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大學(xué)士紀曉嵐自幼聰明伶俐,才思敏捷。他的叔叔紀容雅對他特別疼愛,常在課余教他對對子,內(nèi)容都是他所熟悉的人和事物,時間一長,屋內(nèi)屋外的東西幾乎都對到了。
一天,他又到叔叔家學(xué)對對子,叔叔一時想不起新題,就說:“你在屋內(nèi)自己找吧,看有什么還未對過,就以什么為題?!奔o曉嵐找了好久,最后看到嬸嬸坐在炕上做針線活,小腳沒有遮住,那雙繡花鞋十分惹目,便指著說:“只有這個還未對過。”叔叔抿嘴一笑道:“三寸金蓮瘦?!奔o曉嵐機靈地對道:“一雙繡鞋輕?!眿饗鹇犃?,對紀曉嵐嗔道:“你這小子,這也可用來作對子嗎?”紀曉嵐尚未申辯,叔叔又念道:“誰人不有腳?”紀曉嵐笑嘻嘻地接口對道:“何必動無名?”一問一答,富有情趣,把叔叔嬸嬸都逗得哈哈大笑。
紀曉嵐十一二歲時,已經(jīng)是滿腹文章。有一天,他去鄉(xiāng)下看望兒時的啟蒙老師。紀曉嵐講起家中從洛陽買回了八株牡丹,正是盛開季節(jié),老師如果眼病痊愈,能視物了,可到家中看看。先生隨口吟道:“盲人看牡丹,心中富貴?!奔o曉嵐想了想,吟道:“啞巴念《左傳》,腹內(nèi)《春秋》?!毕壬牶?,夸他大有長進?!?/p>