓值為13 kPa左右時,腸套疊整復成功率最高,達67.9%,且水灌腸壓力值不得超過16 kPa,與本研究結(jié)果具有一致性。另外,超聲結(jié)合生理鹽水灌腸檢查對小兒腸壁增厚性病變的診斷敏感性與特異性分別為100%和96.88%,且超聲結(jié)合生理鹽水灌腸檢查與內(nèi)鏡病理檢查一致性檢驗的統(tǒng)計量Kappa=0.971(P<0.001),表明超聲結(jié)合生理鹽水灌腸檢查對小兒腸壁增厚性病變的診斷具有重要的價值。唐奇瓊[17]的研究顯示,對比常規(guī)腹部X線檢查而言,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小兒腸套疊的靈敏度為97.50%,特異性96.25%,本研究在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生理鹽水灌腸檢查取得更高的檢測靈敏度和特異性,表明該方法具有良好應用價值。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納入的樣本量少,也沒有采用其他影像學方法進行對比研究,結(jié)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將在后續(xù)研究中探討。
綜上所述,小兒腸壁增厚性病變以腸套疊與腸壞死為主,兩者的超聲特征與血流特征存在差異,同時生理鹽水灌腸復位水壓也存在差異,超聲結(jié)合生理鹽水灌腸檢查對小兒腸壁增厚性病變的診斷具有很高的敏感性與特異性,且與內(nèi)鏡病理檢查結(jié)果具有高度一致性,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